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奋

其他

5%的富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欢迎加入我的“刚大的财富新思维圈子”,具体介绍见文末(本文长3000字,看完需要15分钟)。1/5反思全球化2018年,当川普认真地准备与各国特别是中国进行贸易战时,当时几乎所有的大企业、经济学家和华尔街都不以为然,认为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好处远高于它的弊病,川普的那些民粹主张,终究会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更会损害美国经济。然而六年之后,美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已经不再是中国,美国经济并没有崩,而学术界也开始更认真地研究川普的那些主张:一个铁锈带的失业的工人,一个二十年收入没有增加的蓝领家庭,到底跟大洋彼岸那个飞速增长的东亚大国有多大的关系呢?曼海姆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5月14日 下午 8:37
其他

避免国家经济转型对个人财富的伤害,有什么好办法?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刚大的财富新思维圈子”开张招募1/6对陌生事物的“经典三部曲”从22年四月份的俄乌战争开始,我就一直建议大家要全球化平衡配置,买一些海外股市或商品的ETF,哪怕先买上一个点,有这个意识,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仓。这并不是“看空什么”,而是一种投资理念,只是以前的投资环境,这么做的迫切性不够,执行成本也很高,但现在两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但从大家的反应来看,先是质疑“没有必要”,之后是“不熟悉,正在考虑”,现在变成了“来不及,已经涨太多了”。这就是“遇到陌生事物三部曲”,之后还有续集三部曲:《买了点,赚了点》《已经All
5月14日 下午 12:51
其他

避免国家经济转型对个人财富的伤害,有什么好办法?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刚大的财富新思维圈子”开张招募1/6对陌生事物的“经典三部曲”从22年四月份的俄乌战争开始,我就一直建议大家要全球化平衡配置,买一些海外股市或商品的ETF,哪怕先买上一个点,有这个意识,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仓。这并不是“看空什么”,而是一种投资理念,只是以前的投资环境,这么做的迫切性不够,执行成本也很高,但现在两方面的条件都成熟了。但从大家的反应来看,先是质疑“没有必要”,之后是“不熟悉,正在考虑”,现在变成了“来不及,已经涨太多了”。这就是“遇到陌生事物三部曲”,之后还有续集三部曲:《买了点,赚了点》《已经All
4月10日 下午 7:59
其他

金价暴涨,会成为“美元帝国”的另一道裂缝吗?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王者归来1/5黄金,历史性的突破2024年3月1日,伦敦金毫无征兆地忽然突破2020年8月以来的长期震荡区间上沿——没有任何地缘事件和金融危机。此前,黄金价格曾多次上探该位置后出现回调,包括疫情第一波海外冲击、俄乌战争、硅谷银行倒闭、加沙冲突,都没能突破这个位置。当然也不能说毫无征兆,去年11月金价冲击2100美元之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持续回落,而是在2000美元以上强势震荡,将60天和120天均线全部带上2000美元,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习惯2字头的金价,实际上就是冲关之前的准备。可以说,3月1日开始的连续六天大涨,完全是投资者自发交易的结果,未来确认突破的概率很大。更为诡异的是,近期某币(基于官方将其定性为“骗局”,我也不好说名字,反正大家知道我说的是啥)也在冲击历史新高,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呢?按技术分析的说法,长期阻力位的突破,往往预示着一个新的趋势的开始,黄金作为有特殊的意义的商品,如果未来开启一个新的交易区间,会对全球政治经济产生什么影响呢?会给普通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吗?2/5踏空的黄金投资者想要理解金价的形成机制,先要知道黄金交易的基本交易者与交易逻辑。黄金的工业用途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其需求者主要分为三类:央行、投资者和消费者,他们的诉求各有不同。央行的诉求是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不在美元一棵树上吊死,看中黄金的历史地位和避险属性,不那么在意金价的变化;投资者的诉求是交易价差或资产增值,主要看中黄金的投资属性,以及风险事件中的避险属性;消费者的诉求主要是配饰的日常消费需求。这三类需求中,消费者是最为稳定的,分析中可以不考虑,央行的需求有波动,但变化周期很长,短期内也是稳定因素为主。所以,以往金价的波动主要体现了其投资金融属性,是投资者从各类资产的配置性价比角度进行的取舍,影响黄金的主要因素:1、与美元的比较,同样是全球货币,通常与美元指数呈反向关系2、与美债利率的比较,同样是稳健资产,通常与美债利率负相关3、与通胀的比较,和所有的大宗商品一样,与通胀水平正相关另外,作为经典的避险品种,一旦出现风险事件,也会快速上涨,但属于短线行情。如此多的驱动因素,导致以往历次黄金上涨的驱动因素都不同,以近几年的上涨行情为例:2019年:美债利率下跌2020年:通胀上行2022年上半年:俄乌战争引发的避险情绪2022年末到2023年初: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下跌2023年下半年: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下跌金价暴涨的3月1日,有一个直接导火索,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希望在美债持仓中增加短债占比,以缓解美债长端利差倒挂的现象,此举将导致短债利率下行,由于短债利率与实际利率更相关,所以直接引爆了黄金的行情。不过总体上看,这一轮行情有点不同寻常,没有出现全球性风险事件,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只是小幅下行,变动不大,通胀也没有剧烈变化。而今年年初到二月中旬,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出现了一波上升,但黄金价格只是横盘,没有回调。从交易的角度看,黄金价格对宏观经济影响因素表现出了“非对称性”,即利率上升黄金小幅下跌、利率下降黄金大幅上涨,导致很多投资者踏空此轮行情。事实上,投资者对于黄金错误的看空持续了一年,导致黄金ETF持有量与金价出现了背离。投资者只是从利率的角度看空黄金,却忘了黄金的另一个更大的买家——各国央行。3/5各国“央妈”变身“黄金大妈”金价有日历效应,每年的一到二月是全年金价上涨概率最高的月份,主要是因为此时是全球两大黄金消费国中国的春节和印度的“婚礼季”,这也是此前金价保持坚挺的原因之一。但消费是择时因素,并非趋势性的因素,也不会是此轮突破行情发生在现在的原因,真正的推动者是央行。在交易型投资者主导的阶段,美元美债为核心的利率框架,有效性较高;但到了央行主导的阶段,金价驱动因素就变成了非经济的。各国央行的官方储备以外汇储备为主,其中美元类资产又占了大部分,黄金占比很少。其原因在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坏,世界重建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各国央行对美元和黄金的需求剧烈波动。直到90年代后,由于信用货币和浮动汇率机制运行成熟,各国央行对黄金的依赖程度降低,持续了20年不断抛售黄金,导致黄金价格持续下跌,成为收益率最低的大类资产。但2010年后,各国又开始增加黄金储备,其原因要从结构中寻找原因,下图是各国央行黄金储备占比:美国为了维持美元信用,持有超过70%的黄金,是非常好理解的事,德国是西方国家中最具黄金传统的国家,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恶性通胀深深地印在德意志民族的共同记忆中,因此更信赖黄金而不是“美金”,德国民间持有的黄金更多,是官方储备的两到三倍。这两家都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排名第三的俄罗斯才是这十年黄金储备上涨最大的力量,原因在于俄与欧美不断上升的冲突,从安全考虑而增持黄金。基于俄乌战争难以看到结束,这一增持还会继续。不仅是俄罗斯,金砖五国中南非、巴西、中国和印度,都从2015年开始持续增持黄金。为什么这些央行要增持黄金呢?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从稳健配置的角度,担心美国政府杠杆率持续上行,而减持美元等外汇资产,自然就要增持黄金。根据
3月12日 下午 8:28
其他

大脑竟然是这样产生创造力的!很多人都在浪费自己的天赋……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创造力的三大网络1/5平台与创造力创造力,一直是非常个人化的神秘力量,是大师们专属的能力。可到了网络时代,它却常常出自互联网平台里某一个普普通通的用户的草根创作,这也提供了一个分析“创造力来源”的新思路。这些平台在形成了万众参与创作的氛围后,虽然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平庸拙劣的模仿,但由于对多样性的包容,加上极高的容错率,真正有创造力的原生内容也掺杂其中。一旦算法有能力将其识别出来,通过大流量的分发,激励有眼光的成熟内容开发者进行二次创作,最后往往能产生出既有创造力又有传播性的全新内容形式。这个包括了“海量内容、算法识别,二次加工”的过程,是否就是创造力产生的通用模式呢?事实上,脑科学家早就发现,人类的大脑同样存在着一个类似的机制,就是创造力产生的三大神经网络。本文为“99种思维模型”系列重启后的第一篇:创造力思维模型。这个很受大家欢迎的系列,之前因为精力原因暂停,从本期重启,模型是解决问题的高级方法,掌握的思考模型类型的多少,决定了你的人生层次。2/5中央执行网络世界上最难的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创造力正是要找到那些“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那些有创造力的大脑们,是如何发现那些“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的呢?脑科学家把人的大脑分为很多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思考并不是单一区域的工作,而是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不同类型的思考调用的协同区域各不相同,然后脑科学家发现了对于创造力活动至关重要的三个系统——面向创新窗口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2023年9月6日
其他

一篇文章说清楚黄金投资的核心逻辑

1近两年,有一种叫金豆豆的商品,被称为“年轻人的理财新宠”,很多年轻人每月定期购买几粒,当成“黄金定投”。但严格地说,金豆豆只能算是收藏,不能算投资理财,金价本来波动就不大,而实物黄金的买卖成本又很高,储存也不安全,并不适合投资。投资黄金,最方便还是以黄金为底层资产的基金,特别是本来就有基金投资习惯的基民,点一点,顺便就把黄金纳入资产配置了。当然,想要实现投资理财、保值增值的效果,还是要了解金价涨跌背后的逻辑,以及各种黄金为底层资产的理财工具的优缺点。2黄金在投资的类别上,一般被列为大宗商品中的贵金属,与其他的金属类大宗商品相比,黄金在工业上使用的比例极小,基本是金融属性。一般商品价格的涨跌主要取决于供需关系,而黄金因为其金融属性,它的价格形成机制要复杂得多。首先,黄金是一种货币,而且是自带信用背书的货币,那么,它与其他货币之间就存在替代关系,特别是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所以黄金的价格通常与美元负相关,美元指数走高,代表美元的需求量大,金价一般都会走低。其次,美元指数走高时,通常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走低时,通常是降息周期,金价通常在加息周期表现一般,在降息周期表现较好。再次,通胀代表商品价格上涨,黄金作为供应较稀缺的商品,在通胀时期表现也比较好,特别是恶性通胀时,黄金是大部分人保住财富的最有效的手段。但通胀时,通常也会加息,所以最终金价取决于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减通胀率,通俗一点说,通胀比加息幅度大,金价上涨,反之,金价下跌。最后,黄金作为最安全、信用最高的货币,在发生战争、巨大的灾难、大萧条等重大危机时,价格也会脉冲式上涨。理解金价涨跌的几个主要原因后,就可以来看一看现在是不是投资黄金的好时期。3从宏观环境上说,最利好黄金的是“滞胀时期”,“滞”是经济衰退,最重要的指标是美国的失业率,失业率走高会导致美联储不敢加息,“胀”就是通胀。如果发现美国失业率提升,同时通胀也没下来,国际金价就会上涨。而从现在到明年,美国有一定可能进入滞胀状态,导致金价持续上涨。即使不发生滞胀,而是进入衰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也是有利于金价。而最不利于金价的再度大幅加息,则很难再出现。从国际关系上说,由于美元信用受冲击,近几年美元的作用大大下降,全球央行不断以实物资产代替美债,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大黄金储备。从危机事件上看,美联储维护史无前例的高利率已经快一年,而且至少还将维持半年以上。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下的市场,突然进入高利率时代,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上半年美国的银行倒闭风波就是一个警告,另外,类似俄乌战争这样的风险事件也可能不断发生,这些都是导致金价上涨的原因。另外,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由于黄金是美元定价,也利好国内的金价。此外,黄金在我国还有了一层消费属性,黄金消费买涨不买跌,金价上行期,国内金价比国际金价更坚挺。所以,虽然黄金价格这两年有了一定的涨幅,但上涨的宏观环境没有改变,未来两年持续上涨的可能性更大,现在仍然是投资黄金的好时候。4黄金为底层资产的基金有两类,一类是跟踪黄金开采企业上市公司指数的行业基金,属于股票类基金,另一类是直接购买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合约,属于商品类基金,比如博时黄金ETF基金(代码:159937)。虽然都是黄金投资,但底层资产差别很大。前一类投资黄金企业指数基金,本质上是投资企业的股票,跟金价有一定的关系,但不绝对,A股一向都是炒预期,加上黄金开采也是周期性行业,通常金价上涨前期,黄金股涨幅更大,而在一波金价上涨的后期,股价涨幅偏小,甚至不涨反跌。而直接购买黄金现货合约的基金,才是真正的投资黄金,涨跌与金价基本同步,跟你买纸黄金和现货黄金差不多,但买卖更方便,交易费用也更合理。大家对这一类基金可能不熟悉,比如博时黄金ETF基金(代码:159937),投资于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合约,业绩比较基准也是黄金现货实盘合约AU99.99的收益率。此外,如果你的大部分投资都是股票(基金)或债券(基金),那更有必要配置后一类黄金基金比如博时黄金ETF基金(代码:159937),因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原则是“不相关性”,前一类基金本质上还是股票基金,与你的其他股票资产基本同涨同跌,无法达到资产配置的作用,而后一类黄金基金本质上是大类资产投资中的商品投资,跟大宗商品的涨跌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人往往很少持有这一类资产,而黄金是商品类资产中波动较小的品种,更适合普通人作为资产配置持有。
2023年8月31日
其他

面对失业的危险,这是我听过最糟糕的建议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失业防范指南1/4把找工作当成工作有一个调查发现,失业潮来临之初,时尚圈的流行色会变成“黑白灰”,背后的心理是希望自己低调低调再低调,最好老板忘了还有自己这号人,躲过一劫。可哪里躲得过去?你越是躲,在上司面前越是没有存在感,不炒你炒谁?就像大部分的病人总是要拖到实在痛得受不了才肯上医院看病一样,很多人也是要到被HR叫到办公室,才相信真有一天“失业”这件事会落到自己头上。大环境下的失业不是你的错,你有权给自己多一点选择,以预防最不好的情况发生,所以正确的应对是:主动迎接失业,提前找工作,把找工作当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哪怕你现在还是公司的“当红炸子鸡”。为什么要这么提前呢?影响找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机会比努力重要,在六个月里寻找二十次面试的机会,比两个月安排十次面试,更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平时多多关注相关招聘信息、多多争取好的面试机会,要用足够多的选项来提高跳槽的质量。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老年人的执拗与青少年的叛逆,其实是一个道理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老年心理的四个特点1/6老年心理的四个特点后台收到一位读者的消息,说自己的父母被不良商家骗了,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还抱怨说,反复劝过老人,没有用,拗得很,道理总也说不通。是啊,因为老人需求的不是讲道理,想一想,你小时候,你爸妈跟你讲大道理,你听过吗?从小到大,从大到老,我们和父母永远无法沟通,因为我们永远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永远有不同的生活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的观点,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明显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人生任务和冲突。子女大多处于成人早期和成人中期,前者的任务是“与他人建立亲密感,以融入群体”,后者的任务是“在社会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我们特别关心的话题,也基本从中而来。有人总结为网络上的三大热点,第一个是生活压力类的话题,比如“毕业即失业”“35岁危机”;第二个是情感慰藉类的话题,比如“90后的集体回忆”,第三个是个人权利类的话题,比如“职场性骚扰”。这些话题,老年人基本无感。由于对生活的期望值不是太高,老年人的整体生活满意度高于年轻人,导致他们对年轻人崇尚的“奋斗还是躺平”一类的人生困惑,虽然嘴上认同,但心里却没有什么感觉。埃里克森把老年阶段的核心任务定义为“总结和回顾一生,希望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一阶段的主要冲突就是“完满的结局”和“时日无多造成的绝望”之间的矛盾,由于产生老年心理的四个典型心态,想要理解老人,一切都要从这个内心的冲突出发。2/6典型心态一:唤醒人生回忆,获得人生完满感有人说,我知道啊,所以我想让他吃好穿好住好玩好。但你并不理解由这一点产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心理需求。而商家和骗子们,绝对比你懂。一家保健品公司组织老人免费旅游,把车厢布置成六七十年代的风格,大家统一穿军装。一路上齐唱文革歌曲,老人们有的情绪高亢,有的老泪纵横。回家后,他们每人都带回了两天难忘的怀旧时光和一万多块钱的保健品。要说,年轻人也怀旧,但年轻人的怀旧,主基调是感伤的,是想要留住童年单纯的快乐。而老年人的怀旧则相反,主基调是积极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认为,老年人喜欢唤醒过去的人生回忆,赋予全新的意义,以此整合自己的生命历程,获得人生的完满感。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记忆具有明显的“积极效应”,与年轻人相比,他们更容易注意到记忆中那些积极的信息。调查结果也证实,随着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情绪满意度反而上升,被称之为“老化悖论”,比如下面的专用表情包:营销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更容易激发消费冲动,上面的不良商家正是利用了老年人怀旧的“积极效应”。很多被骗的老年人,他们怀旧的愿望往往在平时被压抑了。所以父母和我们子女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时,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这些东西对你无足轻重,却是他们的全部。3/6典型心态二:“奖赏”提供“亲密关系”的人在很多报道中,很多被骗老人,早就开始怀疑对方,可他们常常明知是骗局,仍然忍不住掏钱。一位一年时间购买了十万多元保健品的寡居老人说:“讲师跪在地上磕着头,边磕边叫爸妈,感动得落泪,我能不掏钱吗?”还有一个新闻,老人接到自称“儿子”的诈骗电话,早就识破了,却仍然一次次打款给对方,就是想多听几声对方叫自己“妈”。这些心理,其实都是老年人社交目标变化所导致。年轻人的“朋友圈”,大部分都属于“点头之交”,也至少要花一半的精力去维护这些“弱关系”。但老人就不一样了。在“生命值”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为了完成“生命整合”这个最后的人生任务,他们会缩小社交范围,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子女、配偶、同伴等“亲密关系”的建设,以降低情感付出不能得到即时回报的风险,最大限度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提出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微信在老年人中的流行,就是这个理论的最好证明。老年人学习微信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微信又是目前唯一相对方便地强化熟人联系的现代工具。这一点,打中了老年人的需求。“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老年人会“奖赏”提供“亲密关系”的人,这种奖赏有时是金钱(这就是骗子能骗到父母钱的原因),但更多是表达关注。我们不应该去在意他们转发的内容有多蠢多土(想想我们十几年前刚上网时在论坛里灌水的经历),他们只是把转发行为作为“奖赏”,来表达对子女、亲友的关心。老年人为了得到积极情绪的满足,而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维系亲密关系;而年轻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却有“自我世界”的明显边界,这往往构成了两代人沟通上的典型冲突。4/6典型心态三:害怕被群体排斥“亲密关系”的影响,除了子女和老伴之外,还有同龄人带来的“社交压力”。在子女看来,老人交往的那些朋友都差不多,不是广场舞大妈,就是保健品大爷,可在你爸妈眼里,他们的区别可大着呢。阿里之前有一个重金招聘资深老年“用研专员”的广告中,特别注明,广场舞KOL等意见领袖优先。这再次说明,商家比你懂你爸妈。一方面是容易产生信任感,一些平台或机构会孵化一些老年网红成为意见领袖,他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为其他老年人提供指导和启发。更重要的是不想被群体排斥。不良商家通过意见领袖向老人推荐商品,老人就算有所怀疑时,也不敢声张,一旦被那些“意见领袖”看成“小气”,就会遭到群体的排斥,“不带你玩了”。一些受骗老年人在发现自己上当之后,不是选择报案,而是成为骗子的下线,在拉新中获得提成,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在骗局暴露之后,很多老人又联合起来“保骗子“。这种类似“校园霸凌”的现象,在老年人圈子里同样存在。5/6典型心态四:传承财富,证明自己的价值去年媒体报道了一起针对老人的房产诈骗案,骗子用“以房养老”理财项目,诱骗数十位北京老人将房子抵押给骗子,并背负巨额借款。为什么总体上保守的老年人,总是会被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所骗呢,除了前面说到的骗子常常承担情感陪护的儿女替代作用之外,老人们总想证明“自己还有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艾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还有一个观点:如果人生某一个阶段的人生任务没有完成,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目标。老年之前的阶段是“成年后期”,人生目标是“传承”,就是帮助孩子创造更好的未来,但在中国的老年人中,这个阶段的目标之前普遍没有实现。他们年轻时积累的少量财富在房价暴涨面前不断缩水;他们的知识经验在互联网时代变成子女们嘲笑的对象;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未富先老”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累赘”。年轻人在劝阻父母别上当时,经常会对父母说这个不行,那个是骗你的。在老年人听来,更是在否定他们的价值。子女在老人心中往往有固定的印象,学历收入职位再高,在父母心中总是当年那个幼稚的小孩儿。他们甚至觉得你们不过是遇上了好时代,你越是觉得他不行,他越是要对着干,证明给你看,就越是容易上当受骗。骗子就比你们聪明,了解老人的心态。房产诈骗案中的骗子是这样劝老人的:儿女不容易,要忙工作,没时间理财,我们有时间也有能力帮他们减轻负担,至少不要成为他们的负担。其中一个老人,拿到第一笔“利息”后,立刻炫耀地请女儿去欧洲旅游,就是这种心态。老年人的执拗与青少年的叛逆,都是在自身价值和对家人的爱之间寻找平衡,其实是一个道理。6/6怀旧、陪伴、还有点用老人只是老,老人并不傻,他们希望为这一生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他们的需求其实并不难,就是三个词:怀旧、陪伴、还有点用。但这三点,对于忙碌的现代人,其实又是最难的。房产诈骗案中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一位受骗老人在追回自己的房子后,性格大变,有人说:阿姨给人的感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骗她。年轻人受骗后,还有很多机会弥补损失;老年人受骗后,要么骗回来,要么含恨而终,这也是“老人变坏,坏人变老“的一个原因。可以说,老人是这个社会道德链条上,最脆弱的一环。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
2023年8月1日
其他

有一些事,永远不会有人向领导汇报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优化工作流1/5一个忙碌的上午这是一个忙碌的上午,每个人都在卖力的工作。但他们真的在工作吗?让我们按下暂停键。小张已经忙了一个早上了,她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条理的,这种有条理的忙碌感让他觉得内心充实。她会把每件工作按照紧急程序进行一个大致的排序,一件件处理,但是判断依据呢?只是自己的一个感觉而已。她最讨厌别人催他工作,那些工作在别人看来是否紧急,她不在乎,自己只是工作当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完,别的管不着。再来看一看老王。老王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却故意放慢了工作节奏,原因很简单,下一项工作需要等前面的小张把她的那一部分工作做完,但刚才问了,小张还没有开始做。如果现在就把手上的工作处理完,他就会显得无所事事,这不好。没有人关心工作流程,只要他没有在干活,别人就会认为他在偷懒。还有小李,小李的工作需要老王配合,他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不停地催促老王,至于这个项目是否比别人的更急,他才不管呢。小李的工作做完之后还需要小赵处理,但是他也不在乎小赵有没有时间,他最在乎的是自己是不是全部门效率最高的那一个人,因为这个关系到他下半年能否升级?小李的方法是不停地抱怨别人的效率不高。这样一来,别人一旦遇到他的活就会赶紧把它做好,以免被他说。虽然小李真的成了全部门效率最高的员工,但代价是所有跟他无关的项目,都会被耽搁。可以说,大部分公司的“工作流”体验都是如此,不但无法提升效率,还激化了人际矛盾。到底是哪里出错了?2/5工作的上下游关系工作流上的关系有三种:一是统筹协调,二是监督支持,三是上下游关系——后者也是最主要的关系,比如记者采完稿给编辑、商务拓展找到意向客户后给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向程序员提产品需求,等等——好的“工作流”就是把“工作原料”一步步地变成工作成果。大部分的工作合作关系中,都有主动请求与被动配合的两种角色:有上游主动,下游配合的,比如服务员报上菜单,大厨才能烧菜;也有下游主动提需求,上游配合,最后由下游审核的,比如产品经理对产品功能提出改动需求,工程师执行完成后,交给产品经理审核。如果真的按工作流顺利跑下来,那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年终考评升职的升职、加薪的加薪。实际上,很少有任务能照着设计好的“工作流”顺畅地跑一遍,每次不是这里沟通出了问题,就是那里多了意想不到的需求。整个流程,上下游在不同阶段中,主动与被动的角色会交换好几次,比如工程师觉得需求不明确,工作被打回,产品经理觉得又有新需求补充,要调整方案;明知需求发生变化,有些人也不会打破“工作流”立刻通知团队成员,一定要等到同事的工作做完了,才告诉大家这个噩耗。甚至可以说,“没有意外”才是让人感到意外的事。在团队配合中,如果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工作流,结果无非两种:一是“对方态度不积极”;二是“对方能力差”。再加上个人绩效诉求,人人都要放大自己的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多给工作流上的伙伴“挑刺儿”,别人多承担一点责任,你就多一点业绩。流程不但可以用来抱怨,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比如说,如果你在某任务的最后一个环节,你发现由于前面的流程被拖了下来,导致你不可能按时完成任务,很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并不是“想办法挽救”,而是立刻发邮件通知相关的人,以撇清自己的责任,最重要的是——抄送上司。于是,除了一部分“抱怨者”之外,团队中大部分都是被工作流支配的“被动配合者”——来了活就做,做完就丢到下一个环节,只对工作职责负责,不对任务执行结果负责。就算你可以把“抱怨者”看成是一个团队的害群之马,可那些“被动配合者”才是大多数人。所以真正需要对流程负责的人,是部门经理。3/5有一些事,永远不会有人汇报工作流程优化可能是部门经理最核心的工作——还是加上之一吧。如果你是一个几十个人的部门的负责人,你看见下属带着客户进公司,你可以装作没看见;会议室里的新业务谈判正在进行,供应商正在拍桌子,你可以装作没看见;技术的几个同事对某个方案的细节产生了分歧,你仍然可以装作没看见。反正按流程,最后下属总要向你汇报,如果不汇报,说明一切顺利且你已经充分授权了,只要你不是故意推诿,一个好的组织可以自行解决大部分的问题,领导的介入反而让事情横生枝节。但有一些事件,不会有人向你汇报,不会有人告诉你流程有问题,下属和客户只会告诉你XXX工作效率太低,XXX下班后就联系不上了。一提到工作流,很多人就想起管理学中的“工作流程再造”,但这不是部门经理的事,任何流程的改革都会涉及到其他业务部门,“工作流程再造”是整个公司底层业务逻辑的根本性变革,并不是部门经理能解决的。部门经理考虑的是工作流程优化,是在不推翻业务流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效率。这就要求部门经理抛开人的问题,只在技术工程的层面找问题。4/5工作流的问题在于找到瓶颈虽然中国的高层领导中,工程师出身的人特别多,但这只是因为理工科出身的人比文科生听话好管,整个工作文化、管理文化呈现出深厚的“道德倾向”,强调人的主动性,无视技术性的因素。而工作流的优化首先应该抛开人的能力问题,回归技术问题和工程问题。原因在于,工作流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人,任何部门都有一些瓶颈环节,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不管是砸钱还是加人,都无法提高效率,人的能力也有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这个瓶颈环节前的工作,大量被积压;这个瓶颈环节后的员工,没有足够工作量,又得假装工作,反而干扰了其他环节的正常工作。工作流的优化应该围绕这个瓶颈环节,提高工作流的通过效率:1、尝试瓶颈前置类似于“以产控销”,把效率最低的瓶颈环节放在第一位,以约束非瓶颈环节的无效工作,来控制整个工作流程的成本,类似丰田生产方式中的“看板管理”。把效率最高环节的效率降下来,只是一个“控制成本”的权宜之计,而治本之道,仍然是要在无法提升“瓶颈部门”产能的情况下,提高“通过瓶颈”的效率。一条大马路的“通行效率”通常低于总宽度相同的几条小马路,后者可以让司机有通过选择权,所以对瓶颈环节改造最好的方法是“切碎”。2、对瓶颈环节设计各种分流方案比如把品控等环节前置,业务早期大部分都是无效的咨询、方案,但每一件都要按流程走到它的“终点”,这些无效业务同样耗用了“瓶颈环节”的工作时间,把品控等环节前置,或两次品控,虽然增加了运营成本,但好处是降低了瓶颈环节的“无效业务流量”。比如按业务紧急程度分流。工厂的订单一般都不是先来后到的,而是分紧急程度,让有些订单“插队”,但大部分公司的业务往往没有这个紧急度评估的常规环节,这就导致一个人连夜加班赶出来的工作成果,却在下一个环节的同事的电脑里睡了一个礼拜的大觉,而他在做一件对他而言很紧急,但对公司而言却一点也不急的事。最后,客户催得急的业务还在走流程,客户没那么急的业务已经完成了。只是这个分类不光要看紧急程度,也要看是否需要经过瓶颈环节,不需要进入“瓶颈环节”的,正常处理;需要进入“瓶颈环节”的,按紧急程度分类,保证“最紧急的任务”优先通过“瓶颈环节”。只要能从业务流的角度观察,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虽然都是小修小补,但在无法改变瓶颈的情况下,累加在一起也可以大大提高整体的效率。当然,以上方法都有一个问题,都是需要人来进行主观判断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谁来判断?谁有权决策?授权的范围是什么?首先,这个人不可能是部门经理,他管不了那么细。所以说,流程优化虽然是一个技术工程,但归根到底还是用人的问题。5/5“业务发动机”员工适合承担这个角色的,就是职场上被视为“发动机”的团队成员,他们职位不高,却常常成为“工作流”的推动者,他们关注结果,注重沟通,愿意承担责任并且为之付出。因为具备未来管理者的潜力,这一类员工未来也更有机会在企业脱颖而出。有一个公式:团队业绩=成员能力+人岗匹配+协同工作。从积极的一面讲,“协同工作”可以比单打独斗创造更高的效益,是一个“正和博弈”,所以人人离不开团队合作。但员工真正到了业绩评估时才发现,“团队配合”只是其中的一项,而且很难评估,主要还是看“成员能力”。所谓的“团队配合”是指在团队配合中突出个人的作用,所谓的“协同绩效”是指利用团队资源实现自己的业绩。一位员工平衡团队配合与个人工作能力的关系,是评估适合的“业务发动机”人选的主要依据。大公司竞争激烈,小圈子众多,太过循规蹈矩的员工,常常因缺乏关注而丧失晋升机会;而个人能力强的人,通常内心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但作为团队的一员,又要学会掩饰自己的竞争本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努力影响其他成员,说服团队的同时,也要付出必要的妥协。“团队协作”能力强者在“非管理者”中有下面的特征:善于活跃团队气氛,善于发现团队其他成员的长处;在沟通中,聚集共同目标、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不做无益争论;能够跳出团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也能与公司高层沟通,巧妙地运用这些外部力量,完成团队的目标……“团队意识”不是什么高尚的品德,而是一个人身处优秀企业时的一种目光长远的理性选择,是在自己还没有成为团队领导者的时候,证实自己潜者力的好方法。换句话说,部门经理在自己设想的工作流程优化方案,却找不到合适的“发动机”员工时,首先要思考一件事:你的企业对于员工而言,是否值得为之延迟满足的付出。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
2023年7月25日
其他

当“折叠上海”被摊平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有一个美丽的新世界1/4上海的折叠就像麻花一样就像郝景芳写的《折叠北京》一样,上海也是折叠的。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是一年多以前,上海封城期间发生了很多奇幻的事,身价百万的金领和初来上海的小白领一样需要为抢菜而烦恼;上亿豪宅业主和蜗居老破小,在核酸面前人人平等……还有封城期间上面发放的物质,让那些认为自己已经跟国际接轨的市民们,屡次见识到各种以为只存在于内陆地区城郊结合部的山寨油、过期米面、猪乳头肉和变质食品。一开始,人们愤怒地以为是有人把外地的低劣产品拉到上海冒充保供物质,这胆子也太肥了。后来才有业内人士给出了更靠谱的猜测,这些山寨包装食品、肥猪肉,甚至是变质蔬菜水果、过期包装食品,上海其实一直都有——在10块的料理包外卖里,在苍蝇馆子的盖浇饭上,只是你认不出已经被剁成馅的它们。大部分外地人对上海的物价印象都是一个“贵”字,实际上,即使在市中心的地方,比如静安黄浦徐汇的内环内的写字楼边,土生土长的居民还是能非常容易地找到10多块的盒饭或外卖,另外,上海还有大量的内部低价食堂。这个价格之所以可以出现在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原料中掺杂了这些货源。除非你说自己只进人均300以上的餐馆,或者只自己买菜做菜,那大概率(也不是完全)可以避免遇到它们。但上海人的月收入中位数为6378元,这个收入以下的相当一部分人都会遇到这一类“食材”,只是自己不知道。这就是折叠上海,地理位置上,只有一个上海,但在生活圈子的意义上,有N个上海,跟小说里类似“旋转门”的折叠北京不同,上海的折叠就像麻花一样,彼此拧在一起,亲密接触,但彼此的悲欢并不互通。只是疫情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一方面进入低价餐饮渠道的低劣食品,和进入平常人家的正常食材,都被积压在仓库中,被政府“一视同仁”地进行物质调配,最终混在一起;另一方面,大部分上海人,不管你平时上什么馆子,现在也只能“平等地”在家等物质分发,分到什么就是什么。平时被折叠分层的“三明治”上海,被封控压成一张“大饼”上海,那些平时你见不到的“暗上海”,硬生生撞进了你的生活,把你之前的“生活茧房”压得粉碎。幸好疫情只是非正常状态,疫情结束后的上海,又回到了折叠状态,过期米面和猪乳头肉再次从很多人的生活中消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可谁知道下一次“折叠被压平”是什么时候呢?2/4折叠上海靠的是生活方式的标签折叠城市的特点就是,每一个人只生活在自己的层次里,不在这个层次里的生活,明明在你身边几米的地方,你就是看不见它。上周看了一篇讨论中产生活标准的文章,有人说在家做菜,三斤牛腩加一些蔬菜,一共68元,然后有评论惊呼:牛肉这么便宜啊,怎么我买的要好几百?别以为是刻意矫情,人家确实不知道,买东西都在OLE精品超市,里面最便宜的牛腩都是上百一斤。上海的OLE精品超市,虽然每家都处于市中心的高档商业设施内,但每家出门一百米内,必然有20块的牛腩(供应附近普通居民)、20多的午餐(以附近写字楼初级白领为主要客户)、10多块的盒饭(专供建筑工地和底层服务业工人)。此人可能每天路过,但从没有想要进去了解一下的愿望,只是下意识的把这些排除在自己的眼神之外。记得小时候,家附近一公里的所有商店、学校、厂房、医院,只要是公共设施,没有一家我没进去过,所有人都扁平地共享空间内的一切;但现在的城市里,地理上的远近已经不是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关键因素,互联网让城市折叠在技术上有了实现的可能,你可以每周去附近城市品尝不同小吃,但以你家为中心的500米内的各种店铺,你去过的可能不到10%。小说里的“折叠”,被分层的是资源,而折叠上海中,也有上海的特点,被分层的是生活方式,折叠上海靠的是一个个代表不同生活方式的标签,因此它是一个技术活,并不是商品标一个高价,就能进入上一个层次:外滩人均2300的高端川菜馆“明路川”,开了一年就关门了,但身处同一地标的人均差不多的主打宁波菜的“甬府”和法式餐厅Les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二次选择权:如何避开选专业的那些坑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应对冷门与热门的就业周期1/5三类好专业近期关于“要不要报考新闻专业”的争论,具体过程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之所以选择就此议题作为本周文章的主题,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填报志愿时的专业好坏之争,实际上,它是一个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决策问题。人神共奋的公众号也写过很多篇文章,而这又是一个颇有启发性的案例。高考填志愿的三大要素“城市、学校、专业”中,最难最关键的是选专业,选专业难,因为全是陌生的名词,孩子不了解社会,家长不了解自己,甚至学校也不见得了解行业人才需求。就好比在尼姑庵里呆了十几年的小姑娘,忽然有人给她一堆照片:“快,挑一个好的,这就是未来陪你一辈子的丈夫”。这类决策下,任何判断都是一个条件概率问题,与你能掌握的信息有关,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结果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比如张雪峰的核心观点没有错,他并非是劝所有人都不要报新闻专业,只是劝普通人不要报非985/211的一般大学的新闻专业。原因说得也对,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冲击,新闻相关职位比如编辑记者的需求大大下降。“选专业”这个决策其实就是对某一个职业四年后的市场供需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供给,即某专业在各层次大学的培养情况,一个是需求,即未来就业市场对此专业的校招规模。从供需关系的角度看,所谓好专业可以分为三类:1、最好的专业:未来持续供小于需,不但不用担心就业问题,也不用担心起薪问题2、其次的好专业:供给和需求长期稳定,不用担心就业问题3、再次的好专业:需求虽然不大,但供给更少,也不用担心就业问题在供需分析中,“供给”相对刚性,比较好预测,这也是张雪峰的优势,长期从事考研咨询,对国内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当前的就业情况自然非常了解。此外,他对考生的需求也比较了解,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家庭条件好的和不好的,有考研可能的和不可能考研的,大城市出来的和小县城出来的,都不一样。但就业的供需分析,最难的恰恰是需求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影响大部分专业需求的都是行业本身的景气度,各行业的差异非常大,张只是了解大学教育,不可能真正了解每一个专业背后的行业景气度;第二,拉长到十年以上看,行业的景气度变化非常剧烈,很多都受到技术变革、政策变迁的影响,如果这也能预测,他还不如直接买股票赚钱快。决策信息不全,需求难以定义时,到底怎么选才能尽可能不让自己后悔呢?2/5“冷门——热门”的就业周期人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内的变化,低估五年以上的变化。职业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选择,这么长的时间,所有职业都会走出一个甚至几个兴衰周期,可谓沧海桑田,所以前面说,行业需求预测成功的概率实在比瞎蒙好不了多少,包括那些专业机构。十年前,建筑是最热门的专业,热度不比计算机低,现在就连名校建筑系就业都成问题了;十年前,微电子是冷门专业,但这几年由于国家对半导体行业投资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导致人才持续紧缺,就业形势一片大好;教育培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需求稳定的刚性职业,然并卵……说灭就灭了;我记得马云十年前预言“二十年内,大部分职业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当时大家都当危言耸听,现在看看也不是没有可能。你所想象的职业前景,也许还没等到毕业就成了明日黄花;今天无人问津的行业,也许毕业时就被用人单位抢得头破血流。万物皆周期,就业也是如此,行业需求的变化巨大,而大学专业设置和招生又相对刚性,这个矛盾就造成了很多专业都存在“热门——冷门”的就业周期。从这个角度看,张雪峰的有一句话错得离谱,他说“一个985院校教新闻传播的教授,自媒体账号的粉丝数量和流量都不如我”,这说明他并不理解新闻行业,流量跟影响力是两回事,对于媒体而言,影响力要远比流量重要,在中国,媒体地位和级别的作用更大。这件事跟职业选择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去了。媒体在中国是被特殊管制的行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版)》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新闻机构,不得经营新闻机构的版面、频率、频道、栏目、公众账号等,不得从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重大社会、文化、科技、卫生、教育、体育以及其他关系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等活动、事件的实况直播业务。自媒体名为媒体,实际上是身份不明的灰色地带,如果要上纲上线的话,坐在直播室大谈教育,本身就是违反了上面的最后一条。自媒体之所以被保留下来,完全是看在其能解决就业的份儿上,未来如果就业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大概率要解决这个灰色地带,比如要求每个超过一定粉丝数的自媒体都要接受一个官方媒体的管理——这里只是假设一种相对常规的管理方法,就算像培训行业那样一刀切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拉长时间看,作为国家重要的宣传阵地,现在很可能是官方新闻传媒的最低谷,自媒体的繁荣顶峰。当然,我也看到不少人选择冷门专业,指望毕业后咸鱼翻身,低进高出,这也不现实,大部分冷门的专业真是长期坐冷板凳,是“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状态,并没有什么周期。如果就业周期难以预测,无法利用,是不是填志愿就成了完全拼人品拼运气的决策了呢?解决的方法就是给自己二次决策的机会——如果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就选择就业范围广的专业。3/5二次选择权高考填志愿选专业时,最大的误区是把“专业”与“行业和职业”机械地对应起来。这一次事件中核心争论焦点的“新闻专业”,很多人认为毕业之后能到新闻单位做记者编辑。实际上,大部分媒体招聘记者时,更喜欢从版面对应的专业方向中选,而非新闻专业;而新闻专业毕业去向最多的就是广告、公关和互联网行业。再比如法学专业,大家都以为毕业后不是公检法,就是当律师,其实毕业去向前两位的是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很多人学计算机,认为容易进互联网大厂,其实不然,阿里招的最多的三个专业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国际经济与贸易;腾讯最喜欢招的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和市场营销。有一个大致的规律,文科和部分理科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广,工科大部分都是“所学即所用,一锤定终生”,选后者就是直接定婚,选前者就是还要再想想。比如校招最受欢迎的企业华为,前三位都是专业严格对口的电子、信息和通信方向;而另一个同样受欢迎的公司字节跳动,前三大非技术岗位销售、运营和产品经理,全部没有专业限制,所以实际上吸引的大部分都是文科专业。张雪峰也有类似的建议,如果立志进媒体,不如报考中文专业,这就是考虑到“二次选择”,学中文也能进媒体,只是专业竞争力稍弱,但好处是,如果到时候改主意或者新闻还是不景气,在很多职业上的竞争都比新闻强。所以,同样是文科,中文比新闻的“二次选择权”更高。“二次选择权”更大的意义在于“避坑”。前面说过,很多长期冷板凳专业,学校明知下游的就业方向过窄、就业一直很困难,仍然年年招,只是出于维护学校的专业设置或者国家要求,学校在高考招生时就挖好了“坑”等你跳。还有一些专业,比如电力,听上去很好听,很多院校也不难考,但就业的猫腻太多,能进收入待遇好的电网的,都是“电二代”,没有任何关系贸然选择这个专业,未来就业,除了少数985/211可以进一些电力设备上市公司,其他大概率只能选择偏远地区电厂,或者被迫改行。所以,那些就业方向很具体的专业,如果不是很了解,不要听名字好听就填报,核心就是不把路走死,给自己“后悔药”,给自己“二次决策权”。4/5比较薪资,还是就业率?“二次选择权”这个观点,我五年前就在文章中提出,但一直有人反对,认为“不切实际”,反对的理由也不算错,这类专业俗称“万金油专业”,能够应聘的职位,很多都有相应更偏好的专业,因此专业竞争力不足,除了少数985院校,就连211都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个理由放在五年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放在行业变化和就业难度指数级增长的今天和未来,反而才是“不切实际”的。原因在于,就业的难点已经从“薪资”变成了“就业率”。知乎上有一类“一般学校好专业和好学校一般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看几年前的答案,都是一边倒的倾向于选“好专业”,原因在于,那时人才市场高景气,就业率普遍很高,毕业后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收入上,而不同专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般高于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所以才会重视专业。但近一两年的答案却大部分倾向于学校,原因在于,这几年大部分专业的就业率都在下降,而在就业率这个维度上,刚好相反,不同档次学校之间的差距,大于不同专业之间的差距,再加上考研考公中也是学校更有优势,所以衡量的天平又开始向学校端倾斜。大家都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很差,但我们要在内心做好准备,今年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对于专业的判断标准,大部分人都要把“能找到好工作”的目标,放低到“容易找到工作”,与其一次性“押宝赌未来”,不如提高决策的“容错率”,放弃专业性太窄的机会,给未来的“二次选择”留下空间。很多家长在做这个选择时,潜意识里有“用选择代替努力”的“赌徒心态”,指望通过一次选择,让孩子终生受益,少走弯路。这种思想,以前就业形势很好不容易出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未来胜率下降的时代,这么做也把孩子未来可通过努力去解决的空间给抹杀了。我的后台收到过大量读者问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怎么办”,我本人也经历过两次转行,所以我才深深地体会到——高考填志愿选专业,也就是初恋混个人生经验,总要给自己未来遇上真正所爱的事业时,留下二次选择的余地吧。(关于转行的分析文章,见今天的次条)大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更在于思维方式和人生体验。5/5人生选择的内在三要素这一次的争论中,还有另一些声音,应该是一些新闻人借机发泄“新闻行业江河日后”的情绪,但它与高考选专业无关,用刘慈欣的话来说:“在中国,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沉重了,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不过,更好的选择确实是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人生价值”这内在三要素出发,考虑其中的一个:性格特点就是你适合做什么,兴趣爱好是你喜欢做什么,人生价值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仍然考虑的是决策容错率,这三个要素都相对稳定,未来努力成本更低,更容易产生正向反馈和能力的自我复制,即使失败也不容易自我否定——只是要分清真正的兴趣和一时头脑发热。高考志愿两百多个专业,既有真正的金矿,也有不断往下掉人的“坑”,就算专家也不可能一一搞清楚,相信专家的预测不如相信自己内心的声音。有了感兴趣的方向后,尽可能多了解这些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在现实生活中的状态。知乎上有一个问答“不同行业的真实工作是怎样的体验”,近600个回答,覆盖了大部分人数多的职业,回答内容包括每一个职业的主要职能、日常工作状态、入行门槛、薪资变化等等。花一两天时间,一个一个地看过去,发现感兴趣的,再搜一搜其他人的回答,相信一定会对你填志愿选专业有帮助。人生的道路其实都是越走越窄的,你每走一步,你未来的可能性就减少一些。所以相比“划不划算”的利弊分析,做真正喜欢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巴菲特说:年轻人不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好像把性生活攒到老年再过一样。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
2023年6月27日
其他

资源不平等的竞争中,应该用什么策略?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田忌赛马背后的深层策略1/5“以小博大”与“物尽其用”关于竞争策略,“田忌赛马”是一个经典案例。“田忌赛马”说的是田忌与齐威王赛马,三局两胜,田忌的办法是用“自己上马对对方的中马(胜)”“中马对下马(胜)”“下马对上马(负)”——这是一个理论上稳赢的策略。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个策略用起来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生活中的竞争永远在起跑线上就不平等,有人上中下马齐全,有人都是下马,怎么才能找到更好的策略?第二个问题:田忌赛马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制人”的策略,如果对方迟迟不肯出招,怎么办?策略要活学活用,重点在于核心逻辑,“田忌赛马”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呢?
2023年6月1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平庸之恶:一个普通人是如何秒变“恶魔”的?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米尔格伦实验与平庸之恶1/4从人变成恶魔,只需要几秒钟又一个网暴致自杀的悲剧,很多人不禁想问,这些躲在黑暗角落里的,到底是怎样的恶魔啊?他们当然都是平常人,也许就是你每天打招呼的笑呵呵的邻居、一起喝过酒的不擅言辞的同学、共同执行过任务的普普通通的同事。普通人是怎么瞬间变成恶魔的呢?很多读者应该听说过“米尔格伦实验”——一个关于“服从权威”的著名心理学实验。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史坦利米尔格伦教授(下图的E)让一位志愿者假扮“学生”(L)的角色,骗一群受试者(T)说,这是一项关于“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用”的实验,让这些受试者(T)问这位“学生”一系列问题。如果答错了,受试者就按下电击按钮(实际上并没有电击),在隔壁的“学生”(L)假装发出惨叫,痛苦求饶。实验还要求,在“学生”每次答错后,受试者都要加大电击力度。这个实验模拟了一种情境:如果你能保证自己不受惩罚,同时又有“权威者”的鼓励,你是否会突破良知的底线,做一些不道德的事?这个实验的结论非常遗憾,暴露了人性最黑暗最复杂的部分。一开始,大部分受试者都不忍心这么做,但实验指导人员不停地鼓励他们,保证他们不会因此受到惩罚。最终竟有三分之二的受测试者在听到对方痛苦求饶、甚至假装昏迷后,仍然继续按下了更强的电击按钮。不过,不同的人在实验中还是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拒绝这种不人道的实验;另有一些人在迈过人性的那道黑暗门槛之后,突然沉浸在这个残酷的“游戏”中——他并不知道这是假的。实验引发了巨大的伦理争议,以至于米尔格伦无法进行后续实验,但实验所代表的意义,又吸引着更多的心理学、社会学家设计了更多类似的实验,希望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更可能服从权威去做坏事呢?注:这篇文章初稿发于2018年,在经历了不同寻常的5年后,我对文章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再加上周发酵的“网暴致死”悲剧(当然,米尔格伦实验与网暴的原因并不一样),我有了重新写一遍的想法。2/4更易变成恶魔的性格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劳伦特·贝格召集了80名测试者重复了“米尔格伦实验”,不同的是这80人事先做了“大五人格分析”,并按他们最突出的性格分为五组:“大五人格理论”是一种性格分析方法,它将人的性格分为五类:结果显示:在“权威者”向他们布置电击“学生”任务时,其中“有责任感的同事(尽责性或严谨性)”和“有亲和力的同事(宜人性)”这两组测试者,更容易服从命令;而“开放性、外向性、情绪性”与“服从权威”无关。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宜人性(agreeableness)”,因为它的六个子维度中,就包括了“服从(compliance)”。但是,以“宜人性”为主性格的人,其他几个子维度(信任、坦诚、利他、谦逊、同理心)和“服从”会相互影响,比如:他们会本能地避免破坏大家默认的规则(信任、谦逊),或者避免令他人不安(利他、同理心),或者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信任、坦诚)、或者满足社会期待(谦逊、同理心),从而选择“服从”,特别是“服从权威者”。翻看记录“文革”和
2023年6月6日
其他

关于青年失业率的三个误解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在失业与不就业之间1/5如何理解青年失业率一说到青年失业率高,媒体就举出一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例子,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吗?一说到青年失业率上升,很多人就想到企业效益不好,大量裁员、企业倒闭、老板卷款跑路,是事实吗?一说到青年失业,父母们就担心还在上学的孩子将来就业难,负担重,是这么回事吗?由于青年失业率上升是个新问题,很多人对这三个问题多多少少有点误解,有些地方没有大家想得那么严重,但真正严重的问题,关注度又不够。本文就用一些公开的研究数据分析一下这三个问题,并给徘徊在失业边缘的青年们一些建议。2/5问题一:青年失业率就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吗?国金证券近期一份名为《为何青年失业率逆势上升?》的研究报告从一系列公开数据分析了这个问题。首先,青年失业率的确是在逆势上升,但这里的“青年”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青年,根据2023
2023年5月30日
其他

如何做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不对称风险1/6风险收益一定成正比吗?又到了非常受大家欢迎的“投资中有哪些方法,对于日常生活工作也非常有益”的系列了。投资是一个不停地判断不同品种的“风险收益比(或性价比)”的活动,又是一个在有限信息条件下进行决策的活动,生活工作中也有大量的符合上述两个特征的场景,比如:挑选供应商、开发新产品、招聘员工、找工作、高考填志愿、相亲,等等。所以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做出“风险收益比”或“性价比”更好的决策?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风险越大,收益越高”,但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如果投资始终是“收益与风险呈正比”,那么长期而言,投资理财与赌博无异,就不可能有长期稳定赚钱的高手,更不可能有那么多投资大师。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应该这样描述:总体而言,投资是“高风险收益,低风险低收益”,但局部也存在“高风险低收益”与“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而且这类机会是有规律的(虽然常常失效),可以把握的,这正是投资高手稳定赚钱的原因。所以一个合格的投资者是这样判断“风险收益比”的:1、根据风险与收益间正相关的关系确定自己的投资对象2、寻找风险与收益间非相关的关系以确定自己的投资操作前者很容易理解,我在上上周的文章《不可能三角形的实战篇: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金配置》中提出,资产配置的原则正是“收益风险的相关性”,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配置不同风险级别的资产。但这只是常规工作,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第二条——找到“高收益低风险”的机会。2/6四类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投资高手才不是那些永远待在赌桌上的人,他们永远在寻找投资中“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出现有四种原因:1、不专业的交易对手造成的“风险收益不对称”投资是一个需要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交易者必然会出现大量普遍性的错误,导致股市上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韭菜”交易对手。举个例子,当年乐视网因财务造假长期停牌后复牌,第一天跌停板就成交了3351万,作为一个铁定会十几个跌停的股票,到底是谁买的呢?有机构进行了电话回访,其中154个人都是散户,理由都是散户的常规操作,包括:47个人知道风险但尝试买入(习惯捞跌停板的散户)27人完全不知道其中的风险(完全不懂投资不看新闻的散户)23个人“卖出”操作成“买入”(犯了一个投资者都会犯的错)15个人“有钱,任性”没有任何原因(个人偏好超过专业判断)3个人补仓摊平成本(经典的散户操作)2个人以前赚过钱相信还能赚钱(经典的散户迷信)1个人是听朋友推荐的(一个敢推,一个敢买,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了)A股的散户交易量占比超过一半,散户这种有规律的、大规模的非理性投资习惯,让“赚散户的钱”成为A股三十年来最成功的投资方法,没有之一,不管是过去的做庄,还是后来的涨停板敢死队,还是现在最牛的“量化策略”,无一不是如此。2、代理人行为造成的“风险收益不对称”散户常常认为机构更专业,研究能力强,自己只能跟随。但机构也有一个弱点,他们的钱不是自己的,私募基金无法接受过大的回撤,公募基金有排名压力,这两种压力导致他们常常被迫低位卖出看好的股票。这也能创造“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投资机会,作为没有排名压力和时间成本的散户,如果此时买入低估的公司,等市场风格的反转,就能赚到不错的收益,我称之为“春种秋收”。3、不同的投资偏好和机会成本造成的“风险收益不对称”最典型的差异是“机会成本”,面对同一个投资机会,有人买,有人卖,并非必然有一个人错,常常是因为他们拥有不同的机会成本。比如一个股票,涨了一倍后,选择卖出的人,因为他的选股标准是翻倍起步,判断股价上升空间够不上这个标准,所以要卖;但如果你更喜欢稳健的白马,而且选股目标只要有50%以上的空间就行了,那么这刚好是你的机会。交易双方的机会成本与偏好不同,造成的“彼之砒霜,汝之蜜糖”的机会,是成熟市场最常见的“风险收益不对称”机会,而且双方同时有利。4、“风险厌恶心理”造成的“风险收益不对称”“风险厌恶”是大部分人的心理习惯,会造成某些高风险小概率事件的投资机会,因无人问津而出现极低的价格,投资大师塔勒布称之为“黑天鹅彩票”。他本人长期“收集”那些行权价格极低、几乎无价值的“垃圾”认沽权证,只为了赌“坏事发生”,因此,911事件和次贷危机都让他大赚一笔。黑天鹅事件对于大部分人都是风险,但如果你站在大部分人的交易对手那一边,那就是一张中奖彩票,这也是“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机会,但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极度的不舒适感。3/6以填志愿为例这个方法,对日常生活工作也适用,比如高考填志愿,也是风险收益比的判断,填的志愿太高,风险大,但万一考上,收益也大,填的志愿太保守,风险小,但收益也小。所以通常的做法是:第一步、根据“风险收益呈正相关性”的原则,按自己的实力去锁定一个合理的档次区间,即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第二步、根据“风险与收益呈非正相关”的原则,在这些备选学校中,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机会,虽然高考这种万众瞩目的重大选择,“捡漏”的机会很少,但也会出现在:1、个人偏好与主流选择不一致2、大小年现象造成的选择偏差3、对未来产业趋势洞察找到低进高出的专业这个方法总结成一句话,先搞清楚你最适合做哪些事,再在这个范围内找到性价比最好的选择。4/6如何做新产品定位之前在《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一文中,介绍了新产品定位的“成本、性能和可靠性”的不可能三角形中,你需要考虑放弃哪一个指标,选择哪一对指标进行组合。这个过程也可以用“风险收益比”的方法来思考:假设你之前的产品属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专业产品,在取得了成功后,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中型企业,如果再想扩大业务收入,可能要突破原先的专业用户市场,此时,你需要考虑降低成本,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构架另一个中端价位的产品。第一步:高档产品之外,增加一个中档,在这个成本限制下,考虑保留高性能还是高可靠性?此时,通过市场调研,你意识到有一类客户,他们对价格比较敏感,对性能的要求又很高,这当然很难,所以很少有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你也发现,这群客户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可以自行解决产品运行过程中的小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可靠性或服务的影响性的要求弱于专业客户。第二步,在第一步预想的目标中,发现了“中档价格、高性能、对可靠性要求低”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构成新产品开发的“低风险高收益”要求。再如商业决策,商业世界里绝大部分市场都是红海,那些基于现有业务的正常决策,下属也能做出,而那些“低风险高收益”的商业机会通常来源于:1、某个市场需求刚起来,竞争对手没有反应之时2、惨烈的商战后,大家都元气大伤,行业慢慢出清之后,“剩者”重新加码市场就像一张巨大的薄膜,所有的机会都是充分覆盖的,但也有一个个的空泡,代表局部的需求不能被满足,如果这个“空泡”大到一定程度,就足以形成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市场机会。5/6如何转移风险我在《什么样的机会才值得你冒险?》一文中,分析了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认为,项羽和韩信的战术,属于风险收益不对称,对他们自己其实是“高收益低风险”,但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是“低收益高风险”。这是因为,如果是正常的打仗,士兵有充分的机会逃走,乱世中的逃兵也有充足的机会活下来,形势也没有紧张到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地步。看一看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风险收益比”管理:1、项羽和韩信在风险收益比的偏好中,选择了高风险高收益的战术2、制造一个独特的情景,对风险进行隔离,让士兵承担“高风险低收益”,这样就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你可以找到“高收益低风险”的机会,正是因为有人处于“高风险低收益”的另一方。当然,我在那篇文章中也认为,如果你的不对称收益来自你的下属、同事、亲友、客户、商业伙伴、投资人等等信任你的利益相关方的不对称风险,经常做出这类高风险决策的CEO,最后遭遇“失道寡助”的概率很高。所以要寻找符合道德的、有可持续性的不对称收益,即来自你的竞争对手的失误、交易对手的错误定价,或者你的利益相关方的差异化诉求,这才是值得追求的、长期的安全边际。电影《大空头》里,三个团队都发现了“次级房贷打包债券”潜在的危机,敢于下重注做空美国的房地产,但这个过程绝对是“高风险高收益”,随着市场狂欢,他们的亏损不断加大,面对客户的压力,面对公司高层的指责,面对团队成员的动摇,很可能被迫放弃,倒在黎明前。电影中唯一能称得上是“低风险高收益”的,是一位金融产品销售,他疯狂的开展专门做空债券的CDS产品路演,卖给了100多家机构超过350亿美元,最后拿到了7500万美金佣金,赚得比前面三个团队少不了多少,但这是无风险的佣金收益。“推销先生”的成功在于,他不光有自信,还能与客户一起并肩作战,共同面对风险。在市场最煎熬的一段时间,他不停地和客户一起进行市场模拟推演。电影中,他包下了一家餐厅,让客户了解他们的交易对手,了解整个次级贷市场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疯狂局面的,以坚定客户的信念。他成功转移了风险,但也和客户一起获得了成功。6/6如何跳出内卷我们常说的“内卷”,本质上就是在投入产出总体成正比的事情中,局部出现“低性价比”的方向。以教育为例:1、风险收益正比:如果你努力学习,你的分数就会提高;2、风险收益不成正比:如果大部分人都努力学习,提高的只有分数线。在“双减”政策之前,大量的教育投入,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低效、无效的投入。很多家长选择“国际教育+留学”,逃离内卷,对于经济实力足够的家庭,这就是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所以,“风险收益比”的方法,也提供了一个避免陷入“内卷化”的新角度,“内卷化”陷阱不是大家都在努力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未来的职场新人不但没工资,还要倒贴公司培训费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被AI改造的职场新关系1/5猜猜下一个消失的职业是什么?这篇文章是我在2018年写的,起因是淘宝针对商家推出了“AI文案”功能,可以根据你提供的需求,直接出多个广告文案,让你挑选。更早的时候,淘宝已经推出广告banner的AI应用——所以ChatGPT这一类生成式AI并非真的横空出世,而是在这个方向上,无数研发团队探索的结果。阿里在推广文章的最后不忘加上一句:“技术不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得力的助手。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更努力走心地创造出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生产的作品,站稳“人类的脚跟”。正是这一句话,让我产生了写那篇文章的念头。所有的深资广告人都是从新手一步步学习成长起来的,如果初级文案和初级设计的工作都被AI承担了,那未来的“创意总监”们,难道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吗?未来如果会有大量专业性职业的初级职位被AI承担,比如,资深律师不再需要助理的资料收集,主治医生不再需要助理医师的初诊,普通的心理咨询直接用AI进行,那么,这些行业的人才培养机构又会是怎样的呢?所以才有了那篇文章,也许是这些疑问在2018年还是太超前,以至于有人觉得我在“贩卖焦虑”:本文大部分内容都是直接引用,新增的内容以备注的形式出现,并加入一些当时读者的回复,就当是弹幕看吧。2/5人工智能时代的成长悖论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猜测一下AI工作的商业模式。目前人类能想到的AI工作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弱AI,专心于某一个职能,就像前面说的AI设计师和AI文案,包括下围棋的阿尔法狗;另一种是强AI,就是科幻小说里那种可以跨领域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阿里的AI广告模式是前一种,未来的人工智能开发商针对某一个领域开发出相应的AI之后,给有需求的客户开放接口,按一定标准收费。(注:当时设想的两条道路,现在看来是齐头并进,通用大模型+专业模型+AI应用的形式)比如AI广告的客户我估计有两类:广告需求量比较大的品牌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如果AI广告制作的费用比人力成本低,沟通成本也能控制,那么使用AI代替一部分员工就有相当的可能性。从这个流程看,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就是说,AI介入工作流,“干掉”初级创意人之后,由于其超强的工作效率,对资深创意人员的需求,反而增加了。这就有矛盾了,如果广告AI的应用让这个行业不再需要新人,那么两三年后,就会出现资深人员缺乏,薪资暴涨,反过来提升公司的人力成本。不仅仅是广告行业,只要某个行业符合两个特征:第一、初级职位被AI代替;第二、高级职位需要初级职位的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成长,比如前面说过的律师、医生、厨师,就都有可能发生这个趋势。不过,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市场会自行解决失衡问题,市场的参与者一定会想办法改造运作模式。新的人力资源模式到底是什么呢?3/5教育时间的延长像广告这一类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行业,资深广告人除了做业务之外,还有“带新人”的要求。这部分工作不能直接创造效益,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带新人”。但“带新人”对于公司而言是有价值的,就得为这部分工作付工资,这就相当于公司替新人交“学费”,新人配合资深员工做一些初级工作,同时尽快成长为资深员工,让公司赚回那笔“学费”。这是之前的“人才培训模式”,尽管有很多问题(比如新人成长后跳槽),总算也支持了广告行业的人才运作。AI消灭了“广告新人”这个职位后,由于资深广告人的需求还在,薪水很可能还会更高,那就一定还会吸引新人加入,重点是这个行业新的“新人成长模式”是什么呢?最有可能的变化是让大学的“广告专业”回归实战性。以前的广告专业、营销专业,好的大学里还能学到一些思维方法,其他基本上就是混张文凭——前面说了,这个行业的经验传承还是靠公司里的“传帮带”。一旦公司失去了这个功能,大学也要相应变成“学习+实习”的模式。就像医学专业一样,“本硕连读”本质上是新人自己花钱培养自己。以后对广告专业的要求就是一毕业就能直接干现在资深创意人的工作,那么,学制和实习的时间都会变长,好处是薪水一入行就是资深级别。广告业属于知识信息产业,类似的行业还有新闻出版、教育信息服务、法律财务服务、企业咨询顾问等等,特点是员工工资占总成本比重大,未来这些行业很可能都一样,职场新人至少两年实习期,不但工作没工资,恐怕还要贴钱让公司给自己培训。很多人觉得这不可能,是因为大家习惯了现在的“12年中小学+4年本科”教育体系,实际上,这个体系的形成不超过一百年,越往前,接受教育的年限越短。科技越发达,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新的“人才成长模式”也许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当然,人才并非无差别的劳动力,总是存在公司文化的差别和老板的个人偏好。所以,也有另一类大公司,在利用AI作业的同时,仍然会招一定的新人,作为未来资深人才的储备,让他们适应公司文化和每一家公司独特的工作流程。(备注:这个可能性,我用现在的“管培生”一词代替,在上个月的文章《如果低级员工的工作都被AI替代,那高级员工从哪里来呢?》中详细分析过)但这些员工的压力也更大,未来“AI消灭了底层职位”的职场,如果不能尽快晋升到高级职位,你对公司就毫无价值,而转行的成本也比现在高很多——因为没有低级职位了。下面的这个故事,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几次:4/5AI时代的“迟到的奖金”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分析了美国餐厅里两种常见的低级职位“厨师学徒和服务员”的薪资,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般而言,厨师学徒工作的技术含量比服务员高,人手也更紧缺,工作量也不低,按照供求关系,学徒的薪资应该比服务员高,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搞清楚原因后,经济学家由此总结出一个理论,叫“迟来的奖金”。厨师有很多级别,从学徒帮工到正式厨师,到大厨、主厨,每一步需要大量的技术积累,只要你肯努力,还有“米其林大厨”等着你。一个可以“积累技术”的职业,“高薪可以迟到,但从不缺席”,所以刚入行者都愿意忍受一开始的低薪,这就叫“迟来的奖金”。初级员工和资深员工的关系,说成食物链,好像有点残酷,那就叫职场生态吧,而“迟来的奖金”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在这个生态中,不仅仅有经济关系,还有社交关系,有野心的低阶员工向高层管理者展示潜力,以换取未来的晋升通道;缺乏野心的低阶员工也可以向高层管理者表示“顺从臣服”,用低成本劳动换取更高更稳定的收入回报。而管理者除了经济利益,也能在与底层员工的支配关系中,获得权力的快感。未来,没有初级员工的“AI工作时代”,这个“迟到的奖金”仍然存在,这就是我在上面设想的两种可能,前一种仍然是由员工支付,后一种变成了企业支付。新员工看似价值很低,其实是这个职场生态的基本的一环,AI将这个生态摧毁之后,职场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新生态呢?5/5未来三种AI工作场景以上是2018年时我的思考,想想才四年多的时间,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当时还是有人念念不忘计划生育:在ChatGPT一类生成式AI横空出世后,我设想了未来三种不同程度的AI介入工作场景:1、AI能部分自主工作即本文描述的场景,底层员工的基础工作被AI化的工作类应用所取代,现在的资深员工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初级员工,现在的初级员工相当于那个时代的实习生。2、AI工具化未来的AI工作应用跟现在的工作软件类似,只能有限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职场初级员工的数量会减少,但不会消失。3、任务自实现这是对人类而言最可怕的结果,只需要把任务目标和工作流程定义好,AI应用可以自行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甚至实现全部测试、沟通、调整与执行工作。这种情况下,不但初级员工被取代,甚至部分资深员工也失去用武之地,企业只需要部门的决策者和少数资深员工。一般而言,对未来的想象,不管多么天马行空,总是用现实的材料和关系搭建,未来总是我们想不到的东西,但愿未来我们还能像几年前的这位读者那么乐观。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
2023年5月16日
其他

不可能三角形的实战篇:如何进行家庭金融资金配置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走出低水平的稳定1/7不可能三角形上周的文章《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受到大家的欢迎,但因为篇幅的原因,“不可能三角形”的案例部分过于简单。本文就接着上一篇理论篇,写一个实战篇。先简单回顾一下上一篇“不可能三角形”的原理
2023年5月9日
其他

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解决人生的一切难题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万能决策模型1/6万能决策模型面试的公司来电话了,到底要不要跳槽,要不要再面几家看看……高考填志愿真纠结,城市、专业、学校到底以什么为准……买房更累,看中一套房子,不订下来怕错过,订下来又怕遇上更好的,一个不小心就是十几万啊……这些决策,要考虑的因素太多,偏偏一辈子也遇不上几回,每次都是两眼一抹黑,连个试错的空间都没有。还有一些决策,并不难,偏偏不断地变着花样出现,每回都要伤脑筋,比如:买衣服,好看的不知道能不能穿得出来,穿得出来的又怕太普通……还有买股票更纠结,好股票太贵,既好又便宜的股票,就是不涨…这两类决策,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1、要考虑的因素总是很多,前者容易顾此失彼,后者的决策成本高于收益;2、有一些因素是相互矛盾的,必须有所取舍,比如租房子,离公司近的房子贵,便宜的房子要花上大量通勤时间。虽然说,信息时代想要搜索一些经验非常容易,可难道每遇到一个新问题,就要去学习一遍?有没有一种针对所有情况的“万能决策模型”呢?今天介绍的决策方法,不敢说“万能”,至少在我遇到的大部分决策场景,基本上都能用上,学习成本也非常低。这就是——“不可能三角形”决策方法。2/6各种各样的“不可能三角形”学过金融的都知道“不可能三角形”这个概念,又称“蒙代尔三角形”“三元悖论”,它是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这三个目标,必须放弃其中一个。具体的原理我就在这篇中分析了,这个规律还是很有效的,比如去年美国疯狂加息,导致强势美元和各国资本外流,受到“不可能三角形”约束,各国(地区)政府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保有弃: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是美元的影子货币,动不得;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又必须货币完全自由兑换,所以香港就完全丧失了独立货币政策,虽然香港经济面临衰退,楼市暴跌,但也要跟着加息,让经济进一步衰退,让股市下跌,否则就会加剧资本外流,一旦外汇储备耗尽,联系汇率不保。韩国作为出口导向型大经济体,需要一定程度的货币稳定,但又不愿意完全放弃独立货币政策,只能在两者之间不断权衡利弊,加一部分息,同时又要让货币贬值控制在一定程度。日本虽然也是出口导向型大经济体,但情况又不同,政府不愿意放弃(也是无法放弃)长期负利率的政策,只能放任货币贬值。土耳其里拉可以自由兑换,央行又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选择了逆向降息的“骚操作”,结果就是土耳其里拉大幅贬值,通胀率达到惊人的80%。这个不可能三角形的名气如此之大,以至于后来出现了各种“不可能三角形”。比如,高考填志愿不可能三角形:城市、学校、专业。除非你是状元级学霸,否则三项因素中,你就得放弃一项,重点比较一项,还有一项划一个基本要求线:外向性格未来变数大,可以放弃“专业”,重点比较城市因素,这样转行的机会很多;本地人脉关系多的,应该放弃“学校”,重点比较专业因素,因为人脉只在一定的地域和领域有效;想考研的可以放弃“城市”,重点比较学校因素……我在思想钢印的公众号,分析过“股票投资不可能三角形”:赔率、胜率和出手频次,以及由此推出的“选股不可能三角形”:景气度、确定性和估值。此外,还有各种“不可能三角形”——个人资产配置的不可能三角形: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形:安全、可扩展性、去中心化产品设计的不可能三角形:成本、性能、可靠性项目管理的不可能三角形:范围、时间、成本保险产品的不可能三角形:品牌、产品责任、价格经济发展的不可能三角形:国家统一、经济效率、区域间平衡发展找工作的不可能三角形:收入、要求、发展空间就包括我做这个公众号,时间长了,也总结出一个原创自媒体的不可能三角形——深度、个人化、更新频次。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可能三角形,是跟风模仿?还是确有规律?答案是后者,想要理解它的普适性,先解释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弃一个“选项”?3/6为什么要“去掉一项”?很多人告诉我,他不相信股票投资的不可能三角形,因为他的方法,赔率、胜率和出手频次都很高;还有人说选股的不可能三角形也不尽然,只要你愿意找,总能发现一个股票,估值、确定性和景气度都很好。你们说的都对,其实,就包括那个蒙代尔三角,在现实世界里,大部分国家在外汇政策上,都在追求三者兼顾的动态平衡,真的敢于放弃一项的政府,很少。关键不在于“能不能”,而是“值不值”,即,你怎么做到“三项都可以”?给你100万的预算和一定的时间,你当然可以设计出“成本、性能、可靠性”三者兼备的产品,但如果让你放弃其中的“成本”,你就可以在同样的预算和时间内,做出性能和可靠性更好的产品。选股的时候,一旦对估值的区间的要求放宽一点点,你可选的范围就能扩大很多,你就可以选出确定性和景气度更高的标的。“不可能三角形”不是一个对现象的描述,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原则。三项都好,说明你必然在某一项上浪费了一些资源,这背后就是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稀缺性与比较优势。经济学所指的“稀缺性”是指,我们做一件事时,可支配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想达到的目标可以是无限的;“比较优势”是指,稀缺是相对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总有一些领域比其他领域更有优势,更值得你投入。“不可能三角形”,就是帮你聚集目标,匹配资源。你可以借助这个三角形去思考,什么目标是你最在意的,什么资源对该目标的效用最大,为了追求这个目标,你愿意放弃哪些目标和对应的资源。以产品设计的不可能三角形为例,这三项,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定价,而产品的定价代表受众的大小;性能往往受制于技术能力,可靠性代表你希望未来获取哪一类客户,是可用就行,还是一点都不能出错。如果你是一家小公司,一开始没有这个资金实力去开拓整个市场,但创始人都是行业大牛,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的产品。那么,这两种特征,就决定了你应该放弃“成本”这一项,面对高端市场和专业用户,专注于高性能及高可靠性的产品。理解了“去掉一项”背后的逻辑,就可以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不可能三角形”,为什么要把制约条件定义为三个?4/6为什么是三角形为什么不把制约条件定义为四个、五个,即“不可能四边形”,“不可能五边形”呢?又或者干脆定为两个,来个“二选一”,不是更聚焦吗?首先,“二选一”不是一个好方法,只有一个约束条件,会导致你的目标极端化。如果产品设计的目标定为“性能”与“成本”的二选一,那么你做出来的产品,要么性能极致的好,要么极致的便宜,这显然不是一个主流产品。当然,少数人可能会喜欢这种极致目标——比如顶级奢侈品,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在“性能”与“可靠性”之间进行平衡,市场显然更大。再看“不可能四边形”或“不可能五边形”,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工作选择的不可能三角形“收入高、轻松、上升空间大”,增加一项“离家近”,它与“不可能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对我们有所帮助。但接下来呢?你是“放弃两项,聚焦两项”?还是“要放弃一项,聚焦三项”,如果是前者,那还是不可能三角形;如果是后者,它就不够简化和聚焦。这是因为,三减一的模型,我们最后得到的是三种可选方案,如果再分主次,实际上是六种方案;如果是四减一,我们最后得到的是四种可选方案,但如果再分主次,就变成了12种方案。“不可能三角形”是一个认知模型,模型是用来处理现实中某一类问题的通用方案,如果维度过多,虽然更接近现实,但容易出现“应试教育效应”,无法解决新问题,但如果维度过于精简,那就很可能得到低质量的解决方案。“不可能三角形”让你把种种考虑因素精简到三个,也是在“很难得到答案”和“得到错误的答案”两者之间平衡的经验数值,不排除某些特殊的问题,由于有明确的四个维度,更适合用“不可能四边形”。选择“三角形”还有第三个原因——可以让我们随时打破稳定性。5/6从一个“三角”到另一个“三角”三角形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模型,它可以模拟现实生活的种种状态,用三个因素拟定出一个完美的状态。比如说有一项工作,它同时具备“收入高、轻松、上升空间大”三项特征,就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没有变化,没有进步,就在于太过“稳定”,反而不敢打破它。但前面也分析了,由于资源的约束,大部分人只是低水平的稳定性——收入不高不低,工作不多不少,上升空间可大可小,远远无法达到完美。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但稳定态不是事物的常态,在巨变的时代里,稳定只是一种幻觉,不具备“反脆弱性”。“不可能三角形”就是帮助我们走出这种低水平的“稳定态”的利器,它可以不断更换“放弃项”,让我们的产品、工作、人生获得更高水平的“不可能三角形”。仍然是上一章的例子,当你的第一代产品在“成本、性能、可靠性”这个三角形中,放弃了成本,选择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专业产品,并取得了成功后,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中型企业,如果再想扩大业务收入,可能要突破原先的专业用户市场,此时,你就无法再放弃成本,你就要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构架另一个中端价位的产品。此时,通过市场调研,你意识到有一类客户,他们对价格比较敏感,对性能的要求又很高,这当然很难,所以很少有产品满足他们的需求,但你也发现,这群客户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可以自行解决产品运行过程中的小问题,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可靠性或服务的影响性的要求弱于专业客户。那么,你的新产品系列的三角形就是降低“可靠性”的要求,中档价格的高性能产品,你不但放弃了一个维度,而且把另外两个维度进行了主次划分,以让产品的优势更明确。6/6如何构建一个不可能三角形总结一下,“不可能三角形”其实是在决策成本和决策效果上做平衡的方法,它把所有决策因素总结成三项(或者找到三项最重要的因素),然后放弃一项、一项只划控制线、最后只重点比较某一项因素。最后以跳槽为例,看看如何用“不可能三角形”的方法比较几个备选职位?第一步:把资源约束精简为三项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决策因素中找出最重要的三项评估标准。比如:目标公司的行业地位、薪资涨幅、职位要求与能力的贴合度;第二步:放弃一项比如,如果你因为“现职位不能让自己发挥能力”而跳槽,那就可以放弃“目标公司的行业地位”这项评估标准;第三步:剩下的两项中,其中一项变成控制性指标意思就是这项只划线,不比较,低于这个标准的,首先淘汰,比如把“薪资涨幅”作为控制性指标,定为“不少于30%”;第四步:剩下的一项即为重点评估指标剩下的“职位要求与能力的贴合度”就是重点评估指标,在所有职位选择出这项指标最高的。P.S.次条是我用“不可能三角形”的一个实例,解决投资风格选择与选股相匹配的问题这样,你最后选择的职位就能牢牢聚焦于你跳槽的核心目标。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
2023年5月3日
其他

笨蛋自信满满,聪明人却充满怀疑,罗素说,这就是现代社会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自信校准1/4你真的缺乏自信吗?“我从小就缺乏自信,请问老师,怎样才能变得自信起来呢?”后台常常有人向我咨询这个问题,但我内心其实很好奇: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没有自信呢?至少你在‘缺乏自信’这件事上,还是很有自信的嘛!要知道,真正的牛人往往都是缺乏自信的。心理学家贾斯汀•克鲁格曾经为学生安排了一个语法测试,并要求他们写下预估的分数。然后教授按实际成绩把学生分为四等,并和他们预估的成绩作比较:三角形构成的那条线是学生考后的估分,可以看出,这个实验非常巧妙,因为学生们一般是不做语法测试的,缺少过往的参考成绩,所以最后的预估完全依赖自信程度。最后的实际成绩(圆点构成的那条线)显示,最差的四分之一的“学渣们”才考了平均十多分,最好的四分之一的“学霸们”平均90多分。这个实验中提供了一些关于自信度的观察:1、能力最差的人对自己的评价离事实最远;2、能力中间偏前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准;3、中间偏后一点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最高;4、能力最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偏低所以这篇论文的题目叫《论承认自己无能的困难如何导致自我评价的膨胀》。很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表现出的自信和他的智商、专业度、用心程度等无关(也有报告认为有非常微弱的关系)(Paese&Sniezek,1991;Ryback,1967;Sniezek&Henry,1989,1990),也与决策质量无关,“信心—正确率”平均相关系数仅为0.28(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欢迎加入思想钢印知识星球

股票投资类知识星球“思想钢印”开放中!内容100%由本人每天撰写定价788元/年1/3为什么要做一个知识星球?“思想钢印”公众号的定位是价值投资的深度学习文章,系统性很强,这是优点,但投资是需要实践的,公众号一周一篇,所以需要更高频更有时效性的内容,再加上公众号不能直接分析个股,所以做一个知识星球就非常有必要了。简单说:公众号文章侧重于公司价值分析,知识星球侧重于投资理念与交易能力的提升。2/3知识星球的内容有哪些?每天一篇,每篇2000字以上,每周发六篇。每篇分为三部分,以栏目的形式呈现,两个每天的固定栏目,一个不定期的栏目:固定栏目一:宏观与板块轮动跟市场上大部分“夜报”不同,这个栏目不分析新闻事件(也是合规考虑),只深入剖析最有价值的市场现象。比如说,我在去年11月15日就开始介绍这个划时代的技术AIGC,并分析它在游戏和广告行业的投资机会:这个板块另一部分内容是对宏观经的解读,比如近期连续跟踪美联储的动向,并分析它对A股的影响,带来的投资机会,并提示风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当天板块轮动现象的分析固定栏目二:精选问答每天我会挑选两到三条有代表型的问题进行比较详细的回答,而且新入星球的同学,有一次必答机会,其他问题,直接在留言区简短回复第三部分:不定期栏目1、投资理念:通过一个个的主题,帮助投资者建立投资体系2、公众号文章解读:公众号文章后面的留言回复受制于字数限制,无法展开,每周一我会在公众号里分析周日的文章后提问较多的问题。3、自选股池分析:星球有一个长线个人自选股池,方便我分析投资方法时作为案例(非荐股)4、板块研究笔记:这个栏目是我个人在行业板块研究时做的笔记的摘录,都是相关板块的核心投资逻辑。5、不定期的特别系列主题:各种与投资有关的内容,最近在分析康波周期。3/3时间、费用、加入的具体办法?价格是788元/12个月1、知识星球加入方法具体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申请加入,并支付788元。第二步,直接加入,在“知识星球”的微信公众号里“我的星球”就能看到“思想钢印”。建议下载“知识星球”APP看,每次文章更新都会有提醒。特别提醒:会员可看到一、二、三期积累的100多万字的资料(相当于赠送:一期388元+二期888元+三期788=2064元)2、新开小鹅通平台,如果不喜欢知识星球,或者是个人习惯,或者是只能用支付宝支付,或者以前习惯在“小鹅通”看内容,还有一个选择,我新开了一个“小鹅通”的“鹅圈子”。
2023年4月25日
其他

今年这情况......大家还是多一手准备吧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其实有很多方法,都是立刻能生效的东西。大家期待的经济繁荣,没有来。往年的金三银四,跳槽涨薪,也没有来。最近硅谷的大公司裁员了17万,三个月的裁员数,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中国估计也没好太多,只不过很多公司没有爆出来而已,大家都在悄悄做优化。唯独来了的,是ChatGPT,却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它平时没什么声音,但每次一发布更新,就是一个重磅炸弹。真的,不知道哪一天,失业就是一夜间的事。可能你不相信,其实更多的,是你不愿意相信。2008年的时候,也没人会相信诺基亚会消失。悲剧在有些人身上重复上演,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相信。所以我劝大家,这个时候一定要给自己提前谋出路,多一手准备。很多朋友也都跑来问我,如果真是这样,他们能提前做哪些准备?之所以跑来问我,是因为他们的这个情况,我几年前走过一遭,而且当时的情况比现在还要难,毕竟现在还有时间。好在我后来找到了解法。所以这几年,其实不论外面怎么变,虽说不是稳如泰山,但起码每次都是有对策的。有对策,心里就不慌。不慌,事情就会慢慢有起色。这是那一遭之后,我最大的体会。那一遭,真的,痛得我这辈子也忘不了,不过也成了我这辈子最大的财富。你说人生好玩吧。1/301早些年啊,我在阿里,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周6天,各种难题到了我这儿,我都能想办法解决。玩得好的几个同事都说我“活好不粘人”,公司各种奖励多多少少都会有我的份儿,薪水一年也有快一百万了,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时间一长,我发现就算我再厉害,也只是大公司里的一颗螺丝钉,公司有我没我都一样转。而我这么聪明,不能和周围这些人一样,给人打一辈子工,我得干点什么。结果有一次和别人聊的时候发现,宝妈们买东西,确实很费劲,便宜的东西担心质量,好的东西折扣又少。当时我心里暗爽,宝妈们的这些问题,他都能解决。要不就做一个专门给宝妈的电商平台。凭我的能力和这些年在阿里积累的资源,这种事情不是手到擒来的么。辞职、租办公室、招人,开始选品、做app,期待着产品上线,在宝妈圈子里流传开来,每个宝妈手机里都有我的app。一切都看起来进行得很顺利,结果现实给了我沉重的一击。当老板,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并不是每天开开会、见见人,有员工给你办事,就可以赚钱了...不做公司啊,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司账户,什么叫做代理记账,什么叫做年审...光营业执照就够让人头大的,虽然我是找人代办理的,但是这事就超出了我想象的麻烦。虽然招了人,但很多时候他都在给员工“擦屁股”,因为这么多年做电商的经验告诉他,每个细节都很重要。然后我才发现,打工的时候遇上困难,你可以找领导说:你换个人吧,我做不了。或者干脆撂摊子。可我现在根本不能这样说,更不能这样做。只能自己一个人扛。而且创业以来,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要我拿主意,那么多人都盯着我看。这个决定要是做对了,大家觉得那是我本来就该做的,可要是做错了呢?怎么办?有谁能帮我扛?如果说这些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后来遇到的,真是逼到了绝路。1/302我仔细算了一笔账,从公司成立到现在,一直在花钱。虽然现在有很多用户,但公司每个月的收入根本覆盖不了成本。我这才发现,没了阿里的资源,想让这个产品在宝妈圈子里火起来,比登天还难。我试了很多办法,都没什么大的改观,公司还是在亏钱,账上剩余的钱不多了,这也就意味着,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而开公司的这些钱,全是我这些年打工攒下来的血汗钱。我能感觉到有哪里不对,但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那段时间我着急的,都快把自己憋出内伤了。公司快没钱,眼看要倒闭的时候,我的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医生说是因为压力太大导致的。但我还得表现得若无其事,因为我不能慌了阵脚,结果压力更大了。接到爸妈打来的电话,爸妈高兴地和我说,我哥给他们买了套新房子,我姐每周末都来看他们。我和他们说,等我这件事成了,我接他们来北京。爸妈说行,问我钱还够吗,他们那儿还有些积蓄。我一下子就忍不住了,赶紧挂了电话,那是我长大以后第一次哭。原来创业最难的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而是做到一大半的时候,发现事情既不像开始时那么理想,又没有糟糕到需要果断结束的地步。1/303后来有一天,朋友发微信给我,说拉一个前辈给我认识。这位前辈创业很多次,前几次都是失败的,而现在已经靠着创业财务自由了。刚见面我就和他说了我的所有经历,他听完后,好像一点儿也不意外,接着问了我一个问题,让我终生难忘。他说:“你为什么不学呢?”我愣了一下,接着立马反驳他:“我学了啊,我怎么没学?36氪、虎嗅、笔记侠这些公众号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不落,我怎么没学了?”前辈却很平静,接着问:“那你学完以后,用了么?”“用,用了啊,就是我发现我每次看完文章都特明白,立马就照着做,但不知道为什么,做几天之后就又回去了,根本用不起来。我有时候都怀疑,他们根本没有讲真话。”前辈笑了笑,接着说:“其实啊,他们说的都对,只是他们没讲什么时候用,适合什么样的业务用。”“比如张一鸣讲招人要找基本素质好的人,你是不是觉得瞎扯淡?不是不对,而是他的方法要配合字节好的培养体系,而你现在还没有,就没办法直接照搬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都没有错,是我的方法错了。前辈接着说:“不论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公司要赚钱,还是增长,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有路可寻的。”“你的业务能赚什么钱,怎么赚钱,这些东西我们这一辈的创业人,就像做科学实验一样,摸黑往前走,烧了好多钱才得到。如果你能提前学到,完全没必要自己烧钱啊。”那一刻,我醍醐灌顶,从来没有觉得头脑这么清醒过。那天晚上,我们聊了5个多小时,临走的时候,前辈微信发了我一个东西,他说,虽然这个东西不是他讲的,但这个东西远超他创业20年来的全部精髓。最后还叮嘱我,“那些讲大道理的人都是光正伟岸的,讲具体怎么做的人,才是真正愿意帮你的。”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开始学习这些东西。没学多久,我就豁然开朗,之前那种感觉不对劲,但是说不出来问题在哪的憋屈感全消失了。一个个问题清晰的摆在了面前,我知道了错在哪里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如果低级员工的工作都被AI替代,那高级员工从哪里来呢?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未来的员工将分成两类1/5一段关于AI的讨论上周跟几个前同事聚会,他们现在大多自己开公司,而且主要是管理咨询、广告设计、游戏外包等专业类服务,自然要聊起近日大火的ChatGPT、Midjourney等人工智能产品,聊到会不会“利用AI工具减少人力成本”的问题上。虽然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愿望,但大家也都承认,近几年不太可能做到,AI出品的图,几乎每张都需要后期修图,ChatGPT的文字太水了,几乎要压缩掉80%的内容,主要用来配合客户提案的演示。当然,大家也一致认为,这可能只是暂时的现象,毕竟这几个月来,AI输出的东西已经从“几乎不可用”进步到“修改后可商用”,谁知道它会发展到哪一步呢?但一个人对AI的信任度的问题,却并非技术进步可以解决,它的生产内容的可控性一般,有时候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为什么说这个弱点并非技术进步可以解决呢?我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优秀员工的价值体系,共三个层次:“可预测、可展望、可控制”,AI的这个弱点让它在可见的当下很难达到“可预测”的要求、可见的未来更无法达到“可展望”的要求(可控制是人际关系和公司文化的要求,对于AI并不适用)。换言之,不想自己的工作被AI取代,就要多多考虑如何在这两点上发挥人类的优势。先分析一下,什么是“可预测”?2/5可预测先问个问题:你到一家常去的餐馆吃饭,最贵的主菜,你是点你以前吃过觉得不错的菜呢?还是点没有吃过的新菜?答案肯定是要看情况,如果是重要的场合,比如请客,当然要点以前吃过觉得不错的菜;如果是家人朋友日常小聚,点一些新出的菜品,说不定会有惊喜。在考虑员工晋升时也是一样,稳定发挥型的员工,获得晋升机会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是重要的决策,稳健更重要。这在决策中,被称为“可预测性”或者“确定性”,越是重要的决定,越是如此。很多人可能不赞同这个观点。确实,实际生活中,答案与公司文化和公司业务类型有关,在核电站工作的人,“创新”是贬义词,在互联网创业企业,“稳重”是对你最大的否定。但这种差异并不会影响上司最终的选择,“可预测性”是公司持续经营的前提,也事关上司自己的晋升。AI到底最后会成为员工的工具,还是取代员工,这一点可能正是取决于未来AI生成内容的稳定性,这也是我的前同事们认为,不会马上用AI取代员工的原因。那么,AI有没有可能通过技术来解决这个稳定性的问题呢?3/5人工智能的幻觉在微软的一篇论文《Sparks
2023年4月18日
其他

ChatGPT的这个弱点,说明人与人工智能没有本质的区别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从鹦鹉,到乌鸦1/6人工智能不只是ChatGPT(本文前半部分与上周末发在“思想钢印”公众号上的文章的前半部分相同,后半部分为新撰写,讨论的是本公众号最感兴趣的思维方式的内容)ChatGPT火了之后,有一个段子,说:我们过去想象的人工智能是,我们写诗画画编音乐,AI烧饭洗碗修电脑,没想到,最后是AI写诗画画编音乐,我们自己烧饭洗碗修电脑。白领危机四伏,蓝领暗自庆幸。然而,ChatGPT实际上只是人工智能历史上的第一个爆款应用,又是以一对一对话形式展开,效果又超出了我们的心理预期,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人工智能能说会道”的错觉,进而让我们觉得,它未来可以取代很多白领的工作。其实,ChatGPT底层的自然语言大模型GPT,只是众多人工智能大模型中率先“涌现”的一个,它更倾向于生成文本的能力,所以看起来都是写写文章,说说话,画画画,但并不是说人工智能就只能干这些,你总不能因为赵本山演小品,就以为东北人只会演小品吧?所以说,哪有什么“只取代白领的工作”这么简单的事啊,取代蓝领工作的人工智能早晚也会来的。仅就自然语言大模型而言,最有名的有两种方向,除了GPT模型外,还有Google的BERT模型,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目标不同,GPT更倾向于生成文本,而BERT
2023年4月11日
其他

四月指数基金配置建议

1三月题材股非常活跃,上半月是“中特估”,下半月是AI,但指数大多是下跌的,主要是场内流动性不好,资金风险偏好不高,导致板块失血。三月的流动性状况,反应了宏观经济无法延续一、二月的复苏态势,资金对此信心不足。疫情三年,改变了很多人的习惯,消费习惯最明显的例子是看电影,疫情前很多人已经养成了定期看电影的习惯,放开后虽然没有任何限制,电影的质量也还不错,但很多人已经没有了这个习惯。所以最终消费修复应该是呈现“先快后慢,逐步恢复正常”的走势。尽管如此,仍然需要看到经济向上的趋势不变,且相比疫情前,仍有一定的空间,预计到了四月,随着财政政策继续发力,新一届政府进入角色,开始运作,接下来各种政策会相继出台。4月的板块效应上,由于AI板块前期鱼龙混杂,相信会进入分化,纯炒概念的会下跌,而确有业务突破或支持的,将维持强势盘整,新挖出的底部题材黑马也会层出不穷,但板块整体上不会是像3月那样的抽血效应。特别是到了中旬之后,一季报将陆续公布,财报因素将会成为主导风格,压制偏题材的TMT板块,业绩恢复较好的消费、医药、甚至新能源都有一定的机会。上周思想钢印的文章分析了经济面临的问题,消费面对人口拐点和财富分配结构性长期问题,很难扭转,出口遇到“去中国化”,投资遇到地方债的问题,现在政府的思路是以国家投资带动民间投资,那就要有能够让民营资本有信心投资的新产业,而不是需要国家补贴来消化的新能源。而上一轮互联网投资热潮,完全是由民间主导,这刚好给了下一步国家投资的方向,以政府在数字经济上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对大模型和AI应用的投资,这样,中国经济才有希望走出低谷。周鸿袆说我们的AI只落后二三年,但按照GPT的进步速度,AI时代的两三年,可能等于工业时代的两三个世纪,所以后续会有大量的政策支持,对于这类拥有无限空间、又能解决当前政府问题的技术,不能当成普通题材。2三月指数基金定投的重点方向,按看好顺序为:1、计算机、人工智能、游戏传媒、半导体等相关指数基金,回调3%以上,分批加仓2、食品饮料或白酒可以继续加仓3、港股系列指数基金可继续加仓,包括互联网或中概股指数,创新药指数、或者直接投中国企业指数基金4、医疗器械指数基金可继续加仓风险提示:本文只是个人的指数基金操作计划,不一定完全实施,也不对大家的盈亏负责。3之前我在蛋卷基金上有一个“定投需要信仰”的组合,目前已可以转为投顾组合(需要收取投顾费用),组合名为——四季风格轮动。之前持有这个组合的同学可以在蛋卷基金直接一键转换。新的投顾组合是配置型的,固定投资金额,而且是每季(每年1、4、7、10月)自动调仓,相比之前每周操作定投而言,后续不需要任何操作,更方便。“四季轮动”不是以前那种每周一次的定投,但也提供了定投的功能。以前每月第一周,我仍然会对市场进行分析,并提供每月定投建议,但不再涉及“四季轮动”组合,投顾组合具体持仓只有持有人可以看到。按照规定,投顾组合都要由投顾机构来收取每年0.4%的投顾费,即一万元市值每年40元,每日计提,月度收取。如何购买?一、如果以前未持有“定投需要信仰”,或已卖出,想新买入“四季轮动组合”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根据提示操作:
2023年4月4日
其他

未来世界,你的工作将由你的AI分身来解决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完美的AI和有缺陷的AI分身1/5短期带来的就业机会将大于失业数上周的文章《如何培养“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我分析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差别,两者都是人类最重要的非常规思维,本文我将用这两种思维方式来思考一个当下的热点话题“生成式AI会不会大面积取决人类的工作”,让这两种思维方式分别承担反方的角色,看看它们的思考方式有什么不同。通常而言,对于那些以“涌现”的形式出现的新事物,比如生成式AI,我们总是会短期夸大它带来的改变,长期又小看了它带来的改变。基于这个经验,最好的角度是用逆向思维去分析它的短期影响,用发散思维想象它的长期影响。所以我的看法是,短期而言,生成式AI带来的就业机会将大于失业数。从产业链本身来说,未来一两年将出现各种AI应用,出现一个巨大的AI新产业,一方面,现有的计算机、电子、传媒、通信等等行业都会有大量机会;另一方面,会出现各种“AI+”应用型公司,帮助传统企业实现AI转型;还有,很多AI应用的新型消费品的出现,都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企业界来看,管理者首先要尝试如何通过这些AI产品提高效率,如何在各部门间形成一个新的AI辅助工作的流程,也不会轻易裁员。加上由于AI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企业也有能力暂时不裁员。以游戏行业为例,最近听到的担心都是设计师要大量失业了,但这么理解太简单了。游戏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有好游戏、会带动很多轻度游戏用户增加使用频次,过去几年,从最早《植物大战僵尸》到跑酷类游戏,再到《王者荣耀》,手游行业的几次爆发式增长,都是某一款现象级游戏带动的。所以我最近看到的并不是减员,而是计划推出更多的游戏,把经营精力放在游戏策略的设计上,以及如何使用AI技术提升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另一方面,设计成本的下降,也可以帮助独立游戏开发者小成本尝试各种创新的点子,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创意独特的游戏。所以游戏行业未来会减少设计人员的数量,但其他职位将有更大的人才需求。那么长期的影响,会不会带来大量失业的风险呢?2/5人人都有很多AI分身长期的可能性太多了,就要用发散思维,我的看法是,AI不是“取代”你的工作,而是“替代”你的部分工作。ChatGPT有一个经常被人用的功能,模仿某个名人的说话方式,GPT-4也开始允许接入API的用户定制“性格”,这里很可能潜藏着一个未来的应用方式——AI分身。它可以模仿某个名人的说话方式,就可以模仿你的思维方式,你“喂”给它的数据量越大,它就越能以你的思维方式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未来你的工作将由你的AI工作分身来解决。未来的每一个人可以不止有一个“AI分身”,如果你还有多项基于兴趣爱好的职业,还可以再细分为工程师AI分身、画家AI分身、调酒师AI分身。除了工作AI分身,还可以有购物AI分身、社交AI分身、家庭教育AI分身、健康管理AI分身、理财AI分身,等等。你不喜欢的事,就让AI分身做,忙不过来的,也让AI分身做。比如说你很享受社交的过程,不喜欢购物,那么你可以让AI分身购物,本尊亲自社交。当然,最重要是AI学习分身,它是你“一对一”的老师,你可以通过提问来进行兴趣式学习,实现“每日三省吾身”,所有的AI分身“更新”你的思维模式。唯一不能用AI分身代替你做的,就是学习,这是利用大模型更新你的个人思维的唯一途径。这些AI分身都是你思维方式的一部分,但融合了各自更专业的知识库,它们独立但又有联系。你的思想藏在你的大脑里,为了共享数据,你日常生活最频繁的活动就是跟相关AI分身对话:“我觉得昨天的工作还有些问题,你考虑到预算有可能超标吗”“今天想看电影,帮我挑几部……,这一部最好,那一部太烧脑了”“儿子说不想学钢琴了,我应该同意吗,……有道理,你就这么跟他说吧”“你说我今天的身体指标有一项不正常,它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昨天同学聚会,你们都聊了什么”……这些交流有两个作用:1、把你的学习收获配合学习记录共享给所有的AI分身2、这些AI分身把它们工作或生活过程产生的新内容,反馈给你虽然是与相关AI分身的对话,但所有AI分身都需要去理解所有的对话,去更新你的思维模型。未来,你不但不会失去工作,反而拥有更多的工作,各种专业AI分身可以让你8小时的工作,产成8*N小时的工作量。甚至未来的公司,都是AI分身之间进行交流协作、决策执行,每一个AI代表不同的员工,在AI权限范围内进行工作。仔细想一想,我们不喜欢工作,并不是不喜欢工作本身,而是讨厌被迫以我们不喜欢的方式去工作,不喜欢没完没了的加班,不喜欢考勤和上下班浪费时间,不喜欢不懂装懂的上司,不喜欢公司的内部斗争……,所有你不喜欢的事,都让AI给你干了。很多人会想,那公司直接让AI工作就行了,为什么要让你的AI分身工作,还要给你发工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人、AI分身和AI系统的区别。3/5AI也会出现认知偏差《思考,快与慢》一书提出了很多关于人类决策时容易产生的偏差,比如:1、确认偏误:当我们在持有一个信念时,更容易去寻找证据来支持这个信念,而忽视与之相矛盾的证据,比如阴谋论爱好者。2、归纳类比错误:我们更习惯用已经存在的心智框架来解决新问题,导致我们忽略了新问题的独特性,比如,有一把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3、可得性偏误:过分依赖容易想起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太容易想起但同样重要的信息,比如大家买基金时,倾向于买白天地铁广告里看过的。4、近似启发式:使用简化决策过程的方法,导致我们做出不理性的判断,比如看到胖子就觉得人家懒,看到东北人就认为对方很能侃。5、决策疲劳:在做决策前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导致我们疲惫不堪,最终反而做出不理性的决策。理论上说,AI决策体系,可以降低这个偏差,使决策的质量更高。所以未来每一个人的本尊负责学习和思考,AI分身负责判断决策与执行。但实际上,从ChatGPT的使用体验上看,AI的决策跟人类一样,并不完美,上面的五个人类常见的认知偏差,我发现它同样也会出现,这使得它一定程度上很像人类。我问了ChatGPT,它很大方地承认了自己会犯的几种错误及原因,正是前面的第二、三、四类偏差:可得性偏误:AI可能过度依赖容易访问和处理的数据(可能是考虑成本和响应速度),而忽略那些更加难以获取但同样重要的信息。归纳类比错误:AI系统可能过度依赖现有的模型和算法,而忽略新问题的独特特征。近似启发式:AI可能使用简化决策过程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有时会导致不理性的决策。但AI不会有第五个认知偏差,不会出现决策疲劳的现象。这正是AI决策目前看起来的最大意义——它并不需要做得比人类正确,只需要做到比人类高效。但它会不会犯第一个偏差——确认偏误呢?如果从定义看,AI本身没有信念,不会被信念所影响判断,但如果是AI分身,它是有信念的,来自本尊,因此会复制本尊的认知偏差。但这恰恰证明了AI分身比大的AI系统更有意义,如果人是完美的,那必然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就没有分身的概念了。人类的错误不仅仅是错误,更是生命体持续进化的动力。4/5经常犯错误的AI分身,比完美的AI更有意义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有一本介绍进化论的书《盲眼的钟表匠》,书中为了解释像生命体的器官这种极其复杂的东西是如何“进化”出来的,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如果给猴子一台打字机,让它乱敲,理论上,只要时间足够,它也能打出莎士比亚的一行诗句,但概率极低。比如《哈姆雷特》里的“Methinks
2023年3月28日
其他

指数基金定投:半导体行业2023年投资逻辑梳理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指数定投可以选宽基指数、行业指数和风格指数,行业轮动基金组合以行业指数基金为主。我把行业指数分为两种:1、经常有机会的行业,比如消费、医药和部分成长2、阶段性有机会的行业,比如大部分周期行业、传统制造业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长期持有,第一类指数是我研究和跟踪的重点,从本期起,我将不定期地分析一些适合指数基金投资的重点行业,包括主要投资逻辑、今年的投资主线,以及投资的特点。第一个行业先隐隐很多都很关注的半导体。1、整体投资逻辑近年来,半导体的投资逻辑始终有两条:第一条是产业链本身的投资周期,半导体是重资产行业,下游有景气度的波动,上游有投资周期,本身有较大的周期性;第二条是国产替代,由于美对我国半导体先进制程卡脖子,导致大部分环节都面临国产化的问题,特别是设备、制造和部分设计,国产化程度低,国产化也成为一条投资主线。2、第一条:周期线2023年半导体的投资机会,从第一条“周期”主线看,主要是成熟制程IC设计、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封测、部分晶圆制造、部分材料,主要的投资逻辑是周期恢复上行。这是一个走出行业库存周期和下游进入需求复苏周期的逻辑,半导体平均每2-3年就是一波周期,按照下行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拐点大概在年中之后,但资金会博提前量;半导体中各品种所处周期位置略有不同,如果以库存去化为见底信号,目前射频和被动元器件稍快一些。其他条线,不管未来经济是强复苏还是弱复苏,可能都会有反复。当然,拉长点时间来看周期总会反转。3、第二条:国产替代线2023年半导体的投资机会,从第二条“国产替代”主线看,主要是制造、部分中低国产化率的设备、部分材料、chiplet、EDA等等,走势呈明显的消息驱动。目前荷、日等国已加入美国的限制,但具体执行力度还是有余地的。这条线的不确定性比较大,无论是国外的限制动作,还是国家的政策传闻,都会引发板块波动,再加上技术进展的不确定性,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和非市场的情绪。但总体上,随着各种技术突破,整体上也是震荡向上的。但当前也不能过于乐观,设备的国产替代可能有一定的泡沫,很多设备运行起来的良率还比较差。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看,Chiplet技术可能是破局先进制程限制的最好路线,Chiplet并不仅仅是先进封装,还涉及到全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EDA,IP,Interposer,材料和设备等,虽然还是会有被美国卡脖子的地方,比如14nm芯片制造,还有EDA软件,材料也比较依赖日韩,尤其是一些高端基板,但好处是可以自己组合各种功能。当然,需要指出的是,Chiplet路线还是很多争议,专家的看法也有很大分歧,切不可认为一定能行。4、投资方法从投资方法上来看,这两条线都是博弈预期:第一条线是周期预期见底的提前布局,第二条是相关设备与材料的研发进程和良率水平,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相比而言,后者空间更大,而前者确定性稍强。这就导致半导体板块近半年最常见的走势是跌多了后的情绪反转,特点是每次都会寻找不同的板块向上攻击,比如近期的中芯国际,上一次是Chiplet,再往前还有半导体材料,还有IC设计,轮流脉冲,以试探市场对于不同板块的接受程度。这种博弈的氛围,普通散户把握难度较大。5、配置思维行业投资本质上是一种配置思维,与个股纯阿尔法投资相反。配置仓位对散户的意义,主要是研究的投入产出比高,有一些行业比较复杂又消息不透明,比如半导体,花了时间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最好用配置的方法。配置仓位的好处是是从上向下选股,往往是看好方向但对标的研究不深时,基本上以白马为主,或者直接用ETF一揽子龙头股票代替。比如159995芯片ETF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如何培养“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非常规思维1/5《奇葩说》里的两类发言以前爱看一个辩论类节目《奇葩说》,喜欢总结选手、主持人和嘉宾的发言风格,发现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发言喜欢对着来,你说东,他一定找一个说西的角度,时常出人意料,偶有振聋发聩之声,大部分选手和少数嘉宾都是这类风格,比如以“马薇薇“为代表: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所以你需要我一辈子不离开你……,养条狗啊!人生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什么捷径是真正值得抨击的。成年男女,像个孩子的时候最可爱,真把自己当个孩子的时候最可怕。第二类发言,表面上不跟你争,却跳出争议,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问题,比如主持人马东、大部分嘉宾和少数选手是这类风格。比如某嘉宾说:我有处女情结,我媳妇嫁我的时候是处女。马东说:现在也是吗?还有嘉宾蔡康永,辩论的主题是“30岁是追求梦想还是稳定工作”,他有一句话比较两种心态的结果:追逐钱的人,最后如果真的赚到了一堆钱,他会非常开心,可是追逐梦想的人,最后如果得到的是一场梦,他会非常难过。这两类发言,第一类属于“逆向思维”,第二类属于“发散思维”,它们是“非常规思维”中最重要的两种,以至于我们平时总把它们混为一谈,但这俩哥们儿“性格”其实刚好相反。2/5辩论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思维?我总结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三个区别:区别1、发散思维是重建事物的意义,逆向思维是反思事物的意义发散思维要求大脑处于“放松”状态,以开放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奇葩说》里最擅长发散的是主持人马东。有一集,马东问柳岩,如果只能和唐僧师徒四人中的一人在一个孤岛上,你选谁?柳岩说孙悟空。马东老师立刻一本正经地问:“因为他有金箍棒吗?”。抛开这是一个荤段子不谈,我们可以看到发散型思维的部分特点:一件事就像一颗树,正常思维总是聚焦它最核心的意义——树干,而发散型思维注意到的是树枝、树叶、树根……那么逆向思维呢?我们很熟悉的“司马光砸缸”就是一个逆向思维的案例。如果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的逆向思维,是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逆向思维同样聚集于最核心的意义——树干,但它的方法是反思:为什么这是树干,而不是一个大的树枝呢?区别2、常规事件用发散思维,有挑战性的任务用逆向思维以辩论赛为例,比较一下这两种思维方式的选择:当辩手选择的立场比较平常时,常常用发散思维。此时常规思路不太容易出彩,最佳辩论策略是尝试各种不同的脑回路,从各个方向来稳定自己的立场。当辩手选择的立场比较有挑战性时,就用逆向思维。话说多了,破绽也多。最佳策略是反驳,不管我对不对,反正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逆向思维。所以“发散思维”的难点在于合情合理,“逆向思维”的难点在于奇诡深刻。那么,马东又为什么要“发散思维”呢?区别3、用发散思维拓展思考角度,用逆向思维提升思考高度前面说,发散思维可以从各种角度拓展辩题的意义,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故意“跑题”,在跑题中缓解敌对氛围,当台上的嘉宾唇枪舌剑时,我们很容易忘了《奇葩说》是一档披着“辩论赛”外衣的娱乐节目,但马东不能忘,他是主持人,不能有倾向性,又要娱乐观众,要保证场上的气氛是欢乐轻松的,所以马东需要“发散思维”:你可以不服,也可以委屈,但你被淘汰了。奋斗不一定成功,但不奋斗一定很舒服。相对而言,当“思路一边倒,气氛好好好”时,想要充分的讨论,那就需要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逆向思维了。有些“逆向思维”不是直接对着来,而是跳出议题的常规讨论范围,重新设置一个更有高度的议题,有时就是偷换议题:有无数人跟你说,你一定要现在有一个小孩,否则你老了以后怎么办?我们为了人生最后二十年,生活质量最差的二十年,就付出了我们的整个一生。这两种“非常规思维”在工作中用得好,也会有奇效。3/5工作中的这两种思维工作中,如果你遇到的是常规任务,你更需要发散思维:想一想这个任务有没有什么潜在的要求?想一想工作方法上有没有更多的可能性?想一想这个工作和别人的工作有没有什么联系?……如果你遇到的是困难任务,你更需要逆向思维:大家都在纠结的部分是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我们面对的困难是否真的需要被解决?它的需求是否存在定义上的错误?……“逆向思维”更长于改造式的创新。洗衣机脱水缸的转轴是软的,摇摇晃晃,为的是高速脱水时转得很平稳。不过,一开始这个转轴是硬的,因为一般的转轴都是硬的,但脱水时会产生剧烈的颤抖和噪声。技术人员一开始的方案是加粗加硬转轴,全部无效,最后还是逆向思维帮了忙,为什么不能用软轴呢?终于解决了问题。但“逆向思维”也有一个不足——不能凭空产生一个想法,发明“软轴”,需要先有“硬轴”。如果没有依靠,“发散思维”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胆假设,无中生有。哲学家、科学家更喜欢凭空假设一件事情,再看看如果成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量子物理的大部分发现,都是先假设一个理论,再让大家一起找证据。可以说,发散思维是从0到1,逆向思维就是往1后面添0。再看一个我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一个难题。4/5两种思维方式判断市场风格变化基金经理需要考虑市场风格的变化对自己投资结果的影响,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可以分别适合不同的市场环境,提出可能的答案。1、当前市场风格非常明显时,用逆向思维;很多人都知道“人弃我取”的投资方法,但如果投资像念几句口诀那样简单,就人人都能赚钱了。事实上,“人弃我取”的效果并不好,“别人贪婪我恐惧”的结果常常是一路踏空,“别人恐惧我贪婪”的结果是套在半山腰上。逆向思维,并不是为了“逆”而逆,而是发现当前思维方式中的漏洞。当前市场风格非常明显时,在投资方法上,当然是顺风格操作,相信市场的集体智慧;但在思维方法上,却要用逆向思维,考虑两个问题:1、寻找当前风格下,被错误定价的个股机会2、寻找当前风格造成的思维定式下,板块整体被错误定价的机会在风格明确时,用逆向思维寻找下一个机会,再去考虑何时进行逆市操作。2、当前市场风格不明显时,用发散思维。市场风格不明显,说明投资者的看法有较大分歧,且无法统一认知,大家各买各的,市场各板块呈现无序运动。此时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思维定式,把之前的主流风格代入当前市场,之前是景气度为主的,现在还习惯于找高景气板块,之前是低估值风格的,现在还习惯于寻找低估值板块,这样就很容易被市场打脸。此时,发散思维的作用就来了,放弃之前的思维习惯,不带风格的成见,寻找每一个板块、每一个风格此时的优劣势,特别关注:1、那些之前被过度压抑的因素2、一些无法用基本面解释的反常现象3、符合第一性原理的因素4、外部划时代的变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这两种能力呢?5/5洞察、知识与人生阅历通常人与人的闲聊往往只有“发散”,没有“思维”,聊天的内容从天气到热点新闻,再到体育、购物,任何一句都能让谈话内容“歪楼“。“发散”让谈话氛围很轻松,但纯粹是打发时间,而“发散思维“作为一种“跑题”策略,既要跑出来,又不能跑得收不回来,要“合情”与“合理”的寻找平衡,这个发散的点,需要有强大的洞察能力。同样,生活中有一种人,逢观点必辩,越是权威必反,只要不是自己的想法,总想找出点破绽来,这也不是“逆向思维“,而是“逆反心理”的“中二病”。真正的“逆向思维“总能给别人一个新角度,同样需要对人性的洞察。洞察力训练,就是“非常规思维“最重要的训练方法。有一个议题是“选择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蔡康永的立场是“选择爱我的人”,但理由已经完全跳出了原来“爱的价值”的议题,发散到“爱的感受”这种很感性的层面。这就是一个发散型思维的洞察:我们常常不够爱自己,我们常常需要透过爱我们的人,才能发现我们自己有多么好。(蔡康永)这也是蔡康永的一贯风格,这种对人性的认识,来源于丰富的人生阅历,长期的人性观察,这些沉淀越丰富,发散思维的价值才越高。很明显,辩手们实在是太年轻,《奇葩说》常常讨论婚姻问题,但场上选手大部分都是未婚,所以他们的洞察力大多属于“逆向思维型的洞察”:“相爱的人不需要结婚,结婚是因为怕有一天他不爱我了”,这个典型的逆向思维是用正向思维反推,而不是从生活经验中总结,是一般职业辩手的主要思路。这种逆向思维的洞察力来源于“思维方式训练+知识积累+知识迁移”。一般人以为口才靠的是嘴皮子,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知识积累与知识迁移。一般大的辩论赛事,辩题提前几天下来后,辩手都要查阅大量的论文,再把其中的学术观点转化为论点论据,现学现卖。人的“非常规思维“能力的提升,一般都是先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和大量的知识储备,提升“逆向思维”的能力;再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加深对人性的理解,提升“发散思维”的能力。所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两条不同的道路,最终还是殊途同归。如果您还没有关注我,可以点击下面的名片。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国家数据局,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大数据时代1/5数据管理有了专门机构很多年后再回头看,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可能是一件改变我们生活的大事,有着2008年的环保总局变成环保部的意义。只不过,环境保护是当时人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而数据的意义却没那么明显,这也是现在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的原因。普通人难以理解数据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领域。举个例子,没有人脸识别之前,没有人认为这有必要,可技术一旦成熟,其便捷性就让相关应用迅速扩大。再过几年,无法人脸识别的人,就好像现在不会用移动支付的人一样,将寸步难行。从新闻披露的信息看,新成立的国家数据局未来将成为我国数字化建设的具体执行机构,主要职能包括:1.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你的基金总是“过山车”怎么办?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走出“避免后悔”的心理误区1/6纸上富贵一场基民聊天,最常见的话题之一就是“曾经涨到过多少”:“最高赚了20%,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抛,现在反而亏了”“涨到30%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后来跌下来就不愿意卖了,早知道赚了20%也不错了”“涨20%时,问了一个大V要不要走,他说要做时间的朋友,结果现在成了‘基金的奴隶’……”这个现象,投资理财中形象地称为“过山车”,上涨的时候,如上九霄云外,下跌后才发现是纸上富贵一场。今天要讲一讲投资中“坐过山车”的应对。2/6自我惩罚后的避免后悔我是1996年开始炒股的,那时电脑没有普及,要到营业部下单,买了股票后的涨跌主要看晚报股市版的股价表,一到工作忙,几个月都不会关注,隔了半年,发现股价涨了20%,喜滋滋地到营业部卖出,结果有个天天到营业部看盘的老头儿看到了交割单,问我:怎么到现在才卖啊,一个月前可以翻倍的。本来挺开心的一件事,被他这么一说,好像亏了一百万。所谓“坐过山车”,实际并没有亏钱,却比亏钱还难受,从而产生的沮丧心态,很容易让之后的投资理财心态浮躁,出现追涨杀跌。这种心态产生的关键在于,错把账面浮盈当成到手的真实利润。举个例子,如果你进了一批货,过了几天,发现别人进同样的货,贵了5%,你会认为自己已经赚了5%吗?不会,一是因为你还没有把货卖掉,第二,你也不能把最终的价格提高5%去卖。道理所有人都懂,但就是忍不住去想,“当初如果卖了就好了”——这是一种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强烈的负面感受。其实,当你的脑海中浮现出“如果我当初不这样做该有多好”时,你不是在后悔,而是在“自我惩罚”,这种痛苦会改变你之后的决策模式。如果是理性的决策,你该去权衡“卖出”与“不卖”,到底哪一个收益更大,“是否后悔”并不是一个决策因素。但实际上,一旦有了这种负面感受的经历后,更倾向于“避免后悔”,比如涨到一定程度后,想落袋为安,有些人甚至完全被这种恐惧所主导。但很多心理学研究证明,“预感到自己会因后悔而痛苦”,常常会夸大真正后悔时的痛苦程度,就像小孩子在打针前,对疼痛的恐惧常常超过疼痛本身。浮盈浮亏只是让我们离真正的盈亏更近了一步,但不是真实的利润与亏损,所以一个好方法是,我们要在心里把浮盈和浮亏去除一部分,我的经验是,股票类基金账面盈利时,心里要提一个10%的潜在损失,账面亏损时,要加一个10%的潜在收益。也就是说,基金净值上下波动不超过10%时,我们就可以当它的实际收益为零,不算是真正的盈利或亏损,那就大大减少“坐过山车”这件事了。基民不一定要了解很多投资的知识,但首先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乐观或悲观,理解市场大部分波动都是无效的,不能盲目跟从市场情绪而做出冲动的决定。那么,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不把浮盈兑现成真实盈利呢?3/6都是均值回归惹的祸把浮盈兑现成真实盈利,隐含的是对市场的预测。但“随机波动理论”告诉我们,市场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你更应该学会接受市场波动,而不是试图预测市场的走势、试图每次都高抛低吸。高抛低吸操作的背后是“均值回归”的思维,所谓“均值回归”,是指假定有一条代表真实价值的“线”,涨多了,偏离这条线就会跌下来。虽然大部分基金涨多了,确实会跌,但真正让你大赚的基金,总会在某一个时刻,脱离地心引力,实现它的“超额利润”。为什么投资总是“七亏二赚一平”?因为真正的赢家投资靠的正是突破“均值回归”的机会,如果总是急于兑现浮盈,那就100%会错过这一刻。大部分人无法等到这一刻,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均值回归”,实际上还是“避免后悔”心态的驱使。如果你听说,某人持有基金赚了两三倍,你一定在想,他是如何做到坚定持有的呢?其实最难的不是涨了一倍、二倍不卖,而是涨了20~50%不卖,这一阶段,是“避免后悔”心态最严重的时候。如果你想成为“七亏二赚一平”中的“二赚”,就需要一些方法去克服这一心态?4/6专注目标而非得失如何降低“避免后悔”的心态呢?心理学家列文森和霍森斯(Lewinsohn
2023年3月7日
其他

三月指数基金配置建议

1二月份市场的震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活动恢复时,资金从金融市场流向实体经济,央行因为去年已经投放了太多的流动性,为防止大水漫灌,只是采用了托底流动性投放,导致股市的流动性有一点紧张;另一个原因是美国通胀再次回升,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再次升温,导致了很多对利率敏感的行业下跌以及北向资金的流出。但随着更多的行业进入复苏的状态,以及实体经济对剩余流动性的影响减少,市场的流动性状况缓解,三、四月份的股市可以继续看好国内经济和A股,还是坚持之前的观点,上半年的市场比下半年好。2三月指数基金定投的重点方向,按看好顺序为:1、计算机、人工智能、游戏传媒、医疗器械等相关指数基金回调可加仓2、港股系列指数基金:包括互联网或中概股指数,创新药指数、或者直接投中国企业指数基金3、房地产、养殖(农业)相关指数基金4、半导体相关指数基金也可以加仓5、食品饮料可以继续加仓风险提示:本文只是个人的指数基金操作计划,不一定完全实施,也不对大家的盈亏负责。3之前我在蛋卷基金上有一个“定投需要信仰”的组合,目前已可以转为投顾组合(需要收取投顾费用),组合名为——四季风格轮动。之前持有这个组合的同学可以在蛋卷基金直接一键转换。新的投顾组合是配置型的,固定投资金额,而且是每季(每年1、4、7、10月)自动调仓,相比之前每周操作定投而言,后续不需要任何操作,更方便。“四季轮动”不是以前那种每周一次的定投,但也提供了定投的功能。以前每月第一周,我仍然会对市场进行分析,并提供每月定投建议,但不再涉及“四季轮动”组合,投顾组合具体持仓只有持有人可以看到。按照规定,投顾组合都要由投顾机构来收取每年0.4%的投顾费,即一万元市值每年40元,每日计提,月度收取。如何购买?一、如果以前未持有“定投需要信仰”,或已卖出,想新买入“四季轮动组合”长按下面的二维码,根据提示操作:
2023年3月7日
其他

如何快速提高表达能力,摆脱嘴笨带来的困扰?

公众号规则是部分推送,您只有设了星标⭐️,才能及时接收最新推送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60秒表达力培训法1/5说不清楚事情是怎么回事?同事问我一件事:他上三年级的儿子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作文呢?看了他儿子的作文,我给出了答案——缺乏结构意识。作文写的是“奈良看小鹿”,他写了半天“地铁怎么坐,怎么去公园,怎么买鹿饼……”,等到开始写小鹿了,可能是一看字数差不多了,一句“小鹿真可爱啊”,硬生生地结束了全文。当然,我不主张小学生去做这种束缚思维的作文结构训练,但是到了中学,写作文就要有结构意识了。到了工作时,表达沟通首先要有搭结构的意识。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很难把一部电影、一件刚看到的事,说得清清楚楚,这往往不是逻辑能力的问题。比如很多程序员,逻辑能力非常强,不强的话根本也写不了程序。可一旦跟大家沟通,就前言不搭后语,能明显地感觉到他的思维非常的跳跃,让人抓不住他的重点。逻辑包括思考问题的逻辑和表达观点的逻辑。逻辑能力在思维层面的提升,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逻辑表达能力却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在短期内有一个明显的提高。2/5思考与表达的差异沟通问题最典型的是各种“反人类”的表达方式:表现一:不能快速进入主题,不能激发往下听的欲望。“感谢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感谢CCTV,感谢MTV……,我的汇报还不够全面,还请领导和同事们多提意见……(此处省略三百字)”表现二:一句话与下一句话之间,关联性弱。“东北的XXX项目,倾注了团队大量精力,尤其是XXX、XXX和XXX(被领导打断:‘说项目,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但进展不大,主要是因为客户的想法老是定不下来,他们所有的经费都是一把手‘一言堂’,具体执行的人又都是临时(每一句话的意义都在不停地跳跃)……”表现三:过多的逻辑层次,在不断地跑题中兜兜转转。“这个客户是XXX部介绍来的,我早说这个项目有问题,现在果然陷进去了(开始进入抱怨模式)……,当然,我不是这个意思啊,大家还是很努力的……”第三点是最常见的。很多人很困惑,我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大脑很清晰,可为什么一表达出来,就会出用这些“反人类“的表达方式呢?这是因为,思考的结构与沟通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在思考的结构中,最好的工具是思维导图。仔细观察思维导图的结构,它是“一个出发点,多个方向”的树状结构,我们可以多次“返回”出发点。而沟通是“线性的语言”,永远只有一个方向——时间的流逝,不能回头,抓住听众的注意力非常难。所以不能直接把脑子里的”思维导图“拿出来讲。那应该怎么办呢?先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很人类”的表达结构: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从思考的角度讲,单一原因、单一结论是很不科学的;但从表达的层面讲,方向单一明确的推论,却是最容易理解的,因为它最符合“线性传播”的要求。当然,“树状的思维”变成“线性的语言”,一定会丢失大量信息,第一件就是:如何尽量把“核心的逻辑”保留下来呢?方法其实很简单,找到一段表达的关键点,但也不要小看这种事,语言表达是一种实践活动,光知道怎么做没有用,还需要一定的针对性训练。本文将介绍一个提升逻辑表达能力的“60秒表达力训练法”。3/560秒表达力训练“60秒表达力训练法”的目标是,培养自己在1分钟之内,清晰地表达一件完整的事或观点。为什么是“一分钟“呢?这是日本沟通大师斋藤孝根据自己的实验得到的结论,他给一群大学生一项任务,要他们在一分钟和三分钟之内完成。斋藤孝发现,人能够自我控制的最佳时间就是1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人就开始说废话,如果让人做一个三分钟的讲话,学生就没有时间概念了。不提示时间,大部分人都不能在三分钟之内说完。所以,想要提高自己的表达逻辑,就要训练自己一分钟说话的“意义密度”,告别前言不搭后语,告别废话。正常语速下,1分钟可以说200个字,如果希望这200字完整表达一件事、没有任何废话、也没有语义的跳跃,你需要很好的规划这200个字。我先以两个著名的1分钟演讲为例,分析这两段话的结构和表达。第一篇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在1984年接受法国高等师范学院的荣誉学位时所发表的演讲:“什么是文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超越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知识领域。文学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人们总是想要理解生命,但是生命的本质是无法被理解的。因为生命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奇迹。文学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字的表现,使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得到显现。文学所要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世界。通过文学,我们能够看到人性中最深沉的层面,这是科学无法触及的。文学的意义在于,使人感知到生命的不可思议,并从中得到力量。”这篇200多字的一分钟演讲,表达的内容非常深邃,又很清晰,除了作家的思想深度外,表达结构也非常重要,全文被两句关键的话分为三部分:关键点1:提出观点:文学的意义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关键点2:强调重点:文学所要表现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世界。这两个关键点是表达的核心:1、之前的话是为了引出“关键点1”2、之后对“关键点1”进行适当的推演、例证、补充3、得到核心结论“关键点2”4、最后是由此提出主张、要求、判断等作为结束第二个例子是女演员艾玛·沃森在联合国妇女署成立的致力于女性发展、维护女性权益的“HeForShe”运动的发布会上发表的著名1分钟演讲,“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你是一个“高配低价”的员工吗?∣职场经验文章精选

文章观点回顾——职场经验文章集锦1什么是工作的安全边际?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学经济学的人更自私吗?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利他即自私1/4隐藏在经济学中的“恶魔”把人的“自私”作为理论公设的,莫过于经济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几乎都在为人类的“自私”行为辩护:我们期望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我们不是向他们乞求仁慈,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心。于是,有人开始研究,学经济的人会不会更自私?果然,华盛顿大学经济学教授Y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踏实做事,也要抬头看天,经济学告诉你∣经济观察文章精选

文章观点回顾——经济观察文章集锦1无人看管的苹果树与经济学信仰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直接给居民发钱,也许是一个好办法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全民基本收入1/5一人发一千美元这个话题不是第一次被讨论,我近期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是因为两件事:第一件是从去年延续到现在的,关于“政府要不要发钱刺激居民消费”的讨论;另一件则是近期大火的ChatGPT以惊艳的内容整合文字组织能力引发“会不会有大量工作岗位被AI替代”的讨论。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个人一向的看法是:发钱在美国有效,因为57%的美国家庭拿不出500美金的机动款应急,所以,这笔钱大概率会被消费掉;而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有储蓄,如果目标是为了刺激消费,政府的无限制“购物券”比直接发钱的效果更好。但如果跳出“刺激消费”这个短期的目标,将其视为一项长期社会福利政策,无论直接发钱,还是“购物券”,都是值得讨论的。当然,类似福利政策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府层面,无论东西方都是有争议的,反对声音包括“养懒汉”“鼓励浪费”“通胀”等等争议,可当上面提到的另一件事“AI取代人类工作”越来越接近现实时,这个“直接给民众发钱”的观点,就有了新的意义。“每人每月发一千美元”,这是2019年竞选美国总统的华裔候选人杨安泽的核心政策主张,关注这件事,并不是因为他是华人,而是因为他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2/5全民基本收入的主张杨安泽的“一人一千块”并不是像特朗普那样空喊“MAGA”的口号,而是一个“有理论、有方法、有依据”的完整政策主张。我将其总结为三部分:1、核心行动:美国成年人每月可获得1000美金的“全民基本收入(UBI)”这1000美元,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没有收入线,没有失业等特殊要求,所以它不是一个福利政策。杨安泽把这1000美元称为“全民基本收入(UBI)”,即全民享有的、与工作无关的、为了维持基本生活尊严的收入,它想解决的是美国未来会越来越严重的失业,相当于国家强制全民分红,所以杨安泽称之为“自由分红”。一直以来,美国主流的观点认为失业的原因是制造业大规模地流出美国,所以特朗普声称要让美国的制造业回流美国,让失业的工人重新就业。但杨安泽认为,就算制造业回流美国,也只是企业的回流,工作机会却永远也回不来了。原因是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制造业已不是几十年前流出美国时的制造业,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工人,失业的人不会再重新就业,传统的工作岗位已经消失。这个趋势,想必看过那部讲福耀玻璃美国建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的观众,都有印象,制造业想要在美国生根,就要加强机器对工人的替代。杨安泽认为,不光是蓝领,未来会计、律师、医生中的低级白领和普通脑力工作者,美国劳动市场三分之一的人将面临工作被新技术取代的威胁——今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杨安泽认为,正视并着手解决未来大规模失业的问题,远比制造业回流美国更重要。不过,如果只是解决失业工人技能的问题,美国已有很多这样的政府职能和民间组织,为什么还需要“全民基本收入”呢?在竞选之前,杨安泽创建过一个扶持年轻人去“铁锈带”创业的非营利机构,他意识到,现有的机制完全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现行的工作培训等救济政策的成功再就业率仅为0%-15%,他们并不只是失业,而是大量传统工作岗位被自动化取代,他们需要的是重新掌握另一门全新的工作技能,短时间的工作培训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彻底解决这些人的生活困境,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转换工作技能,所以每月发1000美元的政策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医疗和教育。2、解决的问题:解决穷困人群医疗和教育这两大核心问题如何保证这些钱被穷人用在医疗和教育上呢?说实话,保证不了。但任何政策都是有利有弊,要在利弊之间权衡。重点是UBI是否能比现在的福利政策更有效、更低成本地解决“低效福利政策”的问题?杨安泽认为,美国家庭没有习惯留现金,这些钱大概率会被用在最重要和最紧急的方向上,所以它给出的数字是每月1000美元,刚好可以解决医疗和教育这些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UBI的“全民理念”,就是这个政策的第三个层面。3、背后的理念性:提倡对人这个资源的投资全民基本收入的理念认为,经济政策的重点不应该是发展经济,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类福祉,就需要最大程度的保证每一个人的尊严,如果继续用自由经济的理念,放任AI大规模地取代人类职业的现象,这个社会的认知将进一步撕裂,人类共存的基础就不复存在。看起来很像空中楼阁,但UBI的理念并不是杨安泽凭空想出来的,早有经济学家小规模的尝试过,包括前面大家的疑问——这1000美元能被贫困家庭正确的使用吗?3/5全民基本收入的实践对于直接发钱的政策,一直有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反对,最主要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福利政策容易“养懒汉”,另一个是直接发钱可能鼓励吸毒和烟酒等成瘾性消费。这两个怀疑都可以被UBI解决。福利政策造成“养懒汉”的效果,是因为一旦就业,这些福利就没有了。而UBI是全民永久性的,可与工作收入同时获得,且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标准,不会“养懒汉”。而对于UBI是否会造成“乱花钱”的结果,坚持UBI理念的经济学家认为,贫困造成了家庭压力,家庭压力又导致教育问题,教育问题造成进一步贫困,UBI正是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UBI曾在很多地区进行过试验,新泽西州有一个试点项目,给1300多个贫困家庭现金,使之长期保持在贫困线以上。统计结果显示,试验期间男性的工作时间每周减少了一个小时,女性减少了5个小时,家庭有更多时间关注教育,孩子毕业率提高了30%。可能有人会想,如果想解决贫困人口教育的问题,为什么不直接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呢?这就要回到经济学对“理性人”的理解,理性人并非从绝对客观的角度判断自己的需求,而是基于自己的偏好自由的选择。人总是先满足自以为最重要的需求,政策要有好的结果,就应该尊重人对于自身需求的排序,在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医疗教育等也更有可能发生,从而达到政策的效果。“一人一千美元”完全是为了解决美国的现实问题,那么,它对我们有意义吗?4/5四个直接发钱的质疑与回应反对直接发钱的质疑中,最常见也是容易反驳的理论,最有名的是胡锡进的“人人发钱等于人人不发钱”,可以从贫富分化和通胀两个角度去分析。贫富分化的角度:假设现在有100块钱,一个人有90元,一个人有10元,90%对10%,如果每人发10元,就变成了83%对17%,贫富分化的程度降低了。通胀的角度:富人的财富增加了11%,穷人的财富增加了100%,而钱多了20%近似于20%的通胀,即使考虑到富人的资产升值,从上升比例上,也是穷人更占优。人人发钱的方案是有利于穷人的。第二个观点是财政无法负担,这也是杨安泽当时面对的质疑。杨安泽认为,UBI并不是增加政府开支,而是把现在各种福利政策的钱打包成全民基本收入,现在的福利政策中大量的开支用于甄别是不是穷人,支付大量政府雇员成本,效率低下;其次,UBI也有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和税收;此外,UBI如果达到医疗和教育的目的,也可以省下政府医疗、监狱、无家可归者收留等花费。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不是只给穷人发?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不以政府投资的方式创造工作机会?这两个问题之所以放在一起,它们背后的理念是一样的,让政府去识别哪些人需要帮助?去决定如何帮助?这首先是一个成本与收益的考虑,如果需要救济的只是少数人,那么把他们识别出来的收益高于成本,但如果大部分人都需要救济,就不一定了。现实是,我国70%的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人人发钱至少对于70%的人是有效的。至于要不要把另外30%的人识别出来剔除掉呢?我觉得没有必要,想要让福利政策精准识别穷人,需要一个庞大训练有素的高素质的政府公务员队伍,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监控和管理,防止出现腐败,导致识别的成本太高,识别的过程可能“误伤好人”。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大政府与小政府的理念之争。UBI本质是上“大政府”的理念,政府在解决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上,要承担更多责任,但用“人人发钱”的粗暴简单的方法,却是追求“小政府”的效率。大政府一向被人诟病的是行政效率低下,就像前面杨安泽看到的,政府花了大价钱的再就业项目,效果却非常差,与其让政府低效率花钱,不如把钱给民众,让他们自行规划。5/5一个值得的尝试杨安泽当时的竞选网站上有一段话:在今后的12年内,美国劳动市场三分之一的人将面临工作被新技术取代的危险。而且与以前的大型自动化不同,这次不会足够快地有大量新工作的产生来弥补流失的工作。为避免发生空前严重的危机,我们必须寻找新的、从未尝试过的方案。这新方案就建立在没有任何条件要求的全民基本收入这个基础之上,而这也是建立一个稳定、繁荣、公正的社会的基础。杨安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他的理念建立在未来的危机之上,大部分美国人还没有深切的感受到工作被新技术取代的威胁,也就难意识到全民基础收入的意义。如果是发生在ChatGPT等生成性AI大规模应用后的几年,可能结果就不同了。AI到底会不会取代人类工作?全民发钱是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否在中国也是一个好办法?我没有办法判断,也认为不能轻易凭个人经验去判断,时代的发展远远超过我们以前的知识结构。但至少我们过去多次看到政府主导投资的低效浪费与分配不公,让民众自己决定钱该怎么用,也许是一个值得的尝试。如果文章对您有点滴帮助,欢迎转发或点击右下角“在看”。​与“社会观察”相关的文章ChatGPT真的听懂了你的话吗?它真的能代替你工作吗?错误链式反应:你看到的权威理论,可能没有那么可靠为什么政府不能“下一盘大棋”?现在的人,为什么越来越极端?我们能够避免下一次“次贷危机”吗?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哪些道理你看到后,人生就不一样?∣人生态度文章精选

文章观点回顾——人生态度文章集锦1工作意义和钱,哪一个更重要?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ChatGPT真的听懂了你的话吗?它真的能代替你工作吗?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一篇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ChatGPT是如何学习的?1/6多年以后……多年以后,面对长长的领失业救济金队伍,人们将会回想起2022年12月,不是因为大感染,而是初次体验ChatGPT。那时,人们感受到的,还不是旧世界的行将崩塌,而是对新世界到来的惊叹。请允许我用这样一个烂俗的开头,因为大部分人可能都低估了ChatGPT对未来生活的改变,以为不过是一个更智能的搜索引擎,只有这句话才是最恰当的表达。当然,如果觉得太悲观,或者机器代替人类的思路太俗套,我们也可以给自己的晚年换一个喜剧的结局:多年以后,面对不需要上班就能领到工资的银行卡,人们将会回想起2022年12月……ChatGPT对于人类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对待它,但毫无疑问的是,这将是人工智能诞生以来,人类的工作第一次真正接近被大规模替代的时点——不是部分工作被替代,而是大规模被替代的开始。为了消除这种深深的恐惧,我很想知道ChatGPT到底是如何学习的,于是花了几天时间看了一些技术资料,大致理解了机器学习的过程。没想到恐惧没有消除,反而多了几份敬意,敬意是送给ChatGPT算法的设计者,这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而恐惧是我再次确信,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被替代,而是大量的普通白领。这一篇文章,我想从ChatGPT的底层逻辑——“学习方法”入手
2023年2月8日
其他

什么样的机会才值得你冒险?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安全边际与最差风险收益比1/5安全边际我经常讲一些投资案例,投资当案例的好处是有明确的数据和结果,不像很多领域,对不对完全看怎么说。所以投资中的一些通用道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比如投资中有一个概念叫“安全边际”,指你距离某一件糟糕的事件发生,还有多大的空间。安全边际越高,你就越安全。一个生活中典型的“安全边际”的例子是“安全车距”,即你与前车的距离。按照交通法的规定,高速上,如果你的车速是时速100公里,那么你的“安全车距”应该是在100米以上,这个数字是怎么定出来的呢?大脑从发现危险,到向脚发出信号,再到踩刹车,时间平均为1.5秒,此时车已经开出了40米,但车并不会立即停下,还有一个制动距离,就算是很好的车,也需要再来一个40米,整个“停止距离”就是80米。看上去有100米车距,但你真正的“安全边际”也仅仅为20米。安全边际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到保守策略,想到首先不犯错,所以有很多看似违背“安全边际”冒险获胜的例子,比如流传至今的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故事。实际上,安全边际强调的恰恰是主动寻找机会,承担合理风险。本文就分析一下这两场战争,再看看,在商业决策和投资中,如何判断与获得真正的安全边际。2/5破釜沉舟的时机把握项羽破釜沉舟,似乎断了自己的后路,让自己处于无法选择的地步,就能够发挥出超常的能力,以弱胜强,做到平时做不到的事。可惜这只是事件的一部分,被小说家夸大渲染了而已,战争是最典型的信息不完备下的决策场景,总有你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任何有军事素养的统帅都不会主动让自己置于死地,失去本来就很小的安全边际。破釜沉舟并非项羽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有几个原因:第一,巨鹿之战是以弱胜强吗?如果只算项羽的部队,当然是,但如果算项羽所在的反秦联军,那人数就和章邯、王离的秦军总数差不了多少,而且两军呈“你包围我,我再包围你”的千层饼之势。反秦联军最大的问题不是人数上的劣势,而是人心不齐,谁也不愿当出头鸟,如果僵持下去,就给了秦军各个击破的机会。第二,项羽斩杀宋义,夺取军权后向巨鹿前进,与秦军有一系列的小规模遭遇战,已经摸清楚了秦军的真实实力,才会下决心尽早决战。第三,项羽渡河后攻击的,只是王离的二十万秦军中的一部分,是典型的“集中优势兵力各自击破”的战术。从安全边际的角度说,正是因为项羽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所以他才愿意牺牲一些,破釜沉舟中的“沉舟”,有一定的表演性质,目的是坚定联军的信念。“沉舟”看上去冒险,实际上就像富二代卖了自己唯一的别墅,投入新一代产品的研究,给人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感受,可他老爸还有很多别墅可卖。在理解了项羽的战场优势后,你会发现,最重要的不是“沉舟”,而是“破釜”。战场形势总是瞬息万变,总有那么一刻,你的优势突然扩大,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由于外围的章邯换防,给项羽一个千载难逢的击破王离防线的时间窗口。项羽把锅砸了,只留三天口粮,意味着三天内主动出击,占据战场主动,速战速决,这不是不给自己“留后路”,而是主动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作战时间。项羽“破釜沉舟”后,并不能将王离的长城军彻底消灭,只是原本作“壁上观”的各路联军,见王离处于下风,一窝蜂地下场“捡便宜”,王离军遭围歼而全军覆没。破釜沉舟实际上是项羽抓住了安全边际相对较高的时点作战,相比之下,背水一战则是主动创造安全边际。3/5背水一战的机会创造发生在稍后的背水一战,韩信率领的4万汉军与陈余率领的20万赵军在井陉口一战,《史记》记载,韩信背水驻军,激发汉军拼死一战的决心,最终获胜,所以,后人用“背水一战”来形容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实际上,井陉口一战,也不只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背水一战”,原因也有几个:第一,韩信选择的驻军地点,不是一条河,而是太行山与绵蔓河的夹角,它在断绝了自己后路的同时,也防止敌军从背后两面夹击——而这正是兵力占优方常用的战术。在战争中,处于守势的一方,主帅需要考虑到敌方可能采用的各种战术而分别采用多处布防,很容易让兵力分散,而这种喇叭口的布局,与敌军接触面较小,对方只剩下正面攻击一条路,什么穿插分割,三路夹击,统统不能用。这么一来,就可以让韩信没有后顾之忧地运用他最擅长的“奇兵突袭”战术了,这就是第二条——第二,背水一战真正扭转战局的,不是“背水”,而是韩信事先安排的二千轻骑兵,趁着两军激战,绕道抄了赵军的大营,遍插汉旗,导致赵军军心动摇,一举扭转战局,让陈余以为自己陷入包围,选择仓皇逃跑。类似的奇兵偷袭,在《三国演义》中很常见,这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偷袭很容易,实际上,如果身处战场,选择这一战术的主帅,要考虑的问题远比小说家多。韩信至少面临着三大障碍:第一、汉军本来就弱,又分兵出去,会不会还没有袭击成对方大本营,自己先输了?第二、你能想到偷袭,对方为什么想不到?你并不知道对方怎么用兵,你怎么能保证两千人就能把对方的大本营打下来?第三、就算抄了赵军的大本营,人家毕竟兵多,回头再把营给抢过来,完全可以扭转战局。兵者,诡道也,但只有诡诈是不行的,奇袭的前提,是要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既要拖住敌人,又要引诱敌军尽数出营,还要让对方以为自己彻底战败了,这就需要围绕核心战术,以有限的兵力创造最大的安全边际,甚至冗余,这才是真正考验韩信这个“兵仙”的地方。井陉口一战中,围绕“奇袭敌营”的战略意图,韩信实施了一系列战术安排,“背水”只是其中一部分。第三,“背水”最大的作用是示弱,让除余以为韩信犯了兵家大忌,轻敌之下,想一举奠定战局,因此倾巢而出。但是除余并非初出茅庐,“背水”只是心理战,它的安全边际不一定够,韩信需要更多的安排来尽可能地引出赵军。第四,韩信把汉军分为两部分,四万主力正面迎敌八万赵军,另外一万人才是真正的背水阵。战场之初,主力尽可能拖住赵军进攻的步伐,在不敌之后,且战且退,并留下较多武器兵车,让赵军以为败象显现,从而吸引更多赵军出营。退到河边,之前安排的一万背水军出场,然后就是那句背水一战的著名台词:“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两军相遇,士兵如果发现己方处于不利的地位
2023年1月31日
其他

为什么基金赚钱,基民亏钱?基金投资三种经典“亏损模型”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基金投资中的认知偏差1/5基金赚钱,基民亏钱作为从业人员,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是回答亲友提出的“有什么好基金可以推荐”,这个问题本身不难回答,确实有一些不错的基金。问题在于,基金赚钱,不代表基民也能赚钱,最后把亲友给得罪了。任何投资的收益都由三方面决定:1、投资品种本身的收益2、投资者的买卖行为3、运气“基金赚钱,基民亏钱”排除了第一个可能,如果长期如此,也排除了第三个可能,那剩下的就是第二个原因“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比如下面的经典亏损模型之一:“基金赚钱,基民亏钱”,不是个别基民问题,而是一个非常普遍,而且以后也很难改变的局面,它源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系统性、重复性的非理性模式,导致我们认识现实的方式可能出现扭曲,心理学称之为“认知偏差”。这不是道德的沦陷,也不是人性的扭曲,只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它会更加明显。相比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的对象更单纯,其中暴露出的认知偏差也更清晰,我总结了三种最常见的基金投资亏损模型,每一种模型背后都有一、两个经典的认知偏差。2/5损失厌恶、处置效应导致的第一种亏损模型“损失厌恶”指投资者对不损失有一种强烈的偏好,以至于认为只要一直持有不卖出,就不算亏损。损失厌恶的心理,又导致了“处置效应”——早早兑现利润,却让损失持续下去。假设你今年买了3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三个月后,一平一赚一亏,你又看中了一支基金,打算换,怎么换呢?亏的那支你不愿卖,赚的还想再看看,所以只能用平的那支换。再过三个月,行情不好,新买的也亏了,原先亏的更亏了,唯一赚的也变平了,你又看中了一支,于是把唯一的那支平的给换了。再过三个月,行情不错,大亏变小亏,小亏变平,新买的赚了,吸取了上一次换基金的教训,你这回把赚的那支换了。最后三个月,行情继续下跌,某一天你发现,你最早赚钱的那支基金,居然越战越勇,成为今年前10%的基金,可惜跟你已经没关系了,你手上的三支都亏了。主动型基金的业绩,长期依赖基金经理的能力,短期依赖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市场风格的匹配度,盈亏都有一定的持续性,卖强留弱,错误的概率比正确的概率更高。很多人买基金有一个执念,浮亏的基金,不卖就有机会涨回来。这个执念如果正确,需要有一个前提,所有的基金最终都会回到你的买入价以上。但这显然不可能,光去年一年就有200支基金清盘,大部分因为业绩不佳导致份额越来越少,触发了基金合同终止情形。去年还不是最多的,2018年达到了430只,就算是牛市的2020年,也有174只清盘。如果一个基民本着“只要亏本就不卖”的理念,理论上说,只要足够长的时间,手上持仓基金最后结果都是亏损清盘。这么做,唯一的好处是符合人性,让你的每一次决策都不那么困难。可惜好投资方法都是逆人性的,让你“心安”的都是认知偏差。当然,损失厌恶和处置效应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可以用于指数基金的投资。宽基指数或者行业指数回本的概率几乎是100%,只是时间不确定,如果遇到清盘,也可以换成盯着同一指数的其他基金。但即使指数基金想要真正做到“基金赚,你也赚”,还要有两个条件:第一、需要耐心,前年年初买的沪深300ETF,已经套了两年多了第二,需要“长钱”,中途不能急用钱当然,即使你没有耐心,你也可能提前获利,方法就是——敢于在手上的指数基金严重亏损时,不断加仓。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提前做分批买入计划之外,你还要避开另一个认知偏差——“近因偏好”。3/5近因偏好导致的第二个亏损模型近因偏好,就是投资者更重视最近感受、发生的变化和总结的经验,而忽视遗忘更早期、更整体的计划。恒生指数基金,两年最大跌幅55%,最近又反弹了35%,如果你在最高点买入,到现在还亏25%;但如果每次下跌10%,就买入同等金额,目前只亏4%,如果你的计划是越跌买得越多,你目前就已经盈利了。算术好算,但很少有人做到,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没钱加仓了。但这是有办法的,如果你第一次买的比较多,可以放大到跌20%买一次,效果也差不多,目前只亏6%,也是解套在望。另一个原因就是“近因效应”了,刚开始下跌时,你只盼跌多一点可以再买,一旦超过了你的预期,你就忘了当初看好买入的理由,忘了指数基金投资需要越跌越买,所有不利的信息都会被放大,你会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在这种心态下,面对越来越便宜的价格,既不甘心卖出,也不敢出手加仓,只能采用持仓不动的躺平策略。之所以这个方法也是“逆人性”的,以前面的恒生指数基金跌20%加倍加仓的方法为例,两年时间,你有23个月零22天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一年多是20%以上的严重亏损,只有最近8天是赚钱的。在这种状态下,你还要不断往里砸钱,连个响都听不见,能够做到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特别有钱,只买了一点的人,一种是有过“不断加仓,最后反大亏为大赚经历”的人。有人可能要说,你这一部分说指数基金赚钱的重点方法是下跌时加仓,上一部分又说,避免“汰强持弱”,这不是矛盾吗?这正是指数基金与主动型管理基金的不同之处。指数型基金是按某一个规则选出的一系列股票,通常与市值大小有关,本身就在不断的“汰弱持强”,所以通常是有底的,可以不断加仓;而主动型管理基金体现的是基金经理的能力与风格,不能简单地根据下跌来判断加仓、持仓还是卖出。主动管理基金收益率不佳,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能力和意愿的问题,二是投资理念与当前市场风格不符合。前一个原因,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应该尽早了断,后一个原因,因为市场风格总是两三年大换,几个月一小换,所以,越跌越买也是一个正确的策略。但问题在于。这两种原因往往纠缠在一起,很难区分,也无法区分,所以主动管理基金下跌后,不能简单地根据涨跌本身来决定下一步操作,而是要做更多的归因分析,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了。4/5潮流效应、结果偏好导致的第三种亏损模型所谓“潮流效应”,指做一件事的原因是很多人都在做;所谓“结果偏好”,就是完全按照结果来判断决策的好坏。以2020年大涨数倍的“木头姐”的美国ARK基金为例,净值在2021—2022年又跌回原点,看上去基金持有者不赚不赔,但实际并非如此。ARK基金在2020年初只有30亿规模,大部分人是在2020年下半年暴涨后才开始注意并买入ARK基金,到了ARK基金净值的顶峰。2021年2月,她的基金份额已达到500亿,然后这些资金一起“享受”了净值腰斩的过程。很多人选择一支基金,只是因为媒体追捧,因为身边有朋友买了后赚钱了,通常都是一支基金涨得最好最热的时间买入,这就是“潮流效应”。一旦后市持续下跌,必然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基民会因为自己亏钱了,就认为这个基金经理水平很差、媒体是骗人的,同事之所以赚钱只是撞大运,这就是“结果偏好”。在一个大的上涨趋势中,买在一个次级向下波动的顶点,卖出在这个波动的底部,因为“潮流效应”而买入,因为亏损的“结果偏好”而卖出,就构成了下面经典的“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热进冷出”模型:这就好比,吃肉的时候在旁边看,一坐上桌就开始挨打,一离开饭桌又开始上大肉。本文的前两个模型,第一个经常出现在主动管理基金上,指数型基金“卖强持弱”长期是可以赚钱的;第二个经常出现在指数型基金上,主动型基金反而不能随便补仓;但第三个亏损模型,两类基金都有可能出现,是一个更经典的亏损模型,大部分基民都有类似亏损经历。每一次犯错后你都懊恼不已:为什么每次都会犯这种简单的错误?然而它并不简单,它是大脑中的思维定势,是情绪下的反应,也是人性的必然结果。5/5“认知偏差”也是一种投资机会认知偏差和判断错误不同,后者是个体出错,是个人化的,而前者是集体误差,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也正因为此,提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卡尼曼强调,“认知偏差”是可预测的错误。就好像有三支同样优秀的基金,你一定会更倾向于同事买了后赚钱的那一支,或者媒体热荐明星基金经理操盘的那一支。大部分人都会犯的错误,就构成了投资中的经典机会,比如非理性的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的机会,但前提是——你要尽可能避免。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反情绪”的,甚至是“反人性”的,所以,买基金最困难的事,不是寻找好基金,而是保证你尽可能避开这些认知偏差。这样,即使你选出的基金平平无奇,不是赛道也不是什么明星基金,你也能获得很好的收益。如果文章对您有点滴帮助,欢迎转发或点击右下角“在看”。与“投资理财”相关的文章又双叒叕“破净”了,这些理财产品到底投些啥啊?只有花掉的钱,才算你的钱赚多少钱才能有100%的财务自由度?巴菲特的成功之道:在能力圈内行动,在舒适圈外学习
2023年1月17日
其他

俄罗斯方块里隐藏的“时间管理”思想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控制与失控1/6一款游戏的诞生1984年6月6日,一位名叫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的前苏联程序员,在他的Electronika
2023年1月11日
其他

你的职业“避免犯错”,还是“欢迎犯错”?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投资工作有什么不同之处1/5投资的专业之处有一种说法,投资理财是中产家庭必备的能力,因为很多人的资产性收入很可能高于工资性收入。这话就好像是在说,房子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消费品,所以你应该拥有建房子的能力——我说的不是找包工队在农村里自建房,而是自己亲手动手,做泥瓦工、木工、管道工,就像你自己选股一样。之所以大部分人觉得建房子是一个需要请专业人士来做的事,而投资不一定,因为后者一买一卖好像也没有什么专业的。但历史回测证明,A股自从有公募基金之后,五年以上的时间维度,主动型基金从来没有跑输过指数基金,而大部分股民是跑不赢指数的,这就是专业的价值。事实上,投资这项工作,与大部分的职业都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它对于犯错的看法。所以我还想借这篇文章,提供一个职业分析的新角度——容错率。2/5工作中对错误的态度如果想把各种职业分成两类,我会用“容错率”这个标准。一般而言,新的机会总是伴随着更大的犯错机会,那些不容易出错的机会,收益通常也比较一般,而这个标准,就是看一看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对于“犯错”的态度:1、“避免犯错”型职业:为了避免错误,你宁可放弃大机会2、“欢迎犯错”型职业:为了抓住某些机会,愿意承担犯错风险会计师是一个“避免犯错”的职业,犯错的后果很严重,但探索新领域的意义却很小。销售人员是一个“欢迎犯错”的职业,犯错的成本极低,无非是浪费时间,但任何一个销售线索,背后都可能有巨大的利益。大部分的职业介于会计师和销售之间,又有一定的倾向性。医生是一个“相对避免犯错”的职业,医术上的确需要探索新的方法,但相比之下,错误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也会危及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以绝大部分医生的方案总是偏保守,特别是患者越不信任医生,他得到的方案就越保守。CEO是一个“相对欢迎犯错”的职业,CEO面临的决策,其风险收益的判断非常模糊,有些看似常规的决策,在不恰当的时候也会引发风险。更重要的是,虽然CEO犯错的代价很高,但避免犯错的代价更高,下属们会以更谨慎的心态做事,包括回避决策、拖延坏消息、各守自家一亩三分地,对新市场机会视而不见,等等,长期而言,组织的战斗力就会下降。有一个商业研究发现,三分之二的企业并购以失败告终,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收购方的股价都是下跌的,损害了收购方的利益,但CEO仍然热衷于不停地收购企业,是为什么呢?因为收购带来的风险大,收益也大,结果不确定,但固守当前业务的风险却是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CEO往往更倾向于冒险收购。但CEO与销售有一点不同,他要避免一件事——导致企业破产的致命错误,只要当前的决策不致于让企业破产,就值得一试。比较上面四种职业,投资这个工作更类似于CEO。3/5投资对于犯错的三个态度投资对于犯错的态度,有三个层面:1、如果你采用“避免犯错”的策略,你很可能不但收益平平,最后也无法完全避免致命的黑天鹅风险。因为害怕亏损而避免犯错,投资无风险品种、保本品种,这是大部分投资者容易出现的错误,因为黑天鹅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今年很多R1级的保本理财产品都出现了亏损。相对亏损,固定收益产品也存在本金全失的风险,很多R1-R2级别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投资于“非标资产”,这类资产中,你看不见对应的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很可能你天天看到净值在增加,但到期却拿不到钱,因为企业陷入债务危机。银行存款当然可以保本,但保本只是一个数字游戏,代表实际通胀水平的M2近十年增长了180%,年均11%,保本的意义就是每年“保证缩水不超过”11%。现代社会建立在一个脆弱的杠杆之上,风险是回避不了的,你越是想回避风险,越是容易成为骗局的受害者。如果亏损无法绝对避免,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盈利去扛,把错误当成成本,敢于追求收益。这就是投资这个工作面对“犯错”的第一个特点。2、如果你采用“欢迎犯错”的策略,你仍然要避免“绝对亏损”的错误。投资中的错误并不永远只是成本,投资是一个有可能“突然死亡”的游戏,就是本金全失的“绝对亏损”,就像运动员不怕输,只怕受伤永远上不了场。另一种“绝对亏损”是本金没有全输,但意志被几次失败击垮了,丧失了对投资的信念,没有勇气上场。投资更像是德州扑克而不是围棋,运气的影响较大,这也导致越聪明越努力的人,越无法接受这种结果。我常常看到有人“大彻大悟”地说,股市就是一个庄家控制的游戏,基金就是合法抢钱不办事,理财就是银行设下的骗局,这就是意志被击垮了,以不伤自尊的方式体面地结束。能及时识别致命的错误,勇敢止损,并且能在接二连三的坏运气的打击下,保持信心,这是投资这个工作面对“犯错”的第二个特点。3、两厢权衡,投资仍然是采用“欢迎犯错”的策略,但为了避免“绝对亏损”,也需要适时放弃一些机会。芒格说,如果把我最赚钱的几笔投资去掉,我将成为一个笑话。巴菲特近几年如果没有投资苹果,将会成为另一个“走下神坛的股神”。但你又很难说是运气,因为苹果占了他四成以上仓位,绝非偶然。结果只能这样理解,巴菲特为了突破自身的局限,在晚年尝试了很多新的机会,包括他以前不会买的科技股、航空股等等,犯了很多错(比如航空股),都及时中止没有继续扩大损失,但在唯一正确的尝试——苹果上,敏锐地发现了真正的机会,果断扩大战果,一路加成绝对重仓品种,一举将股神的荣耀延续到晚年。事实上,大部分成功的投资者的收益记录都是这样的:第一、90%正常收益的品种和5%大亏的品种,盈亏相抵第二、要做到第一点,需要在那些大亏的投资形成“绝对亏损”前及时中止第三、全部利润都来源于5%的大赚的机会这个特征与成功的CEO非常类似,他们的决策也有三个特点:第一、大部分都是小功小过的正常决策第二、作出过不少事后被证明是“致命错误”的决策,但都在错误不可挽回之前及时中止第三、在作出事后被证明是关键的成功决策后,敢于趁胜追击,扩大战果,一举奠定行业地位相比而言,一位销售员一生的销售纪录可能是这样的:第一、大部分拜访过的客户都没有买东西,少数人买过一两次第二、极少数长期购买的客户,贡献了大部分销售收入有一些类似,但不需要回避绝对风险。而一位优秀医生的行医纪录可能是这样的:第一、大部分都是成功治愈的案例,小部分效果一般第二、极少数失误的案例,同时,也几乎没有突破性的治疗纪录完全相反,为了不伤害病人,宁可放弃对医学的贡献(实际上伤害了未来的病人)。4/5做一件事的正确时间,比这件事本身更重要以前有个媒体让我写写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脑子里立刻想到的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但我没有写这本,这个答案太俗了,后来挑了一本有深度有格调但实际上对我没什么影响的书。之所以《人性的弱点》这么重要,并不是它真的很好,而是因为我是在初中看的,那个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像我这样无钱无势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就算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这本成功学的书在适合的时候出现在我的人生中,暂时给我了一个努力的方向,让我安心读书。虽然几年后我就对他失去了兴趣,但它对我不可逆转的影响已经发生了。人生本来就是不同时候需要不同答案,20岁你要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30岁你要看《思考,快与慢》,但如果20岁你没有看到类似《七个习惯》一类的书,30岁时《思考,快与慢》对你的帮助也不会太大,但30岁再回头看《七个习惯》也没有必要,不是说你就没救了,你可能需要另一条路去启发你。读书也是前面说的“欢迎犯错”的工作,想要知道这本书对你有没有帮助,不要去看书评,买来看上15分钟,你自然就知道了。从来不存在什么不好的书,只有出现在合适的时间的合适的书。举这个例子,我还想说明一个更重要的结论:在很多职业上,做一件事的正确时间,比这件事本身更重要。巴菲特的长期回报率并不是最顶级的,不如很多投资大师,但为什么只有他成为投资出身的首富呢?原因就是一个字——早。巴菲特从10多岁开始投资,到了30岁个人资本已经积累了100万了,这可是1960年的100万,相当于现在的1000万美元,大部分人在这个年纪,赚到这个数字,已经开始考虑退休享乐了,大部分优秀的投资大师此时才开始投资,到40岁才找到自己的方法。正是这个起点的差距,其他更高收益率的投资大师,再努力再有天赋也追不回来,因为巴菲特同样努力同样有天赋。当然,早并不是绝对,早也有早的问题,另一位更早期的投资大师利弗莫尔,30岁时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这可是1907年的100万),甚至在1929年的股灾中做空单日获利1
2023年1月3日
其他

为什么解决问题,只能靠危机“倒逼”?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御膳房是怎么解决皇宫食品安全问题的?(本文初稿写于2018年,二稿修改了其中四分之一的内容。其实也可以不修改,再过十年也一样)1/5六万两银子一碗粉汤?开头给你一道公务员或职场“必考题”:如果上司交给你一个你不想办的任务,但你又没正当理由拒绝,那你该怎么合理地把这件事“办不成”呢?答案可以从历史书上找。关于道光皇帝节俭的笑话很多,今天说一个《清室外纪》里的。话说有一天,道光皇帝把内务府的人叫来,说自己想吃“粉汤”。太监一听,这是大事,得好好办。过了几天,内务府报上了方案,道光傻眼了,“经费六万两,常年费尚须一万五千两”。为什么要这么多呢?方案里也写得很清楚,“须另盖一厨房专人司之”——皇帝要喝碗粉汤,结果内务府给的是一整套“御用粉汤长效解决方案”。道光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可还是不死心,出了个主意:“朕知前门外有一饭馆,能做此汤,每碗只售四十文耳。每日可命太监往购之。”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内务府还能不办吗?可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太监们有一万种方法对付皇帝——过了几天,内务府回复皇帝:“前门外之饭馆已关闭”。好家伙,就为了不让皇帝吃粉汤,直接把人家饭馆给关了。过去,大家总是把此笑话归结为内务府贪腐,但这却是冤枉了。皇帝想吃新鲜玩意儿,刚好是太监们拍马屁的时候,你明知这个皇帝节俭,还给上了“六万两银子”的“整体解决方案”,这是存心不让皇帝吃啊!由此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如果你不想解决问题,你就要从体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你想解决问题,你就要从实际出发,一切实事求是。这两句话,大家后面可以慢慢品味,本文还是要接着这件事说下去,到底为什么太监存心不想让皇帝吃粉汤呢?答案在金庸的《鹿鼎记》里。2/5御膳房的潜规则金庸在《鹿鼎记》里写过的一个御膳房的规矩。韦小宝得到了一头“茯苓花雕猪”,想乘机向康熙拍马屁,可下面的小太监却阻止了他,原因有二:第一、凡是稀奇古怪的食物,是不能供奉给皇太后、皇上和贝勒、公主们的。倘若吃了有一点儿小小乱子,大伙儿有几颗脑袋?第二、要是皇上吃得对了胃口,下了圣旨,命御厨房天天供奉,大家可只有上吊的份儿了。从这个角度看,原因就很明显了。平常人吃饭,重点是“吃饱”;有钱人吃饭,重点是“吃好”,可皇帝吃饭,重点是“安全”——就算是吃坏了肚子,也有一帮人要掉脑袋,而想要给皇帝下毒的人,从来都不在少数。所以皇帝吃饭是个“系统工程”,从食材准备到最后上桌,不能有任何差错。对于具体承办的御膳房太监,肯定希望皇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一样的东西,最安全。他们不想让皇帝吃上“粉汤”,可又不能明说,干脆报上一个“天价粉汤预案”,就知道你心疼银子嘛;万一真的通过了,银子多了好办事,冒一点风险也是值得的。皇帝说可以到“前门外饭馆买来”,可他说得越轻巧,内务府的人就越没有办事的积极性。“粉汤”这种平常东西,就属于风险高、收益低的任务了,办成了也没什么功劳,万一真的吃出问题来,那可真比窦娥还冤。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要“体系化的方法”,哪怕笨一点
2022年12月27日
其他

又双叒叕“破净”了,这些理财产品到底投些啥啊?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穿透”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1/6“保本型理财”为什么还会亏银行理财12月又双叒叕“破净”了。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过一次小规模“破净潮”,虽然亏损程度更大,但影响的是少数R2以上的产品,对比当时暴跌的全球股市,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11月是真正的大面积“破净潮”,截止11月23日,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的产品数量占比达11.53%,之后市场在央妈出手后止跌回稳。就在惊魂未定的“大妈们”还在考虑要不要卖出,就在稍具金融知识的白领们“奋勇抄底”时,12月初又开始了今年第三次理财产品“破净潮”,截至12月16日,累计单位净值小于1的破净产品的破净率已达到了20.86%。11月以来的两轮破净,舆论关注度更高,主要是因为波及到R1-2这两类低风险产品,这些产品的投资者,一是数量众多,占了八成,二是风险准备不足,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买的理财产品也会出现亏损。可以从其中一些极端个案体会这一轮“破净潮”的伤害力。某城商行发行的R1级(即“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7天年化收益率一度达到
202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