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没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
每周五原创:解读经典,笑看职场
影评多少会有点剧透,考虑到很多人没看过《寄生虫》,本文基本只评论电影前半部分的内容,不剧透最能体现影片荒谬感与黑色幽默的后半部分——如果你关注过此片,估计前半部分已经被剧透得差不多了。
1/4
凭什么说人家是“寄生虫”
韩国电影《寄生虫》之前拿了金棕榈奖,前几天又引发了“女编剧矫情微博”的话题,毕竟没有公映,先简单介绍一下:
复读生基宇一家四口没有工作,居住在简陋的地下室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谎称自己是名牌大学生,骗取了富家太太的英文家教一职,又相继把妹妹包装成艺术疗伤师、把爸爸包装为金牌私家司机、把妈妈包装为高级管家,统统介绍到这一个豪宅里工作,最后引发了一连串意外事件……
如果你把《寄生虫》看成是类似《杀人的回忆》一样的现实题材电影,很多情节可谓漏洞百出。导演奉俊昊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在乎——这是一部处处充满隐喻与象征的荒诞主义电影,只是被包装成了商业类型片。
其中最直白的隐喻(好像有点矛盾,就是这么任性),就是把穷人与富人的关系比喻成“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这个比喻其实让人挺不舒服的,片中一家人,虽然用不光彩的手段获得了工作,可怎么着也是凭劳动赚钱,凭什么说人家是“寄生虫”?
你看,做家庭老师的没有偷懒(虽然有偷情和偷看女学生日记),做专职司机的24小时待命任劳任怨(虽然常常越界,关心不该关心的事),好吧,这两位有点过份,至少母亲做女管家还是把家里安排得服服帖帖的(虽然趁主人不在家,搞起了家庭Party)
好吧,我承认这家人都有点过分,可如果按照电影的标准,下列职场常见错误就都可以算成是严重的“寄生虫”行为了——
伪造学历获得工作;
夸大项目问题的严重性,以取得老板的支持;
在工作时间做私人的事情,下班后用公司的电脑看小黄片;
在对公司无伤大局的小事情上欺骗老板
……
哈哈,我想大家一定不承认这个“寄生虫标准”。
所以说不用太认真,这是一部荒诞主义的电影,剧情的漏洞就是方便观众和评论家从无数角度任意解释,只要本身是符合逻辑的,我不会说你错,你也别说我是瞎分析。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想指出一个问题:影片名字的“寄生虫”到底指的是谁,是有疑问的。
2/4
到底谁是寄生虫?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家的网被楼下人家蹭了,你一定会边改密码边骂人家“寄生虫”。
这就是电影的第一个情节——一家人找免费wifi信号。
接下来,失业的一家人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糊披萨盒子的工作,结果做出来的盒子,四分之一的产品不合格,人家要扣掉一成的工钱,一家人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一样。
导演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塑造勤劳善良的底层劳动人民一家人形象,也难怪观众先入为主,认定“寄生虫”就是穷人家。
可是,且慢,把劳动的人说成是“寄生虫”,这不符合政治正确的原则啊。
初中政治课本里就说了,资本家是寄生虫,占有资本(电影中的房子公司车子)来剥削工人(片中的一家人)的剩余价值,剥削完了,还看不起劳动人民(片中污辱劳动人民身上有股“地铁味儿”)。
电影里的老板在车上发现了一条内裤,就怀疑司机打炮,还要怀疑女方嗑药,不给任何解释的余地,就把员工给炒了。劳动人民穷是穷了点,难道就连拥有性生活的权利都没了?
再说那个女管家,一心一意操持家务,说起来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可太太一旦怀疑她得了肺结核,就立刻翻脸炒了人家鱿鱼,一家人会这样吗?家里的保姆走了几天,就乱成一团,这不等于是在说:寄生虫离开了宿主,一天都活不下去吗?
老板知道后,表面上怀念管家做事井井有条,却又嫌人家饭吃得太多,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就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正是因为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所以片中的穷人还要感恩戴德,所以观众一下子也很难把这对儒雅随和的夫妇跟“寄生虫”形象结合起来。因为这对夫妇代表了新型资本家,表面上是白手起家,高科技新贵,知识创造财富——但他的钱真的是靠他的双手挣来的吗?
片中这幢豪宅占地四分之一个标准足球场,导演为我们算了一下,以韩国的人均收入,买下这幢房子不吃不喝需要547年,这么一算,如果老板的公司有50名员工,经营公司十年,就等于全体员工创造的财富,一半被老板拿走了。
然后老板可能还要以自己为榜样激励员工:能996,是修来的福报,你们只要像我这样努力赚钱,你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生活。
是的,努力总有回报,只要大家拼命的工作,相信总有一天,老板会住上豪宅,开上豪车的。
所以接下来,站在政治经济学批评资本主义的立场上,这一家人的行为就非常好理解了——
抱歉,没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
3/4
没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
哥哥第一次到富豪家面试家教,豪宅让他震惊不已,也更坚定了他夺回劳动人民劳动成果的决心。
女主人要旁听他的第一节课,他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台词,戏剧性地抓起女学生的手,直视她,一字一句的说:
“临场作战,考的是气势。”
这句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之前哥哥请妹妹伪造了一份大学证明后,解释说:“明年就会考上,我只是提前拿到证明而已”。
你看,这就是气势——老板的薪水不给我,也会给像我一样的人。我没骗你,学历是假的,我干的活是真的,我干活,你给钱,天经地义。话说回来了,我们一家人只是拿回你们这些富人剥削我们的东西而已。
所以只是看了几篇“艺术心理学”文章的妹妹,第一堂课就以杰西卡老师的名义,给女主人下了“逐客令”:“请您回避,我不在家长面前上课”。
所以只在代客泊车时碰过奔驰的爸爸,脸不红心不跳地吹牛:“三八线以南的大街小巷门儿清”。
对于被一家人搞鬼弄走的司机和女管家,父母偶尔还会心有愧疚,这是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感情;但对于被鸠占鹊巢的主人,他们内心没有一丝的不安。如果电影拍到事情败露后,富太太质问他们“为什么要骗自己”,他们一定会说:
抱歉,没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的!
说到这儿,大家是不是开始怀疑这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不是大韩民国拍的电影?
所以前面我说,一部荒诞主义的电影,有无数种解读方式。我也不觉得上面的解读是对的,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我们曾经倒背如流,后来却忘了的视角而已。
当然,最接近真相的,应该还是导演的想法。
4/4
钱与味道
电影里有两段相互响应的情节,一段是穷人夫妇在讨论富人夫妇:
穷人丈夫:这家人的太太,有钱却很善良。
穷人老婆:不是“有钱却善良”而是“有钱才善良。如果我这么多钱的话,我也会超级善良。
另一段是富人夫妇在讨论自己的司机(也就是穷人家的老公):
男主人:他身上有一种难以描述味道?就像葡萄干放久了?不是……偶尔搭地铁的时候会闻到。
女主人:我不知道,很久没有坐地铁了。
我写影评,老有人酸我:导演都不知道自己是这么想的。
其实,一部电影拍得好,正是因为导演拍出了自己都没想到的东西。不过,今天我还是请出导演奉俊昊的采访,让导演自己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拍。
谈到拍电影的动机时,奉俊昊说:
现实中,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和城市,但是富人和穷人可能没有机会相遇。他们进出不同的餐厅,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两个阶级,所处的空间是分隔开来的。
所以他觉得把极穷和极富的两个家庭放在同一个电影里,让他们的生活相互碰撞,应该是非常有戏的。
这两段对话,其实是表达穷人与富人这两个不同的群体,哪怕是生在同一个屋檐下,也注定彼此无法理解,无法真正接纳对方。
影片中,老板在儿子的生日派对上,请司机跟自己一起扮演印第安人,哄儿子开心,在他看来,就算是朋友之间帮忙,也是很正常的。没想到,司机冷冷地回一句话:“您的夫人真的很喜欢这种把戏啊”。
从想跟员工平等相处的老板,到回归管理角色的老板,只要一秒钟。男主人听出话外有话,立刻变回了老板身份,他告诉司机:别忘了,今天一天算你加班的。
这个语气啊,真熟悉……
(电影中的职场人生之15)
跟“钱”有关的电影
《我不是药神》:在最可怕的疾病面前,每一个人都是穷人
人神
共奋
颠覆你对职场的看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