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窒息太神奇又太震撼……
我们的“父母成长”栏目,从去年底开始我在陆续更,不知不觉已经做了七期了。
第一期👉 我私藏的一些宝藏精神食粮
第二期👉 那些让我相逢恨晚的好书
第三期👉 4部让我沉迷其中的高分剧
第四期👉 这本书强烈推荐给所有父母看
第五期👉 不小心让我读到凌晨两点的好书
第六期👉 豆瓣9.6,被她们狠狠治愈了
第七期👉 豆瓣9.1,读两遍依然会哭的成人书神作
每一期的阅读量,其实并不算很高,但收获了很多好评。大家表白,也是我努力不断更的压力和动力啊💪
除了和很多同频的读者隔空拥抱外,最让我开心的是,让一些妈妈重拾起了学习的乐趣,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知道很多妈妈肯定跟我一样,工作很忙,带娃很累,生活鸡零狗碎的事一堆,时间挤了又挤,才能勉强挤一点留给自己。
正因时间极其宝贵,为了不被碎片化的视频冲击头脑,我卸载了抖音和微博。平日里打开最多的app,除了微信、淘宝,就是微信读书和三联中读了。
好的精神食粮是一座避难所,一可以让我们暂时抽离现实,让我们放下当妈妈的焦虑,专注自我,享受心灵的滋养与愉悦;二可以让我浅薄的认知边界不断得到拓展宽广。
本期父母成长专栏,我推荐近期在看的一部剧,一本书和一期杂志期刊。内容不算多,但保证高质量,并且它们的共同点是,“后劲”很大。
1
纪录片《火山挚恋》
这部由美国国家地理出品的传记电影,曾获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豆瓣高达9.0分。
极致的画面,流畅有趣的叙事,都无可挑剔得好,它应该算得上我心目中的年度最爱之一了。
它不仅让我震撼到失语,并且也来自几位编辑部小伙伴的共同推荐,获得了有口皆碑的好评,很是难得。
先介绍下,《火山挚恋》不是科幻片,灾难片,而是一部浪漫到极致的纪录片。
它讲述了一对法国科学家夫妇的滚烫人生,亦是他们与火山的爱情故事,
为什么能带给观众失语级的震撼?
因为以下画面,都是纯实拍,零特效👇
并且这些珍贵的画面,主演和拍摄者不是别人,就是这对科学家夫妇,娇小的Katia和大男孩Maurice两。
毕竟这世界上,有胆量日复一日地去全世界追火山的,在岩浆旁翩翩起舞的,把岩浆当火球团来团去的,一定是对火山抱有无比热忱的“行为艺术家”。
火山,亦是他们的爱人。
这份爱,让他们距离彼此更近,也距离火山爱人更近。
一旦看过火山爆发后,
你的生命就再也不能没有它了。
这对火山夫妇,在法国战后的断壁残垣长大,对世界倍感失望的他们,选择在自然世界的谜题中寻找慰藉。
一天,两个年轻的灵魂在咖啡厅相遇了,因为各自共同的“初恋”,火山,他们一拍即合,相知相识相恋。
他们拥有世人理想的两性关系,是相濡以沫的人生伴侣,是互相扶持的工作伙伴。
如伯牙与子期,互为知音的他们,终生未育,精神富足,“从现在起,人生只会有火山”。
1968年,他们开启了首次刺激的火山之旅,靠着微薄救助金和别人送的破车,去冰岛研究两人的火山“初恋”,埃特纳和斯特龙博利火山。
过程可以说是人在囧途,期间车子抛锚了27次,最后撞毁了……
而Maurice的腿还掉到了140℃开水里!但他说:“没啥,这是对火山学家的洗礼”。
好奇战胜了恐惧,他们试图去追寻这个星球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是什么驱使地球的心脏跳动。
25年来,这两位“流浪艺人”火山学家,过着一种怪咖式的生活。他们离群索居,以地球的律动为生,哪里有火山爆发,他们就奔赴哪里;一次次挑战极限,去更近的地方做观察研究。
“要是可以吃石头,我会待在火山上,
永远不下来!”
危险吗?
这种行为,即使在同行的科学家眼里,也如在死神雷点蹦迪般地危险。
“傻子就是一无所有,只剩理智的人”。
这句尼采的话,也是Katia和Maurice的人生哲学。
他们轮流24小时轮岗,看火山弹是否朝他们喷来,以便可以在最后一刻,把睡着的那个人推走,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而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
“过精彩而短暂的一生,一定胜过,
度过漫长而无趣的人生”。
在火山夫妇的人生后半段,他们因两件事感到深深地悲痛,开始质疑起自己的人生使命。
同为火山学家的长年好友David,因为火山预报不准确去世。
第二件事,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一火山爆发,造成了2.5万多人死亡。然而这场灾难本可避免,仅仅是因为当局不肯相信火山学家罢了。
这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
火山是大自然中最美丽的事物,但它们会杀生。让其不再杀生,就是他们的毕生梦想。
所以,既然人们看不懂火山学家写的报告,那就再直接点,拍教育影片来警告世界吧,这是火山学家的使命。
从此,他们去到了更近的火山口拍摄,并且开始研究更为危险的灰火山。
最近的一次,仅50米之遥。
这两位伟大无畏的火山学家,于1991年,在日本云仙山工作时,不幸离世。
万幸,火山死神,在最后没有把这对神仙伴侣分开。
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台词是,当被问到“当你随时可能死去,你会留下什么?”,Maurice这样回答:
爱火山而远离人群,爱人群而葬身火山,超现实主义的浪漫。
他们用岩浆为彼此写下炙热的情书,穷极一生追求着危险却深爱的科学事业。
在这颗孤独星球上,感谢能看到如此纯粹的故事,让我内心感到持久的滚烫。
2
三联生活周刊 《科学的决定时刻》
大家看电影《奥本海默》了吗?
这部有望拿下12项奥斯卡提名的诺兰新作,我也去看了:
按下核爆按钮后,几十秒的静默延迟,恍如隔世。
而当火光乍现,耀眼如恒星的光芒,给我一种近乎神圣的冲击感,震撼到爆炸。
“现在我成了死神,诸界的毁灭者。”
而绚烂之后,混乱的跺脚声响起,这是世界对于奥本海默,这位“原子弹之父”的声讨。
科学家应该为研究,承担道德责任吗?
人类应该怎样利用核武器?
它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吗?
这是一部好作品的后劲,也是我们对于一段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类抉择,应有的反思。
我相信估计很多读者看过不少《奥本海默》影评,我也看过一些。3小时的知识密度太高、台词太快、演员太多,我的脑子跟不上,急需补课😄
在习惯性地打开三联电子刊时,居然看到了眼熟的海报,紧跟热点的周刊~
我把封面故事的几篇文章认真听完了,干货满满,并且视角全面,很是有趣,可以作为观影前后不错的科普。
分享一个我的小方法啊,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主题,如果我读不进去文字,我会先去找相关内容的音频来“听”,听得感兴趣了,再去阅读,所以三联“听周刊”的方式,会很符合我的学习习惯。
我会先划水听一听Talk三联的播客,翻下目录:
通过这期杂志的补课,电影里让我云里雾里的人物关系和历史脉络,现在我算是彻底理清楚了,并且也“看懂”了这场人类武器竞赛的许多重要细节。
比如具有先发优势的德国,在这场竞争中会输得这么惨?
为什么美国当时能吸引到如此多,来自欧洲的“最强大脑”,包括伟大的爱因斯坦?
曼哈顿计划,为什么选择了看上去不太合适的奥本海默?这也是电影中提到过的。
奥本海默,就像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一样,手持钥匙,打开并释放了“火种”的力量。
他成为英雄,实现了众人的理想,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宙斯的审判与惩罚,成了殉道者。
诺兰说:“奥本海默的人生故事,
比我遇到过的任何虚构的主角都要更复杂”
“现在我成了死神,诸界的毁灭者。”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部讲原子弹之父的传记电影,在颅内高潮之后,应该真能如诺兰所愿,“成为我们看待历史与人类抉择的契机。”
其中让我深受触动的文章,是三联对于导演诺兰和《原子弹秘史》作者罗兹的专访,科学家应该为自己的研究,承担道德责任吗?
每个人的答案或许不同,不过科学需要被人推着往前走,科学进步,一定是件正面的事。
二战结束至今,已有70多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在大国之间展开了足以毁灭全人类的核军备大赛,但再也没有爆发过全面战争。
人类就在这样一种奇异的威慑和平衡之中享受着和平。对于绝大多数不需要掌控核武器,也没有经历过核战的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和平生活似乎显得天经地义——
然而只有回顾人类的历史,我们才能发现这样长时间的和平是多么稀少。
这段人类最强武器的发明史,需要被所有人了解。
另外,对奥本海默生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读《奥本海默传》,这是编辑部小伙伴推荐给我的书,很多诺兰迷都是看完这本书之后,再去追电影的。
这本普利策传记奖获奖作品,正是诺兰导演的灵感来源,它详尽地介绍了奥本海默的精彩人生。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追忆似水年华》。
3
书《枪炮、病菌与钢铁》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我拖拖拉拉看很久了,一本“环境决定论”科普书,算是有点年头的老书了。
它获得过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书奖,豆瓣8.7分。
上周做了预告后,也有同频的读者给我反向安利了,隔空握爪👇
它的内容相当扎实,有很多干货,我在一边狂补世界历史和地理,一边慢慢读。
确实如很多评论所说,讲得有点啰嗦,可能是作者找了大量数据来佐证的缘故,不过耐着性子看完,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啊……
因此,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阅读的好书。特别是驯化物种那几章,看完对手里的食物又多了一份敬意,太有趣了,人类逆转了天择的方向啊!
为什么这本书的知识点如此密集和分散呢,我觉得这和作者戴蒙德的背景有关,他就是一个横跨多领域,足够开放的斜杠青年。
戴蒙德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母亲是钢琴家、语言学家,父亲是美国颇有影响力的医学家。
他本该从哈佛医学院毕业,结果在大四那年改念生理学,研究人类和其他动物身体机制去了。
而在哈佛成为“世界上最了解胆囊运输盐和水机制的人”之后,他感到人生不应止于此,又开始探索各种爱好,在各地和土著生活,学习语言、历史等,而其中的重要一项是观鸟。
随后他发展出了职业第二春,他对新几内亚岛上鸟类的研究发展(鸟类学),甚至比他的胆囊研究还被业界熟知。
当成为一位爸爸后,戴蒙德认为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是更重要的事,随后他成为了一个科普作家,讨论我们所处的世界的状态。
而这本书的由来,就和他在新几内亚观鸟的经历有关。
一个当地人向他提出了困惑:
为什么是白人改变了这里?
而不是我们本地的黑人?
这本尝试概述过去1.3万年来人类史的历史书,解答的门路是科学,作者用演化生物学、地质学等历史科学,把世界历史这个洋葱一层层地剥开,所以知识点很细散。
我就用上面这个问题来举例吧,在《枪炮、病菌与钢铁》里,戴蒙德的论证就是这样徐徐展开的。
↑ 新几内亚在澳大利亚的北面,靠近赤道,
是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
最简单的解释:是因为人种差异吗?
不,这只是种族主义的说辞而已。这两个族群,在社会环境和获得教育的机会方面差别巨大,所以心理学家从未给出强有力的证据。
而新几内亚人总体上,比西方人更聪明。
从遗传学来看:
欧洲人都生活在人口稠密的社会中,所以只要熬过传染病这个鬼门关,基本就能传宗接代。
所以“现代文明社会”中,基因筛选的是身体化学(如血型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不是智商。
而在新几内亚社会中,聪明人才能活下来。因为这里的死亡原因,是谋杀、部落间的长期战争、意外、食物不足等。
这个“落后”的地方,对于智力的天择,反而更加赤裸裸。
从后天环境来看:
发达国家的儿童,花了太多时间在不必动脑的娱乐上,如电视、收音机和电影。
相比之下,新几内亚的孩子几乎没有机会接触那种“被动娱乐”。
他们只要不睡觉,就会主动做一些事,比如与人说话或玩耍,而这些活动才更有利于心智发展,也就是更可能发展出聪明的大脑。
那是因为气候吗?
也不是。
因为直到1000年前,北欧人对欧亚文明的发展还是可以说毫无贡献。
那些文明的发明,农业、车轮、文字、冶金术、天文学等,都是比较暖和的地区的产物。
北欧人只是运气好,住在一个方便输入先进发明的地方而已(其实和只有秦能并天下的道理是相通的,因为秦国拥有最适合养马的河套平原,并且拥有丰富的盐矿和铁矿资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三联的《简说中国史》)。
在书里,戴蒙德举了一个很有戏剧性的历史事件:
公元1532年,一只168人的散兵军队来到某陌生之地,几分钟内,就让麾下拥有8万大军的对方国王,成了阶下囚。
散兵军队代表的是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是欧洲第一强国的帝王;
而输得很惨的一方,是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他拥有新大陆中版图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帝国。
一言以蔽之:
把这个问题再延伸一下,为何不同大洲上人类发展的速度如此不同?
这就是这本书试图解答的宏大命题。
各大洲上的族群,有截然不同的大历史,原因不在人,而在环境。
当然,这本书因为写得有些年头了,有极少数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其中各种细节,请大家自行去阅读吧。
白天,娃都去上学了就是好,老母亲的工作效率一下上来了
最近我们家放学时间也做了调整。傍晚接哆啦回来,我带她读书,晚饭休息后,刘先生接棒继续给妹妹读;而我则一遍工作一遍陪叮当做作业:
做完作业我们一起看书,叮当差不多能自主阅读了,我们俩各看各的,我也总算是能稍微安排点自己的学习时间,简直奈斯!
往期推荐
【成人书单】善解童贞 | 和孩子谈谈性 | 冬牧场 | 强风吹拂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 以鸟兽之名 | 天生有罪:特雷弗·诺亚的变色人生 | 少年抑郁症 |
被讨厌的勇气 | 众神的战争:希腊神话与西方艺术 | 5%的改变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 万历十五年 | 活出生命的意义 | 成为波伏瓦 | 爱的艺术 |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 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 |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 |
想到看到更多用心的内容
一定要记得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