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刚所长: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未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MI财经观察 Author 王国刚
2019年1月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的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年座谈会暨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18冬”在人民大学召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以“我与改革开放40年”为主题做主旨演讲。王国刚教授回顾了40年来我国金融改革的历史,总结了改革的经验,并对构建未来现代金融体系方面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见解:第一个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第二个要继续对内对外继续开放的原则,特别是要允许各类经济主体平等进入;第三个是要充分尊重市场的规律;第四个强调监管要全覆盖;第五个要关注到科技进步和企业的诉求,以调整未来的金融结构。
作者 | 王国刚
观点整理丨毛雅婷 胡晓涛
来源 | IMI财经观察
以下为演讲纪要:
40年改革开放中,我实际上就干了两件事:学习和教学研究。我曾经在华夏证券干了一段时间,在这之后我就下决心去做研究。今天我简单讲讲对这40年的一些感悟。我共讲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讲讲中国金融改革40年的历程。这个历程大致上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步建立中国金融体系,时间从1978年到1992年。在这过程中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过河”意味着方向是清楚的,但怎么过河?有着许许多多的争论。
第二个阶段是市场化商业化改革,时间从1992年10月份开始。从十四大,确定下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以这个为新起点的标志,一直到2001年,这一段时间我们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清楚了,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改革方向也清楚了,所以,从这时候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化方面迈进,建立各种的法律制度、建立各种金融市场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体系的国际化。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提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要求。在这一阶段,中国的金融机构大踏步向国际化方面迈进,包括制度、机构、市场、产品和体制等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十九大开启了第四阶段。十九大提出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把现代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能力资源等等都合在一起,提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部分简要讲讲中国金融改革开放40年当中的一些经验。40年的改革开放有着很多经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限于时间关系,我今天主要讲三条: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金融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推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中很多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通过发展来解决创造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条件,这是基本的过程。
第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转轨的国家,又如此大的一个国度中展开改革开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应坚持政府导向,应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改革开放既是一个探索过程,又需要付出巨大成本,这不可能靠外资来展开,也难以依靠尚处于微弱状态的民营经济来解决,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只能靠国有经济。如果说中国从改革开放一开始不靠国有经济,那么,从上世纪80年代起,改革开放中的很多事就难以展开。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考察研究,提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但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陷入贫困陷阱。从金融角度讲,一个主要成因是,中国从1979年初就选择了发展国有专业银行的路径,利用银行信用来解决经济发展起步和改革开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当然,国有专业银行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价,这突出地表现在1999年剥离的1.3万亿元不良资产方面。可以说,国有专业银行在解决了资金严重短缺中功不可没。
第三,在整个金融体系上(尤其是资本市场尚不发展)的时期,应先期着力发展商业银行体系。因为此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资金充分供给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也就形成了中国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这样一种金融体系。随着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加快调整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结构关系。这个任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迄今依然任重道远。
第三部分简要讲讲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在构建现代金融体系中,需要着力推进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一篇大文章。这个主要看商业银行,因为现在中国金融的资源接近90%是商业银行配置的,是商业银行在发挥决定性作用。
第二,金融市场要充分对内对外开放,使各类经济主体可以平等的进入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我们现在基本上是金融机构的金融市场。实体企业和广大城乡居民他们本来是金融市场的主力,但是,在中国,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迄今依然在许多金融市场的外部打转,没有进入金融市场,更没有成为金融市场的主体。
第三,在完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中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其中,既需要需要运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的双支柱来保障金融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有需要尊重金融市场中各种客观规律和内在机制的要求。2018年上半年的金融走向和下半年的金融走向发生了很大转变。上半年金融领域可以讲说险象环生,7月31日中央政治会提出了“六个稳定”,其中第二个就是“稳金融”。这“六个稳定”又写入了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仍然是稳金融为第一位。
第四,要做到金融监管对各类金融行为的全覆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又保障金融市场的活力和金融创新的持续展开。
第五,应根据现代科技进步和实体经济部门的要求,适时改革或调整金融结构,使本国的金融体系在国际竞争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引导力。
编辑/匡益成
审校/庞峥琦
责编/齐庆武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以下简称 “研究所”),英文名“FinTech Institute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RUC FinTech Institute” ,是专注于金融科技理论、应用与政策的新型智库和研究机构,也是人民大学金融科技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延伸科研平台。研究所充分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经济、管理、统计、法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跨学科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加强交叉融合,不断推进金融科技的前沿研究。研究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成果转化,不断加强学界、业界和政策部门的良性互动,重点打造一个“产学研政”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平台,为推动金融科技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研究所建立了金融科技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进群参与。
入群方法:后台回复“加群”,加小助手为微信好友,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
扫码关注我们
Research portal for all FinTech trends and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