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野生景点”不能野蛮生长

甬轩 浙江宣传
2024-09-08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有人说,当代旅行图鉴中,不拘一格的“玩乐家”成了主角——他们不循旧途,不囿玩法,刷遍社交平台“种草”完之后,便奔向“野生景点”这个旅游“新地标”。


上头之余,不少人忽略了其“野生”属性。“野生景点”并非相关文件中划定的景区范围,而是指那些在野外自然形成或人工创造后被搁置荒废、可能缺乏旅游监管和安全措施的地方。由于鲜为人知或者鲜有人至,这类“景点”提供了新鲜感。但未经开发、缺乏监管之处,意味着潜伏一定风险;而自然形成、搁置荒废,也代表着有可能图文不符。


不禁思考:“野生景点”为何如此受青睐?“仙境与险境”之差,究竟来源于什么?


青海一国道上,不少游客扎堆拍照 图源:“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




有人认为,出游就要去那些冷门小众且舒服的地方,避开人潮高峰、享受“私人景区”般的体验,如果还能同时拍出明星、网红的同款照片,或是赶上“出圈”的热门话题潮流,那就非去不可。那么,“野生景点”到底有什么?


原汁原味。说到打发时间的休闲目的地,人们对大自然独有一份偏爱。“野生景点”一般未经开发,较大程度保留了原始风光,没有人声鼎沸、商贩叨扰,只有清风低语、溪水歌唱,连泥土都散发着芳香。像层出不穷的本地“小冰岛”“阿勒泰”,光凭名字便能吸引游客前来,在山林湖水间走走,便有纵情天地间的诗意和豪情。


岁月留痕。部分“野生景点”有既往的人类活动痕迹,几经风雨,如今虽稍显沧桑破败,却渗透出一种“等待很久,只为等你”的文艺范儿。比如,夕阳下的灯塔、雨后的老旧车站、铺满尘土的废弃建筑、锈迹斑斑的船只。在一些人眼中,这些场所自带岁月流经的痕迹,等游人去发现、聆听,感知它的过去,而人们在这些场所也能找到过去的情怀,舒缓当下的焦虑。


新鲜体验。有些人选择“野生景点”,看重的是体验感,比如新奇的徒步路线、鲜为人知的山涧漂流、值得探险的奇洞险山、影视剧同款打卡记忆……这样的心理需求让网友觉得“出游的一切困难都不是事儿”。甚至“游人止步”等劝导标语在个别人眼中也变成一种可以追求的刺激感,让自己得以在社交平台上炫耀一番,并在互动交流中收获认可,社交价值、情感共鸣“拉满”。


某地“野生”瀑布成网红打卡地 图源:新华社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野生景点”固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但不可避免暴露出“野生”背后的“满地凌乱”,安全隐患、生态保护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很多“野生景点”附近,其实都竖立着“此地危险”“注意安全”等标识牌。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人不惜无视安全警告也要去探秘呢?


“猎奇心理”在作祟。“野生景点”既能为人们提供一种逃离“世俗”之感,又满足人们的探索欲、好奇心。“冷门又有趣”“比想象还惊喜”等感受,更让屏幕这头的浏览者“急得抓耳挠腮”。一切仿佛都在说明,那些充满神秘和挑战的地方看起来很安全,不会拥挤、不会枯燥、趣味无穷,只等你这个“勇敢者”来大胆发掘。


“流量为王”导向在助推。打开社交平台搜索旅游攻略、给自己“种草”“拔草”早已成为很多人出门旅行的标配。一些社交平台博主发现,与正规景区相比,打上“秘境”“探险”“小众”等关键词的“野生景点”更容易吸引关注,堪称“流量密码”。博主引流、网友跟风,流量随之涌来。而个别平台也乐得“躺赢”这波“泼天的富贵”,不监管、不下架、不封号,甚至通过流量倾斜助推话题发酵。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每逢长假,一些正规景点人满为患,让人无奈感叹“只可远观”,比如不知道去哪里抢票、抢到还要排长队入场、一入场看到的都是人山人海……为了在难得的假期有更好的体验,不少人开始留意起“野生景点”。


游客在“野生景点”被困的相关报道 图源:“宁波消防”微信公众号




《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受伤320人,死亡及失踪182人其中落水、被困、滑坠为主要事故类型。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案例让人深思:“野生景点”该如何告别野蛮生长?


做自己的第一责任人。野外情况复杂多变,出行时,不能只沉浸在出片、探险的氛围感中不可自拔,还是要多关注周边情况,切不可低估大自然环境的复杂性极端性。比如,看看潮汐有没有变化、雾气有没有增多,或有没有异常的响动。如果在海边,就要随时注意有没有涌动的暗流。


不仅在安全意识上要多给自己提个醒,还要在实践上长点心。想去探险时,要做好充分准备,提前评估自己能力,预想各种紧急方案,万万不可盲目出行。遇到安全警示也要多听劝,杜绝侥幸心理。


平台内容“放之任之”要不得。如今,依赖社交平台获取“不踩雷”的旅游指导很是普遍。但社交平台不能只享受流量带来的收益,却不承担应有的公共责任,理应加强监管,对用户的安全负责,维护平台的健康生态。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风险等级分级管控机制,筛查、整改涉及危险场景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应加强正向引导,让“种草”者注重真实性,被“种草”者牢记安全性。


整治隐匿的“险境”刻不容缓。有人说,“有些地方原不是景点,去的游客多了便成了景点”。少数“野生景点”走红以后,甚至有当地居民开始私设“景点”,擅自收取门票。对此,各地需要依法依规开展整治措施,对当地“野生景点”尤其是已在网络走红、但存在严重隐患的地方进行排摸,加以整改或关停。


同时,也应积极挖掘那些“老天爷赏饭吃”的、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景点”,通过合理规划,将“野生军”变成“正规军”。此外,还可不断提高既有正规景点的服务质量,让游客在制定出行计划时,也能多考虑这些安全且有趣的目的地。


有人说:“旅行是一种享受,是在闲暇之余收获一份大千世界的奇妙。”那么,就让“野生景点”告别野蛮生长,让旅行少几分闹心、多几分放心,也让我们自己收获更别致的风景。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宣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