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读者和小伙伴强烈安利这本育儿书,看完之后,觉得娃都变得超可爱……
经常有读者想让我推荐育儿书,我平时读的书比较杂,育儿书看得真心 不算多,不敢随便推荐。
而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却让我眼前一亮。
最初是被读者种草 ,后来又被小伙伴们按头安利给我。
一开始我是比较抗拒的,因为现阶段我并不是很想看育儿书,育儿那些道理,感觉这些年该学也学差不多了。
但耐不住大家的推荐,加上查了下这书豆瓣高达9.3分,虽然只有700多人读过。
带着好奇,我在微信读书看了起来。书中不少观点也是让我深受启发,我也是买了纸质书,边读边划线,扎扎实实地做了很多笔记。
作者 Becky Kennedy 是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专家,也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看书时,我不断被她的文字治愈,止不住地感叹,她写到为人父母的心坎儿里去。
它是2022年《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的书,长踞美国亚马逊家教类图书榜首的位置。
这是一本挺好读、操作性强、非鸡汤型的育儿书,有理论有案例,废话少、干货多,内容既适合幼儿园小孩,也适合青春期的大孩子。
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的一点是,虽然它的核心议题是育儿,但本质讲的是人和人的关系。
育儿和处理人际关系,道理基本是共通的。
所以书里提到的原则,不仅适合育儿,也适用于与队友、朋友和家人等一切亲密关系。
有条评论说的特别好:
先简单介绍下作者的观点,书名“good inside”,是一切亲子关系改善的总原则。
作者反复提醒我,要去看见孩子好的内在,所有孩子的本心,都是好的。
按照我们老祖宗的话来说,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应该把孩子的内在和行为分开,在“坏行为”的冰山之下,一定藏着一个受伤的、要抱抱的小孩。
改善行为的第一步,是改善亲子关系。
他们渴望得到我们的爱和理解,现在只是暂时遇到了一些挫折而已,但他们都是好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洞察和共情坏行为背后的需求。
只有当孩子被看见了,他们才会愿意去改变行为,和我们建立好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很打动我的点是,它也是一本对父母非常非常温柔和慈悲的书。
我时常觉得,生养孩子这件事,要求极高,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和学习,简直是世上最难的一场历练。
在和原生家庭和解,治愈童年创伤的同时,我们还要照顾孩子,安抚他们敏感的情绪,还要忍受缺觉、尖叫、生病等没完没了的挑战,这真的很不容易。
在挣扎当中,我们要学着找到自己的好,父母的本心也是好的,我们和孩子都是好的。
这让我想起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提到的人生坐标,“你好,我也好”,这是一种积极的成人状态。
只要你愿意,改变亲子关系,永远不晚。
书中的内容很多,没法一一阐述,就分享5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吧。
1
真相不唯一
这点可以总结为,我们追求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做合作的队友,而不是针锋相对的对手。
之前分享过《杀死一只知更鸟》,我理想中的父母形象,就是阿迪克斯那样的。
其中有个片段是,斯库特第一天上学回家,闷闷不乐,说以后都不想再去上学了。
几番交流下来,她才慢慢吐露了在学校遇到的各种糟心事,并且说出了自己真正在乎的事——
担心以后不能和老爸一起读书看报了。
在整个过程中,阿迪克斯始终没有评判,最后他说:
“你知道什么是妥协吗?就是彼此都退让一步,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你承认上学是必要的,我们还是可以像原来一样,每天晚上照常读书看报。
你愿意这样做吗?”
在读到这本书时,我才明白,原来阿迪克斯用到的是“真相不唯一”的技巧,这真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一心为了孩子好,但我们经常犯的错是,急着去说服孩子,希望能马上得到“对的”结果。
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却是,我没有被看见、被听见,妈妈说我的想法是“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孩子了,大多数成年人都会感到生气和防备,会下意识地反驳:
你才是错的,我是对的!!
在“真相唯一”的互动模式下,争论会因此迅速升级。
❌ 说服的本质是,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但构筑任何一段稳定关系的基础,都不应该是“真相唯一”,而是“双方没有谁一定对”。
✔️ 人在关系中的安全感,是来自理解。
所以解决矛盾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像阿迪克斯那样,保持开放,去倾听孩子的想法。
随后两人以合作的方式各退一步,接纳多重真相(我是对的,你也是对的),从而达成和解。
只有具备接纳多重真相的能力,两人才能和谐相处,彼此亲近。
即使两人存在分歧,对方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作重要的事情去对待、去接受。
孩子既需要父母了解并肯定他们的感受,又需要明白,感受不能代替和干扰决策本身,这是大多数父母需要去实现的目标。
孩子做某件事总有他的道理,但与此同时,他也可以有负面情绪。
两者都是真实的,合理的。
比如当孩子想看一部不适龄的电影时,你可以说:
宝贝,妈妈跟你说两件事。
第一,我已经决定了,你不能看这个电影,因为你还太小了(守住行为规则,确认自己的决定)。
第二,你很失望,很生气。你真的很生气,我还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你当然可以生气了(对孩子的感受表达理解)。
如果孩子还是很生气,你可以补充到,“其实还有很多别的好看的电影哦,你想看看吗?”
或者:“有没有我们今晚能做的别的有意思的事情?”
尝试多一些柔软的理解,少一些强行的说服,关系便可能加深。
育儿是这样,婚姻关系不也是如此吗?
2
孩子管不住自己,才是正常的
最近哆啦自我意识爆发,做什么时候都有自己的主意,虽不至于打人、踢人和尖叫,但崩溃时甚至会耍小性子,让我时常有“这娃怎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呢?”的崩溃瞬间。
但其实,孩子管不住自己,才是常态。
这书上说,人的大脑可以看做是一幢两层小楼:
一楼负责最基本的生理机能,比如呼吸、冲动和情绪。
而二楼就更上一层了,负责更复杂的生理过程,比如决策、自我觉知和共情。
问题是,二楼的发育在时间上,会远远滞后于一楼。
一楼在人的幼儿期就已经完成了,但“楼上”要20多岁才会发育完全。
所以如果孩子大吼大叫,不理解别人的感受,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也是完全正常的,因为他们还在发育当中。
孩子的心理发育,是要晚于生理发育,所以我们对孩子不能那么着急,着急是没用的,长大需要时间。
另一方面,父母的职责就与此相关。
我们要帮助孩子把“楼下”(汹涌的情绪)和“楼上”(自我觉知、调节、计划、决策)连接起来,会起到“搭梯子”的作用。
具体怎么做呢,书中提到了两点。
一是,我们要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去接纳和共情孩子。
二是,我们要用语言和动作防止孩子做出越界的行为,给他们设置正确的行为规则。
举个例子,如果哆啦因为哥哥把她的积木碰倒了而大哭,骂哥哥。
我会首先走到他们中间,让妹妹先停止骂哥哥。
“我知道你很生气!哥哥给你捣乱了,这确实有点烦,你搭的房子多漂亮啊!
但骂哥哥是不可以的哦,哥哥是家人,你也喜欢他的,对吗?
有妈妈在这里,我会帮你想办法,不让他再把你搭的积木碰倒了。”
然后再跟叮当沟通,让他和哆啦道歉。
✔️ 父母的职责是,保护孩子的身心安全,做孩子情感的守护者。
所以当我们保护孩子的安全,把争执中的孩子拉开,抱娃回房间,坐下来陪伴他们的时候,我们在做为人父母该做的事;
✔️ 孩子的职责是,通过感知和表达情感,来探索和学习情绪。
当孩子通过哭闹来表达和学习感受,这也是他们该做的事。
我们和孩子都各司其职,而在每一次大小事之中,他们都在学习更成熟地控制情绪,会不断进步。
所以,请给孩子们多一些时间。
3
减少羞耻感
这点我深有体会,我也犯过像这样的错误。
比如妹妹惹怒了哥哥,我会让妹妹道歉,但在那个当下,妹妹是拒绝道歉的。
后来我退步,让她心情平复后道歉,她是愿意的。
当时我不清楚她是卡在情绪里。
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不管是拒绝道歉的、屡教不改的,还是撒谎成性的,其实都把他们的心紧紧关闭了起来,背后藏着一个无助的、痛苦的孩子。
在拒绝道歉的妹妹身上,她看似很冷漠,不听话,实际上她正在被自己的“坏”吞没,并被羞耻感卡得动弹不得。
我不能道歉,因为一旦这么做了,我就是成了一个做坏事的小孩了,“妈妈肯定是不会喜欢这样一个糟糕的宝宝的”。
我觉得很害怕,一旦道歉了,就可能会被妈妈抛弃,就不被爱了。
于是她僵在了那里,冷漠、麻木、无视父母,用回避来逃避更大的痛苦。
这就是一个拒绝道歉的小孩的内心独白。
这时,指责孩子,强行让孩子道歉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会加重羞耻感,让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变本加厉。
✔️ 我们需要按下暂停键,先去减轻他们的羞耻感,再去纠正行为。
只有孩子看到她的本心是好的,知道她是可爱的、有价值的,我们是在乎她的,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从羞耻感中解脱出来。
看完这书后,有次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然后我安抚好哥哥后,让妹妹冷静下来,问哆啦:
你是不是怕你道歉后,就不是妈妈的好宝宝了?
妹妹马上就点头。
然后我说,不会的,妈妈会一直爱你,会永远都爱你,不管你做了什么妈妈都爱你。
只是你刚才那样做不对,伤害了哥哥,道歉会让他心情好一点。
因为你也很爱哥哥,不想让哥哥伤心对吧?
然后她点点头,很乖地去道歉了。
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摸摸毛,减少她的羞耻感。
“你可以做你自己,妈妈也会一直和你在一起。”
养娃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反思自己,也会从中得到治愈。
在我们这代人的成长过程里,羞耻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感受,“你怎么这么爱哭”,“你这样太不听话了”。
有时,在我不敢拒绝别人,或自我封闭时,我依然会觉得自己被“卡”在了不被接纳的8岁。
我一直在尝试去改变我的脑回路,不再隐藏曾经不被接受的那部分自我。
而在我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坦坦荡荡地做自己。
4
心理韧性>快乐
快乐远没有心理韧性重要,这点很是颠覆我的认知。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孩子能开心快乐地成长。
但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教会孩子如何应对痛苦、烦恼、孤独等负面情绪,从逆境中走出来的能力,其实比让孩子一直保持快乐,要重要无数倍。
我很喜欢书里的比喻,我们可以把身体想象成一个大玻璃罐,里面飘浮着各种情绪。
其中一类是痛苦的情绪,一类是快乐的情绪。
遇到事情的时候,每一种情绪的“体积”会不断变化,膨胀或是缩小。
我们的身体天生有一套警报系统,会不停地扫描危险因素。
一旦我们无法应对失望、沮丧、嫉妒或悲伤等负面情绪,警报响起,情绪罐就会被它们迅速填满!
这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启动应激反应。
负面情绪会被认为是陌生的,可怕的、不好的,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悲伤而悲伤,因为自己的恐惧而恐惧,从而负面情绪会愈演愈烈。
最终,我们的身心都被焦虑所占据,无法得到放松。
这时,情绪罐只剩下了负面情绪,快乐被挤走了,不留一丝空间。
这就是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的原因,这非常重要。
只有当我们能够调节的情绪越多的时候,我们才越可能为快乐腾出空间。
也就是,调节在先,快乐在后。
世界是复杂的,生活中不可能只有快乐,我希望我的孩子现在是快乐的,但我更希望他们将来能长成快乐的成年人。
有了心理韧性,快乐才能得以存在。
5
永远都不晚
我很早之前就知道,修复亲子关系很重要。但作者这样全面地讲出来,我还是会很受触动。
我也会因为生气和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伤到了他们,事后很是后悔,相信所有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时刻。
但我们事后是可以做出弥补的,和孩子修复关系,现在不晚,永远都不会晚。
首先,作为孩子成长环境中最亲密的人,我们将很大程度上塑造孩子的依恋模式,影响孩子调节情绪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换句话说,孩子的脑回路,会在我们彼此的互动中逐渐成型。
父母可以通过努力,来和孩子形成更加安全的依恋关系。
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但我们还是像过去一样做事,既有的反应模式就只会得到强化。
而倘若我们能去尝试更好的做法,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那么我们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新的脑回路。
此时此刻的现在,我们就在做这件事。
其次,在育儿过程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永远都能给孩子带去新的感受,进而改变现状。
亲子关系,不一定取决于我们和孩子之间有无冲突,更重要的是:
冲突过后,我们能否去关心孩子,能否去了解他们在冲突中的感受,以及能否努力去修补亲子关系中的裂痕。
做一个善于修复关系的父母,是比做一个永远不犯错的父母更为现实的目标。
我们在批评、咆哮和误解后追加了安慰、温柔和理解,孩子的记忆就会变得不同。
如果我们能跟孩子聊聊那个痛苦的时刻,给予孩子理解和共情,让孩子感到安全,我们实际上就改变了他们大脑中的记忆。
和孩子修复关系,这件事永远永远都不晚。
往期推荐 • 一本极少见、想推荐给所有父母的“育儿书”• 几百年没分享育儿书,今天特想推荐这一本
【成人书单】善解童贞 | 和孩子谈谈性 | 冬牧场 | 强风吹拂 |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 以鸟兽之名 | 天生有罪:特雷弗·诺亚的变色人生 | 少年抑郁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