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 昆明园区这样聚人气强底气
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了昆明3个远郊片区的新生。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滇池度假区分别在黑林铺片区、牛街庄片区、海埂片区起步建设,随后陆续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度假)区,成为昆明最早的产业发展聚集区。
经过29年的发展,3个园区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产业基础都迈上了新台阶。2020年,昆明高新区、昆明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2407.9亿元、2218亿元,度假区服务业总收入达1108亿元。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聚集发展,已是昆明市产业发展的高地。
产业发展也带来了人气。据3个开发(度假)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3个开发(度假)区常住人口超62万人,占昆明市常住人口的7.37%。
人气渐长的背后,是园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产城融合推动了昆明城市半径的延伸,过去的泥泞荒地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绿树成荫的公园、高楼林立的小区,以及医院、学校、超市、商圈,人们生活基本所需的衣食住行都能不出园区就近解决。越来越多的人随着工厂、企业的进驻而进入园区,也伴随着园区的发展把家安在了园区,曾经的城市远郊逐渐成为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区。
昆明经开区
做好民生绿色两篇“幸福文章”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9年来,昆明经开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不遗余力发展民生事业。经济建设反哺民生,宜居宜业好口碑不断引来“金凤凰”,形成了经济、民生双赢的良好局面。
“十四五”期间,在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经开区双重“身份”下,昆明经开区明确提出“打造绿色园区新样板”的目标,持续做好“民生”“绿色”两篇“幸福文章”。
加大投入
补齐民生短板
相比主城区,园区衣食住行、看病上学不便利已逐渐成为过去。
“现在上班方便多了,绕城高速、昆玉高速都能走,还能坐地铁了。”在昆明经开区国际汽配城做销售的小陈说。“十三五”以来,昆明经开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1.5亿元,建成48条总长度50.73公里的市政道路,打通了绕城高速、昆玉高速连接道路。昆玉高速鸣泉收费站取消、地铁4号线建成,不仅便利了出行,也降低了成本。
石龙路。
“十三五”以来,昆明经开区民生经费投入118亿元。实施了“三名工程”,引入昆一中、昆三中、中华小学等8所名校,新增各学段学校、幼儿园21所;建设经开人民医院新院,加快推进国家区域肿瘤治疗中心建设,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合作办医取得积极进展;医疗和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7%以上。在医疗、教育方面,与主城区的差距日渐缩小。
统筹推进社会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搭建起街道、社区及行业网格1615个,实现全区一张网、全覆盖,构建智慧城市治理模式,建成IOC智能运营中心,持续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及应用,视频监控实现交通结点、重点区域视频专网覆盖;持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40起27人;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建立“五级”疫情防控网格,常态化抓好“内防输入、外防反弹”,疫情防控措施得力。
昆明经开区城市智能运营中心。
“十四五”期间,昆明经开区将加快推动渝昆高铁、福宜高速、三清高速、昆石高速王家营立交、轨道交通9号线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安石公路市政化改造、经开103号路北段等一批重点道路项目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力争市政道路年均增长20公里以上,路网成熟度达60%。高标准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推进西邑村、倪家营等18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园区环境形象。实施5G基站、充电桩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完善商业、文化、消费等服务功能,打造10分钟公共活动圈、15分钟生活圈。加快建设“智慧城管”“智慧交通”,健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城市管理体系。持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快创新
构建多元绿色环境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目标对以工业经济为主业主责的园区来说,是更高、更严的绿色发展要求。
“十三五”期间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绿色园区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昆明经开区,“十四五”提出“打造绿色园区新样板”的目标。
昆明经开区生机盎然。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实施碧水行动,完成宝象河流域排水收集系统改造工程,推进3条入滇河道及支次沟渠水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提升入滇河道水质。完成倪家营、普照水质净化厂二期改扩建工程,实施污水提升泵站改扩建项目,提高水质净化厂及管网设施运行效率,实施村庄雨污分流工程,2025年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全力守护蓝天净土,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工业污染源管理和颗粒物污染防治,整治扬尘污染,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8%;强化土壤保护和治理,改善区域土壤环境。
生态公园一角。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构建绿色能源、节能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强化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任务;持续开展美化绿化和景观提升治理行动,提升园林绿化景观品质,2025年园区绿化覆盖率要达42.5%。
除了生产生活的环保绿色,结合自贸试验区建设,昆明经开区通过加快制度创新,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绿色”环境,为企业发展打通“绿色”通道。
目前,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率先落地的创新制度包括一业一证改革、集群式注册、一颗印章管审批、先建后验、拿地即开工等,大大提升了园区的投资便利度。“十四五”期间,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将通过打造若干企业总部型、技术中试型、专业园区型科技企业加速器,构建“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双创载体平台服务体系等,打造更优的创新创业环境。
4月30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启动。
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各类优质创新创业平台80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培育新增100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若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新增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10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5年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8%以上。加强双创人才建设,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改革试点,建立引进人才“绿卡”制度,设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力争2025年专业技术人才达1.5万人、经营管理人才达1.2万人、高技能人才达1.2万人。
滇池度假区
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观景路旅游公厕干净整洁有特色、滇池路“孔雀”华灯亭亭玉立、七公里转盘“春城圆舞曲”雕塑气势恢宏、公园1903体验“一站式”休闲娱乐的乐趣⋯⋯近年来,随着辖区居民人口不断增加,度假区严格遵循“花小钱、办大事、见成效”的原则,狠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持续通过“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治乱”“治污”“治堵”以及“增绿、添彩”等举措,着力解决城市市容和生活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继续对重要城市道路进行优化提质,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度假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14502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8667人相比,增加66360人,增长84.36%,年均增长6.31%。其中,海埂片区常住人口121943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7419人相比,增加64524人,增长112.37%,年均增长7.82%。
度假区七公里转盘“春城圆舞曲”雕塑气势恢宏。
整治市容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良好的生态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是度假区的“金字招牌”。2019年,度假区制定了《度假区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重要城市连接线、主要城市道路优化整治,按照“一路一策、一路一景”的原则,形成一个节点一个景致,一条道路一个特色,并对支次道路、背街小巷、老旧小区进行对标整治提升,全面推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
道路整洁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提升改造不仅是对绿化、景观灯等外在形象的美化,还对内在道路功能和短板进行调整。其中,重点对滇池路、红塔东路、红塔西路、迎海路采取更换人行道结构层、铺贴透水砖、调整路面雨水流向、提高低洼路段路面标高等措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实现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生态和谐、设施完善的工作目标。
经过两年的整治,度假区11条重要城市道路和区域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已经结束,除部分因地铁施工影响工期外,正在全力组织收尾和局部的绿化提升。通行舒适度和景观观赏性、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城市市民休闲场地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度假区正在推进兴体路和兴海路的道路提升改造工作。
变电箱换新装。
今年以来,度假区结合COP15对市容环境保障提质提升工作提出要求,优化提升辖区内11条重要城市道路,对支次道路、主要出入口、重要道路及海埂大坝、云南民族村、海埂公园、永昌湿地等景区景点周边道路区域进行提升改造。
今年新增城市绿地15公顷
建区之初,度假区就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发展中,着力推进生态度假区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按照今年市级目标任务,度假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规划建成范围内新增城市绿地15公顷,建设公园绿地8公顷。同时,结合“世界春城花都”品牌打造的要求和“一园一品”原则,新建2个花卉主体小游园,提升改造2个花卉主题公园,建成1个立体绿化示范点,建设不低于1条(段)有绿化喷雾设施道路。对新建和提升改造的道路,通过栽植高大乔木,因地制宜配置灌木或者宿根类花卉,打造1条特色春城林荫大道。
绿树红花装点度假区。
记者从度假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区今年新增城市绿地7.8公顷,建成1个主题小游园,提升改造1个花卉主题公园绿地。其中,以“滇池记忆、山水民情”为设计主题打造全线贯通的滇池路林荫绿道已经全部完成,还设置了3组立体花坛、摆放130万盆花,成为独具特色的重要节点。
旅游厕所是文明的窗口,也是景区文明程度的体现。度假区自2014年开始探索旅游公厕建设改造,目前辖区范围内新建的53座旅游公厕全部按照2A以上标准设置,并在滇池大坝、红塔西路、体院路完成4个智慧公厕改造,增添了智能电子显示屏。
旅游厕所干净无味。
这些旅游公厕不仅设有爱心驿站,可以给市民提供热餐、休息、饮水、手机充电等便利化服务。厕所内还专门设置了家庭卫生间,专门为带孩子的家长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服务,受到了市民及游客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度假区将以精细化、长效化、智慧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全面推进COP15市容环境提质提升工作,完善城市管理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服务转变,努力让辖区的市容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城市景观更加美丽迷人、出行条件更加安全便捷、人居环境更加温馨舒适。
昆明发布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
有变化!昆明修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管理办法
210亿元!“央企入滇”拟与昆明签约5个项目
点赞!8家昆企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小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