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银开:耳濡目「染」|你好守艺人018
“白族人从小就穿戴扎染制品,出生后的第一件衣服是白色,第二件是蓝色,第三件是深蓝色。去世的人也是这样,入殓时一件蓝色,一件白色,再加一件深蓝色。”白族扎染技艺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段银开,如此强调扎染之于周城白族人的重要性。
周城的白族扎染技艺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以“绞缬”为名始于秦汉。清光绪十四年,大理知府曾将周城的扎染深蓝绸裳进贡给慈禧太后。即使当时的人多身着棉纺,周城人也能在难度极高的丝绸上发挥扎花浸染的手艺,可见功夫之上乘——这为周城成为当今传统白族扎染工艺保留最完整的村落,埋下了伏笔。
如今的周城,依旧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建筑为主,时间在这儿似乎走得比外面要慢。不论过去还是当下,扎染一直都是周城人的主要生计。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他们烂熟于心的手艺。老人即使上了七八十岁,眼花手抖了,也停不下为染布扎花的功夫。段银开想到那些放不下活儿的老人们,说:“他们觉得自己不做活儿就会生病,哪怕子女不让,也会偷偷地扎花。周城人有着勤恳的劳动观,认为‘能多做一点就是一点’。”
段银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受到父母辈工作的耳濡目染,她被唤醒了血液里流淌着的白族看家本领。成年后,从事扎染的她赶上了政策的利好期,和丈夫收购了周城的染厂,将其改造成大理璞真扎染博物馆,以弘扬白族的手工艺与文化。段银开对扎染的经济与情感依赖,是其民族和自然共生共存的缩影。
生长于山海间,白族被自然所滋养。这使得他们对天地常怀崇敬之心,用细心与爱对待花草植物。自然也在不断回应着这份报答,为白族人赖以为生的扎染赋予了长久的活力。
扎染之特殊在于整个流程是纯天然的。一套完整的流程需要从一块优质的布匹开始,传统的土布由自家手工纺织;接着是制作植物染料,多用黄芩、板蓝根、海棠皮和大黄等草本植物,不仅有颜色,还有杀菌护肤的功效。板蓝根是人们最熟悉的扎染靛蓝之源,也是最基础的染料。农历三四月是段银开每年第一次采摘板蓝根的季节,剩下的两次则分别在七八月和十一十二月。
染料备齐后,要给布匹扎花和脱浆,接着便是数次浸染、出缸拆线、漂洗、晾晒,耗时因人而异,也因精细程度而异,甚至因染缸的“脾气”而异。段银开一脸正色地说,浸染时要给缸“吃”点东西,“缸也会累,要让它休息。”探究清楚后,我们得知缸“吃”的是碱。如果一味追求速度,让染缸不间断地负荷染布,出来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最好的节奏是将其视为地位同等的“体力劳动者”,做到劳逸结合——染一会儿,捞出布,喂一点“碱”,恢复染料的酸碱度,再把布放进去。重复几个来回,“吃”得饱饱的染缸自然会交出满意的作品。揣度完染缸的“心情”,白族人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太阳暴晒的时候才是晒布料的最好时候。”等待时不能急躁,扎染的一切步骤都要遵循“功到自然成”的训诫。
老天给了白族人实施扎染活动的独特优势,白族人也以在染布上记录花草鸟兽的方式来表达感恩之情。蝴蝶是白族人的最爱,它既是美的象征,也是生命繁衍的希望,还寓意了忠贞的爱情。20世纪90年代后,扎染来到了发展的节点,像段银开这样的手艺人察觉到了市场的潜在需求,为了迎合外界的喜好,扎染图案开始增加植物、动物、人文等元素,但总归离不开白族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空间。于他们而言,艺术源于生活,而生活始于自然。
段银开回忆起小时候,有零星游客来观摩家中的染坊,还不会说普通话的她艰难地用肢体语言和他们交流。当然,大家的对话不会很多,无非是想让眼前这位灵巧的小女孩儿教他们简易的扎花,领他们看看靛蓝花布背后的景色。
一次,前来旅游的外国人在她的简易扎花教学后,给了她一些“纸片”。后来她从导游口中了解到那是美元,小小的她便意识到了这门手艺的经济效应,开始通过和游客互动赚取一些零花钱来补贴家用。当段银开真正以扎染工坊为生后,她遇到了一位从北京前来拜访的游客。这位年轻人很是奇怪,接连好几天都搬个板凳来坐着参观,一看就是一整天。起初,段银开在心里嘀咕,担心这人想要把扎染的手法学去,然后自立门户。过了五六天后,她主动邀请那位游客和大家一起吃饭,对方这才拿出一条尼泊尔风格的围巾,问能不能染出多样的色彩来。长期只染不同蓝色的段银开,因为一位“不速之客”的请求,开始了对草木染色的进一步研究,在过去的失败经验上反复琢磨,最终得到了彩色的植物染。
经过此次事件后,她意识到创意是白族扎染急切需要的东西。2006年,她决定去昆明云艺学校教授扎染,这一决定加速打开了她的内心,“我本来还不想过多地透露手艺内幕,但看到那些学生将我教的东西变成元素,并运用在各种地方后,我就发觉自己必须和年轻人打交道。”段银开敞开了内心,倾囊相授,乐于和学生们聊天。学生们也会把脑海里的异想天开告诉她,她再去斟酌着实现。疫情期间,她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在家里做出了十几个可爱的扎染小玩偶,属实新鲜。
买下经营不善的周城民族扎染厂,并改造成大理璞真扎染博物馆,对段银开来说是件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事。当年,她和丈夫两人的作坊势头正旺,活儿多钱快,在繁忙之中,她感觉到自己慢慢地走“偏”了。一旦制作速度快了起来,工艺之中的细节就容易被忽略,时间久了传统便无以复存。为了找寻丢失的初心,她选择告别原来的模式,整顿思绪,买下染厂旧址,搭建了白族院落。她以展现扎染历史、发展和创新为主要目的,策划了博物馆的内部结构。博物馆常年对所有人开放,定期举办对话会和沙龙,除了帮助行业内的人群解答专业疑惑,也为感兴趣的人和游客提供接触和深入了解扎染的机会。
段银开身上有典型周城白族人的气质——既有天赋的扎染基因,还有镌刻在生命中对自然的爱。他们得到了多少,就会向自然回报多少,无须被人警醒。在接受了扎染的丰富馈赠后,段银开选择将爱发散出去,将白族的魅力与信条辐射到更广更远的地方,期望他人也能在一片蓝色中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