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校真相:影响孩子的三个关键人,第三个长期被忽略!

徐启建 校长会 2021-06-10


编者按


随着国家发展对人才全面素质要求的提升,不懂得把握影响孩子的这三个关键人,就没法做好教育工作。当下,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席卷而来,时代的巨浪势必会埋葬一批旧有的所谓“名校”,而一批新星将傲然而来。

如果你没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你的学校就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你的学校是会成为被拍死的“前浪”,还是成为下一个“明星”?基于此,近期我们推出由中国高端智库教育校长会理事长徐启建先生演讲《关于学校的七个真相》整理而成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徐启建

曾担任《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主编,后创办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并任院长,跟数量众多的全国中小学打交道十余年,访问过数百所中小学校,接触各类中小学校长数千名。

如果说社会是所大学校,那么学校就是个小社会。课堂内外也都是“社会学”,每个孩子来上课,是怎么来的?孩子是骑自行车来的,还是坐汽车来的,是爷爷奶奶送来的,还是爸爸妈妈送来的,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这都会影响他的受教育状态,这就是教育背后的“社会学”。

前文,我们提到时间不是孩子学习的唯一变量。今天,我们来谈谈学校的第二个真相:学生的“社会学”。很多人觉得孩子是活在象牙塔里的,非社会性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读。事实上,以每个孩子为中心,以学校为依托,他的家长、老师、同伴围绕这个中心共同构建了一个个小型的“社会”。

但要说“象牙塔”也并非完全错误,因为这种“社会性”毕竟不是真正的“社会性”。这个小社会的结构很简单,运行逻辑也比较单纯。我们的孩子就在这个稳定的“三角结构”里生活、成长,家长、老师、同伴这三个组成方成了影响孩子最大的三个关键人。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工作好坏与否,人是最大的变量,而家长、老师、同伴这三个关键人就是那棵树,那朵云和那个灵魂。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学到的一切,奠基了他的一生。


01
第一个关键人:家长

最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热极一时,许多人控诉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种种身体的、心理的伤害,许多文艺作品也积极关注这个话题。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是相当欣慰的,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孩子的成才与否,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从来不是学校和老师的独角戏。


原生家庭问题落到学校教育头上就是家校关系。一些学校对家校关系问题很头疼,一些家长主观上不理解学校教育,客观上缺乏教育专业思维,有时学校一个很正常的教育行为或是教学调整,都可能在家长群体内引起轩然大波。这是正常的,专业的人和非专业的人一起讨论问题肯定会有很多分歧。

对于学校来说,面向家长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明确双方努力的对象——学生或孩子的特点。体系应该按年级或者按学段,将学生成长的规律、心理的规律、认知的规律等各种规律形成一些面向家长的常规培训,或者借助相关专业家长的力量获取支持,传播给更多家长。

其次,关于教育话题,学校要引导家长“怎么来看待教育?”在教育领域,学校虽然不能把家长都培养成专业人士,但是要把他们培养成能够尊重和理解专业的人士。形成合力是最好的。即使形成不了合力,也要让他不成为阻力。


02
第二个关键人:教师


教育是有传奇的。有很多教育家型的名师,他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教育的智慧。名师和庸师的差距是巨大的,一个接近教育家的老师,能拯救一个孩子,同样的,一个目光短浅的庸师,能毁掉一个孩子。

我有一个朋友,学历很高,是一位军事法学博士,但是他为他的儿子愁坏了。为什么?因为他把他的儿子送到一个全国知名的培训机构去学数学,小孩学了一段时间成绩提高得非常快,他很高兴,又学了一段时间,成绩也仍然没有问题。

尽管如此,这个朋友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但他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他就来找我,说你认识的名师比较多,你找一个名师给我的孩子看看有没有问题。我找来的名师给孩子辅导几次之后,告诉我的朋友,这孩子的思维出了问题。


这位国家级名师说,市面上很多培训机构,包装五花八门,但根本方法就是大量刷题。在那几种思维模式之下反复训练,孩子很快就会了。但是一旦跳出那个思维框架,他一道题也不会,马上傻眼了。而这个年纪的孩子,他的教育场景是在不断变化的。一旦遇到变化,他的思维能力就减弱了。这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是一种投机取巧。

培训机构这么糊弄家长,家长一开始是很高兴的,因为孩子的成绩确实提高了,到处和亲朋好友说这个机构非常有效,结果最后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已经迟了。我朋友知道这个问题之后一直在试图纠正,但非常艰难,现在已经纠正一年多了。所以,他损失的不仅是学费,更是他孩子思维模式的僵化固化。这算不算卖了孩子还帮人家数钱?

真正的名师,培育的是孩子自主思维的能力,这就是名师和庸师的区别。


03
第三个关键人:同伴 

除上述两点之外,还有第三点,也是一个很重要但很容易忽视的要素,那就是同伴,包括同学和伙伴。在三个关键人当中,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同伴了,所以同伴关系是非常关键的。


这里我们先引申出一个概念:同伴教育。什么是同伴教育?同伴教育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青少年尤其如此。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青少年往往能够听取或采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简言之,同伴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的趋众倾向,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种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润物细无声”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

同伴是孩子真正的同龄人,比起来,老师家长都是长辈,无论再亲切究竟是隔了几十年的,生长环境不同,思维模式不同,而同伴之间才是没有代沟的同辈人,他们会更有话题和共情。可以说,同伴关系不亚于师生关系,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同伴关系,慎重选择同伴。


当下,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不惜高额投入,把孩子送到这个培训班,那个兴趣班,或者把家教请到家里来,爱子之心可谓良苦,然而却往往收效甚微。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只是机械地填充知识,到头来成绩不见提高,还可能出现厌学、自暴自弃等负面心理。

究其根本,是因为除了老师、家长之外,孩子还缺失了一个优秀同龄人伙伴的角色。而这个重要角色,在独生子女的今天,其作用更加显著。孩子乐于模仿他们认可的行为和形象,特别是同龄人,更能引起共鸣,而且这种共鸣和模仿学习的行为是自发的,只是需要一个诱因,而这个诱因就是“同伴教育”所带来的。


教育改革最大的转向之一,就是要把以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有一个优秀的同龄伙伴润物于细无声处,潜移默化中传递知识、方法与自我管理的能力,“诱导”孩子自发地向上向好,必然会对他的健康成长与学业进步大有裨益。

孩子成才路上,这三个关键人,影响他最多。抓住这三个关键人,就抓住了孩子成才的秘诀。然而很不幸的是,我们很多学校,只知道埋头抓成绩,像丛林的野兽一样追逐猎物,丝毫没有教育的温度和人文关怀,像血汗工厂一样,剥削着孩子的每一寸时间,只为升学数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导致被“坑”的问题。比如修手机、钟表,有时只需要简单清洗或者更换一个小零件就可以解决,却因为我们不懂而花了冤枉钱。

更可怕的是,正像“盲修”手机、钟表一样,我们很多父母也在“盲选”教育服务。很多时候,父母在干“卖了孩子还帮别人数钱”的事,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也对此深恶痛绝,是时候改变这一切了!



基于此,校长会于3月16日正式启动“专业学校改进计划”第二季,愿携手国内千所致力于专业改进的有为学校一道,深度探讨未来学校变革的理念和路径、机遇与挑战等时代命题,共谋、共议、共命,与我们一起,共同洞见中国教育的趋势和未来!


加入专业学校改进计划第二季
即可免费领取专业学校改进计划手册
以及学校办学经典案例集一份




  校长会投稿邮箱:
  xiaozhanghuicbb@163.com  
投稿请提供:姓名、职务、学校、联系方式及个人照片
提醒:本公号仅接受原创稿件,拒绝一稿多用,谢谢!


责编 | 江光满客衣

排版 | 虫子

配图 | 闫炳文



推荐阅读

 朱清时:中国教育弊病在于选拔而非培养人才

 学校急需!这份“开学告家长书”堪称模板,请校长查收

 重磅!2020全国高考延期至7月7日、8日,专家解读政策影响

 把公立学校办好,才能够让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来得缓一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