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晚三国名将录之陆逊篇(三)黄钺对黄钺—吴魏石亭大交兵(完整版)

握中悬璧 握中悬璧 2022-03-18

↑↑↑

喜欢的话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哦


夷陵之战结束后,吴蜀双方重新开始了议和,东吴一方的主要负责人正是陆逊。当时写给蜀汉的国书都由陆逊过目并修改,为了表示信任,孙权甚至把大印也给了他,可见陆逊在孙权的心中地位之高。

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此时东吴的战略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可以将主要军事部署放到曹魏方向了,而曹丕也在几年之内连续发动了两次大规模南征,但都没收获什么战果。

到228年,曹魏西线开始不太平了,先是上庸的孟达谋反,然后就是诸葛亮出师北伐陇右大震,虽然张郃击败马谡化解了蜀汉这次攻势,但曹魏也不得不加强西线的防卫。

孙权这时感觉时机已经到来,他打算在东线也搞一个大动作,由此也引出了一场并不为人所熟知的旷世大战。

这场被后世称为石亭之战的战役规模极为宏大,双方投入总兵力达二十万人以上,远远超过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同一时期诸葛亮发动的北伐之战虽然名气极大,但规模却远不能与石亭之战相比。

而且这场大战所造成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此战过后,大司马曹休郁郁而终,这直接改变了曹魏的政治格局。此外,之后二十多年里曹魏都在东线采取守势,而孙权也顺势称帝,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彻底形成。

石亭大战的主角之一是周魴,虽然此人默默无闻,但他的儿子周处却是大名鼎鼎,远胜于自己的父亲。

不过虽然周魴声名不著,但事实上他智勇双全,如果没有他的努力,东吴绝不可能取得这场辉煌的胜利。

事情要从228年夏天说起,当时孙权已经有了称帝之心,毕竟吴蜀议和已经好几年了,诸葛亮忙着北伐,肯定不会和他计较这些。可以说孙权对局势的判断非常准确,但他需要一个契机,即一场军事上的胜利。

可是想取得大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无论襄阳和合肥两个方向都不是容易得手的。合肥就不说了,当年逍遥津的惨败历历在目,而襄阳及樊城也是易守难攻,连关羽都啃不下的硬骨头,孙权也没什么把握。思来想去也只有诱敌深入并在野战中取胜这一种办法了。

当时周魴正担任鄱阳太守,在当地剿匪过程屡立功勋,他也和生活在山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孙权打算让周魴去联系其中有些名气的人,让他们去坐镇淮南战区的曹魏大司马、扬州都督曹休处诈降。

被命密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敌所闻知者,令谲挑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可周魴却说这些人太不靠谱,容易泄密,那样的话就前功尽弃了,所以要是诈降就得我亲自上阵,派往曹休处的使者得用我的亲信才最稳妥。

鲂答,恐民帅小丑不足仗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亲人赍笺七条以诱休。(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孙权答应了这一请求,于是周魴立刻开始行动,他一口气写了七封信,其中对曹休的赞美溢于言表,然后又阐述了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等等,终于打动了曹休。

其实曹休虽然中了诈降之计,但并不能说他就是个蠢人,相反此人是曹氏二代的佼佼者,与曹真一东一西,可谓朝廷柱石。

当年曹操就称赞他为曹家的千里马,汉中争夺战时,曹操又让他独当一面。曹休辅佐曹洪击退了张飞和吴兰,立下大功。后来在魏文帝时期,他坐镇东南,多次击败吴国,在石亭之战前,可以说他是东吴克星也不为过。

曹休之所以会相信周魴,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在一年前有韩当之子韩综降魏之事发生,这次周魴提出投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权虽以父故不问,综内怀惧,载父丧,将母家属部曲男女数千人奔魏。魏以为将军,封广阳侯。(三国志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其次,周魴在信中提出鄱阳郡百姓并不愿意归顺东吴,一但曹魏有所表示就很容易被煽动。当初曹操曾经拉拢鄱阳郡百姓作乱,结果遭到贺齐和陆逊的血腥镇压,可以说鄱阳郡的人对东吴政权还是比较仇恨的,所以这一点可信度也很高。

二十一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齐与陆逊讨破突,斩首数千,余党震服,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最后,为了得到曹休的信任,周魴曾割发为誓。也许现在看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在三国时代这可是极为严重的。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割发在当时叫做髡刑,是惩罚奴隶用的。曹操也曾因马踏麦田而割发代首,三军立刻令行禁止。所以周魴此举这算是极重的誓言了,战后孙权也对周魴的牺牲大为感动。

鲂乃诣部郡门下,因下发谢,故休闻之,不复疑虑。事捷军旋,权大会诸将欢宴,酒酣。谓鲂曰:“君下发载义,成孤大事,君之功名,当书之竹帛。”(三国志吴书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既然曹休已经中计,那么这场大战就势在必行了。不过毕竟曹休也是一代名将不容小觑,于是孙权特意招来当时担任荆州牧的陆逊进行指挥。此前曹休对东吴的战绩是全胜,但可惜这次遇到陆逊,他的好运就要到头了。

曹休目前是志得意满,不久前他攻破了皖城并斩杀东吴守将审德,韩综、翟丹等人先后率部向曹休投降。如果再能将接应周魴之事顺利完成,他的声望将到达顶峰。

吴将审德屯皖,休击破之,斩德首,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第九)

目前皖城是曹魏领土中最靠南的一个突出部,如果经过皖城并继续南下来到长江北岸,就能到达周魴所在的鄱阳郡的北部边界了,因此经过皖城南下也是曹休的必选之路,因为走濡须水的话就达不到这一战略目的。

对于东吴来说,皖城的丢失也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它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扎进了东吴的国境。魏军若从皖城出发,走水路沿着皖水向东南进发,只要走百余里就可以到达皖口。皖口就是今天安徽安庆市,这是东南政权在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据点,绝对不容有失。

后世太平天国就是因为丢掉安庆,才被湘军长驱直入包围天京,从而败亡。所以皖城在曹魏控制下对东吴来说就像头顶上悬着一把利剑。这次东吴进行了在十几年前逍遥津战败后最大的一次兵力集结,夺回皖城是势在必行的。

不过曹休要是从皖城出发,不可能去东面打皖口,因为这不是他的战略目的,他只会继续南下,但这就有一个后路可能被断的风险。

最早看出问题所在的是满宠,他上疏说:“曹休所行线路,背后是湖,旁边是长江,进易退难,应该早作防备。”但满宠的上疏还没送到,曹休就急匆匆地出发了。

宠上疏曰:“曹休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江,易进难退,此兵之洼地也。若入无强口,宜深为之备。”宠表未报,休遂深入。(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在曹休大军出发后,蒋济也看到了其中的危险,他认为一旦大军过于深入且被孙权纠缠住,荆州方向的朱然就会袭击我军后方,但他的警告也完全没有引起重视。

大司马曹休帅军向皖,济表以为“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朱然等在上流,乘休后,臣未见其利也。”(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不过等曹休大军到达皖城后,荆州方向的吴军却没有如同蒋济所说向东进发而是向北进军安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军至皖,吴出兵安陆(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原来曹魏这次军事行动并不只是一路出兵,按计划都督荆豫二州军事的司马懿也将出兵进行协同作战。

当时叛将孟达已经被剿灭,司马懿可以全心全意投入针对吴国的军事行动,他在对魏明帝的报告中说道:“东吴认为我们不习水战,因此防备不足。如果在东线吸引住孙权主力,然后出其不意用水军突袭夏口,必然大获全胜。”

对曰:“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

按照这一思路,司马懿专心造船,组建了一支颇具实力的水军,并等待机会南下。不过他的战略构想却注定无法实现,因为在他的计划中,要以他的荆州军为主,而东线只是佯攻。这样的计划曹休当然不可能同意,因为在曹休看来,担任辅助的应该是司马懿才对。

这样一来司马懿就成了配角,战胜了没有功劳,战败还可能背锅,这种事没人愿意干,于是司马懿就开始磨洋工。

石亭大战是八月份开打,司马懿一直拖到了冬天才出兵,结果又以冬季水浅大船难行为由取消了进军计划,彻底打了一次酱油。这种操作要说司马懿不是故意拖延真的很难解释得通。

至荆州,会冬水浅,大船不得行,乃还屯方城。(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从襄阳南下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沿着汉水水陆并进,因为司马懿训练了强大的水军,所以他只要出兵肯定走这条路。

另一条路则是东边的随(随州)枣(枣阳)走廊,而安陆正好在这条通道上。东吴为了防备司马懿南下,特意进军安陆作为牵制,但他们可能并不清楚曹魏朝堂中的形势,即司马懿注定是出工不出力。

除了中路曹休主力十万大军以及西路司马懿的荆州军以外,此次大战曹魏还部署了第三路军队,东路军以贾逵为总指挥进攻东关。

太和二年,帝使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曹休从皖,司马宣王从江陵。(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众所周知,合肥是三国时期魏吴两国争夺的焦点,当时在合肥以南有一片大湖名叫彭蠡泽,今天这片湖称为巢湖,但面积已经大为缩小。

有一种说法认为彭蠡泽是鄱阳湖的古称,其实这是错误的,彭蠡泽在长江以北,这就是满宠说曹休大军“背湖”的原因。

澎蠡泽经过东南方的濡须水流入长江,而濡须水就是双方在东线反复争夺的焦点之所在。

赤壁之战后不久,曹操再次领大军南下,孙权为了御敌在此处修建了一座要塞,也就是濡须坞。

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

濡须水东岸有七宝山,西岸又有濡须山,濡须坞就坐落在两山之间。它扼守住濡须水,周遭地势险要,可谓易守难攻。而曹魏东路军的进攻目标东关就在濡须山上。

就这样,曹魏调集了三路大军一同进发,有一鼓作气饮马长江之势。八月份,孙权亲自来到皖口前线为陆逊壮行。他不仅授予陆逊东吴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假黄钺,更是亲自为陆逊驾车,恩宠和信任已经无可复加。

陆机为逊铭曰:魏大司马曹休侵我北鄙,乃假公黄钺,统御六师及中军禁卫而摄行王事,主上执鞭,百司屈膝。吴录曰:假逊黄钺,吴王亲执鞭以见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裴注)

如果说陆逊第一次做大都督时,东吴军中诸将还有人对他不服气的话,那么夷陵之战陆逊大败刘备之后,就基本上已经奠定了他东吴军中第一人的地位。如今他又得到假黄钺,掌握了军中的生杀大权,再也没有人敢于质疑他了。

巧的是,对面的曹休也拥有魏明帝曹睿赐予的假黄钺,两位同样受到主君信任且位高权重的统帅即将迎来正面对决。

鉴于曹魏三路大军中,司马懿的西路军完全是打酱油的,因此陆逊真正需要对付的只有曹休的中路军和贾逵的东路军。

现在陆逊就面临一个选择,究竟先打曹休还是贾逵。按常理说,柿子要捡软的捏,先找到敌军的的薄弱环节予以打击,不仅可以震慑敌人,还能提升本方士气。

不过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贾逵的兵力肯定远少于曹休,即使他能攻下濡须坞,威胁也远不如曹休,因为东吴掌握着制水权,魏军不太可能延濡须水南下进入长江一线。

而曹休的兵力太强大,是不能放任不管的,而且只要能击败曹休,利用水军优势夺回濡须坞也不是难事。事实上,东吴在屯兵皖口的时候就已经确认曹休中路军就是主要的打击目标了。

曹魏的情报机构毕竟也不是吃干饭的,在曹休南下的过程中,他就已经得知上了周魴的当,其实这时候若是他及时退兵止损还来得及,可惜对东吴全胜的战绩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再加上兴师动众却中了诈降之计对他来说太过耻辱,曹休坚决不愿退兵,他仰仗自己兵力强大,无视了同行的琅琊太守孙礼的警告,反而继续进军。

休既觉知,耻见欺诱,自恃兵马精多,遂交战。(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从大司马曹休征吴於夹石,礼谏以为不可深入,不从而败。(三国志魏书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不过魏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这一次东吴的兵力却不比曹休少太多,因为东吴集中了几乎所有机动兵力,多达九万人。

有了旗鼓相当的兵力,东吴这边的将领中也有人提高了最终的战略预期,这个人就是朱桓。他认为:曹休名不副实此战必败,他撤军的时候必定经过两个地点,即挂车和夹石,这两处道路险要,如果用一万军队去断其归路,就能全歼敌军,进而攻取淮南并威逼中原。

桓进计曰:"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孙权对这个计划是比较感兴趣的,于是马上去和陆逊商议,结果陆逊表示反对,出于对他的信任,孙权最终没有批准这一计划。

按说以陆逊在夷陵之战中的操作,他的胃口一向都是很大的,但为何这次却显得有些没有进取心呢,毕竟夷陵之战中他就断过蜀军的后路,尝到过这一战术的甜头。

实际上仔细推敲一下便能得知,朱桓这一计划有点太过冒险了,陆逊是稳健派统帅,不答应也是正常的。

为什么说朱桓冒险呢?首先他献计的时候,曹休已经率大军从皖城南下了,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去断后路意义并不大,因为断后路的前提是曹休战败。,而按照朱桓的要求,这支奇兵人数要达到一万,这就导致分散了兵力,让本就人数较少的吴军在兵力上更占劣势,同时也就降低了取胜的概率。

如果前线都不能获胜,断后路又有什么意义呢?夷陵之战时陆逊派韩当朱然攻打涿乡断刘备后路时,前线已经胜券在握了,因此这两次在客观条件上是不同的。

其次夷陵之战时,吴军完全掌握了制江权,可以很轻松地攻打蜀军的后方夷陵。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从皖口北上到夹石大部分路程都需要走陆路,东吴强大的水军没有发挥的余地。

一万人的部队规模并不小,难以隐瞒行踪,何况曹休也不是饭桶,想从对方眼皮底下偷偷溜过去谈何容易。如果被曹休发现后人家掉头回去就追着这一万人打,恐怕这支部队就要全军覆没了。

还有最后一点,除了曹休的十万大军以外,魏军还有贾逵的东路军去向不明,孤军深入敌后的话很可能会遭到贾逵的打击,后来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从安庆走廊北上还有其他路线,也就是无强口,这其实是最主要的交通线,曹休南下就是走的这条路。

若入无强口,宜深为之备。(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但既然这样的话,曹休撤军就不一定要走夹石的山路,他也可以从无强口返回,如果他这么选择,即使能够阻断夹石和挂车也没有意义了。关于这点,我们后面再详细说明。

总之,出于以上这几点原因,陆逊心里清楚这次并不具备打歼灭战的条件,集中兵力于前线击溃敌人是最有可行性的,于是他依旧按原计划进军,准备迎战曹休。

这场战役虽然被称为石亭之战,但是双方第一次接触却并不在石亭,具体位置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据推测应该在皖城东南不远的地方。

当时皖城附近还是曹魏的地盘,曹休算是主场作战,他打算布下埋伏以逸待劳。但这对陆逊来说就太小儿科了,当地全是平原地形,很难隐藏伏兵。陆逊见状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他亲自率领中路军三万人,令朱桓、全琮分别率领左右翼各三万人,三路齐发向魏军发起猛攻。

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果冲休伏兵(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按照曹休的计划,肯定是在他与陆逊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伏兵杀出一举击溃吴军。但陆逊偏偏不让他如意,兵分三部的目的是一上来就直接与曹休的伏兵接战,这样就打乱了曹休的计划,使他陷入了被动。

随着战局的发展,东吴逐渐开始占上风。此时曹休心里也清楚,陆逊和之前遇到的那些杂鱼比如审德等人不可同日而语,这次是不太可能占到什么便宜了,再加上之前周围的人多次劝说不要太深入,他终于意识到了危险,于是他开始打退堂鼓,退往石亭宿营。

战不利,退还宿石亭。(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石亭是皖县下属的一个亭,按照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记录,此地就在皖城以北的怀宁县和桐城市之间。

胡注云:“其地当在今舒州怀宁、桐城二县之间。(资治通鉴,胡注)

此地距离皖城数十里,至于魏军为何不退入皖城防守待援,我推测可能是当地囤积的粮草不多,难以供应十万大军使用太长时间,一旦粮道被断局面就危险了,再加上曹休和贾逵关系不慕,他怕对方会见死不救,因此还是尽快北撤更稳妥,但陆逊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

由于白天作战不利,魏军将士不仅归心似箭,精神也高度紧张。终于,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军营里发生了夜惊。

军夜惊,士卒乱,弃甲兵辎重甚多。(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陆逊在夜袭这一方面是强项,当初夷陵之战他就是这么做的,因此可以推测,魏军发生的夜惊很可能就是东吴的夜袭所导致的。吴军趁势掩杀,一直追到夹石,最后大获全胜。

这场战役魏军损失一万多人,牛、马、骡、驴等车一万辆,所有辎重几乎全部被东吴缴获。其实在正面战场上魏军倒没吃大亏,主要损失都是在追杀过程中发生的。

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第十三)

曹休狼狈撤退,果然如朱桓所料走夹石山路,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无强口的大路,则是因为东吴这边已经派了一支部队先将其占领了。而且这支部队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连夹石都拿下了,这下曹休无路可走,即将成为瓮中之鳖。

贼果从无强口断夹石,要休还路。(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这就是朱桓当初献策时候根本就没提到无强口的原因,因为东吴已经提前针对这条路做好部署了。那么问题又来了,陆逊是不愿意分兵的,堵截无强口的这支部队是从哪来的呢?

这点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根据其他记录做个推断。贾逵的东路军在抵达东关后发现当地守备力量非常薄弱,他立刻明白东吴已经将主力全部集中到皖城一线了,此时曹休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于是贾逵不计前嫌立刻前往支援。

逵度贼无东关之备,必并军於皖;休深入与贼战,必败。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三国志魏书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不过贾逵还是慢了一步,在途中他就从吴军俘虏口中得知了曹休大败的消息,不仅如此,连夹石的归路也被阻断了。

贾逵认为必须要立刻前往营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结果吴军见魏国援军赶到也就撤退了。这也证明了陆逊的远见,因为有贾逵东路军的存在,基本很难阻断魏军的归路。

根据这些记载,可以推断吴军这支断后路的部队并不是来自陆逊手下的九万人,而很可能是原本驻扎在濡须坞的守军,也只有如此,这支军队才能做到先据无强口后断夹石,贾逵发现濡须坞兵力薄弱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贾逵的援军赶到,曹休终于逃出生天,这场石亭大战至此彻底结束。关于陆逊为何没有和曹休继续纠缠而是放任他北归,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包围网已经被打破,想全歼敌军是不可能的,继续打下去只能是两败俱伤,不如见好就收。

第二,东吴发动这次战役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孙权称帝造势,现在已经歼敌一万多人并缴获大量辎重,这样的功绩已经足以交差了,没必要节外生枝。这也是陆逊得到孙权信任的原因,因为他对主君的心思把握得非常到位。

石亭之战是一场硬碰硬的正面对决,曹休也是百战名将,在此之前东吴没人是他的对手,但陆逊出马后则高下立判。

白天的战斗在陆逊指挥下,东吴以少胜多,正面击退了魏军,而之后的夜袭战更是导致了魏军的崩溃,他的军事指挥艺术深得孙子兵法中奇正之术的精要。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孙子兵法兵势第五)

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东吴擅长防守擅长水战,而不擅长进攻和陆战,但石亭之战足以证明吴军在陆战方面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不过这也得看是谁来指挥,若是孙权亲自指挥估计就是灾难了,从这点来看孙权主动放权倒也体现出他是个明君。

最后说句题外话,曹休得救后不仅不领情,反而斥责贾逵救援来迟,最后闹到了魏明帝那里,曹睿只好和稀泥居中调和了此事,但不久之后曹休贾逵二人双双离世,从人才的角度来看,曹魏损失巨大。

陆逊因为再次立下大功,孙权特意为他创立了上大将军这一职务,一时风光无两。此后陆逊在战场上表现不多,而在内政方面却颇有建树,最后做到了丞相的高位,虽然最终没有得到太好的结局,但那并非他的过错,陆伯言不愧是出将入相的古代士人之典范。

陆逊系列其他文章在这里

晚三国名将录之陆逊篇(一)子明真慧眼,伯言岂书生

晚三国名将录之陆逊篇(二)夷陵之战---老兵的谢幕与新秀的演出(完整版)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