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脑、汽车、相机的发展史,看AR/VR产品如何跨越鸿沟
引子:
父母家三十年的
在那个沉浸回忆的午后,我与父母畅谈往事,重温他们三十年间在各种电器和电子产品购买历程与心路历程。我们的话题聚焦在八十至九十年代,那是科技革新飞速发展的时代;从相机、彩电、空调到电话、VCD、VHS,再到无绳电话、小霸王、BP机、汽车、手机、电脑,畅谈无阻。
“那时候,一个家庭为什么会想要购买这些产品呢?”我充满好奇地问道。
父母回忆道,往往是看到一两个同事或朋友家里添置了这些新奇物品,便怀揣起购买的念头。这种现象在当时已相当普遍,一个产品一旦“出道”,很快便会在熟人圈内传播开来。广告的作用并不大,主要还是朋友们的推荐和口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象征——Early Majority(早期使用者)。
关于品牌和型号的选择,父母回忆起,当时各个品牌的价格差距并不大,比如索尼、松下、东芝等,他们会根据经济状况和心情来作出选择。而在具体型号和细节上,他们并非发烧友,通常只关注大致的性能和功能。
购买这些产品对于当时的收入占比相当高。曾凭着每月仅有的300元工资,却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价值400美金的彩电;月薪过千时,竟然花费一万多购置了一台组装电脑;更别提那辆贷款买来的汽车了。为何会如此超前消费?那个年代,人们相信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工资也在飞速上涨,充满希望。另外,当时是单位分房,不需太操心买房的钱。
提及购买电脑的初衷,我妈笑着说:“其实就是为了娱乐。你爸最喜欢上网、打游戏、下棋,还有炒股。”我爸则补充道:“当然,也是为了你的教育。那时候都说是给孩子学习用,就像小霸王一样。”
他们所谓的上网,主要是浏览门户网站,关注新闻和论坛。最早接触电脑的时间,父亲在设计院是80年代中期,全单位有一台,还防静电,一般人都不能操作;80年的时候~90年代初,为了作图用AutoCAD,所有员工就都配上电脑了(好前卫,还是MS-DOS呢)。而母亲在医院则是2005年左右才办公配上电脑。
“啊?2005年才有电脑,那你们之前怎么办公的?”
“纸笔啊,还有活字印刷,当时打印都是去找印刷师傅去排版铅字,那个印刷厂现在还在呢”
“那你们做excel表格怎么办,算数怎么办?”
“计算器啊,卡西欧;还有提前油印好格子的纸,什么证明啊、会议啊、格子啊,各种模板都有卖的呢...”
最贵的当属电话,当年打个长途电话回老家,要去东城区邮局排队。每个月收入不过一两百,电信装机费要五千,简直天价。后来价格降下来,人们纷纷装机。
最值得的当属电视,每天在家里吃苦熬甜。最不值得的是摄像机,买来就常年积灰了。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重要的消费趋势:通讯需求永远是最刚需的,其次是生产力和娱乐。而在娱乐领域,电视和上网始终是最受欢迎的选项。
乔布斯的前五台电脑
Apple II的八个插槽 Macintosh:最著名的失败产品 NeXT的机箱、价格、megapixel display、NeXTSTEP的积累 iMac成了 Macbook Air封神
历史上乔布斯不是神,有很长一段时间(大概12年)口碑很差,约等于今天罗永浩的调调。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Macintosh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电脑,有很多年的市场份额都小的可怜。
为什么一个后世看来如此神化的产品经理,有那么长的时间没有做出好产品呢?
为什么我们在Presence经常夸赞说Macintosh的代码用了40年,很多代码到今天还在用,却销量缺缺呢?
从1984年Macintosh的这张定妆照其实就可见一斑:注意鼠标右边的那个软驱!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的版本可是没有这个外设的。
1984年的Macintosh设计有重大问题,在《Steve Jobs》电影里也有表现:发布会现场用的是一台512kb的型号来demo,但是实际上只能买到128kb的型号,而后者用起来极为不成熟,要先插一张MacOS软盘读取完操作系统,再插软件盘来用!
这样的基础体验,配上80年代$2495的高价,能卖得好才奇怪呢。
当时有一段很有趣的公案,发布会后的订单量远超预期,以至于苹果把生产线扩充到了1.1万台每月,而几个月后才发现实际上每个月只能卖一两千台。为什么落差这么大?因为发布会触达的只是 Innovators(创新者) —— 这帮人数量有限,其他人是要等「完整」的产品才会买单啊!
几十年后,乔布斯进化了:Steve Jobs: Master of the "Whole Product",他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完整」产品,而不是一个有缺憾的体验。
但是那是后来,在整个80年代,乔布斯的电脑除了失败还是失败,从Apple III 到 LISA,从Macintosh到NeXT Cube,每一台电脑都叫好不叫座,卖不动。
拿NeXT Station举例,这是一台非常强力的电脑,面向对象编程和图形化Interface Building,非常吸引程序员。以至于Sir Timothy Lee都是用NeXT电脑写出来的万维网。
但是它每年只能卖几百台 —— 因为这货居然要1.3万美金一台!
那个视觉上完美的正方体机箱,后面比前面要高一毫米,全身镁合金,居然要1000美金!
我是个程序员啊,你给我一个“世界领先的Megapixel Display”干嘛!(啊不,你要是整机卖2000美金我当然要分辨率高,可是你卖1.3万美金啊...)
NeXT电脑,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按照Early Majority的标准设计,但是卖给Innovator的错配机型(错配也就是没有P/MF,没有Fit啊)。败了就是败了,即使是我们的男神产品经理,也是犯过这种巨大错误的。
iMac为什么封神了?
伟大的工业设计,是给Early Majority准备的
易用性(一贯的Mac)、工业设计(Jony Ive)、成本($1299)、系统(OS X)、杀手级应用(上网),缺一不可啊。
没有银弹,没有银弹,没有银弹。
做出「完整」产品,真的踩中PMF,消费者必然买单的。
易用性、工业设计、
成本、系统
Jef Raskin和乔布斯的内战,两人都是错的 (见这篇:Today in Apple history: Steve Jobs and Jef Raskin clash over the Mac)
当时真正的苹果电脑之父Jef Raskin和乔布斯激烈battle,一个说要便宜卖500美金,一个说必须要图形化界面还要能语音说“Hello” —— 事实证明,他们俩都错了。易用性、工业设计、成本、系统,缺一不可:消费者全都要啊
Jef Raskin愤而离职去Canon做了一台Canon Cat卖500美金,然后体验实在太差了,卖的不好,啪啪打脸
Macintosh $2495 美金卖的不好,乔布斯史诗级发飙和董事会撕b,说你降价到1995美金肯定卖得好,以至于被董事会开除 —— 事实证明,这个产品不够完整,系统和生态都没跟上,天纵奇才的操作系统和Ease of Use也不够救驾,价格高其实只是一方面因素。
其实这些年,电脑行业走在了很多个岔路口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quiz,看看各位觉得哪个岔路口是对最终的输赢最决定性的?
Terminal vs. PC
Specialized Graphics Computer (SGI/Pixar) vs. Standard PC
Operating System Windows 3.0/3.1/95/98/XP vs. Solaris, Ubuntu...
IBM Clones + MS-DOS
RISC vs. CISC(x86)
Why Did Intel x86 Beat RISC Processors in the 1990s?
王川是这样总结的:
在八十年代初,Compaq 和 IBM pc 的兼容机还不存在的时候,ibm 还牢牢控制行业标准和走向,有底气对微软和其它公司颐指气使。但是一旦兼容机和第三方应用的数目超过临界点后,IBM 一步步到最终完全失去了对行业的独断权力。这个转折是分阶段展开,每个阶段又有一段模糊期,事后很久才能意识到之前犯了什么错误。
如果以为 IBM 一开始就是个糊涂的傻瓜,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无法真正吸取教训。
有个关键点,新的平台级别的公司,其底层商业逻辑往往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在早期,是完全不被理解的,不确定性很大的。是只有事后发展到一定阶段, 才能理解其逻辑。比如说, 微软这样的软件平台,以前是前所未有的,用固有商业逻辑完全无法理解, 事前分析预测不太可能。当时 intel, IBM 在八十年代早期,都没有意识到微软可以做那么大, 都没有意识到软件才是价值链的关键所在,都是到了八十年代下半叶,才开始恍然大悟。
范式转移,往往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因为整个时间空间内的玩家,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全都彻底变了。但大部分人思考的惯性,是拿以前的模式去套用,因而始终不得要领。
微软坐大之前,IBM 没有意识到商业价值早已迁移到软件应用层,而轻易放弃了软件平台的话语权。
可以对比的是,微软的Windows 3.0 (零售价99美元),从 1985到1990年初,五年内累计销量不到两百万份。
Windows当年使用界面简陋不堪,常常宕机蓝屏。
苹果电脑因为远比 IBM PC 价格贵,八十年代的市场份额从来没有超过 15%。微软作为 PC 上的操作系统,被乔布斯怒斥为没有品味,Window 95 还不如苹果 1989年的产品方便好用。
但这不重要。视窗的巨大用户群,与各种第三方应用的兼容性,形成良性循环,确保其长期一家独大。
操作系统的市场,苹果输了。
Windows在桌面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很快迅速超越苹果,八十年代末突破80%,九十年代到现在,其份额长期高于90%, 一家独大. 即使 IBM 九十年代每年花费将近十亿美元用于 OS/2 软件平台的开发,试图追赶,也回天乏术。
福特Model T的单点突破
GM的后来居上
左边(1908年Model T,量产价爬坡后最低价$260美金)右边(第1500万台Model T走下流水线)
Ford had set his sights on an affordable car for every man. It was a goal the Model T finally achieved in 1913.
In 1909, Henry Ford told his management team, "Any customer can have a car painted any color that he wants so long as it is black"
汽车工业的前20年,走过了类似的故事,易用性、工业设计、成本、系统;真是印证了马克吐温那句话: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有惊人的相似。(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it rhymes.)
GM后来居上,但是丰田和德系最后打趴底特律。整个汽车行业其实是长长的坡,薄薄的雪;有点类似于PC组装制造商们。
相机的故事:
SLR、拍立得、柯达胶卷相机
这些是笔者在美国读书时候的一堆相机们:
“穿越者”Edwin Land
Edwin Land是乔布斯最崇拜的偶像,也是最早提出站在科技和人文的岔路口的创业者。
除了发明了拍立得,他真的很像个穿越者,看看下面的这一段👇🏻
Polaroid Founder Edwin Land Foresaw the Smartphone Camera in 1970
Edwin Land在1970年预测未来的拍照方式,掏出钱包来拍,这也太像智能手机拍照了我的天哪
Steve Jobs said meeting Edwin Land "was like visiting a Shrine"
Jobs said “Edwin Land once told me that those people who can stan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humanities and science, the liberal arts and technology, that intersection, are the people who can change the world.”
他最后讲的这个,就是五十年后相机的终极形态了。
当年的相机阵营有这些:
便宜
即时成像
便携
画质好
...
又回到那个经典的问题:到底是「易用性、工业设计、成本、系统」,哪个优先?
Early Majority的消费者说:“我全都要!”
AR/VR的启示
想清楚当前阶段你要打哪个用户?
不要犯乔布斯早年的错误(给程序员/Early Adopter搞一堆工业设计,应该打单一痛点)
不要犯雅达利当年的错误(“雅达利大崩溃”,把不够完整的产品推到Early Majority身上坏了口碑)今天Oculus和Pico很可能正在犯这个错误
早期用户,单点突破,往单一痛点上猛做文章,不要面面俱到!
Early Majority跨越鸿沟,Whole Product,一定要面面俱到啊!
前期单点突破,抓住机会,建立最精英的组织,推动技术和利润的飞轮;然后静候时机,在「易用性、工业设计、成本、系统」全部到位的完整产品阶段,就会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的Adoption Curve了。在发展的过程中,养精蓄锐、卧虎藏龙,找到那个真正关键的岔路口,像微软一样卡住商业上最关键的要冲,就可以做设计和产品上最伟大的苹果了。
关注 Founder Park,我们将持续推出更全面更深度的大模型相关讨论与报道。
如果你有投身大模型创业的想法,欢迎加入我们的大模型相关领域交流群,来一起探讨大模型时代创业的共识和认知。
长按识别二维码填写入群申请表
在 ChatGPT 发布后,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创业时代,似乎又回到了移动互联网早期——大量产品的方向和定义还不清楚的时代,我们希望把更多愿意思考和有创业意向的人聚集在一起,连接更多大模型领域的 doer(实干家),让更多有价值的认知在这里流动、碰撞、凝结,孵化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和项目。
Founder Park 计划搭建一个大模型相关领域的交流社区,面向有志于在大模型相关领域创业的创业者、产品经理、工程师、学者及投资人,围绕大模型相关创业的新项目、新赛道进行交流探讨。
在这里,你可以获得大模型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高质量的对话交流,结识更多高净值的创业人群,同时,极客公园也会为优秀的项目提供资金、人才及其他资源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