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上海机场的难题
机场是个流量掮客,客流多了,进出港飞机也就会多,航空收入和非航收入都会增加。尤其有了国际航班之后,才会有免税店租金收入,这也是日上跟上海两个机场签免税店租赁合同时,给浦东410亿,只给虹桥机场20.7亿的原因(虹桥机场国际航班只有两条航线,浦东107条)。
而有两方面因素一直制约着浦东机场国际航班流量的增长,即空域资源的紧张和亚太各机场间对于航空枢纽的激烈竞争。
一、 空域资源紧张
因为人口结构的原因,中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中部、东部、南部地区,造成西部地区的空域资源空置,而东南部地区空域资源极其紧张的局面。
同时,根据《民航在航路和航线上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实施办法》,航路的划设由民航总局提出,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现行航路、航线的对外开放由民航总局提出,报经总参谋部批准;国内跨越飞行管制区的航线的开辟和调整由民航总局提出,报经空军批准;飞行管制区域内的航线的开辟和调整由民航地区管理局提出,报经当地军区空军批准。
简单来说就是,军方拥有空域的所有权,民航只有使用权,且军方不用对民航事宜负责。
以上两个因素的共同结果就是,民航能够使用的空域资源只占了全国空域资源的20%,剩余80%为军用或空置,与西方国家刚好相反。
直观点可以看个对比图:
图中橙色部分是飞行限制区,可以看出,北上广进出机场的空中通道被限制区切割的支离破碎,万一遇到天气原因,航道宽度不够躲避,就只能在地面傻等着。前些年的航班正常率一直下滑也与此不无关系。
空域资源支持跟不上,民航局只能从内部挖掘自己的潜力了。
可能是被旅客关于航班误点的抱怨吓坏了,2017年9月民航局终于发布了《关于把控运行总量调整航班结构 提升航班正点率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规定,从2017年冬春航季开始,对航班时刻安排进行运行总量控制和航班结构调整。严格时刻增加标准,取消正点率低的航班时刻,降低航班量增速,对机场提升航班正常率采取激励措施,即上海机场年报中提到的“控总量、调结构”的政策。
政策推出仅一年时间,航班正常率就从2017年的71.67%提升到2018年的80.1.%,2019年达到81.65%,效果显著。浦东机场的放行正常率也从2017年被民航局点名批评的67.91%提升至2019年的84.81%,从21个时刻协调机场倒数第二提升至倒数第7。
政策的效果当然是不错的,但别忘了这些成绩是在“控总量”的前提下完成的,是在至少部分抑制了航空客流的增长的条件下完成的,而这种抑制下的畸形增长的根源正是空域资源紧缺。
可惜早在2007年,时任民航局副局长高宏峰就已经提出要解决空域资源紧张的问题,13年过去了,空域资源紧张依旧如故,2006年至2018年,中国航班起降架次年均增长10%,但2004年至2017年间,航路航线总里程年均增长仅为3.6%,远低于航班起降架次增速。
2019年,号称历时四年,我国民航业历史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班机航线调整,航路利用效率的提升暂且不提,新增航路航线里程也才仅仅9275公里,相对于23万余公里的总量,不过4%的增速。
2011年,中国通用航空成立60周年之际,就喊出了“空域资源管理模式改革潮流势不可挡”的口号,8年过去了,空域资源依然跟不上“潮流”,可见空域资源改革之难。
想想也难怪,毕竟空域资源权责不对等,且涉及军方,事关国家安全,改革进程想提速确实十分困难。
可见空域资源紧张是上海机场营收增长的一大障碍。
那是不是说哪天空域资源供给提速之后,上海机场营收就能突飞猛进呢?也不尽然,除了容量和自身服务能力的限制之外,在建设国际枢纽的战场上,浦东机场还受到来自亚太其他机场的竞争。
二、 亚太枢纽竞争
国际客流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国内客流的两倍,所以亚太各个国家都在竞争区域内的国际枢纽地位。
在《民航学报》2019年的一篇名为《上海机场枢纽化水平的国际比较研究》的论文中,作者从地理区位、航线网络、基地航空公司规模、地面保障服务水平、客源自生能力五个方面对比了浦东、仁川、成田、赤鱲角(香港)、樟宜机场。结论是,浦东机场除了地面保障服务水平垫底,其他四个方面均排名第一。说明了浦东机场至少在硬件方面是有成为亚太枢纽机场的潜力的。
然而可惜的是,在枢纽机场的关键指标:国际中转占比方面,浦东机场却表现的不尽理想,虽然出入境旅客吞吐量占比超过50%,但国际中转占比仅10%,集团公司在财报中也明确说:
同时,2019年国际连通性排名中,浦东机场也没有上榜,中国仅香港机场进入前十:
硬件优势不小的情况下,浦东机场的中转率从2009年的5.7%上升到2013年的9.61%,再到2019年的10%刚出头,实在不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2000年左右,时任上海机场董事长夏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在2005年之前失去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机遇,再追上去就很困难。显然,即便到了2020年的今天,浦东机场离国际枢纽仍有不小的距离。
枢纽构建的主体是航空公司,而国内航空公司因时刻资源紧张,很难再开通新的国际航班。所以矛头似乎又指回了空域资源紧张的问题。浦东硬件有优势,却无奈被空域资源束缚着,非不行,不能也,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三、 结论
空域资源放开的建议提了又提,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所以之前在给上海机场航空收入估值时,我只用了过去几年的平均增长率线性外推。
如果有幸等到空域资源放开的那一天,对于机场甚至整个航空业而言,一定是最重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