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文献 | 生态恐惧、“虚无生态学”和中国的“天人合一”概念

比较文学与翻译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6-09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Ecophobia, “Hollow Ecology,”

and the Chinese Concept of “TianrenHeyi”

生态恐惧、“虚无生态学”和中国的“天人合一”概念

 

原文发表于: ISLE 2019年第1期

 

十年前,西蒙·埃斯托克在ISLE上提出了生态恐惧概念,而该概念现在也被生态批评学者所接受。生态恐惧与E.O.威尔逊的生物热爱(biophilia)相对应。作者认为,虽然该两中概念起源于北美学术文化,但在非西方文化里也很常见。生物恐惧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的“天人合一”概念。这一概念在现代东亚文化中占据主流,其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恐惧和对自然的厌恶使得古代的中国人对非人类环境采取了一种妥协的态度。这其实并非中国人与生俱来自发的生物热爱。

           

本文将探寻该概念的发展过程,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不是双赢的行为,人类只是将自身投射到自然并消除了非人类生命的主体性。早期庄子采用该概念来抵抗古代中国文化中的生态恐惧倾向,但是从汉朝时期起,儒家将其推广开来并淡化为对非人类生命的淡漠。虽然“天人合一”的概念看起来像是和谐关系,但是它使人们忽略了自身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

           

对自然的恐惧和反感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天人合一”的概念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成了中国人普遍接受的解释。但是古代中国对自然恐惧同其他古代文化一样明显。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中就有大量相关描写。埃斯托克认为生物恐惧包括“人类有时对自然物理环境、动物和极端气象事件等产生的敌对意识。”成书于战国时期《山海经》描写了古代中国全景图,世界是一大片沼泽地和令人恐惧的寂静荒野,人类居住地只是零星分布于其中。这即是“天人合一”概念的早期形态,而图腾崇拜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恐惧,虽然图腾崇拜中人类和非人类之间有了亲近关系,但是这背后并不是基于热爱而是对恶劣自然环境的一种妥协。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精卫填海”的故事就体现了生态恐惧,人类和自然是处于冲突之中,大海代表了与人类敌对的一方。同样如此的还有“大禹治水”的故事,与之相比,《圣经》中的洪水的描写比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生态恐惧更弱些。作者认为中国的艺术创作中也体现了生态恐惧,如下图:


           

道家学者对“天人合一”有过论述,庄子将其作为人类的起源和归宿,并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孟子将“善”加入到“天人合一”里,他认为人和自然都是性本善。但是,孟子并没有消除生态恐惧,他只是通过虚构一种善来将其掩盖掉。到了汉朝,儒家学者董仲舒将“天人合一”的概念进一步推进,他认为自然是人类道德的模范。慢慢地,中国人对自然不再有那么多恐惧和敌对意识,只要人类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自然就会保护他们。

           

然而,对“天人合一”概念的升华仅仅只是语言上的投射,并非真实的生态和谐。这种忽略人类自身固有的升天恐惧去宣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会导致“虚无生态学”,这反而加重了人类的破坏行为。人们会误读自身的行为,将其看作是自然给予的礼物,这也进一步鼓励了人类的生态自满情绪。因此,“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不能用作解决当今生态危机的出路。真正的生态改变需要真正的理解,而“天人合一”只是一种信念,不是真正理解的结果。


虽然我们不能将自然破坏都归咎于“天人合一”的概念上,但是可以说的是这样的概念没有帮助我们阻止20世纪以来的环境破坏。中国积极进行气候变化的立法以及太阳能发电的建设,但同时中国仍修建煤炭发电厂以及不断增长的肉食类饮食比例,如下图中所示,




图中牛、羊、蛇、鹅等动物一派和谐的呈现在青色草地上,等待着食客的光临,这样的场景似乎显得很自然。正是“天人合一”的概念使得中国人错误地将单边利益理解为为人类和自然的共同利益。这样的结果只是一种“虚无生态学”,这种错误无法延续下去。


文字:皮强

审核:耿纪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