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叛(二十五)寿春陷落
喜欢的话点击下面名片关注我哦
↓↓↓
前文目录在这里
淮南三叛系列目录 (1-13)
孙綝杀死朱异撤兵是在257年九月,等于刚打了三个多月诸葛诞的外援就断绝了,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而司马昭针对这种情况也做出了相应的判断。
他认为朱异虽战败但并无大过,孙綝杀他就是为了找个替罪羊,以此来安抚寿春城内的官兵,让他们能保持斗志,继续抵抗。
那诸葛诞会有什么反应呢?无非就是三种。要么固守待援,要么拼死突围,要么想办法减少粮食消耗以待时局之变。既然这样那就以不变应万变,把他们死死围住,同时用诈迷惑他们,让他们出现错误判断。
具体措施就是放出假消息,说东吴的援军又快到了,而魏军即将断粮,只能把精兵留在前线,而老弱士卒要撤到淮北去休整补给。然后军中口粮改为每人大三升,做出缺粮的假象。
因命合围,分遣羸疾就谷淮北,禀军士大豆,人三升。钦闻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多纵反间,扬言吴救方至。(晋书文帝纪)
不得不说司马昭虽然在军事部署方面能力平庸,但他玩心理战还是很厉害的,颇得司马懿的真传。
诸葛诞果然上当,对上面的情报信以为真。其实在情报方面双方是完全不对称的,淮南军已经和瞎子差不多了,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他们能查知的也恰好是司马昭想让他们知道的,这就是放弃外线防守的恶果。
诸葛诞认为魏军不能持久,因此没有对粮草使用方面加以管控。在20余万人消耗下,存粮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又是两个月过去了,东吴援军连影子都没有,而城外的魏军阵地却岿然不动。
这时诸葛诞的两名手下蒋班、焦彝出来劝他,他们认为孙綝杀死朱异然后回到江东,名义上是再次调兵,其实这都是借口,他已经不会再来了,所以东吴那边就不用指望了。现在趁着粮食还有,士气尚存也可堪一战,应该尽快突围,再耗下去就真的危险了。
不过文钦却另有看法,他的意思是城内不仅有淮南军,还有三万吴军,吴军亲属都在江东,即使孙綝不想救援,被围官兵的家属也不干,他们肯定或上下打点活动。而且魏国连年征战已到强弩之末,如今围了快一年,却丝毫不见破城的迹象,对方很可能就要发生内乱了,这时候坚守比突围更稳妥。
他们究竟谁说的对呢?这个很难讲,应该说各有各的道理。上策和下策并没有优劣之分,而只有冒进和保守之分。
从结果来看,诸葛诞选择了坐以待毙,最终兵败身死,但这也不能说明蒋班、焦彝就是对的,因为诸葛诞后来也确实如他们所说出城交战了,不过依然没有成功突围。
而文钦说的其实也有道理,因为在257年年底,寿春城内的粮草虽然已经消耗过半,但也没有到了见底的地步,也就是说城内守军仍然有资本耗下去。
因此现在诸葛诞面临的选择就是究竟要把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还是交给老天爷,而后者才是他真正的意图。
寿春一带每年都会有大雨,届时淮河水位暴涨,便会酿成洪灾,淮南地区也会变为一片泽国。
干宝晋纪曰:初,寿春每岁雨潦,淮水溢,常淹城邑。(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裴注)
诸葛诞在淮南这么多年,对当地的水文气象自然熟悉,因此当他看到司马昭在城外平原上修筑阵地准备长期围攻时,立刻大喜过望。在他看来等大雨来了,魏军不就不战自乱了吗?
粮草终有用完的一天,那不是长久之计,而淮南的暴雨才是诸葛诞最后的底牌,他坚信不熟悉当地情况的司马昭肯定会吃大亏,这才是他敢于放弃所有外围防线而龟缩到寿春城中的真正原因。
所以说有了这层考虑,诸葛诞根本就不用犹豫,他肯定是不会站在蒋班、焦彝那边的。可这两人却不识趣,还在继续劝说,弄得诸葛诞也动了杀心,二人一看形势不妙就溜出城去投降司马昭了,这是257年十一月的事。
而到了十二月城内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彻底动摇了寿春守军的根基。
话说这次救援寿春的行动,江东全氏出了很大力气,全怿(全琮子)、全静(全琮孙)以及全端、全翩、全缉(全琮从子)等几名宗族将领都带兵出征了。
而全怿留在建业的两个侄子全辉和全仪恰好在这个时候惹上了官司,他们因为心中恐惧,就携带家眷和部曲投奔曹魏了。
这本身不是什么大事,但司马昭身边的智囊钟会却以敏锐的眼光从中发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他献计让全辉和全仪给寿春城内的全氏家族成员写一封密信,就说东吴朝廷怪罪他们久战不利,要诛杀全氏家眷。
其实这也并非什么多么高明的计策,但它却准确地抓住了全氏诸将的心理弱点。本来被围几个月,已经惶惶不可终日,又得到即将被清算的消息,顿时就战意全无。很快,全端和全怿就率领几千名部下出城投降了。
这一次对守军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蒋班、焦彝的投降毕竟只是他们个人行为,而这次可是真正的成建制的投诚。
大将军乃使反间,以奇变说全怿等,怿等率众数千人开门来出。城中震惧,不知所为。(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到了这个时候诸葛诞是彻底急了,如今粮草是真的不多了,城内守军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而魏军的包围圈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
至于他期盼已久的暴雨更是没影的事,虽说淮南多雨,但凡事总有个例外,257年当地发生了罕见的旱情,超过一年都没有下雨。
及大军之攻,亢旱逾年。(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裴注)
说诸葛诞倒霉吧,这其实也只能怪他自己。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之,事情终究是要靠自己解决的,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上天垂怜的话,上天也最终会抛弃他。如果早点打得主动一些呢?或许结果就不是这样了吧,诸葛诞可以说是自作自受。
诸葛诞就在这种极度焦虑的心态中迎来了258年的元旦,他已经没心思过节了,再不突围就真的死定了。
诸葛诞和文钦、唐咨等人做了精心准备,建造了大量攻城器具,并发动了决死突围。
魏军用投石车和火箭进行还击,将他们的攻城器具悉数破坏。经过五六天的激战,寿春守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但依旧没能打破包围圈,只好退回城内。
接下来寿春守军的日子更加难过,由于粮草消耗殆尽,大量士卒出城逃亡,前后多达数万人。
城内食转竭,降出者数万口。(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这时有人觉得时机已到,应该发起总攻了,但司马昭却觉得暂时还不用急。因为诸葛诞、文钦和唐咨三人各自心怀鬼胎,目前他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越是进攻他们就越团结。如果不进攻,他们没有了外部压力反而会发生内讧,到时就是不战而胜。
司马昭的推断非常准确,战局的恶化让文钦也很着急,将近一年的大旱也让他始料未及,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出一个“妙招”。
文钦建议把北方人都放出城去,只留下吴军坚守,这样就可以节约粮食,以便继续消耗下去。
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诞不听,由是争恨。(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其实文钦的建议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有一定道理,当时诸葛诞的近二十万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本地人,而是淮北人,这个数量达到了十几万。而淮南本地人只有四五万。
在当时的情况下,淮北人就是个巨大的定时炸弹,他们士气低落且思乡心切,随时都有哗变的可能,而偏偏这个群体占据守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左右,一旦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当初毌丘俭北伐的时候,这批人就是如此溃散的。
而淮南本地人相对会好一点。至于东吴人,由于是在异国他乡作战,即使跑出去活路也不大,所以除了死战到底以外没什么其他选择,对他们倒是可以放心。
如果遣散北方士兵,既能排除不稳定因素,提高军队凝聚力,又能节约粮食,确实是个渡过难关的办法,但关键是这只能让诸葛诞自己想通,而不能由文钦说出口。
在诸葛诞看来,本来他在兵力上占绝大多数,自然也有话语权。现在文钦要把他的兵力遣散,等诸葛诞成了光杆司令,那岂不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吗。再加上二人关系一向不睦,诸葛诞难免会怀疑文钦的动机。
其实可以选个折中的方案,即遣散所有淮北士卒,留下淮南士卒和吴军守城。
这样一来,首先淮南兵是诸葛诞亲自招募的,还是本地人,忠诚度会胜过淮北兵一些。其次淮南兵在兵力上也是吴军的一倍多,诸葛诞仍然能在兵力上压倒文钦以掌握话语权。最后,这个方案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粮草消耗速度。
不过文钦说话不过大脑,直接来了个一刀切,这就彻底激怒了诸葛诞。他一贯就是做事不计后果,不顾形势,最后得罪了太多人。之前有曹爽孙峻等人罩着他还没什么,而这次冲动的言行终于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钦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文鸯和文虎因为在小城领兵而逃过一劫。二人听说父亲被杀,打算带人回去报仇,无奈指挥不动手下士兵,或许士兵们觉得以寡击众没什么希望所以不想去送死吧。文鸯、文虎无奈,只好出城投奔曹魏。
有人建议司马昭杀此二人,毕竟文鸯还是间接害死司马师的凶手,但司马昭却想借用他们施行攻心之计,于是赦免了他们,并封为关内侯。又令人在城下大呼:“文钦这个大反贼的儿子都能加官进爵,你们还怕什么?”
这下守军最后一点战意也被磨灭了,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在盼望早日城破以便投降了。
司马昭见攻心之计奏效,立刻下令全线出击,四面猛攻,寿春守军士气全无,根本不敢抵抗。
大将军乃自临围,四面进兵,同时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三国志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诸葛诞自知势穷,只好带少量亲信,出城逃亡,但这为时已晚。之前我们在介绍司马懿平定辽东的文章中曾讲过,小股兵力在大军搜捕面前完全无可遁形,所以诸葛诞很快就被胡奋所部追上斩首,并夷三族。
说来也巧,就在寿春城刚刚陷落的这天,久违的大雨倾盆而下,魏军的营垒全被大水冲毁。哎,这就是命啊。
总体来说诸葛诞落得这个悲惨结局算是他咎由自取,在整场战争中,他的表现都比较拙劣。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还有不少心腹愿意给他殉葬。
当初诸葛诞花费巨资,收买了数千名死士,其中有数百人宁死不降,时人谓之田横。
再说吴军的几名将领,其中文钦已死,全氏诸将早已投降,剩下的唐咨、王祚等人也只好请降。随之投降的还有剩下的一万多东吴士卒。
有人劝司马昭坑杀降卒,但司马昭没有答应,他认为应善待降卒以示宽大。而唐咨本是魏将,在曹丕时期投奔东吴,这次他也得到了赦免,而其余东吴降将也都授予官位。
东吴方面见司马昭没有为难投降的官兵,也就没有追究他们留在江东的家属,这个结果算是皆大欢喜。
之前我们说司马昭军事能力平庸,不过他倒是有个优点,就是能听人劝。战后司马昭也做了相关检讨,承认当初由于不了解具体情况下达了全军转移八公山的错误命令,全靠王基据理力争,力挽狂澜。
可是他前脚检讨完,后脚就又开始犯糊涂了。他想携着大胜之余威轻兵深入,用唐咨等降将的名义招降他们的家人和以前的部属等,甚至要一举灭吴。或许司马昭看东吴在这次寿春之战中损失了几万军队,觉得对方已经元气大伤了吧。
这个实在是想得太多了,大军苦战将近一年,对国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这时候别说轻兵深入,就是打一次大规模的南征都不可能灭吴。要知道东吴虽然损失大,曹魏损失更大。
南征需要淮南做后盾,如今淮南经历了十个多月的战火,期间先是大旱又紧接着大涝,这对淮南地区的破坏太大了,短时间是无法恢复的。
幸亏又是王基出面进行阻止,他举了两个眼前的例子:当初诸葛恪东兴大胜何等风光,然后穷兵黩武很快就吃到新城大败;之后姜维洮西大胜,转年就因为轻敌冒进大败于段谷。因此大胜之后由于轻敌葬送好局是要不得的。
司马昭听到这些也冷静了下来,他从善如流,放弃了南征计划。虽说此战首功是斩杀诸葛诞的胡奋,但司马昭最终能够顺利平定淮南并全身而退,主要还是归功于王基的智慧。
从249年王凌开始密谋到258年诸葛诞败亡,淮南的动乱历时九年才彻底平息下去,在此期间,司马家经过三代领袖的奋战,才终于得到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淮南三叛虽然结束了,但却余波未平,曹魏和东吴的朝堂中暗流涌动。同是权臣,但司马昭和孙綝却将迎来迥然不同的命运。
三国名将系列请看这里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
觉得文章还可以请帮点在看吧。
您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