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之下:一句诗的力量有多大?有时胜过万语千言

蔷薇少女骑士 校长会 2021-06-10


2月9日,日本舞鹤市医疗支援物资抵达大连机场,这些援华物资的包装箱上都印着一句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此前,一批日本驰援湖北的物资上印着的那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让无数网友刷屏式感动。


这句诗可以说是中日“结缘”的起始。公元七世纪,日本长屋王因为非常羡慕唐朝发达的文化和佛教,制造了1000领袈裟,派人送给唐朝的僧人们。


这些袈裟上绣着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而被日本人民誉为“律宗之祖,文化之父”的鉴真大师,正是因为看到了这四句话,才开始对日本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六次东渡到达日本,弘扬佛法。


在疫情当头之际,日本慷慨相助的同时,再次赠与中国这四句话,我想,此情此景,其中善意,不言自明;其中感动,无以言表。


而在日本医药NPO法人人心会、日本湖北总商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捐赠的医疗物资上,则印着中国《诗经·秦风·无衣》的两句话:“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怎么说没有衣裳呢?我与君共穿一件战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白色纸箱中,装着的正是国内最急需的杜邦software III型防护服,共计3800件。


在感动、感谢之余,许多网友一方面感慨古典文化的穿透力量,另一方面又生出对本国传统文化认识、运用不足的些许惭愧。


的确,这不能不让人感叹,一句诗,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它穿越两国国境的壁垒和天堑海峡,穿越长达千年的时光隧道,直抵疫情之下国人的心灵,一句诗,竟胜过万语千言。


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看了无数遍,也说了无数遍“武汉加油”、“武汉挺住”、“最美XXX”……精神固然可嘉,语言却不免显得贫瘠。


我们很多人不是没有学过古文名句,也从小背诵唐诗宋词名篇,为何却没有将诗词的语言融入生活的表达?诗词教育,到底要怎么教?


诗词的蕴藉之美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句诗的出处和背景,细细品味一番诗词之美。



这首诗出自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送柴侍御》,全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世称“王龙标”,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赠别友人的作品。王昌龄的屡次被贬,与唐中后期残酷的政治斗争有关。


其时,当朝宰相正是“口蜜腹剑”的主人公,著名的奸相李林甫。由于王昌龄表达了对张九龄被罢相的同情,得罪了李林甫一派党羽,被迫中止了政治生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李白还写下了家喻户晓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从诗的内容看,这位柴侍御正在离开龙标前往武冈。分明是灞桥折柳之情,诗人却仿佛不谙离别相思之苦。


他说沅江的波浪啊连接着武冈,虽是送别却不觉得有离别的感伤。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


王昌龄真的无惧离别?从他一生的悲凉处境来看,恐怕不是。


更多地,一是对朋友的宽慰。二是青山、云雨、明月皆是自然风物,常见之景,恒存于天地。见物如君,明月共我。这已是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真可谓:欲说还休,道是无情却有情。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在所有文学形式中,诗歌最为美妙,最为含蓄,最为深广,最讲究意象和意境,最适合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唐诗宋词堪称华夏文明王冠上的明珠,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但是,近年却来有一种“诗歌无用论”甚嚣尘上,认为古诗词甚至文言文教育毫无用处,更极端的言论甚至认为诗词应该从中小学教育中剔除。


诗词的“无用之用”


我们今天从纯文学眼光看,诗的主要功能是抒情达意,但其实,诗在古代是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的。诗歌是古代士人谋求出路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相互交际的重要工具。科举考试、干谒自荐、交际往来,都是古代诗歌重要的社会功能。


然而到了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形态的变迁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诗歌的实用性逐渐消失。另一方面,由于语言、音韵的变迁和诗歌写作的高门槛,诗歌写作无以为继。双重作用下,诗歌逐渐被主流文化边缘化,与人民生活割裂开来。这也正是“诗歌无用论”的根本原因所在。


这种思维模式,正是应试教育背后的“丛林法则”价值观的顺延,而工业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实用主义,则是这种思想的滥觞。人们共同参与了美的毁灭,还试图抛尸美的残骸。



无法容忍一切“无用”,是一种怎样的傲慢?《三体》中有一句名言: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某种程度上,对于诗歌,亦是如此。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子说:“不材之木,自有成材之道;无用之人,亦有致用之途。”


我们在教育孩子读书时,常常引用歌德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实际上,读诗也是如此。诗歌蕴含着中国古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体现着古代人的意志、情感和趣味。


诗人,往往是一个时代最清醒的观察者,最忠实的记录者和最敏感的触须。诗中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读诗,就是与诗人高洁的灵魂碰撞,与诗人纯粹的心灵交流。这对孩子丰富内心世界,提高精神层次,必定有所裨益。




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就说:“我深信孩子们如果能在童幼年时代,就学会了古诗的诵读和吟唱,不仅能使他们长大后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对社会和人类都更有关怀的人,而且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更有联想和直观的能力,无论是在文科或理科方面,都可以因此而获得更为突出的成就。”


古典诗词正在逐渐回归主流


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课标引起各界关注,讨论焦点是“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背诵推荐篇目208篇中,古诗词占比超过70%。


同时作出要求: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特别是语文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并设置学习专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从先秦到清末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古诗文,并背诵72篇(首)经典作品。


很多人表示过不解,甚至质疑。为什么?


答案藏在时代的脉搏里。百年来西学东渐,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有目共睹。我们当然不应该排斥优秀的先进文化,然而我们在解构的同时,却没有重新建立,于是导致了民族文化的长时期断层。


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问问自己: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我们用什么来构建自己的新时代文化?

我们应当用什么来树立个人的、社会乃至整个文明的文化自信?



诗词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特有表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康震老师评价道:“古典诗词中记录着中华民族对自我的表达、对世界的表达,它从一个更敏感的层次上来展现这个民族的特性。”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流文化正在为古典诗词“正名”,促使其重新回到文化的主流中来。



无论是新课标的改革,还是《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热播,都证明了这一点。


正如康震老师在采访中表示的:


“中国古典诗词始终在扮演着记录历史、记录情感的重要的角色,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它从来就没有狂热过,也没有冷寂过,它始终以常态的方式存在着。


尽管曾经有一段政治时期,对古代的文化有一个偏见的认知,使我们一度忽略它,而现在呢,不是再次地掀起了喧哗,而是回归了正文。


不只是央视,现在许多电视台都在播出诗词类、文化类的竞技类的节目,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我们能够看到,现代的传媒方式在推进古典诗词传播当中,具有一种摧枯拉朽的作用,一日千里、不可阻挡。


这个现象说明,中国古典诗词在现代传媒的正确引领下,一定会发挥更巨大的作用。在这个古典文化普遍复兴的时代,这是古典诗词所面临的一个特别的机遇,也是特别要把握的一个机遇。”


传统文化复兴,是潮水的方向。


当下诗词教育的几点误区及建议


机遇与乱象往往共存。是以在实际生活中,古典诗词教育往往容易陷入几点误区,应当极力避免。


·目的的功利化

因为新课标课改,不少家长弃奥数转向古诗词学习,不仅到线下国学班缴费上课,还抢着在网上团“微课”。这反映出诗词教学可能存在的功利化现象。


在传统文化受追捧的当下,各种诗词班、国学班应运而生,想要抢占优质教育资源的家长们不甘落后,又顾此失彼,把有助于培养心性与审美的诗词教育搞成了赤裸裸的攀比,变相增加了学生负担,甚至可能会让孩子们丧失对诗词审美的兴趣与情趣,着实可悲。


·讲解的模式化

在学习诗的时候,就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在学习词的时候,就有上阙、下阙。这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诗词,只要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去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比如讲杜甫的《登高》,首联展现雄伟壮观的江天秋色;颔联叹人生如秋,唯江流永恒;颈联抒发身世心境,尾联升华主题。这样做,无异于把千姿百态的诗词单一化、模式化了。


再比如,课堂上常常听见老师提问:这首诗中运用了“意象”?深挖细找,把一首诗拆解得“支离破碎”。于是对学生来说,诗不是诗,而是一个个“意象”的集合。


·选材的庸俗化

当笔者第一次听说有幼儿园把《弟子规》作为教学书目的时候,是非常吃惊的。因为这是清代思想奴化僵化的产物,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旧时代的糟粕。这体现了市面上“伪国学”盛行的现象。


叶嘉莹先生就说:“诗词要选择真的好的作品,我认为我们不要看低小孩的智能。你让孩子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是骆宾王几岁时写的诗,这不是一首好诗,让孩子背下来对他们作诗一点好处都没有。不要看轻小孩子,让他们只背浅显的诗。只要老师讲明白,杜甫的《秋兴八首》,孩子一样会读,一样会背。”


那么,什么才是学习诗词最好的方法?其实古人早就教给我们了。



据记载,周朝太师教卿大夫的小孩学诗都有一个步骤——兴、道、讽、诵。


什么是“兴”呢?兴就是告诉你诗歌里诗人情感的兴发、感动的动力。


老师教孩子读诗,首先让他们认识诗、认识诗歌里面的字,而且要告诉孩子们诗写的是什么,诗人是有感动来写诗的,诗人为什么感动?兴就是告诉你诗歌里面这种兴发、感动的动力。


“道”既导,就是要让读者了解诗歌的重点,创作的时代、节日、心情,以及作者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也就是说要把诗歌的好处引导学生认识。


讽,即不开读,把书合起来背诵。还是以刚刚的《秋兴八首》为例,要跟孩子们讲杜甫在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心情下写的这八首诗,让孩子内心有种兴发感动,理解体会之后要能够不打开书就背诵下来。


诵,以声节之曰诵。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抑扬顿撞地读,古人吟诵声音平声舒缓拉长,仄声读的短促一些,声音有高低、长短、快慢等。过诵读达到感受人物的文化修养,人格力,思想情怀。


叶嘉莹将之提炼为“古诗唱游”。


她希望在幼儿园开设 "古诗唱游"科目,以古诗词为主,教学方法以唱歌和游戏为主,一边唱歌,一边游戏就学会了古诗词。用简单、小孩子容易学的,也是合乎中国传统的吟诵方法教给他们吟诵。


 "因为学习古典诗词开始得越早越好。现在,距离吟诵的传统相当遥远了,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听惯了流行歌曲,你再让他吟诵,他会感觉这真是稀奇古怪,这是什么声音,难听死了,远不如我们流行歌曲、热门音乐好听,就不容易接受古诗词了;小孩子很纯真,而且记忆力强,透过吟诵,可以长久记忆,所以我曾经有这样一个提议。"


同时,学校不妨大胆地开设诗歌创作课程,鼓励学生自己写诗。


写得不好不要紧,格律错了也不要紧,意象用的不准确更不要紧。


重要的是让学生体味做诗人的感受。如果他们习惯用诗来抒发内心,他们会知道:


当以一个诗人的角度去看世界,四季风物都换了模样。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妨再回到日本援华物资上书的诗句来。


其实,笔者注意到,有很多有心的网友,也在思考如何用古典诗词来表达对近邻的谢意,其中有原创、有摘写、有化用,可以说是文采飞扬。





我们不妨以此为题,

考考我们的孩子,也考考自己,

如何以诗唱和,

答谢日本?


在此,笔者先和一句:

大舞长空,鶴连九皋。报诸义友,相衔山辽。


浅妄拙作,聊表心意;

投砾引珠,抛砖引玉。


期待各位读者留言分享合宜的雅句,

也期待我们的孩子给出的答案。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责编 | 赵矗

排版 | 虫子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可怕的病毒叫“谎言” ——我们的开学第一课

● 张志勇:学生的居家学习不同于学校班级教学!具体该怎么做?校长、教师一定要看

● 疫情之下,暴露老师的真面目

● 警惕另一场灾难…… ——给所有疫区中小学老师家长和孩子的一封公开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