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蜀吴的奠权者,为什么他们能名留千古?

我只是个平民 三国志战略版 2020-09-30


东汉末年,宦官当道,皇权衰微,政权腐败,百姓疲敝。而在此乱世之中,群雄并起,诛讨董卓,分据于九州。在此期间,有三方势力逐渐雄起,他们带来了属于自己治理天下的方略,为后来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今天,就来分别讲讲魏蜀吴的奠权者








【刘备】

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早年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黄巾之乱后结识关羽张飞二人,也留下了桃园结义之佳话。因心中留存着救济百姓,匡扶汉室的信念,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可能上天给他开了个玩笑,起兵之初,刘备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没兵没权的他辗转效忠多个势力,曹操、袁绍、陶谦等多个诸侯,为了在乱世中生存下来,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为的就是心中那匡扶汉室的信念。

天无绝人之路,诸葛孔明的隆中对帮助刘备审时度势,调整方略。先是在208年与孙权结盟,于赤壁一战大败曹操,后又继而占据武陵、长沙等郡,在荆楚之地站稳脚跟,广纳英才,韬光养晦。五年后,带领一只强大的军队入川,逐渐稳定自己的蜀汉基业。219年,汉中之战大获全胜,蜀汉立国之路的障碍已越来越少,刘备随即决定进位汉中王。刘备从贩履织席之徒,逐步成为“蜀汉先主”,其中遭遇到的艰辛与波折,我们是很难想象到的。有趣的是,刘备能成就一番事业,在刘备起兵之初最为狼狈的时候,曹操早已看破,他和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与自己的谋士说,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看来英主所表露出来的才能,是很难被埋没的。

刘备有强大的人格魅力魅力,从古至今他一直是仁义的代名词。在《三国志》中就有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也正因为刘备的仁义,才能在乱世中立足,招揽名将与士卒为他冲锋陷阵。最被人所颂扬的,还是过襄阳逃亡时,刘备不忍弃百姓而去,便决定携民一同渡江。由此可见,刘备于乱世能独霸一方,有偶然的因素存在,但也因刘备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增添了几分合理性。

在游戏中,秉承刘备仁德载世的特点,刘备一直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无论是兵力的恢复,还是对敌军的削弱,都充分的展现了刘备的特点,不论在哪支队伍,刘备都可以帮助队友重振旗鼓,一展宏图!



【孙策】

孙策,字伯符。作为江东孙吴的奠权人之一,孙策仅在世二十六年。在这二十六年的光景中,孙策立下赫赫战功,先有击走刘繇,平定会稽,后有袭取庐江,东进豫章。可以说孙吴势力能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崛起,孙策功不可没。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在领兵打仗之际,孙策很清楚自己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待时机成熟,脱离对袁术的依附,随后要攻打杀害父亲孙坚的仇人黄祖。

有坚定目标的人,能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巨大的。

他等到了那个时机,孙策的舅父吴景在丹阳面临着被围攻的风险,孙策就向袁术请求前去江东帮助吴景平叛。袁术虽知道孙策早就对他心怀不满,但当时江东大小势力盘根错节,如刘繇,王朗等人都是有一定实力的豪强。袁术认为孙策肯定对付不了这些人,于是就答应了孙策的请求,放孙策带领一千多的士卒前去增援。

然而袁术万万没想到的是,孙策带着的这一千多人,一路上招兵买马扩充军备,在到达历阳的时候已经有了五六千军马。正是这只临时拼凑出来的军队,孙策带领他们踏平江东,威震天下。

从十九岁起兵,到二十六岁去世,孙策在这短短七年之间未尝败绩,击败黄祖,还没等竞争对手反应过来便统一了江东之地,给后来孙吴立国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江东的沃土。如此成就,孙策二十六岁的时候就能达成,可谓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倘若当时孙策能躲过刺客的刀刃,即便不能颠覆三国战局,想来至少也能掀起一阵风浪。而演义中称孙策之武勇可媲美项羽,称其为“小霸王”也是不无道理。

游戏中凭借孙策骁勇善战、武艺盖世的特性,将其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其独特的猛攻并恢复兵力的技能特点让孙策的队伍愈战愈勇,帮助主公也能像孙策一样连战连捷。



【曹操】

曹操,字孟德。因忌惮背负篡位的骂名,直到去世也没有称帝,但他为曹魏政权的建立打下坚固的根基,可以说曹魏政权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曹操高明的军事与政治才能。在军事上,曹操征战四方,扫平北方多个军阀,袁绍,公孙瓒,吕布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在政治上,精通兵法,治军严整,更有用才之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让他在政治运作上永远处于主动方。

《三国志》评价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在《三国演义》里许邵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些评价,都说明了曹操是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的人。他的谨慎,果断之性格便是能在乱世群雄中崭露头角的关键所在,若是比他人优柔寡断一分,就不会有汉献帝出逃长安,离皇帝最近的袁绍还在犹豫要不要救驾,曹操果断截胡的故事发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早在各大军阀割据乱世之时,曹操先后扫乌桓、压匈奴、平西羌、降鲜卑,令各方夷狄闻风丧胆。毫不夸张的说,曹操的军队把五胡乱华硬生生地拖后了一百年。更甚者,曹操的文采也十分出众,《龟虽寿》里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耳熟能详。这也难怪后世称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在游戏中凭借曹操文武双全、又善于用人的特质,能够让队伍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曹操麾下的武将会因曹操严谨的治军方略更加骁勇善战,而他谨慎细心的性格又能在危机出现之前有所准备,减少伤害。


【结语】

在群雄讨董的时候,相较于孙刘二人,曹操当时就已经是一方有实力的诸侯。

尤其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大败袁绍,天下已无能独自抗衡曹操的人。而在此期间,刘备方才投奔刘表,其势力自然远不及曹操。当时刘备虽是败绩多过胜绩,却很受曹操的敬佩,毕竟刘备白手起家能做到如此程度,已经实属令人佩服。若不是曹操过于自信,当时狠不下心来除掉刘备,如鸿门宴上的项羽一样,想来在后续的赤壁之战也不会落得如此狼狈。

其次说到孙策,要论辈分,还得叫曹刘二人一声叔,但是刘备又娶了孙尚香,这又难免乱了辈分。哪怕不谈辈分,曹操和刘备一开始也没有重视孙策此人。早在曹刘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刘备就称孙策是否为英雄,而曹操给出的回答却是“孙策藉父之名”。由此可见,曹操并没有将孙策放在眼里。不过从结果来看,孙策虽是在孙坚的基础上打出一片天,却不能否认他在军事上的能力。倘若孙策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后续三国孰强孰弱还真不好说。

总的来说,由于辈分与资历的不同,孙策很难与曹刘两位大佬相提并论,但是相较于孙坚而言,其子孙策的军事能力不容小觑,同时他也是江东基业的开拓者,因此一定层面上,孙策还是能冠以江东孙吴奠基者的称号。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仅仅只是个人见解。如有不足,还请诸位主公尽量指出。感谢大家的观看。


以上内容来自玩家原创投稿,不代表官方立场

本文来自主公“我只是个平民”感谢他的投稿!






如果你对《三国志・战略版》有其他独特的个人见解,或关于武将的故事、漫画、同人作品欢迎投稿。


不限主题,不限题材,小乔姐姐帮你在官网、公众号发表,“上电视哟”!


投稿邮箱1941264249@qq.com






特别推荐



武将攻略乐进张辽吕玲绮最新信息PK赛季预告4.22更新预告新五虎枪S3赛季解读S3新赛季说明S3备战指南S3武将解读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