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长大,由果看花:枇杷树观察10
杭州的枇杷树陆续都挂果了。
在好奇它如何褪毛的不时探望中,发现了一个有趣之处:
枇杷果的顶端并不是圆的,而是有棱角的。
隐隐的五角状,怎么形成的呢?
去翻1月中旬拍的枇杷花:
五片形状差不多的花瓣,以花蕊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形生长,一片片的末端并不连在一起,很明显的离瓣花,典型的蔷薇科花型。从表面上看,只看到整齐密布的雄蕊,雌蕊深埋、一点都不显山露水。
比较有特色的是它的花萼,短而硬、且密被绒毛,五个小裂口,刚好让花瓣从裂口处伸出、摊开、躺平。而不是像梅花、杏花等别的蔷薇科,花一打开,萼片或平贴花瓣或反折。
花药颜色渐深,黄白色的花瓣萎凋飘落。
我觉得科学用语又简约又准确,几个字就顶过我啰啰嗦嗦的好几句。但是得对照着实物看,不然像我这种小白根本没印象它在说啥。
比如2月忽然注意到金缕梅花苞也毛绒绒的(虽然花开出来完全不同,两者不同科但都属“蔷薇目”),查了下这个属于头状或短穗状花序腋生,看它的花苞集结方式和梢顶上那个叶芽就明白区别啦:
又美又好玩哎!
以前插花老师说:每朵花都是有表情的。
何止表情呀,植物们各自满满的小心思,就看你是否留意了!
说回枇杷。
3月初看到残花新果,花萼又重新回拢、把残余的焦黑的雄蕊归笼在一起,底部的花托开始渐渐膨胀,长成果实。
当时只注意到果实上密被绒毛,并未觉察到花到果的形状联系。
这周既然注意到枇杷果顶端的五棱形,就在枝头顺了几个开败的花萼。大多数瘪瘪的,一个硬挺:
撕开两朵瘪的。这朵剥出了中间的雌蕊部分(下右):
雌蕊底部的子房瘪瘪的,授粉没有成功啊,结不了果。
再对半撕开一朵:
虽然同样瘪,可以看到子房顶端的锈色绒毛,还有里面的胚球。
之前我就称枇杷是个“毛孩子”(止咳高手竟是个小毛孩:枇杷树观察6),现在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居然肚子里都有毛!
再对半撕开那颗饱满圆润的:
密被绒毛的子房里面,微距下可见是分了隔间的,里面有现在细如芥子的核。——这是一颗授粉成功的枇杷花,果核种子已经占位成长,但吸引动物们来传播种子的美味果肉还没膨大……
手粗没法再剥,但我觉得小隔间可能是五间,对应枇杷花的五瓣,对应枇杷果上的五棱。
是否正确,需要继续观察。
要感谢壹木自然观察培训时熊童子老师布置的一次打卡作业:“仔细观察果实或种子,尝试发现植物的花、果实或种子之间存在的联系。”
这个作业让我印象深刻,很久没有为做自己的作业熬到十点多了😂
当时做得脑壳疼,做完后也就有了条件反射,看到个果子就下意识地想:跟花存在啥联系呢?长相?气味?手感?口感?……
现在开始明白,自然观察培训、训练的是观察的切入点,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习惯,一种思考或生活的习惯。
我觉得自然观察是个无比美妙的生活习惯,不仅特别适合疫情中就地玩耍,而且极其适配退休人士的延年益寿:
今年的BBC神级纪录片《绿色星球》的解说爱登堡爵士都96岁了、依然现场出镜;
像植物一样,慢慢生长。
这是我心仪的退休解锁方式。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