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启X德勤:企业如何优化股权结构与业务规划,帮助组织能力升级? | 产业加速器课堂

腾讯云启 腾讯云启 2022-05-16

产业创新、生态孵化是腾讯云启创新生态一直以来的核心聚焦。我们致力于通过资金和资源,链接、孵化优质的ToB创新企业与腾讯合作共赢,帮助中国创新企业成长。


腾讯产业加速器作为腾讯云启的明星产品之一,是中国优质ToB企业社群,持续挖掘并扶持各赛道具备高成长性、高协同价值的创业公司,现已汇聚 AI、SaaS、区块链、云原生四大赛道超300家优质ToB企业。


近日,腾讯SaaS加速器二期第四次封培邀请了德勤中国税务总监王硕、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李菲菲,为大家带来合理规划股权结构、企业架构、制定财务规划的必修课。我们整理了本次闭门分享的部分干货,希望能够为广大企业服务赛道的创业公司提供财税方面的经验洞察,以修炼企业内功,创新组织能力。




在企业初创期,作为创始人和管理人的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否有付出足够的精力关注企业股权架构以及业务架构?如果答案是“没有”,那么当企业发展至不同阶段,当你深度接触资本市场,可能会突然发现,企业架构早已存在问题,为企业长远发展埋了很多“雷”。


企业要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省下金钱、时间与精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合理构建企业架构、优化组织能力必是必行之举。



怎样打造好的企业架构?

分享人

德勤中国税务总监 王硕


合理的股权架构和业务模式,将会成为初创企业发展的稳固基石。


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至少会有1至2次企业架构的调整,提前思考与布局架构,可以规避旧架构的风险,享受新架构下的效率。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及时思考与恰当布局企业的架构与模式,为企业的增值加速。


需要注意的是,架构的调整并不是一个只关乎税务、技术观念或者资本市场的行为,要从商业考虑架构的可行性,尽量实现扁平化,维持降低企业整体运营的成本。


1 业务架构优化主要关注哪些要点?


在业务架构方面,一个典型的企业执行的职能主要为制造与服务、分销、知识产权、技术及其他IP、研究和发展、市场、资源与采购等。那么,当企业需要优化业务架构,应该从哪些重点入手?


第一,要关注对集团内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辨认和管理。


通过这一方式,集团可明确和优化集团内各业务实体的职能与风险,包括对集团内各实体的业务范围和职能进行定位,合理梳理各公司的职能安排和利润水平,规划富有效益的业务模式,从而充分优化集团的结构。


第二,关注在企业不同阶段,用循序渐进、经济有效的方式进行企业模式优化,在每一阶段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问题。


  • 在目标架构设计的阶段,需要进行合理的商业分析和税务规划,明确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 在架构实施执行的阶段,则要关注并购重组的方式,转让定价的合规性要求;


  • 在维护的阶段, 需要进一步评估目标实现程度,关注税务合规,并思考进一步优化的可能。



2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税务规划如何变化?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明确公司整体的税务规划目标,并根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来进行相应的税务规划。只有与企业发展阶段匹配的税务规划才能够助力企业长远发展。


在公司的初创期,要做到基本的财务核算和企业管理的框架,然后规范收入费,实现收入配比合理化,重视营业资产的形成和研发投入管理,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


在高速发展时期,则要确立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在加速转型的过程中,跟进税务管理。相应的,企业也需要聚集专业的税务人才,大部分初创企业财务团队相对偏弱,如果不予重视,重业务却轻合规、轻管理,往往会给后续对接资本市场的阶段埋下隐患。如若没有精力去做好这些公司合规,那么财务管理的工作也可以考虑智能化手段。


对接资本市场阶段,首先要搭建一个境内外上市的架构,优化调整Pre-IPO的架构,同时也要考虑资本市场退出,以及战略并购重组。




股权激励最优打法是什么?

分享人

德勤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 李菲菲


作为初创型企业同样应积极考虑股权激励,同时做好持股平台搭建的顶层规划。


股权激励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企业战略、资本规划、人力资源、税务影响等。因此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应结合企业所处的阶段、行业、人员结构等设计不同的激励模式,应把企业战略目标、绩效管理与行权规划相结合。同时从持股平台搭建、税务优划、法规政策影响等维度设计适合企业的员工激励平台,以达到最优效果。


1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重点考量


一个完整的股权激励方案核心要素包括:时间安排、激励模式、激励对象、激励额度、激励价格、考核管理、退出机制等。那么当企业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需要重点考量哪些方面?


第一,什么时间点适合设置股权激励?


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可以设置股权激励——


  • 在创业期,设置股权激励后,不仅股权价值比较低,还可以激励高管,共同驱动企业发展;


  • 企业高速发展时期,各类投资进入,可以再次设置股权激励计划,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员工与企业共赢;


  • Pre-IPO阶段,可以再做一轮股权激励,激励员工的同事,也将利润与高管团队分享。


很多的企业都会在Pre-IPO阶段才设置股权激励计划,这是一个小误区。从前期的阶段就开始思考股权激励,可以对企业业务增长带来非常多帮助,给企业发展带来正向作用。


第二,初创型企业激励模式如何确定?


股权激励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型,权益型的激励模式和现金型的激励模式。


  • 权益型激励模式。例如限制性股票,一般会给予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需要设置一定的业绩目标,人员达到业绩后才可以得到这个权利。


  • 现金型激励模式。较为常见的是股票增值权、奖励基金、经济收益权、虚拟股权等,企业可针对自身不同的受众群和不同的目标打出组合拳。


第三,退出机制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谨慎地考虑,是否有替代的或者更好的股权激励计划来代替它,如果没有替代的选择,很容易打击员工积极性。因此回到设置股权激励的环节,企业家不可以太感情用事,尊重《劳动法》的同时,也最重个人的想法和意愿,做到换位思考。


2 常见持股架构搭建及税务考量


第一,常见的持股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 有限合伙企业。企业如存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规划,有限合伙企业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员工持股平台,它的核心优势在于:不涉及主体公司股权变动,隔离风险;权利义务关系,利益分配方式均安排灵活;更能保障控制权。同时有限合伙注册地的选择可以达到一定的税务优化效果。


  • 资管计划和信托计划。这是一种较好的资产隔离方式,但是在上市的时候,各个环节涉及到的税务会有很多的联动影响。如果涉及境外上市,会涉及到外管,境内税务和境外税务的多重影响。


  • 私募基金持股。资金稳定,能够较好地控制成本,但是也容易面临股权纠纷、公司长远发展与短期利益冲突造成的战略方向上的矛盾等。


  • 自然人持股。该类型适用于初创型的企业,激励对象享有与原股东同等权利,优越感比较强,激励效果比较大,然而缺点也很明显,控制权不集中、税负增加、不利于内部骨干激励等。


另外,企业采用不同的持股方式,个税优划方向不尽相同:


例如采用直接持股的,可以考虑非上市公司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当然企业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是需要符合相关税法规定的;


采用有限合伙企业持股,选址不同则税务影响不尽相同;


采用信托工具的,需考虑选择境内信托还是境外信托,并结合境内/境外税务法规的影响以及中国外汇管制的相关规定进行全方位考量等。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