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不清“事实与观点”的讨论,只是在浪费时间

人神共奋 人神共奋 2023-04-13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每周二原创:职场学习类干货

独立思考第一步(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二稿结合现状更改了1/3的内容)



1/5

区分“事实与观点”要从娃娃抓起


有博主介绍了国外幼儿园进行的一种叫“Facts and Opinions(事实与观点)” 的教育,让儿童判断一句话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


比如:

糖是甜的(事实)

糖很好吃(观点)


波比是一个男孩子(事实)

波比很胆小(观点)



教育学家认为,这是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大人们夸奖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时,你要知道,这不过是大人在表达一个观点,并不是在讲述一个事实。


简单说,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现象;观点就是人的主观看法,常常以“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的形式出现。


评价一个事实,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或“假”;评价一个观点,你只能说“我同意”或“我反对”。


要声明一点,举国外的例子不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中国的学生到了初中也有类似的作业:给你一段材料,要求在“观点”句划直线,在“材料”句划波浪线。


举这个国外的例子只是想说明,区分“事实与观点”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很多成年人确实搞不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美国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对5035位美国人进行测试,看看他们能不能分清报纸上的“事实”和“观点”。结果令人沮丧:五道题全部正确的仅占四分之一,而全部错误竟也占了四分之一,只比瞎蒙的概率高了一点点。



别笑美国人了,我们能分清“事实”和“观点”吗?


比如下面三对话,哪一句是观点,哪一句是事实:

1、北溪一号被破坏是俄罗斯干的/俄罗斯的军事能力被夸大了

2、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极强/奥密克戎会产生长期后遗症

3、中药没有效果/中药几千年的使用证明了它的有效



2/5

从观点到事实


前面我列举了很多“观点和事实”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并不可靠,比如下面两句:


我认为地球是圆的。(事实)


这一句话用了观点的形式,但它是事实。它是一个常识,跟你认不认为无关。


地球很大。(观点)


这句话用了事实的形式,但它只是个人感受,属于观点陈述。


“事实和观点”之所以难以区分,因为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很多事实,都曾经是观点。


“糖是甜的”这一句是事实,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就是“观点”。比如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尝尝糖的味道,小朋友尝了之后回答“糖是甜的”,此时,这应该是观点,是小朋友的感受,因为另一个小朋友说“这块糖一点都不甜”。


只有在无数次尝试各种各样的糖后,这句话才会从观点变成事实,即使某一次,该小朋友吃了一块不怎么甜的糖,他也不会否认“糖是甜的”这个事实。


观点可以通过长时间传播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事实。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极强”这句话,尽管绝大部分人都认同,但它仍然是一个观点,除非有权威机构像定义地震等级一样,定义“R0值为13-15”为“极强”等级,并像地震等级一样被普遍被大众接受,它才会成为一个事实。


既然观点与事实并没有绝对的界限,那么区分“观点和事实”,我们必须找到相对合理的指标,那就是——可证伪性。



3/5

可证伪性


“北溪一号被破坏是俄罗斯干的”,这句话是事实,只不过,它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俄罗斯的军事能力被夸大了”,这句话是观点,你只能同意或反对,既无法证明是“真的”,也无法证明是“假的”。


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这叫“可证伪性”,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它只是说话者内心的看法。


前面说的“地球很大”,是一个感受,我也可以觉得“地球很小,是一个家”,它无法证实和证伪,但如果你说“地球比月亮大”,就是一个事实,可以证明。


“上帝以一种我们无法感受的方式存在”,这句话原义是想表达“上帝是存在的”是一个事实,但它的论述方法恰恰说明这只是一个观点。


“奥密克戎会产生长期后遗症”,这句话可以证伪,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所以是事实,只是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验证或推翻。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极强”,它的“不可证伪”性在于没有定义“极强”的标准,如果有定义,那就是“可证伪”的,也是事实。


区分“观点与事实”并不容易,但却是成年人必备的思考能力。


听到“我爱你”,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这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它不是事实,只是观点,是对方在表达一种情绪。


在讨论微信群“三大绝交问题”之一的“中药”时,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前提:只有事实才有讨论的意义,观点很难被讨论。


如果对方提出的是“中药没有效果”这句话,很明显,“效果”这个词在日常讨论中没有明确的定义,无法被证伪,也无法被证实,本身缺乏讨论的基础,你只能同意或反对。


而另一句,“中药上千年的使用证明了它的有效”,这是一个可以被讨论的事实,它试图在给“有效”一个符合中药的定义,而“中药上千年的使用”又是大家都认同的。


它的讨论点在于“药物的有效”是否只有现代医药的“双盲测试”?长期使用是否能成为“有效性”的证据?


支持者认为,针对同一种病症的各种中药之间存在着持续上千年的竞争,一代代的中医就是这个裁判,只有得到病人“有效反馈”的药,才会被中医广泛使用,到最后就稳定在一些现在仍然被使用的主要药材上,完全可以作为有效性的证据。


不管你认不认同这个说法,只有基于“中药上千年的使用”这一类可以证伪的事实,“中药的有效性”这种观点问题才有讨论价值,否则就是浪费时间伤感情。



4/5

警惕包装成事实的观点


很多人说话写文章时,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包装成事实,这导致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事实”,大部分严格分析下来都是作者的观点,基本上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在事实的陈述中,夹杂着“无法证伪”的个人感受:

房价十年涨了十倍,买得起房的人越来越少了;

流行病专家测算,开放后要死一百万人,特别是老人,老人不能成为牺牲品?


第二类是把个人感受、观点或价值观,以“事实陈述”的形式表达出来:

尊老是东方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传统美德;

俄罗斯是因为国家安全被威胁才打的乌克兰;


第三类看上去完全是事实,但其用词中隐藏着观点,比如下面这个新闻标题中的“女司机”。



这些容易被当成事实的观点,有没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开头的美国两党差异为例,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皮尤研究中心把测试者分为“不同党派支持者”,对他们的测试结果进入了分析,发现共和、民主两党的支持者都更容易把“我党”的“观点”看作“事实”:


民主党人更可能把“种族平权”“禁枪”“性别自由”“环境问题”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共和党人更可能把“宗教”“持枪自由”“反堕胎”等观点当成“事实陈述”。


结论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事实比观点更可信”,所以,对于那些自己更认同的观点,我们更容易当成事实,以支持我们的信念。


就像现在的社会撕裂:我们既想要正常的生活,又不希望感染病毒,当两者不可兼得时,我们的倾向与选择,决定了我们会把什么当成观点,把什么当成事实。



把观点包装成事实,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但这种习惯放到日常沟通中,往往成为人际冲突的根源。



5/5

如何正确的批评他人


同事对你说:“你昨天和今天早上,还有上周五都迟到了”,这是一个事实。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啊”,这是一个观点,它让你有点不开心。


同事对你说:“你最近总是迟到”,它让你很不开心,因为这看上去是一个事实,却是一个伪装成事实的观点,问题就在“总是”这两个字上——你很清楚,同事并不是在告诉你一个“迟到”的事实,而是在批评你“工作不负责”。


第三种表达方式在职场中很常见,有时候我们想批评别人,又不愿直接评价,就把评价附加在事实上,但实际效果却跟我们的设想完全相反。


“最近工作状态很不好”这句话,在别人听来就是一个个人观点,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嘛,但“你最近总是迟到”这句话,就很容易让人怼回去:“我不过迟到了三次,你上周不也迟到了?还有人迟到得比我更多,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看不惯我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前面说过,我们容易把有利于自己的观点当成事实,欣然接受;反之,当那些比较负面的观点被包装成事实时,比直接批评我们还容易让我们恼羞成怒。


观点与事实是一个重要的逻辑概念,我最后划一下重点:


1、区分“观点与事实”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


2、事实可以被证明是“真的或假的”,观点却无法被证明,别人只能同意或反对;


3、我们更有可能把我们支持的观点当成事实,把我们不喜欢的事实,当成观点;


4、很多文章喜欢把大众认同的观点包装成事实,把这些“事实”辨识出来,是反洗脑的第一步;


5、对别人提出批评建议,事实就是事实,观点就是观点,不要把观点包装成事实,这样会更让人反感。



与“思维方式”相关的文章


一个思考复杂问题的好方法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洗脑”二字

如何让你的表达更清晰?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

说服别人的三句最重要的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