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烂片?惊喜?《中国乒乓》值不值得看?

后浪电影 后浪电影 2023-04-09

无名》 

经历了紧急调档的风波,邓超和俞白眉联合执导的《中国乒乓》终于在2月17日和大家见面。

 

邓超和俞白眉曾多次合作创作影片,作品常被称“浮夸”、“烂片”。所以,《中国乒乓》在官宣时,多数人并不看好。

 

而这次,他们似乎给出了一个不太一样的答卷。

 

《中国乒乓》聚焦于90年代初的中国乒乓国家队,描绘了1995年世乓赛斯韦思林杯绝地反击之战。

 

片子到底怎么样呢?

 

 


历史中的《中国乒乓》

POST WAVE FILM

 

《中国乒乓》的背景反映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真实状况:


1988年兵败汉城奥运,1991年世乓赛创历史最差成绩,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单0金牌……那个时候,乒乓的荣誉基本属于瑞典,瑞典男团在世乓赛上实现了三连冠。

 

而片中所说的“绝地反击”,说的正是1995年世乓赛,斯韦思林杯。

 

 

除了成绩惨淡,彼时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球员也面临青黄不接、基本情况无法统一的情形。

 

所以1995年的世乓赛的“国乒五虎”,确如《中国乒乓》中形容的那样:伤的伤,瞎的瞎,小的小,老的老。

 

“国乓五虎”,原指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彼时国乓男团主教练是蔡振华。


 

队内主力马文革伤病严重;老将王涛已过黄金比赛年龄;而刘国梁、孔令辉那会则还是无经验的年轻小将。

 

尽管《中国乒乓》中的角色并没有使用这些人的原名,但人物塑造上也一一对应了真实事件中的这些人。

 

戴敏佳,“临危受命”回国当总教练,夸下海口两年夺冠,主要以蔡振华为原型。

 

白民和,队内主力,桀骜不驯,在95年世锦赛上面临手废风险负伤上阵,主要以马文革为原型。

 

 

黄昭,大龄选手,实力强,经验多,却有心魔需要克服,主要以王涛为原型。


 

龚枫,国家队藏起来的秘密武器,削球手,高度近视,沉默寡言,出身贫寒但倔强,主要以丁松为原型。


 

侯卓翔,年轻队员,机灵,主要以刘国梁为原型。


 

董帅,年轻队员,主要以孔令辉为原型。


 

陈文,优秀运动员,但被指定为陪练,后离开国家队,做烧烤生意。




《中国乒乓》的得与失

 POST WAVE FILM


一如片名,《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的重点部分,即描绘了1995年斯韦思林杯的这一场背水之战。乒乓球桌上最激烈的情形,也正是在这场高潮戏份中。

 

《中国乒乓》是如何做的?

 

特写,特效。

 

也许是还原专业运动员的打法有一定难度,球赛的呈现有一种“科幻感”,且不提转场的特效,乒乓球的慢动作运动特写占了很大比重,在这样的设计中,人物一定程度被隐去,视觉也徒留炫技之感。

 

特效之外,《中国乒乓》在角色塑造上的遗憾同样很明显。

 

首先,是在刻画对手球员上,依然有一种看待“敌人”的思维。但创造这种对立,并不利于塑造主要人物,也不理智,功能只是简化地强调赢得比赛这一目的。

 

其次,无论是教练戴敏佳,还是主要人物白民和、黄昭、龚枫……我们从他们的行为动机上看,戴敏佳的回国是为了盘活中国男乓;白民和冒着终身残疾风险上阵是为了给国家争得荣誉;黄昭在国外甘受寂寞也是为了回归后更大的使命……

 

 

他们的动机和出发点,都宏大且趋同,尽管这种统一的信念满含情感,但对于个体塑造上来说,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我们没有在哪个人物身上看到谁对乒乓有一种纯粹的热爱,这对于塑造体育精神来说,略显遗憾。

 

也就是说,剧作把乒乓设定为人物的事业选择,而非和他们自己的人生紧密挂钩的内在驱动。

 

体育训练必然是个枯燥的过程,在漫长岁月中,一代代运动员何以坚持,何以抵御这种乏味?我相信不乏真正的热爱。

 

但《乒乓》是否真的食之无味?邓超和俞白眉是否真的失手?

 

也许不然。

 

影片中提到的胶水、邓超想要为球员争取的动作捕捉仪等并非闲笔,它对应着工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的90年代的中国,彼时的人们满含渴望和期待。

 

此外,也不乏个体和集体关系的探讨。

 

电影中有个人物叫陈文。

 

 

从剧作角度讲,他虽作为次要人物之一推动龚枫人物形象渐渐饱满,但也同时让人们看到了体育竞技残酷的一面。

 

陈文是电影中唯一没有原型的人物,代表着一批默默奉献的陪练。

 

他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在片中的实力也不比“大哥”白民和差。但在国家队的决定中,他最终成为了被任命为“秘密武器”的龚枫的陪练。

 

于是,心态失衡之下,他与龚枫矛盾渐深,直至大打出手被国家队开除,教练戴敏佳送别他时对他表示支持和理解,常年单一的训练生活使他没有其他的就业技能,回到了老家的陈文开了一家烧烤摊,彻底过上另一种生活。

 

陪练是一批很难被观众看到的存在,像是起初意气风发的陈文,或许也曾在乒乓球桌前幻想过自己的告捷之日。而能站在舞台的人终究是少数,出于种种原因,多数人最后成为了绿叶,或是在同样艰苦枯燥的训练时光里被牺牲。

 

陈文在龚枫赢得比赛的那夜哭着和妻子说,自己也胜利了,他的情绪中,必然带有怀念、感动、释然与心酸,也许影片没有那句台词,这种厚重复杂的情感会更深。

 

尽管国家队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没有人会否认,其培养过程极为残酷。

 

在戴敏佳身上,同样有探讨个体与集体关系的戏份。

 

 

91年世乒赛败北后,领导约谈戴敏佳,这一场戏份中,领导对戴敏佳颇有微词,甚至怀疑他的个人生活作风奢靡,话里话外皆是批评的意味。

 

戴敏佳的妻子王盈在这一场戏中,摔锅质疑领导。

 

这最直接的是体现戴敏佳本质的朴素,但在王盈的反驳中,也能隐约看出对于个体需要在集体中过度牺牲的质疑。

 

……

 

《中国乒乓》确实存在着值得玩味之处。

 

 

体育电影,不好做

POST WAVE FILM

 

体育类电影,大体都有基本的框架,可以按图索骥,但难点也同样伴生。

 

在大家都知道最后结局的情况下,如何还能打动观众?宏大叙事和个体呈现究竟该如何编排?个体与集体的复杂关系,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述最合适?

 

说到这,让人想到前几年陈可辛的《夺冠》,同样是以一个教练为全片的支点人物,描绘在关键赛事中人物群像的悲欢喜乐。

 

 

《夺冠》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相对准确的。

 

《夺冠》以郎平的经历为轴线,把两代人的差异讲了出来,当然,时间跨度上也更长。

 

新一代球员较之老一代球员,需要面对的更大问题是——

 

找到自己。

 

 

80年代的女排为了崛起,女孩们如备战沙场一般的苦练,甚至消耗着自己的身体,中年带着伤病的郎平辞去美国队教练,回国担任起女排主教练。

 

她带给女孩们一份问卷,问她们喜不喜欢打排球,为什么要打排球。

 

不乏有人坦言,并不喜欢排球,打排球是为了父母。

 

遭受过争议与谩骂的郎平,这一时期同样开始思考打排球对她来说的意义。

 

就像她在美国超市门口回应占用残疾人车位的问题那样:

 

“我同样想知道为什么(打排球让我伤成这样)。”

 

当思索回到自身,个体的价值与需要得到尊重,再次回望集体时,才能真正谈论付出。

 

因为热血的神话总是好看的,但也是转瞬即逝的,而人真正面对伤痛、看向自己的时刻,往往是更漫长的岁月。




作者丨飞檐
影像作为媒介的可能性。

编辑丨三水    排版丨石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
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推 荐 阅 读
走出国门的《流浪地球2》,海外观众的真实评价是?
详 细 课 程 介 绍   |   专 业 干 货 分 享
关 注 【 后 浪 电 影 学 堂 】 公 众 号
影 视 课 程 大 礼 包   免 ! 费 ! 领 ! 

POS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