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旦脱离网络环境、离开常用的网络流行词和表情包,便觉着不会“好好说话”了。多位朋友曾向笔者诉苦,当被领导或老板点名发言时,脑子会突然卡顿,支支吾吾许久也说不出个完整的句子;一写文章就像挤牙膏,铆足了劲,但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以问卷的形式对1333名青年作了调研。数据显示,53.3%的人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47.1%的人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不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词穷”现象?我们又该如何丰富自己的表达,破解“词穷”之困?关于“‘词穷’现象产生原因”的调查数据 图源:视觉中国
“词穷”之困,被网友们戏称为“文字失语症”。“失语症”原本是医学专有名词,指的是患者大脑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患者出现言语功能障碍。将其引申到文化领域,就是常常表现为张口难言,词不达意,语言组织能力衰退,无法运用语言清晰地表达情绪和观点。在笔者看来,它至少有这么几种症状:一张嘴就“语塞”。对某件事情发表观点时,明明有一大堆话就在嘴边,但一张口却只是“好”“厉害”等几个短平快用词,要问“好在哪里”,便怎么也描述不出来;又或者喜欢用一些网络流行语,以显得自己很“潮”,比如形容美好,一律用“赞”“给力”“绝绝子”,表示敬仰,就用“yyds”来代替。若要他说出有更多角度和层次的内容,很难。某社交平台上有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小组,38万余名成员在此“抱团取暖”。打开小组,“如何形容这张图”“生日朋友圈该怎么发令人惊艳的文案”等求助帖子各式各样,可见这些网友受困扰之深。说话逻辑“剪不断、理还乱”。每次需要发言时,恨不得一口气全部说完,但磕磕巴巴讲半天也讲不明白,既啰嗦又混乱,说话没抓到点子上,自己不知道在说什么,别人也体会不到重点。经历了一次次词不达意的挫败后,索性欲言又止。长此以往,便开始变得害怕表达。错用字词,“已读乱回”。有时一时没想好怎么回复,便开始用戏谑或者滑稽的方式,采取“顾左右而言他”的办法来应对,或倾向于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等,以至降低了表达的精确性和具体性。比如万事只用“哈哈哈”来回应,比如发一个毫不相关的表情包,说了又好像没说。图源:视觉中国
关于“词穷”现象缘何产生,有调查报告显示,占比最高的原因为“阅读量少、表达能力弱化”,54%的受访者均选择了此项;还有“过度依赖网络语言和表情包,缺乏创造力”“碎片化浏览信息,难以形成系统思维”等原因,获选率也过半。归结起来,不外乎线上和线下两大因素。从线上来说,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为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框住”了我们的言语表达。一方面,越来越多人习惯于文字简短、内容新奇、吸引眼球的浅阅读,或者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的信息承载形式,比如短视频等,虽然能带来短暂快感,却很难让人系统地进行深度阅读、深入思考,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建立不起来。输入不足导致肚里“没货”,输出时难免就会导致“词穷”。另一方面,线上文本的经济适用性,容易让人产生“思维惰性”。智能手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原有的表达习惯和方式,现在只需在键盘上敲出拼音缩写,输入法便会快速帮助我们联想出常用词,效率大幅提升。有的输入法还更新了海量语录,打出前面几个字,就会连带出一个成语、一句歇后语甚至一组诗歌供选择,降低了词汇积累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在“回音壁效应”作用之下,或耳濡目染,或跟风从众,一部分人更加容易依赖网络语言进行表达,产生“万物皆可绝绝子”的窘态,或者陷入“上一次唱歌还是在上一次”这样的“废话文学”中,加速形成“文字失语”的局面。就线下而言,面对激烈的竞争、高强度的工作,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启“两点一线”式生活,每天在公司和家之间奔波,缺乏充足时间去进行线下社交。平时生活、工作中的交流多以线上为主,线下变得“社恐”,甚至羞于开口与人说话,同时也害怕万一说错话没法“撤回”,表达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因为身边能够深入交流的人不多,自己的分享欲也就逐步下降了,并不是不会表达,而是不想表达,是个人主动选择了“文字失语”,这也不无道理。图源:视觉中国
“词穷”之困反映了当下一部分人语言储备的匮乏与感知敏锐度的下降。那么,“词穷”之困该如何破?克服“思维惰性”,走出“话语舒适区”。适当摆脱网络依赖,“走出去”,提升线下社交的频率,丰富表达场景。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需要说话、微表情、肢体动作、情绪情感等相互配合,这是网络表达所替代不了的。此外,线上交流时,也可有意识地减少网络用语和表情包的使用,多用完整的句式,以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提高甄别力、判断力,学会多层次、多角度辩证看待事物,形成饱满的思维与成体系的观点时,表达才不至于“词穷”。读万卷书,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从四大名著到当今各类经典好书,“万卷书”中有丰富的表达、动人的情感、深邃的人文,在岁月磨洗后越发闪耀,都是我们好好说话的“语料”。比如光是形容眼下的春天,就有“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等表述,这和“绝绝子”相比,岂不是更令人回味无穷,能够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尊重表达,向低俗用语说“不”。如果把语言比作一条流动的大河,网络语言便是让河水流得更欢快的“催化剂”。它丰富了语言体系,一些新说法、新形式确实更能让人产生共鸣。我们不排斥使用网络流行语,但要拒绝低级、媚俗的网络烂梗。古有炼字一说,表达中一个字、一个词不同,意思就有所差别。这些炼字的门道,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此外,相关媒介和机构等也可以多多引导网民合理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比如《咬文嚼字》杂志被称为“语林啄木鸟”,自2006年起每年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通过“集中纠错”,向大众普及易混淆、易出错的语言文字知识。正如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里说到的一样:“诗有不用浅深,不用变换,略易一二字,而其味油然自出者,妙于反复咏叹也。”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富有独特的美感和魅力,几千年的文字瑰宝等着我们去挖掘。打破“文字失语”的困境,让这股“源头活水”常存长流、绵延不绝,我们每个人都重任在肩。
各位读者: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在本文发布的24小时以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将获赠《话由心生》一套。您“词穷”过吗?来分享分享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