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石篆刻三代传人,爷爷曾修复了广州历史

广州生活发现家☞ i广州 2022-11-18

当你出入写字楼,
敲打键盘,手机不离手时;
他生活在海珠湖边的小屋,
左手一块石头,右手一把小刀,
灯下手作,便是一天。

80后的王浩之,
6年前辞掉设计工作,投入篆刻。
在石头的刻凿声中,
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王浩之


“我记得小时候,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什么家里每天都有那么多客人:学者、教授、甚至还有明星……”
 
在王浩之童年印象中,爷爷总是一副忙碌的身影,房间里堆满了书籍,每天埋头于沉甸甸的古籍中阅读、研究。
放在工作室的王贵忱先生照片
爷爷王贵忱,是中国著名的古文献版本学家、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及书法家,发表多篇论文和有专著出版。其中包括主持编撰了失修一百余年的《广州市志》、梳理五千年文献修复《广州大典》。1999年出版的《文献家通考》,记载了明朝以来的1525位文献家,如今唯一健在的只有王贵忱先生。
从小到大,王浩之并未真正踏足过古老深奥的金石研究。练字画画也只是课余兴趣,毕业后也从事于更为现代的设计师工作。

“其实18岁成年后才真正接触、了解到金石学的重要性,但那时候也没想过要从事这方面的职业。”王浩之说。


一切的缘分还得从十年前为太太准备的生日礼物说起。

王浩之是一个浪漫细心的人,他知道太太喜欢佛学,便偷偷用毛笔反复临摹抄写《心经》作为礼物。或许从未看过孙子如此执着地拿起毛笔临摹书法,爷爷王贵忱还为这副“稚嫩”的《心经》做了题跋。
 
作为第一件正式的礼物,这篇《心经》还缺少一个属于自己的款印。刚好在夫妻俩新婚时,爷爷的学生篆刻家夏穗先生送来了一份新婚礼物——一对刻有俩人名字印章这也是王浩之第一方正式的印章,当他拿出印章盖下去的那一刻,便打开了他人生的大门。

“那是我第一次对篆刻这门艺术产生了感觉,过了不久我主动跟我爸说,我想学习篆刻。”

那一年,王浩之28岁。他开始买来石头、刀具,在家里自己琢磨起篆刻。

 
“人一旦爱上了一件事物,便很容易为此废寝忘食。”那段时间,王浩之对篆刻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睡觉到半夜,都会起身回到工作台上进行篆刻,一刻便是天亮。
 
单靠自身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王浩之在家人的帮助下拜师居住在深圳的中国著名篆刻家鞠稚儒。王浩之一有空闲时间,便往返广深两地跟随老师学习。
 
“那是我篆刻学习上第一次受到打击——我把当时把最引以为傲的作品拿给老师过目,而这些作品在老师眼里连章法线条都还不合格。”

金石篆刻本身就是一件极难掌握的技术,它既考验着篆刻者的刀上功夫,又关系到篆刻者的书法功力,甚至篆刻者本人的传统文化学术修养也要运用、体现其中。


后来老师在深圳开班授课,王浩之立刻请假前往,与其他学员一同进行40天的闭门式训练。“来学习的同学都是各地小有名气的篆刻家,从90后到五十岁的中年人,大家同以一人为师,彼此交流、潜心学习。”这也是王浩之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到篆刻艺术的知识

那一年,王浩之31岁。
 


 
对篆刻艺术学习越是深入,王浩之便越发痴迷。
 
即便是在工作中,他也不放弃练习的机会。刚开始只是在工位上偷偷画印稿,再到后来直接在电脑前磨起石头来。

“遇上学习的机会,哪怕扣工资也想请假去。我好几次只拿到2000元,因为都扣完了。”回忆起工作和学习篆刻的经历,王浩之哭笑不得。

 
王浩之想过辞职,投身于全职篆刻艺术中。但出于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他只能在工作和篆刻中寻求平衡
 
这几年学习篆刻的努力和付出,太太都看在眼里——她知道王浩之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篆刻,并且一直持续着这样的热情和劲头。

“或许有人不看好,但我一定会支持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的困难我们一起面对就可以了!”太太说。这个时代,敢做梦的人太少了,而能够付诸行动全力圆梦的人更少。




王浩之部分作品

2015年初,王浩之辞去了设计师工作,开始正式投入到全职篆刻艺术中。老师对他说:你对作品负责,作品就会对你负责,才会为你带来回报。”王浩之一直铭记于心。早期的他会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的作品,有亲戚朋友前来支持,也有人认可前来收藏。
 
2018年王浩之和太太成立了“可居文房”工作室,名字沿用了爷爷的书房“可居室”,这不仅是传承家学的责任,也是学习爷爷“随处可居,敬业不已”的精神。

“虽然用了爷爷书房的名字,但其实我和太太是独立创业,更没有启动资金。”

篆刻工具

一次,王浩之和太太在海珠湖散步的时候,发现有一处闲置的空间,用来做工作室办公处非常合适。但对于年轻的王浩之来说,无论是经验还是资金,这个地方是不可能的,连父亲都笑他“不要像小孩子一样看到什么就要什么”。

但王浩之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年后海珠湖“可居文房”成立了。不管是篆刻、还是工作室空间,对年轻的王浩之来说都是看似不可能的神奇的转折。

“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实现,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在外人看来,王浩之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对于王浩之来说,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弥补“半路出家”的差距

不仅如此,王浩之对艺术有一颗纯粹的心父亲原本担心他在外面建立工作室会变得世俗人情,对创作有不利影响。事实上,王浩之很少参与饭局邀请,创作起来,一刻就是一整天。

不管是长辈们的压力,还是工作的压力做好身的强大就够了


谈到对传统文化的创新,王浩之有自己的看法:“篆刻以前是金石学问中的一门,但现在大众看来更像是传统文化的艺术王浩之更愿意把篆刻作为一门艺术看待——若篆刻承载太多责任和使命,会变得深奥难懂。如果看成一门艺术,创作会更加自由灵活,也会更加大众可接受

“这个时代,篆刻不仅仅只是方寸之间的艺术。”金石篆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下来的都是精品,几乎很难超越。我希望一百年后,我的作品能代表我所在的时代。”不管是篆刻的方式还是载体呈现——文创、空间都在王浩之未来的考虑中。


目前,位于荔湾湖边的新工作室正在装修中。与海珠湖的工作室有所区别,一楼是一个公共的室内展示空间,二楼和三楼则为私人办公区与茶室。

“我虽然从事的是比较传统的艺术工作,但我希望这个空间可以更加包容全面。”在这里传统文化、当代艺术、甚至小众的、另类的收藏等等,都可以在这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

王浩之说:“艺术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的,更接近大家的生活同样也是艺术。


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事,都是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才能看到成效的,只是这过程太漫长且枯燥了。王浩之和太太却也正是在这枯燥与漫长中,才放大自己的心,共同将传统文化发展出新的魅力。
 

添加编辑微信,加入VIP社群
认识一个更丰富的广州
还有专属福利可以领取

编辑 / 里木
摄影 / 甘佳可
设计 盛华
统筹 / 冷佳

 往 期 回 顾


您点的每个赞,我们都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