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国刚:推进横向金融体系发展,是金融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

FinTech研究所 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 2023-03-29

《互联网理财与消费升级研究报告》发布会



2020年9月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蚂蚁集团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国际货币研究所、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承办的《互联网理财与消费升级研究报告》发布会在蚂蚁集团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出席发布会并发表主旨演讲,内容如下: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国刚

刚才讲到金融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我这些年来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我用的概念是,金融的内生性和金融的外植性(外部植入性)。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学两部门模型由居民部门和厂商部门构成。最初居民部门投资办企业,资金投入实体企业形成股权,这就启动了居民部门和厂商部门之间的金融活动。随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批发性交易,存在着赊买赊卖机制。居民之间的金融活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那时居民之间就借实物、借钱。这是金融的本源。


早在13世纪,在意大利、荷兰等地,由于贸易的需要出现了商业票据。金德尔伯格认为,商业汇票是意大利人一个影响很大的创新。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所讲的银行。此后有了一些银行,但它们只能吸收存款而不能放贷款(现代银行特点是存贷款相互连接),所以它们吸收了存款去购买商业票据。当时商业票据利率是5%左右(2019年,美国的商业票据也在5%左右,可见,这几百年下来商业票据利率相当稳定)。到17、18世纪以后才开始有了存款跟贷款相连接的商业银行,才有了银行信用。它的典型特征是“存款变贷款、贷款变存款”,资金有了膨胀的功能。13世纪以后,商业票据推进了商业交易的发展。当时的国际贸易基本上是用商业票据支付的,商业票据是国际贸易中的第一种商业货币。马克思说,商业汇票是商业交易的货币。这是一种内生的金融体系。


在中国,这些情况变了。1950年,政务院出了一个关于货币管理的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商业票据、企业之间的借贷等。当时面对的是“民族工商业”,我们刚刚接管城市,要管住整个城市经济。但这种禁止一直延续了下来。从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起,中国金融就是以银行体系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部门而言,这是一套纵向的外部植入型金融体系。


做个比喻,土壤中的水分是可传递可循环的,这是土壤中横向的水循环体系;下雨、水汽蒸发是纵向的,即从上面来。如果土壤中没有横向的水循环体系,如何种庄稼?仅仅靠滴灌或老天下雨,土壤难以保存水分和横向传递水分。如此一来,恐怕一方面这些土壤将成为沙子,另一方面也难以令庄稼成长。


中国的纵向金融体系(或外部植入型体系),使得经济活动主体(实体企业和城乡居民)失去了最基本的金融选择权。一个突出的现象是,201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30万亿元,到2019年增加到89万亿元,增长了近两倍。在存款利率下行条件下,这种存款增长是很奇怪的。再看实体企业的存款,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非金融企业”的存款在2020年6月份为64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40万亿元。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实体企业究竟缺钱不缺钱?如果说缺钱,怎么会有这么多定期存款?


一段时间来,中国M2的高企问题总被讨论。中国的M2基本上由纵向金融系统创造和形成,缺乏横向金融系统对纵向金融系统的制约。假定一家企业在银行有5亿元定期存款,由于定期存款在存期内是不可动用的,由此,当企业需要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时,只好向银行申请短期贷款。这些短期贷款获得的同时,也就创造了存款,在这个过程中,资金膨胀,造成M2扩展。再如,商业票据是解决企业之间赊购赊销的商业信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对赊销企业而言,手上有商业票据,当需要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个人工资时,可以将商业票据贴现或在市场上卖掉。但在缺乏横向金融机制的条件下,就只能挂账,挂账的名称是“应收账款”。对这家企业来说,“应收账款”属于资产范畴的,但在功能上,“应收账款”是连维持简单再生产都不可能的资产。此时,这家企业需要资金怎么办?就只能再向银行申请,即本可通过横向金融机制解决的问题转为由纵向金融体系解决,结果是银行贷款增加,M2膨胀。在经济运行中,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全部都纵横交错地循环,但我们资金只有纵向循环而缺乏横向循环,这是中国金融体系的特点。


在这个背景下,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风生水起。有些人强调,互联网金融或金融科技将颠覆金融。对此,我认为不可能。不论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都不可能把金融颠覆。互联网是一套技术、一个通道,历史证明,科技进步对金融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金融的效率、便捷程度和覆盖面,改变金融活动的业态等等,但既不可能改变金融的本质也不可能改变金融的功能,因此不可能颠覆金融。实际上,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或数字金融,真正想做的一件事是推进横向金融的发展,打破原有单一纵向金融体系。就此而言,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科技,还是数字金融,它对于单一纵向金融体系都具有严重的冲击(尽管这种冲击可能在某些地方是不成熟的或者不成功的,比如说P2P是不成功的)。这些冲击的实质是推使金融回归本源。由于存在着强大的纵向金融体系,所以,回归本源并非简单易事。


从互联网理财来说,现在做的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事。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银行卡的资金,什么时候、有哪些银行结算过活期存款的利息。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活期存款利率为0.35%。而手机里的“钱包”,只要同意就可以转到基金操作,有人告诉我大致可获得2%左右的收益。和0.35%相比,2%是什么概念,大约是5.7倍。


立足于推进横向金融体系发展,是金融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横向金融体系发展中,至少将发生三个现象:


一是银行垄断金融天下的状况会大大改观。去年以来,有些人认为海外一些国家实行了负利率,鉴此,中国也可以再次降低存款利率。今年6月,国务院提出金融机构要向实体企业让利1.5万亿元,有些人又提出降低存款利率之事。如果,一年期存款利率降低1个百分点,大致可以为实体企业减负9千亿元左右。但这不是金融机构让利,是存款人让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在横向金融体系不发展、存贷款市场缺乏充分竞争机制的条件下,存贷款利率是不可能市场化的。


二是M2持续增加的趋势将改变。M2的膨胀在很多条件下是由横向金融体系缺失引致的。一旦横向金融体系形成,这些传递给纵向金融体系的资金需求就将在横向金融体系中解决。由于横向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活动和金融工具一般不直接进入货币统计范畴,所以,M2的数值就将减少。


三是金融风险易于处置。在实体企业间的资金拖欠,本来可以通过横向金融机制予以解决,两家实体企业间的拖欠只是一个“微小”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风险只发生在交易对手方之间。但在缺乏横向金融机制的条件下,它传递到了纵向金融体系,各个企业间的拖欠都通过纵向金融体系投放资金来解决,结果将引致风险的集中和累积,使得金融风险难以处置。在横向金融体系发展的条件下,这些情况不容易发生,金融风险将在每个“微小”点上得到及时妥当地处置,由此,就不容易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END

内容整理/贾翔夫、曾钰琪、文锡炜、郭瑞华、
张雅琪、罗妤、李昂、李锦璇、杨世祺
编辑/孙翼

【延伸阅读】

【相关报道】
  • 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0-09/05/c_1126456038.htm(报告:活跃理财用户中三线及以下城市人群等占比增加)

  • 光明日报

    wap.gmdaily.cn/article/f0fa5989af934c2ebb46e160a63d54ed(人大理财研究报告揭示小镇青年理财现状:“基民”增幅最快 收益偏低 热衷理财知识)

  • 光明网

    share.gmw.cn/it/2020-09/04/content_34157022.htm(人大理财研究报告发布:小镇青年理财偏爱基金 热衷理财知识)

  • 央广经济之声

    ytweb.radio.cn/share/albumPlay?correlateId=1309954&columnId=15682083075603(互联网理财报告来了!用户画像里包括你吗?)

  • 央广网

    http://finance.cnr.cn/txcj/20200905/t20200905_525242442.shtml(互联网理财研究报告:青年人群为中坚力量 下沉市场人群理财观念转变显著

  • 中国新闻网

    www.chinanews.com/cj/2020/09-04/9282900.shtml(报告: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互联网理财人群增长幅度高于一二线)

  • 环球网

    tech.huanqiu.com/article/3zkN6dAOeMK(人大理财报告发布:互联网理财有助于促进消费升级)

  • 经济观察网
    m.eeo.com.cn/2020/0904/408393.shtml(4.7万亿规模的下沉人群互联网理财还欠缺什么?)
  • 网易WEMONEY研究室
    3g.163.com/dy/article/FLMVUA9105399LDO.html(中国人民大学互联网理财报告:2022年下沉市场规模有望达4.7万亿)
  • 36氪
    36kr.com/p/867478345529218(人大理财报告:三线及以下城市“基民”增幅高于一线)
  • 新浪财经
    finance.sina.com.cn/money/lczx/2020-09-04/doc-iivhuipp2501168.shtml(研究报告:青年人群和下沉人群是互联网理财“明日之星”)
  • 财新
    finance.caixin.com/2020-09-05/101601690.html(互联网理财图谱:下沉人群增长更快 偏好被动投资)
  • 新京报
    m.bjnews.com.cn/detail/159920818415394.html(小镇青年理财现状揭秘:有钱有闲 “基民”增长率高于一二线城市)
  • 北京商报网
    www.bbtnews.com.cn/2020/0904/367726.shtml(报告:2022年我国下沉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将达101.7万亿)
  • 中证网
    www.cs.com.cn/jg/08/202009/t20200904_6092088.html(报告预计2022年我国下沉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将达101.7万亿元)
  • 工人日报
    baijiahao.baidu.com/s?id=1676893381249288313&wfr=spider&for=pc(三线青年理财新变化:“基民”增长率高出一二线城市!)
  • 第一财经
    m.yicai.com/news/100761199.html(“小镇青年”理财现状:理财人数年增长率高于大城市)
  • 金融时报
    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3855700_29223_jrsb.html?app=1&source=1(小镇青年理财成绩单如何?“基民”增幅最快,收益却相对偏低)
  • 证券日报网
    m.zqrb.cn/money/licai/2020-09-04/A1599215818381.html(人大理财报告:三线及以下城市“基民”增幅高于一线)
  • 证券时报网
    news.stcn.com/news/202009/t20200904_2323602.html(人大报告揭示小镇青年理财现状:理财人群占比增幅快于一二线城市)
  • 中国银行保险报
    xw.sinoins.com/2020-09/04/content_361580.htm(人大报告:2022年我国下沉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将达101.7万亿)
  • 极客公园
    www.geekpark.net/news/265409 (「小镇青年」更爱理财 下沉人群互联网理财将达 4.5 万亿)
  • 微博
    研究报告相关话题#2019年互联网理财用户达1.69亿##2019年互联网理财用户达1.69亿#登上微博热搜榜,反响热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