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林则徐看不懂英国,王安石却启发了罗斯福新政
文章观点回顾第三十四期——看历史,品职场
1
林则徐到底对英国有多少了解
文章摘录:
从今天的史料看,林则徐当年非常重视收集西方、特别是英国的情报,资料来源是从各种途径收来的报纸,请了至少四个人整天为他翻译,并经他本人亲自采编成册,以供决策参考。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碎片化学习”,林则徐可谓中国第一人,没办法,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
我记得高中历史课本里把林则徐当成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人。当时我就有一个疑问,既然他已经开始了解西方,读了那么多的英方情报,已经成为清王朝中最了解英国的官员,为什么他还是不知道中英的差距有多大呢?还是不能理解战争的必然性呢?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有趣的、从历史看“碎片化学习”的角度——如果没有系统的思维方法,在这些零碎知识的学习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
张学良找爸爸
文章摘录: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全线溃败,一片混乱之中,张作霖不知从哪儿听到的消息:张学良从马上摔下来了,生死不明。
张作霖手下有一个中校参谋,会算卦,人称“半仙”。此时的张作霖什么也顾不上了,冲到中校参谋跟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咣咣咣磕头,求他马上给算算,张学良到底怎么样了。
此刻,张作霖不再是那个叱咤风云的东北王,只是一个思念儿子的父亲。
父亲从来都是一个很难的角色。这个角色从来都是游离在爱与罚,安全感与责任之间。
所以有人说,成长就是一个“弑父”的过程。
当父亲不再代表权威,子女不再需要父亲提供安全感时,也就是我们重回纯粹的亲情的时候。
全文链接:张学良精彩的前半生其实只做了一件事:爸爸去哪儿了?
史上最有学问的劫匪
文章摘录:
“抢银行”的核心是在警察来之前,抢到尽可能多的钱,还要留下充足的时间逃走。因此。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不是暴力,而是时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给对方有效的威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拿到更多的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逃走。
同样,以重大汇报为例,时间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通常给你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但却可能是你生平第一次有机会让CEO、副总、总监,十几个中层经理同时听你推销一个想法。
影响“抢银行”速度的,主要是动作的连贯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后来人们才从男爵拉姆的同伙处知道,那些看似即性发挥却毫无冗余的动作,都是事先大量准备和练习的结果。
大部分基层员工在重大汇报中,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常常造成发挥失常,同样需要做大量的事先准备。
这套“银行抢劫方法论”一定能给你一些启发。
王安石变法”是怎么被KPI搞死的?
文章摘录:
1911年,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叫陈焕章的留学生写下了他的博士论文《孔门理财学》,里面介绍了中国“常平仓”制度,并重点介绍王安石的改革。
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读到了这篇论文,产生了把“常平仓”制度引入美国立法的念头。他最终成功了,因为罗斯福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一样,也是财政扩张政策,只是前者有凯恩斯主义为理论指导,而后者完全是王安石天才的想法。
这可算是王安石变法在一千年后的现代制度下的再次尝试,然而,罗斯福新政实施中的问题也再次证实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全文链接:“王安石变法”为什么能影响一千年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