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2021年报跟踪
首先,涪陵榨菜的除了榨菜以外的其他产品占比很小,我们先当作安全边际忽略掉:
2021年榨菜运费8000万元由销售费用调整计入了主营业务成本,因此想要同口径比较,需要进行调整。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毛利率并不像原始财报显示的那样下滑严重。
2021年毛利率58.4%,同比降低1.4%,其中单价1.65元/吨,同比提升13%,由于产品提价仅2021年11月中旬有过一次(部分产品提价3%-19%),可以推断2021年单价的提升主要靠产品结构优化贡献,而2022年的单价提升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虽然单价上涨了,但单位成本同比上升17%却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
青菜头收购价格暴涨是2021年3月青菜头采收季节就知道的消息,2021年由于浙江榨菜产区因气候原因导致青菜头严重减产,浙江榨菜企业不得不远赴涪陵区抢购青菜头,使得“青菜头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原料用青菜头平均价格上涨至1250元/吨。
不过好消息是,在2022年3月24日的调研活动中,管理层表示今年的青菜头采购价格总体控制在了800元/吨左右,2021年的高单位成本只是暂时影响。
但榨菜的销量滞涨却令人担忧。
2020年中,公司定向增发时进行过一次榨菜市场空间评估,评估结果让管理层信誓旦旦地作出“重大战略转向”,决心要深耕榨菜,进行家庭消费方面通过渠道下沉找增量,同时开拓餐饮渠道和零食及食品加工方面,2020年,公司也确实做出过一定努力,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48%,榨菜销量同比增长14.3%。然而2021年,这样的景象却并没有持续,经销商数量增长14%,销量甚至同比下降1%。
榨菜的销量似乎真的到顶了,这与消费者对榨菜高盐、不健康的刻板印象不无关系。
近日,公司正式发布了一款低盐产品,似乎想要顺应健康饮食的潮流,改变消费者对于榨菜的普遍认知,也是管理层为了提高榨菜销量做出的努力。
然而在新产品发布会上,公司董事长周斌全提出了个“双拓”战略,总经理赵平解释如下:
“未来5-10年打造100亿榨菜集团”。涪陵榨菜集团这一目标如何实现?赵平给出了答案。
赵平认为,“锚定增长的目标,一定要按照百亿榨菜集团坚定不移去推动,主要手段就是以榨菜为原点,开启 ‘双拓’战略。”
首先是拓品类战略,从榨菜品类,拓展到乌江下饭菜、乌江调味菜、乌江泡菜、乌江下饭酱、休闲零食和川调豆瓣酱等品类协同发展;其次是拓市场战略,从家庭消费市场,拓展到餐饮市场和食品工业消费市场,实现从“小乌江”到“大乌江”的发展,形成榨菜、下饭菜与休闲零食、酱类产品相互之间的跨界联动。
简言之,完成百亿目标“首先”要品类拓展,“其次”是市场拓展。
然而,仅仅一年之前,管理层被问及对品类拓展的看法时,管理层的答复如下:
如果没理解错,这显然是在说品类拓展要暂时放一放,先集中精力进行榨菜产品的市场拓展,并且明确说了,这是一次“战略转向”,可是不到一年的时间,战略却又再次转回去了,战略这个词怎能如此儿戏?
这是否意味着,如此短暂的时间,管理层就已经感觉到,渠道下沉或者开拓榨菜增量需求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呢?
这让我不得不怀疑,管理层对打造100亿榨菜集团的目标到底该如何完成,有点手足无措。
2022年,公司的预算指标为:营收29亿,成本11.9亿,预期毛利率59%,但别忘了,2022年的预算营业成本数据是包含运输费的,也就是说,与往年同口径比较的话,管理层对2022年的毛利率的预期创历史新高,假设2022年的预算成本11.9亿中,包含与2021年相等的运输费用0.91亿元,2022年的同口径预期毛利率将是62%。
而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产品——榨菜的毛利率历年最高不过60.54%,管理层给出这样的毛利率预期基于两个原因,2021年底的产品提价和2022年青菜头采购价格回归。
假设其他产品的营收仍然只有3亿左右的话,留给榨菜产品的增长空间只有(29-3)/22.26=16.8%,而其中的大部分将由2021年的提价贡献,这意味着榨菜销量最多只能以高单位数增长,合1万吨左右。
2020年中定向增发时说好的72万吨散装替代、37万吨餐饮渠道、4万吨休闲零食合计113万吨榨菜增量空间,到2022年底才能为公司贡献1万吨的销量增长,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份市场调研报告的可靠性。
公司的主力产品是榨菜,消费者对公司的品牌认知也是与榨菜绑定的,拓展其他品类时可能会遇到品牌不被认可的问题。
榨菜没有精神消费的属性,并且受到其他腌酱菜甚至佐餐酱类的替代品威胁,提价空间总有尽头。
管理层在2021年的调研活动中表示,在渠道建设方面,之前的县级市场基本属于“自然销售”的状态,意即渠道不深,与海天90%的县级市场覆盖率相比,差距不小。
所以如果榨菜产品的销量再没了拓展空间,涪陵榨菜能够保持健康增长的确定性就会大大降低。
再给管理层一年的时间,重点关注榨菜的销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