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妈”战疫记

黎袁媛 段毅 湖北民革 2022-07-27

  她是有着三十多年院感工作经验的“老兵”,她是医护人员口中的“肖妈”,她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袭来之时,临危受命、靠前指挥,毫不犹豫逆行而上的白衣战士。


  她,就是民革党员、民革恩施州委副主委、湖北省政协委员、恩施州政协常务委员、恩施州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恩施州中心医院副院长肖雪琴。





她,是所有人的“哨兵”

  这注定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春天。


  起病隐匿、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确诊困难、传播源未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19年12月31日,从新闻中获取不明原因肺炎信息后,肖雪琴这个有着三十多年院感工作经验,参加过SARS、甲流、H7N9等疫情防控的“老兵”,以职业敏感性当即在全院展开了院感防控部署。


  1月21日,恩施州中心医院党委、院部正式成立新冠疫情防治领导小组,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州内率先启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身为分管院感的副院长,肖雪琴被任命为医院新冠疫情防治领导小组副组长及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坐镇一线,开启了60余天没日没夜的抗疫“逆行之旅”。



  第一时间,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和行政后勤保障部门主任、护士长全部参加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培训会”举办。肖雪琴在会上清晰明确地提出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安全责任到位、防控措施到位、检视问题到位、个人防护到位、知识培训到位、应急队伍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应急响应到位“十个到位”的工作思路,成立12个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肖雪琴还兼任综合协调组、病人转运组、院感控制组、信息报告组4个组的组长。



  第一时间,迅速启用以感染科大楼为核心区域的隔离病区,派出第一梯队人员进驻,同时租用医院周边宾馆作为隔离病区医护人员的临时驻地。


  第一时间,医院面向院内外招募新冠肺炎医疗志愿者。



  第一时间,转运医院中医部所有住院患者至西医部,腾空中医部综合业务大楼作为备用隔离病房,最大限度保证新冠肺炎病人收治床位数,为全州疫情防控做好准备。



  第一时间,制定实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成立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集结全院最强专家力量,多学科并肩作战。


  第一时间,协调全院医疗后勤保障物资,接收社会爱心捐赠,千方百计筹集医用防护物资,并对捐赠物资进行严格登记造册和管控。



  第一时间,启用P2实验室,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第一时间,安排全院干部职工口服预防性中药。


  ……


  战疫如救火!身为武陵山区规模最大三甲医院的院感专家,肖雪琴夜不能寐。


  为应对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的疫情,规范院内医务人员的防控行为,指引做好标准预防是关键。她日以继夜牵头组织制定工作流程及预案共计48个,其中制定岗位防护指引13个,防护流程12个,新冠肺炎消毒隔离工作流程17个,病区及特殊区域新冠肺炎应急处置工作预案6个,组织全州视频培训1场,院内培训33场次,培训对象涵盖恩施州所有医疗机构,培训达20000余人次,要求穿脱防护服等流程人人过关,确保培训取得实效,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精准、强大的感控力量。



  在她的3个笔记本中,密密麻麻记着每天的行程。许多天的结尾都是“晚十一点,驻地查寝”。每天,她周而复始接打电话、处理文件、参加会议,奔波于隔离病区和驻地之间……犹如不停转动的陀螺。


  “许多时候,直到忙到很晚才想起来没吃饭。”她说。


  2020年3月17日,恩施州新冠肺炎治疗区收治的最后一名确诊危重型患者经专家组审核,达到新冠肺炎治愈标准。至此,恩施州确诊病例实现“清零”。



  病人清零,感控不能清零!


  4月15日下午3:58,随着总指挥肖雪琴的一声令下,恩施州中心医院组织的一场针对如何管控无症状感染者的应急实战演练正式拉开帷幕:



  二线班医生杨飞在急诊科会诊后立即报告周意主任,紧急收治一名鼻骨骨折、鼻出血患者张三,其家属李四为近期武汉返恩人员。周意主任立即安排科室启动科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专人救治小组和专人护理小组,准备单间收治病人。由刘军副主任和杨飞主治医生负责患者张三医疗救治工作。科室专班医护人员均采取二级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工作鞋、防护服,戴一次性医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和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穿鞋套,加穿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


  病人和陪同人员怎么防护?多科如何协作?120如何转送?物资如何保障……演练现场,57岁的肖雪琴虽然略显疲惫但发出的每一道指令都响亮准确:“所有人员必须对演练流程熟练、清晰,确保十个关口无缝对闭环管理。”


  这一天,恩施州已实现新冠肺炎确诊住院患者“清零”29天,而肖雪琴脑中的弦一直没有放松。


  在抗疫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之际,这场应对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的实战演练,又走在州内所有医疗机构前面。


  “院感防控,就像整个医院的‘哨兵’,必须先人一步。”她说。





她,是医护人员的“肖妈”

  从“60后”到“90后”,抗疫医护人员都叫肖雪琴“肖妈”。这声“肖妈”,代表了最真的信任和依赖。



  1月22日,恩施州中心医院组建战疫“第一梯队”。肖雪琴和所有医护人员一样剪短了头发,在誓师大会上为“孩子们”打气。


  “‘90后’是梯队中的主力军,战前给他们打气,是为了让这些年轻‘战士’更有信心!”肖雪琴说。


  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医务人员的健康设立了物理、药理、心理等多道防线,“平安归来”绝不是口号。


  面对着看不见的敌人,她总是运筹帷幄,始终奔波在最前沿,亲自示范、一一指导、全程监督。她走进隔离病区,用“火眼金睛”检查工作,陪医护人员拉拉家常,跟患者说几句鼓励的话。



  “我出现在那里,比说一万句都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她说。


  “戴口罩一定要做密合性试验”,“摘口罩一定要闭眼,屏住呼吸”, “手消毒的时间不够15秒继续消毒”,“这些医疗废物必须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必须每天口服预防中药2次、洗澡2次。”……她的“唠叨”犹如一个严格的母亲。



  “她的工作可以细到摸医护人员的头发,保证他们按照规定洗了头发。”同为经历过SARS、甲流、H7N9等疫情防控“老兵”的感染科主任李小丹对她“不放过一根头发丝”的细致表示钦佩。


  疫情发生以来,全院5个梯队共计400余人先后投入战斗。坐镇指挥部一线靠前指挥的肖雪琴坚持每天清晨和队员们同步到达隔离病区,看着他们穿戴防护装备。


  看到有人穿着不方便,她会毫不犹豫蹲下去跪在地上为他们穿上鞋套、整理防护服。


  面对不好意思的躲闪,她说:“你们安全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每天繁重的工作结束后,无论有多晚,她都会去医护人员驻地,询问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身心状况,探讨战疫的最新进展。访完98个房间,要2个多小时。


  教患者练健身功法“八段锦”,为医护人员过生日,为一线职工解决生活难题……事无巨细,她总是亲力亲为。


  “逆行冲锋,患者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就不能让医护人员倒下!我累一点又算什么?”她说。



  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护理组长雷微曾计划组织5名护士成立抗疫心理小组,深入驻地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没想到话一出口,肖雪琴立马否决。


  理由很简单:驻地也是隔离区,也有风险。“不让我们去危险的地方,她自己却勇往直前。”雷微哽咽了。


  2月21日,医院科教部员工谭德彩回老家奔丧,却因为疫情防控被拦在了路上,情绪接近崩溃。情急之下,她拨通了肖雪琴的电话,电话一通,无助的她忍不住哭出来了,断断续续说了她的处境。


  肖雪琴首先安抚了她的情绪,迅速打电话,并安排几个相关部门帮忙联系,寻求到了最稳妥的解决办法。


  谭德彩回来写了一封感谢信,信里写道:“困难面前我找到了组织,找到了依靠,感受到了温情!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现在提笔,写到动情处,依然会泪流满面!感恩这么好的单位、这么好的领导、这么好的同事!因为有你们,我三生有幸!往后,我亦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温暖更多的人和事!”



  为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县乡基层医疗机构,3月1日,在恩施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恩施州中心医院支持下,肖雪琴组建了一支感控监督突击队,内设9支小分队,由恩施州中心医院临床科室护士长、院感检测员、业务骨干组成,实现一队包一县(市),覆盖乡镇卫生院以上132所医疗机构的感控工作指导。



  由于巡查组的队员都是临时从全院各个科室抽调过来的,接到任务时,由于对巡查指导单位情况不是很熟悉,大家对能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有点担心。肖雪琴心里十分清楚队员们的顾虑,每天都会打电话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今天工作顺利吗?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没有?”“生活还习惯吗?有生活上的困难及时给我说。”“休息得怎么样?合理安排一下工作,晚上别弄太晚。”“晕车的两位妹妹怎么样了?可以克服吗?”


  队员说:“‘肖妈’一句句暖心的话不断鼓舞着我们、指引着我们,让我们高质量地完成了巡查工作。”


  3月24日,第一批天津援恩医疗队队员撤离恩施。临别之时,肖雪琴一一给队员一个拥抱。



  抱着抱着,大家都红了眼眶,肖雪琴眼泪潸然而下:一起在隔离病区并肩战斗,一起过生日切蛋糕,一起喝油茶汤、跳摆手舞……太多个难忘的画面难以忘怀!



  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科医生张力说:“短短40多天风雨同舟的历程,恩施人民的坚强和乐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和恩施州的医务人员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肖妈’也是我们大家的‘肖妈’!”







她,是外孙“不称职的外婆”

  被大家叫“妈”的肖雪琴,却称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婆”。



  1月24日,肖雪琴的女儿在朋友圈发了“想妈”两个字。就在四天前,她在医院生下了宝宝。


  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肖雪琴,那时,正带领专班组建疫情防控突击梯队,建立核酸检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这位“不称职的外婆”只能在每晚工作结束后深夜时分,通过手机视频问问女儿的生活状况,看看睡得香甜的外孙。


  大年三十的晚上,原本承诺给家人做一顿团年饭的肖雪琴却在为感染科送防护物资,检查防护物资质量,指导一线防护隔离工作的落实,直到凌晨3点才返回办公室休息。



  肖雪琴的丈夫杨明成是恩施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二级调研员。2018年,作为精准扶贫督战队队长,杨明成负责来凤、宣恩片区的工作。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导致腰椎骨折,后不得不摘除。肖雪琴由于工作很忙,住院手术的丈夫只能由年迈的父亲代为照顾,而丈夫并没有埋怨,反而担心肖雪琴的身体。丈夫康复出院后,又接到任务先后督战恩施立讯工厂招工、巴东县野三关镇茶园岭村精准扶贫。



  就在疫情发生前,因为过度劳累,杨明成在扶贫点晕倒受伤,导致肋骨骨折、牙齿折断3颗。当时肖雪琴正在省里参加政协会议,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分心,杨明成刻意隐瞒了此事。


  疫情发生后,妻子在医院连续值班,女儿在坐月子。忍着伤痛,杨明成依旧主动向单位申请,冲上“疫”线,连续数十天蹲守在村道管制卡口。疫情期间,小区没有物业,他又拖着病体参加小区值班和打扫卫生。


  “疫情当前,责任在身,我们绝不能退缩。”疫情期间,一直没能见面,夫妻俩已经习惯在微信上互相鼓劲。


  都说家庭是船,事业是帆,帆儿推动船行,船儿扬起风帆。夫妻俩相互支持和帮助,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安心的放开手脚大干事业。


  肖雪琴从一名普通护士到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再到全州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带头人;从一名民革普通党员到民革恩施州委副主委,再到州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从单纯的医院感染管理者到三级医院行政管理领导,再到等级医院评审省级专家,平凡的肖雪琴在多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为州劳模的她肩挑多担,身任多职,却始终心怀群众,用汗水和心血丈量着跨行业奋斗的艰辛,用执着和认真参政议政为社情民意呐喊发声,针对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反应的难点、热点问题,她撰写了《关于规范化建设救护车消洗站的建议》《关于将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均纳入享受子女教育倾斜政策范围的建议》2件社情民意信息,分别提交民革湖北省委和恩施州政协,铨释了委员的职责,用责任与担当把控院感管理,精通等级医院管理,推动全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杨明成从恩施州文体局到恩施州纪委工作,再到州人社局调研员、督战队队长……他经常说:我作为分管扶贫的同志,就应该走最远的路、翻最高的山、帮扶最远的贫困户,这样才能给大家带好头。他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产业基地、边远户落以及村级完小、卫生室、福利院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实地查看百姓生产生活、公共服务设施、传统产业发展等现状,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收集群众反应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落实落地。



  为宣恩县慈善总会捐款现金12万;为宣恩、巴东、来凤防疫定点医院捐赠价值290万的防疫物资;为57名一线医护人员购买爱心保险,总保额合计1140万元;驱车374.7公里,为荆州市荆州区东城街道解放社区捐增蔬菜2000斤;为一线医护人员驻地送餐、驻地消毒共62天;1人参与爱心车队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数日……算上兄弟姊妹,肖雪琴全家共12人参与抗疫工作,其中1人在前线指挥,11人在各自岗位各尽其能、齐心抗疫。



  4月6日,肖雪琴收到了一位出院患者写来的感谢信:“在那个漆黑的夜晚,我被救护车送到了恩施州中心医院中医部感染科。在这里的14天,只感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那时的无助、恐慌让人彻夜难眠情绪特别低落,对疾病认知不到使我惶恐不安,看着每天新闻里更新的数字,看着护理人员来回穿梭的身影,更让自己忧心重重。直到您的出现,在百忙之中专程来看望我们隔离患者,您的慈爱、您的宽慰让我得到了安慰。看到您的精心安排、听着您的细心关爱,这份真心感动了我和其他患者。我将以你们为榜样,努力工作,回馈社会,积极传递正能量。”



  肖雪琴把这封感谢信发给了女儿。女儿说,以后等宝宝长大了,一定会给他读这些信。让他知道,在2020年那个难以忘怀的春天,外婆做了些什么。


  肖雪琴欣慰,从寒冬腊月到春暖花开,所有的战士平安归家,她的承诺终于兑现。





供稿:民革恩施州委会

编辑:省委会宣传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