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梅花,不江南
▲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每当红墙边的白梅盛放,西湖边的钱王祠就迎来了它的“顶流时刻”。“红墙黛瓦,白影染霜”,微风轻拂而过时,一静一动,相映成趣,江南美学在这一刻便有了具象化的诠释。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梅花,与小桥流水的水墨江南,组成了这个季节江南特有的诗意画卷。
江南赏梅,可以是一场专程赶赴的视觉盛宴,也可以是一次桥边檐下的惊艳偶遇,与雪相伴,和春而来,横贯了整个季节。
无梅花,不江南。
一
从地理学上讲,梅花与江南地区有着天然的适配度。虽说梅花能够“凌寒独自开”,但就它的生物习性而言,气温如果太低,并不适合生长。江南地区的温润气候,可谓是梅花的绝配。
清代龚自珍在《病梅馆记》的开篇便写道:“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自唐宋起,要说在东南地区赏梅,杭州便是当仁不让的“C位”。除西溪湿地以外,以杭州植物园灵峰、临平超山的梅花为著。
西溪湿地的梅花共有2万多株,大多临水而栽,搭配着蜿蜒曲折的流水,赏梅更有一番野趣。超山的梅花则胜在壮观,红、粉、白三色相间,有着“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美誉。灵峰探梅是杭州人迎春的仪式感,在这里,梅花与江南园林建筑相融合,亭台楼榭间,梅花更显雅致。
浙江境内,赏梅之处众多。中国现存楚梅、晋梅、隋梅、唐梅、宋梅五大古梅中,三株在浙江,其中,超山有唐梅与宋梅,天台国清寺有一株隋梅。
1205年的晚冬,80多岁的陆游又一次梦回绍兴沈园,垂泪写下“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这座铭刻了陆游与唐琬凄美爱情故事的园林,在千年之后,梅香如故。
梅花花型只有五瓣,湖州铁佛寺内的两株红梅,却有六瓣,古人云“六出为贵”,这便是独一份的珍贵。
除了浙江,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地都有着各自的赏梅胜地。如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的南京梅花山,梅花开时,云蒸霞蔚,景致令人叫绝。
古人赏梅,以“踏雪寻梅”的意境为先。大雪纷飞,梅花凌寒独自开,红的热烈,白的素雅,梅雪争春,引起了多少诗兴。
不过,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如今的江南,梅花盛放的二三月,已经很少能看到雪的踪迹了。倒是和梅花名字相近的蜡梅,开放期在12月前后,更有可能遇上雪天,让人能够体验一次踏雪寻梅的韵味。
二
江南的梅花不仅开在山水园林之间,也开在了人们的心坎上。从古至今,无数人为梅痴狂。
南宋时期,苏州诗人范成大就是梅花的“唯粉”,他编著的《范村梅谱》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述梅花的“科普全书”,开篇即言:“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到了宋朝之时,梅花已经受到天下人的喜爱,据《范村梅谱》记载:“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繋重轻。”当时许多风雅之士都喜好种梅,其他的花则无关紧要。
除了记录自家园圃中种植的12种梅花的生长习性,范成大还记述了时人对梅花的审美偏好、人文态度。可见,在宋代,赏梅已不局限于对外形、对香味的品鉴,更形成了一种“梅文化”。
在杭州孤山的一隅隐秘之地,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古墓。墓的主人叫林逋,是位北宋时期的隐逸诗人。
生性恬淡、不仕不娶的林逋结束江淮游历后,隐居西湖孤山,爱上了种梅养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林逋在孤山上写的,被认为是历代咏梅诗的巅峰。
苏轼评价林逋是“绝伦人”,称其“神清骨冷无尘俗”。这份清冷与绝俗,与文人雅士眼中的梅花何其相似。
林逋之后,孤山梅花也多了几分出尘的意味。南宋时期的《梦粱录》,将赏梅列为了西湖四时之景,称“冬则梅花破玉,瑞雪飞瑶。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与之无穷矣”。
江南人爱梅,常以梅花喻人喻己。南宋陆游写过许多梅花诗,最有名的当属“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一句,虽然一生失意,但爱国之心始终如故;元代王冕自号“梅花屋主”,将行事高洁的一身傲骨,融入了种梅、咏梅、画梅之中;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自称“苦铁道人梅知己”,留下了许多以梅为主题的诗、书、画、印,1927年,84岁的他又来到超山,将宋梅边选为自己来日的长眠之地,几年后,家人将吴昌硕迁葬于此,了却他“平生梅花为知己”的愿望。
三
江南赏梅,赏的不仅仅是梅林芳菲,更是一份人间气韵。
每年花期一到,江南的梅景总能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流量担当。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一篇美文,顺着网线,一缕缕梅香从江南传达至全世界。
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风骨。“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梅花好看,但更以风骨著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是品行高尚的代名词,它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和松、竹组成“岁寒三友”。
“冰雪林中著此身”的梅花,被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了不畏严寒、励志奋进的精神和淡泊名利、高洁出尘的气韵。北宋时期,经历了变法失败的王安石,写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大起大落的起伏间,依然坚持着改革的思想。
如“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的乡愁。“梅花自是江南物,但看梅花即故乡”,作为江南美学的象征之一,梅花也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故乡那枝绽放的新梅,当年只道是寻常,但多年未见,已成为游子心头的牵挂。
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江南的梅花不仅是景,更是一段温馨的记忆,“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是王维的惦念;“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是柳宗元的神伤;“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是杜甫客居他乡的哀愁。
如“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的喜悦。“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仲冬初春,寒意料峭,百花静默之时,梅花悄然盛开,独天下而迎春。梅花盛放,打破了冬日的寂寥,带来了春日的生趣。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诗人眼里,梅花给江南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同样也赠以友人最最珍贵的礼物。
时下的江南,雨水节气已过,春天的气息突然间变得浓厚起来。经历了寒冬磨砺的梅花,以最热烈的姿态,迎接春意。春风落枝头,春雨润花色,便是道不完的江南梅花意。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