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晋管理者的四篇必读文章

人神共奋 人神共奋 2022-03-30



文章观点回顾第三十九期——四个管理理论


1


流程管理:为什么要干掉效率最高的那个员工?

 

文章摘录:


假如你有两个下属,小A和小B,工作流程是小A做完工作后,给小B完成。结果小A工作效率很高,导致工作在小B那里大量积压。作为领导你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般而言,你肯定会帮助小B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在这个环节增加人手。但如果这个环节既无法增加人手,也不可能提高效率呢?


“瓶颈”理论其实很好理解,可钟纳老师开出的第一个“药方”却让人难以接受——干掉效率最高的那一个员工。


是不是觉得难以接受?还记得企业的目标是什么吗?


是为了提高效率吗?不是,是为了赚钱。


如果降低效率反而能赚钱,为什么不可以降低呢?


全文链接: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全公司的人,都是瞎忙!


2

企业战略:“隆中对”是个好战略吗?


文章摘录:


很多人认为“隆中对”是刘备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份战略方针,问题也就在这儿,它太完美了,而好的企业战略,并不需要完美。


后来有很多人质疑过“隆中对”战略,主要是三类观点:


第一类是认为这个战略过于理想化,完全没有可行性。“跨有荆益”的前提是“孙刘联盟”,但联盟不是你想联就联的,孙权不同意,等于一句空话。


第二类是认为这个战略反而制约了蜀汉后来的发展。以蜀汉的实力人口地盘,仅相当于曹魏的四分之一,根本不足以分兵两路,甚至连荆州都守不住。


第三类是觉得这个战略本身自相矛盾:刘备的品牌形象是“信义著于四海”,可第一步行动却是要夺取荆州,刘表是危难之时收留你的恩人啊。


“隆中对”到底是不是一个表面完美,其实不靠谱的“战略大忽悠”呢?


全文链接:诸葛亮给刘备的“企业大战略”,是个“战略大忽悠”吗?


3

下属沟通:7个关键问题


文章摘录:


加拿大沟通培训专家Michael Bungay Stanier在他的新作《The Coaching Habit》提出了一个主张:多提问题,少提意见看起来很容易?但想要克制你“好为人师”的本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想想你以前的很多领导,他们习惯以“畅所欲言”开始对话,但谈着谈着就“图穷匕见”,进入“独唱团”的模式。


非不为也,思维习惯太顽固。所以《The Coaching Habit》一书给出了七个简单的问题模板,通过这些具体的疑问句,引导对方不断接近问题的核心,而管理者则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抢别人的戏。


因为东西方语境的差异,很多话中国人说不出口,我也会给出一些中国职场语境下的问句。


原文链接:少说话,只要这7个问题,员工就能自己找到答案



4

领导模式:如何指导与影响下属?


文章摘录:


《红楼梦》故事开始时,贾母已经退居二线,荣升不管事的董事长之列,是的,她很少亲自发号司令,而更多地是通过观察监控、鼓励说服、解释指导等一系列手段,去影响身边的人,用一双无形的手,维持着贾府发展的大方向。


用今天管理学的观点看,这实际上是一种“领导模式”——“领导者”通过不同的行为模式,去影响“被领导者”。


“情境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通常有四种影响“被领导者”的基本模式:授权式、参与式、推销式、告之式。这四种模式分别对应了四种下属:D4高能力高意愿、D3高能力低意愿、D2低能力高意愿和D1低能力低意愿。


我们今天就借这个理论,看看贾母在面对不同处境的下属时,是如何切换自己的领导风格的?


全文链接:人神共奋读红楼:好的管理者,都擅长解决下属的困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