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永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湾区评论 Author IIA新闻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GIG)立足湾区,服务国家,面向未来。研究院由著名学者郑永年教授担任理事长。

图源:网络

郑永年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国际知名智库共同发起,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内外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平台。4月18-20日,“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外政界、学界、企业界和新闻界600多位嘉宾齐聚于此,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共谋和平发展合作之策,合力推动构建利益共同体基础之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那些新机遇、新问题?郑永年教授受邀参加“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湾区发展新趋势”主题研讨会,分享他对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理解。

图源:读懂中国官网

1

高质量发展不能

只追求GDP的增长

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容性的现代化,和部分西方国家排他性的现代化不同。郑永年教授认为,西方国家经济虽然比较发达,但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大,社会分化严重,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中国式现代化汲取西方式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协调发展,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追求的不是单纯的GDP增长”,郑教授强调,GDP增长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比如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的水平是否有切实地提升。“现在,中国的一些村民都能拥有两部手机。中国式现代化是要让技术应用使老百姓产生获得感。”

2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

跨越“中等技术陷阱”

“中国要从‘从1到10’的应用型技术转向‘从0到1’的原创技术。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郑永年教授表示,从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的角度看,中国还处于中等技术水平。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推动自主研发、促进产业升级变得尤为重要。

郑教授提出“中等技术陷阱”的概念:发展中国家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成熟产业的产能转移,但长期看,由于跨国公司始终将核心技术保留在母国,仅将成熟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旦成熟技术转移的红利被收割完毕,而发展中国家本土的企业又不能成功打开技术赶超的空间,其经济增长就会进入长期相对停滞的状态。

那么,如何跨越“中等技术陷阱”,实现高质量发展?郑教授认为,要做像世界上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一样的世界科创中心,这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拥有一大批拥有基础科研能力的大学和机构;第二,拥有一大批能够把基础科研转化成为应用技术的企业和机构;第三,能够为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转化提供足够支持的金融系统。他指出,香港拥有8所公立大学以及与之配套的科研创新体系,金融也是强项;而珠三角企业转化能力非常强,因此在过去20年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

图源:主办方供图

4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人才最重要

郑永年教授特别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发展的形势是,人才去到哪里,资本就去到哪里。”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关键是资本和人才,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国际经贸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时期,全球人才将是未来竞争的主导因素。郑教授指出,美国硅谷的独角兽初创企业是由第一代移民或第二代移民创办。“移民带来的思想文化冲撞,就像化学反应一样激发了创新”。从这个角度看,作为世界级的经济平台,粤港澳大湾区要想在国际经贸竞争中抢抓机遇,就必须在世界人才市场上分一杯羹。

“粤港澳大湾区跟中国其他区域相比有很大优势,这个优势在香港”。香港多所大学在世界排名前50位、前100位,它的科研创新体系、人才制度比较完善。如果能够在这方面实现融合发展,会形成很大的优势。


★来源:大湾区评论



往期回顾





END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是“民间性质、官方支持、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研究院秉承独立、客观、有效的核心价值理念,汇聚海内外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学者和实践者,扎根真实世界,积极回应转型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致力于知识创新和专业的政策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和解决方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