查看原文
其他

流行语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12-29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等词汇与句式榜上有名。


每到岁末年尾,用“年度流行语”“年度热词”回顾总结这一年似乎已经成了一项“保留节目”。可以说,这些流行语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网络热点、公共生活的记忆,也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


那么,年度流行语何以流行?透过这些流行语,可以触摸到怎样的时代脉搏?


2023年十大流行语 图源:中国新闻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词”不同。年度流行语一头连着大时代的风云激荡一头连通人乐哀愁


正所谓“言由心生”,不少流行语堪称是大众鲜活的“表情”、心声的“嘴替”,因而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比如2022年的网络流行语“雪糕刺客”所以被网友调侃并衍生出“汽水刺客”“奶茶刺客”等词汇,是因为它形象地反映了大众在消费时,面对不合理的价格,感觉到被冒犯,从而产生的愤慨、尴尬的情绪,反映出大众消费心态的转变。


一些流行语言简意丰,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包含的意思却犹有千言,其传神之处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质疑××,理解××,成为××”就形象地表达出一种从对某种态度或做法的质疑,到理解之后对之感到认同、赞成无形之反映了一个人转变的心路历程。这背后,或许就包含了许多一波三折的情节、难以言说的故事。


此外,一些年度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比如,今年火出圈的“特种兵式旅游”,凸显出在当下的年轻群体中,主打“快狠准”的高性价比旅行方式受到追捧,而“搭子”一词的流行,则表明年轻人开始追求一种轻松的、不接触过密的新型社交关系模式。


社交平台上关于“特种兵旅游”的相关讨论




年度流行语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世界万象与社会变迁,反映着特定时间段的社会景象。有学者也指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流工具,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而说到底,语言只是记录、表达的符号与工具。我们有必要读懂,流行语因何而流行,它究竟反映了什么?


互联网话语生态的变化。互联网具有全时空、全媒体、全链接的特征,形成了传播讯息、表达言论的新媒体平台矩阵,为流行语的传播提供了温床。这些平台载体在流行语的裂变传播中成为关键渠道。


可以说,流行语的变迁史,就是中国互联网形态变迁、主体变化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年轻人占据着新媒体平台上的绝对C位,是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年轻人的声量也越来越大,他们在互联网话语生态创新中起到主导性作用。


群体社会心态的折射。流行语作为一种与社会互动、表达自我的新方式,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展现着人们如何标记社会生活。大到影视歌曲,小到评论、留言、弹幕,都能看到人们留下的“时代表情”。


一些脱颖而出的年度流行语,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反映了某一群体的心声,传递着他们情感上的同频共振。这为我们把握当下各类社会群体的心态提供了重要切口。


网民个体情绪的表达。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教育、医疗、再分配等社会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如果说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攀登一座高峰的话,那么在向上的过程中难免爬坡过坎、涉险渡困,容易产生、积聚一定的复杂情绪。


一些流行语往往诙谐幽默又极具个性,能够让人在自嘲或调侃中纾解心理压力,从而起到“疏导剂”的作用。比如,反讽梗“栓Q”和“我真的会谢”,并不是表达感谢之词,大多情况下是说话者感到郁闷时的一种调侃,体现的是无奈之情;魔性的“我太难/南了”,则是网民希望释放生活压力的心理在口头上的表征。


杭州“多巴胺”美景 图源:视觉中国




透过年度流行语,我们既要看到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更要透过现象把准深层次的社会机理和时代脉搏,在此基础上强化社会问题的有效纾解、社会心理的正面引导,在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画出更大的同心圆。


比如,在流行语中感知群众心声。文字融入了人们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感悟和想法。可以说,无论是严肃的、调侃的,还是乐观的、忧虑的,字里行间所跳跃的归根结底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用流行语观照现实,多关注并解决流行语背后的现实问题。


比如,针对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佛系”“打工人”“躺平”“精神内耗”等词语,应当多加观察研究,更多聚焦年轻人急难愁盼问题,着力从青年视角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比如,在流行语中凝聚正向能量。近年来,各类流行语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方面,流行词总能以特有的传播方式、幽默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人们对相关事件的关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方式的改变、引领社会进步的步伐。


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流行语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味儿”,避免出现低俗、粗鄙化的倾向。这就需要准确把握流行语用语的产生、传播规律,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流行语,更好实现个体自我表达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再如,在流行语中勾勒时代图景。“中国梦”“打虎拍蝇”“命运共同体”“文明互鉴”“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大模型”......一个个词汇犹如时代的脚印,见证了宏大的时代叙事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也展示出中国社会发展各领域集中体现的引领性发展爆发式成长


因而,有人说,要读懂中国,先要读懂流行语,从中可以洞见中国的过去和未来。这话并不夸张,用好昂扬向上的“时代表情”,对于激发人们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有的流行语昙花一现,有的则历久弥新,但无论如何,它们都代表了一段时期的社会缩影,值得我们去关注、记录和研究。


正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的年度流行语自然也不尽相同。那么,2023年让你最有感触的流行语是什么,一起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阅读原文”,

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