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走过40多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浙江一路打拼成为中国经济大省。浙江为何能在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每每谈及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重要原因——文化的力量。回顾历史,主张“义利并举”的永嘉学派,推崇“工商皆本”的浙东学派等,都对浙江人的思想解放产生了积极影响。习近平同志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指出,浙江自古就有义利并重、农商并举的文化传统。这种地域文化哺育了浙江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在去年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伦理总结为“富民厚生、义利兼顾”。这些都与发端于浙江的永嘉学派所倡导的理念有相通之处。那么,永嘉学派是一个怎样的学派?今天我们重温永嘉学派,又能获得哪些新启示?
永嘉学派馆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历史上,推崇“义利并举、农商并重,经世致用、注重事功”的永嘉学派,曾一度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鼎足而立,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永嘉学派发端于宋时的温州。温州古称永嘉,这里虽然“七山二水一分田”,却拥有通江达海的便利交通,内陆的青瓷、丝织品等经瓯江到东海,源源不断运往海内外,可以说是“一片繁华海上头”。靠着“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的倔强,一个物产难言丰饶的地方,逆袭成为远近闻名的“百工之乡”。北宋时,温州就被誉为“小杭州”;南宋时,温州人口更是接近当时的首都临安。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温州不仅诞生了浙江省最早的府学、县学,南宋时期的进士数量一度高居全国第二。这也为永嘉学派提供了人才储备。说到永嘉学派,就不得不提其集大成者叶适。叶适出身寒门,年幼时到商人林元章家陪读,遇到了一代名师陈傅良。后来,叶适和林元章的两个儿子均中进士,被传为佳话。嘉定元年(1208年),叶适回到家乡,开始潜心学术。据记载,当时的他“根柢六经,析衷诸子”,花费16年的时间,完成了《习学记言序目》这部巨著,确立了事功学说的宗旨、方法和路径。在浓郁的经商氛围中成长起来,像叶适这样的永嘉学派学者,对工商业自然有独到的理解,他们不仅更真切感受到了商业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也产生了更深刻的关于义与利的思辨。
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 图源:“中国社会报”微信公众号
南宋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林立,永嘉学派之所以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并成为当时三大思想流派之一,或许与它的“与众不同”有关。那么,永嘉学派究竟与其他思想流派有哪些不同点?笔者梳理了几对关系。虚与实。永嘉学派所处的时代,理学、心学大讲身心性命之学,但永嘉学派则追求事功,即倡导脚踏实地、躬身实践。如面对南宋半壁江山沦陷,学派创始人薛季宣崇拜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慨叹空谈心性于事无补,必须经世致用有所作为,于是深入钻研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实务。明清之际,黄宗羲就指出,“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义与利。受益于繁荣的商业和富而思文的风气,很多像叶适这样的寒门子弟才有了读书的机会,因此催生出了永嘉学派“崇义以养利”“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等主张。叶适认为仁义与功利并不像理学、心学主张的那样是对立的,他提倡“以利和义”,也就是让仁义具有更加实在的内容,与此同时又要用礼义来引导、推动事功,而不致满怀私心、聚敛钱财。己与人。古时很多人不敢言利,也羞于言利。但在叶适看来,“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意思是说,古人言义不言利,并不是说不要利,而是主张利益众生而不占为私有,如此才能“道义光明”。可以看出,叶适谈功利时,谈的是对自私自利的反对,倡导的是“以利与人”的“大功大利”,只有这种利才不会与义对立冲突,而是与义相得益彰。
永嘉学派馆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无论是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全祖望,还是晚清的曾国藩、谭嗣同,都对永嘉学派追求富国强民、经世致用的主张赞叹有加。正如曾国藩所言,“足以通难解之结,释古今之纷”。穿越历史的永嘉学派,至今依然散发着闪闪发光的思想魅力,带来新的启示。“求真功”必须“通世变”。我国古代视农为本而商为末的思想根深蒂固,但永嘉学派却结合实际提出了不同的理念,在当时看来十分“叛逆”。他们在承认农业重要性的前提下,也主张发展工商业,提出“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等观点,这无疑为宋代商人闯荡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永嘉之学,必弥纶以通世变”,永嘉学派重视对实用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新思想。如周行己,被誉为“北宋货币思想的集大成人物”,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货币准备金”设想的学者;叶适还是最早完整描述“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货币现象的学者。空谈义理不如起而行之。宋明理学曾长期占有统治地位,导致当时空谈义理心性之风盛行。而永嘉学派对此明确反对,主张注重研究实际问题,“所贵于儒者,谓其能通世务,以其所学见之事功”。换言之就是,永嘉学派不培养“书呆子”,而是塑造起而行之的“实干派”。在永嘉学派的影响下,晚清时期,不少人走上实业救国的新路,不仅组设公司开采永嘉铅矿,创办电力厂、淀粉厂等,还建立公司开辟海上交通,一举使瑞安成为当时浙江乃至全国的维新重镇。义利兼顾方能富民利民。如今倡导的“富民厚生、义利兼顾”“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等思想,与永嘉学派一脉相承。其实,永嘉学派并非“温州人”的学派,早在南宋时,其学人就已遍及浙江、散布全国,同时成为浙江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永嘉学派推崇的“事功”意蕴深刻,“事”体现的是“事皆寓理、事上磨炼”的命题,“功”体现的是“为民立功、为国立功”的理想。正是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浙江孕育出勇闯改革大潮、不止小富即安的“四千精神”“浙商精神”,创造出市场经济的繁荣,并探路共同富裕。思想不只映照来路,更能启迪未来。当下,我们重温永嘉学派思想的最好方式,依然是起而行之,完成属于这个时代的“事功”。每个人躬身入局、实干担当,方能“拼”出一个美好未来。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