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中介与技术:传统与创新

FinTech研究所 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 2023-03-29

本篇文章研究了技术变革对金融中介的影响,区分了信息创新(数据收集和处理)和通讯创新(关系和分布)。在社会上,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图片、数字等硬信息的同时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不仅符合历史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指出了创新的最新成果,例如大量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及数字平台的兴起。我们认为,尤其是新的沟通渠道的兴起可能会导致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纵向和横向解体。专业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可以将不依赖于资产负债表的业务剥离出去,而平台可以将自己置于银行和客户之间。我们讨论了这些挑战的局限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政策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微信ID:ruc_fintech)对论文核心内容进行了编译。

作者 | Arnoud Boot, Peter Hoffmann,Luc Laeven, Lev Ratnovski

来源 |European Central Bank

编译 | 段芳芳



过去十年,严重的金融危机、监管的改革、盈利能力的不足和公众信任的下降使金融机构迎来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困境下,金融业的技术改革正在加速。社交媒体和其它数字平台也在不断涉及支付和信贷领域。新冠肺炎引发的大众对数字服务的需求,加速了这种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创新的主要范畴是什么?它们是在真正地发展,还是过去趋势的延续?回答这些问题对于预测金融体系未来的变化、评估它们对现有机构的影响,以及提炼公共政策的优先事项,都至关重要。

本文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框架,区分了金融创新的两个关键维度,信息维度(数据收集和处理)和通信维度(关系和分布),两者都受到技术变革的影响。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导致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纵向和横向解体。新的沟通渠道使服务提供商能够绕开银行的分销网络,提供不需要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服务。此外,数字平台可以介入银行和客户之间,引入另一层可以收取大部分租金的中介。

尽管大型数字平台财力雄厚,但它们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影响力有限,它们专注于为零售消费者服务。然而,由于云计算的兴起,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它可能使大型技术公司能够创建包括大公司客户在内的B2B(Business-to-Business)生态系统。这可能会使科技公司在向这些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获得信息和通信优势。银行可以尝试通过投资于自身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来避开来自平台和专业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金融中介和技术进步

01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个简单的概念框架来指导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信息和通信是金融中介的核心,并且受到技术的深刻影响。


信息和通信在金融中介中的作用


金融系统的功能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确保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金融中介机构则专注于克服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信息问题和通信问题。


为了解决信息问题,金融中介机构代替投资者对风险投资进行筛选和监控。银行承诺使用他们的金融资本在游戏中冒险。其他金融中介,如评级机构,利用声誉来实现类似的承诺。证券承销商利用声誉和财务风险来确保客户尽职调查的质量。此外,金融中介机构倾向于与客户进行频繁且重复的互动,以促进客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并提高了监控的效率。


为了解决通信问题,金融中介机构建立产品分销渠道、维护客户关系。银行利用其分支网络,充当客户金融服务的“第一个联络点”。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经纪人和交易所,专门从事沟通工作,撮合利益相关者。通信在金融中介中的作用在历史文献中受到的关注较少。沟通在决定金融行业结构中的作用一直在增长,现在可能超过信息的作用。


概念框架


在过去几十年里,受计算能力增长和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信息和通信领域的创新一直在加速。虽然基本的技术进步几乎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所有部门,但对金融中介的影响尤其深远。2015年,在欧盟15国,89%的金融中介从业人员使用个人电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金融中介从业人数稳步下降。1997年至2018年,欧盟15国每百万居民中世行雇员人数从7300人减少到5500人,相当于减少了约50万个就业岗位。

为了评估金融技术的影响,我们区分了既有趋势的延续和真正的创新。在已确立的趋势中,我们强调硬信息(指能用准确的硬指标来表示的信息)的扩散,以及金融部门沟通从基于分支的互动向更远距离的联系转变。关于真正的创新,数字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数据类型,通常是非金融性质的。丰富的数据使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分析的使用成为可能。另外,通信领域的创新使数字平台在客户通信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份额,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信息创新:既定趋势——增强

02

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的创新有几个方面。一是编码,它描述了软信息到硬信息的转换,这些信息可以被处理和传输。另一个方面是,由于消费者选择和偏好的大量非金融数据的出现,这些新数据的规模使得可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AI)等分析工具来提供新的见解,包括金融决策。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技术的进步导致数据的总体可用性大幅度提高,而成本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既定趋势


金融行业中最近涌现的与信息相关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过去发展的加速延续。20世纪90年代的IT革命增强了在金融领域创建和使用硬信息的能力。这促进了金融市场的扩张,增加了金融部门的竞争,并导致了银行的合并。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硬信息使借款人能够以更优惠的条件获得更大数量的信贷。通过信用登记进行信用评分和信息共享可以缓解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代沟。更普遍地说,有证据表明,采用信息技术有助于银行选择更好的借款人,从而增强其在危机时期的弹性。


尽管有这些积极的影响,现有的文献也强调了硬信息的“阴暗面”。它的使用会恶化客户的借款条件,因为硬信息的产生难度非常大。此外,在总体层面上,依赖硬信息的金融体系可能更加不稳定。与客户建立基于信息的软关系的银行倾向于在周期中平稳放贷,这有助于缓和经济低迷时期的信贷紧缩。相比之下,硬信息允许设计强有力的管理合同,这可能鼓励金融部门进行风险投资。


新发展


非金融数据的使用对金融服务的提供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上,银行依赖于分析客户的财务信息(支付流量和会计记录),而互联网的兴起允许使用新型的非金融客户数据,例如浏览历史记录和个人在线购物行为,或在线供应商的客户评级。大型科技公司因此可能在金融服务提供方面超过银行。在传统金融中介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依赖大技术的金融最为有效,例如蚂蚁金服在银行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在中国农村地区扩大了更多的信贷额度。


互联网的普及增加了公共信息的整体可用性,网络抓取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大量的数据。消费者和企业可以从金融中介创造的盈余中获得更大份额。大型科技公司和其他平台可能拥有访问客户数据的特权。私人积累数据的方式和公共数据共享的方式之间存在一种紧张关系,这对信息捕获而言意味着完全相反的结果。因此,在信息收集和处理方面的创新效果取决于哪一种方式起主导作用。


传播创新

03

“沟通”的概念是指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作为金融服务的分销渠道。金融文献传统上侧重于研究信息摩擦在金融中介中的作用,因为与沟通相关的影响也存在于非金融行业,因此通常在更广泛的产业组织文献中对其进行研究。然而,技术进步增加了分销渠道在金融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沟通在金融中介中的作用实际上可能比信息更为重要。


既定趋势


历史上,银行是当地的企业,通过实体网点与客户保持联系。虽然早期的技术创新,如自动取款机和电话银行,为客户提供了便利,降低了银行的成本,但银行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实体业务。
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通信开始对金融中介的结构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当时互联网的扩散达到了一个临界规模,使网上银行得以采用,流程自动化程度提高,给客户带来了更大的便利。这使得专注于通信作为优势的专业公司进入市场。在存款市场上,它催生了直销银行,这些银行没有实体分行网络,而是依赖第三方自动取款机。在贷款市场,独立的抵押贷款发放机构提供的信贷审批速度比传统银行要快。新进入者与现有机构在价格和便利方面展开竞争,并迅速积累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此外,通信领域的创新引发了一种银行整合的趋势,从而催生了大型综合性的银行。合并还使银行能够减少管理费用,消除与实体分支机构相关的过剩能力。


新发展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实体银行的时代基本上已经结束。事实上,发达经济体的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如今,新进入者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和移动应用以极低的成本建立高效的通信渠道,并通过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直接营销工具触及目标受众。


专注于在线购物的支付,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提供了支付系统之间的互连。许多新进入者已在各自的服务领域积累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表明零售银行业务的竞争未来可能会加剧。


互联网还催生了数字平台,它们整合信息、撮合买家和卖家、实现点对点沟通的强大中介。它们作为双边市场的本质导致了显著的网络外部性,这限制了可竞争性,并有利于少数大型参与者。


数字平台在信息和通信之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反馈效应。他们不仅有沟通优势,作为第一接触点的角色给了他们丰富的消费者和销售者的数据,因此也产生了信息优势。因此,平台能够发挥信息和空间捕捉。对银行来说,这些发展在两个方面具有挑战性。一是失去了客户界面,从而丧失了他们强大的基于沟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专业进入者现在成为更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平台分发服务。


对比银行,数字平台在分销渠道上压倒性的市场力量使它们在执行方面比银行更具优势。在错过信贷还款后,将客户排除在外的威胁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在较弱的机构环境下。

银行的未来

04

技术进步的快速步伐引发了对银行未来的质疑。银行通常是纵向和横向一体化的金融中介。在纵向方面,他们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期限转换,并在筹集存款和发放贷款时直接与客户进行互动。横向而言,银行提供的服务不直接依赖于资产负债表,而是与吸收存款或发放贷款有信息或沟通协同作用。例如,支付信息可以帮助监控贷款,来自贷款的信息可以帮助承销,并建立与零售储户的沟通渠道,使储蓄或保险产品的交叉销售成为可能,这提高了银行收入,帮助收入多样化。


信息和通信方面的创新对综合银行业务模式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挑战。首先,它们使专注于金融服务的专业竞争对手得以进入,而这些服务只需要很少或根本不需要获得资产负债表,因此挑战了银行的横向整合。其次,数字平台与银行在直接获取客户方面展开竞争,从而挑战银行的纵向整合。我们依次讨论这些挑战。


挑战一通过专业化竞争对手进行横向分解


除了核心的到期转换业务外,银行还提供广泛的代理或经纪人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并为提供服务收取费用。这类活动中最突出的是资产和财富管理、保险、经纪、咨询服务和支付。


从历史上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第一个联络点,使他们能够通过交叉销售自己或第三方的产品来获取租金。例如,欧洲和日本的资产管理行业仍然由银行主导,尽管与提供类似服务的非银行提供商相比,它们的表现不佳。


由于横向整合的银行服务不需要深入的资产负债表,它们也可以由非银行执行。新的分销渠道削弱了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看门人的地位,使专业供应商能够直接接触客户。这些专业进入者可以避免大银行存在的组织效率低下,这有助于他们灵活和高效地使用技术。因此,他们可能能够在价格、速度和便利性上击败银行。


除了技术驱动因素外,监管也促进了金融服务的横向分解。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通常不需要正式的银行执照。例如,现在有几个司法管辖区为提供电子支付服务颁发许可证。这降低了专业进入者的合规成本。


通信驱动的金融服务横向分解不同于过去信息驱动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硬信息的兴起使独立的抵押贷款发起者得以利用基于评级的认证将抵押贷款风险证券化并出售给最终投资者。最初分配模型与众所周知的激励问题有关,由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驱动。由于当前的瓦解是由交流驱动的,因此受到信息摩擦的阻碍较少,并可能在金融服务提供方面引发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


挑战二:通过平台进行再中介


数字平台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商品和服务的分配方式。从历史上看,消费者的选择受到了巨大的搜索成本的限制。现在,这些价格已经降到了接近于零的水平:只需点击几下鼠标或滑动,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功能就可以进行比较。双边市场固有的网络外部性导致少数大型平台在争夺用户注意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加强锁定效应和最大化数据生成,各大平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加入自然会对大多数平台的商业模式形成补充。由于平台可能成为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中介,它们的进入将引入一个额外的中介层,可以被称为“再中介”。


虽然消费者可能会接受将金融服务整合到数字生态系统的做法,但这种转变对银行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在线平台介入银行和客户之间时,它们引入了另一层中介,可以获取大部分现有租金和大量客户数据。其结果是,银行可能失去与客户的直接联系,并面临纵向解体的风险。


最强大的数字平台是大型科技公司的生态系统,它们可以从非金融核心活动中利用大量的客户基础,从而发挥市场影响力。他们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客户数据,以支持他们进入金融业。另一类平台是抵押贷款和存款等金融产品的比价网站。缺乏既定的“外部”业务意味着它们需要快速增长,以达到成为客户访问的“看门人”所需的临界质量。然而,一旦成功,金融比较网站可能会演变成“金融超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专业在线平台。


重要的是,平台本身不需要提供金融服务:它们可以在不维护专门的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比较优势货币化。在通信方面,这些平台的活动可以被视为“配对”,不需要承担风险。在信息方面,客户数据可以传递给其他金融服务提供商。苹果公司(Apple)与高盛(Goldman Sachs)、谷歌与花旗集团(Citigroup)最近宣布的合作关系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而且很可能只是标志着大型科技平台开始涉足金融服务提供。重要的是,这种合作关系不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排他性,因为平台可能更愿意在参与的几家银行之间创造竞争,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此外,数字平台还使专业金融参与者能够更广泛地分销其产品。这意味着,银行业务模式的纵向解体放大了其横向解体。不直接提供金融服务还可以让平台避免合规成本,尤其是对于大型科技公司,还可以避免政治阻力。


非金融公司参与提供金融服务本身并不新奇。历史上,大型制造商促进了贸易信贷、耐用消费品贷款、项目融资和租赁。然而,它们的参与范围通常受限于它们在信息或通信方面相对于银行具有比较优势的范围有限的情况。数字平台的崛起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因为大型科技公司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在通信和信息方面似乎比银行更有优势。


限制因素和银行的反应


基于上述两大挑战,银行的未来可能显得暗淡无光。在极端情况下,数字平台和专业化竞争对手会导致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完全解体。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被降级为成熟转型服务的上游(非面向客户的)供应商,而下游(面向客户的)服务将被平台和专业供应商接管。对于这种极端的结果,有很多限制因素。


首先,银行将通过大规模的信息技术投资,提高其通信和信息处理能力。这包括升级过时的系统和流程,统一地理上的分段系统,转向云计算,以及开发新的、以数字为导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如新的客户界面和显著更快的信贷决策系统)。银行也可以收购或与专门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获得关键流程数字化的专业知识。


然而,大型银行的组织复杂性将使这一转变复杂化。此外,银行在适应新技术方面可能会比较缓慢,因为相对于新进入者,(人们认为的)声誉风险更高。监管立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关于新数字工具使用的监管指南的缺乏,可能会放大这一点。最后,低利润率和劳动力市场的摩擦可能会阻止所需的迅速变化,尤其是在欧洲。


最具数字化野心的银行可能会尝试开发自己的基于平台的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力。为此,他们可以通过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互补来丰富其核心服务。例如,银行可能为风险较高的客户提供替代贷款安排(例如,P2P),或将房地产代理服务整合到他们的抵押贷款业务中。然而,这些变化将迫使银行放弃其狭窄的专业领域,对改变其整体业务模式持开放态度。


银行业务模式解体的第二个限制因素是数字平台的覆盖范围有限。大型科技公司和比价网站主要关注零售消费者。虽然这使得银行能够提供零售金融服务,如支付和消费贷款,以及为网上商户提供的中小企业贷款,但至少在目前,银行可能能够在服务企业客户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提供这类服务的大型科技公司——亚马逊、微软、谷歌和阿里巴巴——正在与广泛的企业客户建立沟通渠道,其中包括非常大的公司和公共部门。然后他们就可以围绕他们的云服务开发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包括提供金融服务的B2B市场。高联系率和获取企业客户非财务信息的可能性,将使云服务提供商在企业领域与银行的信息和通信优势相匹敌。


第三个限制因素是,银行可能成功地为其信息密集型客户保持金融服务的一体化。这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值得信赖的顾问”——的复兴,它们为有复杂需求的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实际上可能会促进独立的商业银行业务,因为它变得更容易获得以前在金融集团内部共享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如对冲、融资、合规和IT。商业银行的重新出现与文献中长期持有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关系银行可以通过增加关系强度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最后,政策和监管将至关重要。虽然哪一个金融产业结构是最优的问题很难回答,但政策应该以纠正明显的市场失灵为目标。正如我们在下一节讨论的那样,关键政策目标是确保审慎监管的公平竞争环境,并解决通信和数据访问平台的自然垄断特征。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在“自由放任”的环境下),监管宽松的进入者可能会挤出银行,即使综合银行业务模式可能是最优的。


政策挑战


05

信息和通信的创新,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行业结构从银行向专业进入者和数字平台的转变,为公共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下面我们列出了一些跨不同领域的优先级。贯穿始终的关键风险是,一是政策制定者过分保护过时的商业模式,二是对新进入者没有系统的管理办法,三是没有准备好应对新技术的策略。网络效应可能会导致急剧变化和代价高昂的事后调整的转折点。此外,潜在进入者的规模——尤其是大型科技公司——将使它们能够积累政治权力。请注意,其他实体是否能有效履行银行的经济角色,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然而,即便是这样,转型也将是复杂的,需要政策制定者进行根本调整,因为银行目前处于货币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


审慎政策:新的维度


审慎监管纠正过度的金融冒险行为。微观审慎监管解决由杠杆驱动的风险,并关注单个公司。宏观审慎监管纠正外部性,并将重点放在整个系统上。新技术将在几个方面挑战审慎监管。


首先,更依赖于硬信息的金融系统更容易出现周期性和危机倾向(见第3节)。此外,新的借贷技术(如P2P或基于数字足迹数据的技术)的稳健性在低迷时期没有得到检验。如果银行失去零售存款,转而转向不稳定的批发融资(如经纪存款),整个金融体系将更容易受到流动性冻结的影响——2008年的危机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新的快速变化的业务模型和流程可能会带来难以监控和量化的操作风险。


其次,金融供应链的非中介化引发了监管套利担忧。风险可能“隐藏”在复杂的网络结构中,置于监管较少的地方实体或更宽松的管辖区。建立实体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避免跨司法管辖区之间的竞争变得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对监管套利的担忧必须与实验的范围相平衡,包括对创新企业使用监管“沙盒”,以及使用新的数据驱动的监管方法(“regtech”)。


第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的概念有所扩大。从事金融服务提供的平台可能会变得具有系统重要性。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可能需要被指定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基础设施。然而,把非银行机构归为此类机构,往往在政治上很难做到,更不用说非金融机构了。


最后,监管机构必须跟踪创新及其成果。他们将需要更快地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流程和一个不那么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行业结构。传统银行应该被引导以前瞻性的方式进行调整,通过重组、整合或退出。监管机构还需要对新型数据和新型数据分析工具在金融服务中的使用做出回应。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带来了明显的监管挑战,因为它们没有潜在的模型,所以它们的结果很难解释、推断出压力场景或交叉验证。审慎的政策将必须监控网络安全风险,以及由平台和云提供商的金融和非金融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所驱动的新的审慎风险。关键的是,监管机构一直在努力确保他们的专业知识与行业相匹配。随着创新的加剧,更多的人才进入金融技术领域,这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确保专业知识不仅对质量监督和监管至关重要,而且对于确保监管机构能够引导关于创新-稳定性权衡的社会辩论,在过去金融危机的记忆逐渐淡去之际抵御肆无忌惮创新的压力,也至关重要。


货币政策:新的环境


技术引发的金融产业结构变化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实施。信息和通信创新使得存贷款市场更具争议性,这可能会放大政策利率对贷款条件和存款利率的传递。随着银行借贷的重要性降低(例如,因为它被非银行或P2P借贷所取代),银行资本和融资条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性也降低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引入——也是为了应对支付创新——可以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加直接,并消除利率的有效下限。一个更好的通道可能是受欢迎的,因为一个更具有周期性和基于硬信息的金融系统可能需要更多的反周期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实施中,硬信息的激增导致抵押品的使用增加,这将进一步削弱无担保融资市场的重要性。这一点,再加上银行作用的减弱,将使无担保银行间利率成为一个较不有效的操作目标,并呼吁在广泛的市场参与者之间建立基于担保交易的基准。此外,央行操作中银行交易对手的数量和重要性的减少,将引发有关是否允许非银行机构使用央行储备的进一步辩论。


竞争政策:平台作为通信和数据的天然垄断者


数字平台的“第一接触点”优势,导致了通信和数据采集领域的自然垄断。竞争政策应该在平台投资动机与外部访问其通信基础设施和数据池的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德国最近的国家条例提供了在提供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在通讯方面采取自然垄断政策的一个例子。从2020年开始,新的立法规定,基于竞争的理由,苹果应该向第三方支付提供商开放iPhone的近场通信(NFC)端口,使他们能够与该公司的“Apple Pay”服务竞争。然而,这代表了一个一次性的解决方案和一个更全面的政策来处理平台的自然垄断方面是更合适的。


公共标准和基础设施:关注数据和互联


标准化和基础设施都是公共产品。私人市场可以集中于次优的信息共享和通信协议上,这些协议可能由于网络效应而变得根深蒂固,导致效率低下和租金过高的问题。公共政策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就更好的标准进行协调。信息和通信的创新产生了两个需要标准化的领域:数据处理和交换,以及通信协议。


数据对金融服务提供至关重要:它有助于管理风险和克服逆向选择。这已经超出了它在非金融服务领域的作用,在非金融服务领域,它主要是用产品来瞄准客户。在数据的收集、保护、使用和交换方面,市场失灵的范围很大。数据所有权规则通常是不明确的;数据的使用是非竞争性的,但显示出巨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情况下;数据收集可能涉及外部性,并显示出由平台进行的自然垄断属性。公共政策应该考虑数据所有权、维护和交换领域的标准——包括分类数据(从而分配所有权)和标准化数据(从而实现高效交换)的模板。由平台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生成的数据存储库(类似于传统的信用登记)或数据价格监管可以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金融服务对私人数据的使用日益增多,也引发了大量消费者保护和隐私问题,要求政府为数据收集和使用制定标准。我们需要国际数据标准,以平衡辖区内的数据保护与跨境使用带来的好处。关于金融服务提供中效率-隐私的权衡的公开辩论(“未来社会”辩论)还没有深入到能够达成理想结果的程度。例如,美国的《平等信贷机会法》(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和《公平住房法》(fair Housing Act)等公平贷款规则禁止使用某些数据(如性别或种族)来作出贷款或保险决定,主要是为了避免歧视。大型科技公司没有类似的“机会均等”相关限制。


银行和非银行之间的数据标准也需要公平竞争。银行受制于严格的数据隐私要求,而它们的竞争对手往往没有这种要求。虽然像PSD2这样的“开放银行”举措使第三方可以获得银行信息,但对非银行金融服务提供商却没有类似的信息共享要求。


通信创新和金融服务价值链的瓦解,意味着对互联互通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正是这种需求促使当局加强支付系统的现有基础设施(也可能是通过使用CBDC,尽管CBDC的范围和好处仍有待充分探索)。在创建数字身份系统方面,当局也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家庭和企业在数字经济中运作,包括在金融部门。标准化协议和公共基础设施也需要支持跨境互联,这在欧盟单一市场中尤为重要。


总 结

06

本文概述了信息(数据收集和处理)和通信(分布和连接)方面的最新创新对金融中介结构的影响。我们认为,信息相关的创新遵循过去的趋势,如信用评分和证券化。关键的新发展是非金融数据的丰富,包括数字足迹,可以用于金融服务提供。由于数据量大,这些数据可以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进行分析,这带来了数据使用的规模经济,从而使大型技术公司和其他平台中介受益。虽然在现有文献中对沟通的作用的研究较少,但我们认为,最近的创新通过降低进入壁垒和削弱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第一接触点”的传统角色,使沟通优势成为金融服务的关键竞争因素。新的分销渠道使专注于支付和资产管理等不需要深入资产负债表的业务的专业金融服务提供商得以进入。此外,它允许数字平台将金融服务纳入其生态系统,进一步降低搜索和连接成本。


这些发展对以横向和纵向一体化金融服务提供为基础的传统全能银行业务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专业服务提供商可以分割出利润最丰厚的垂直整合服务,而平台可以接管与储户和借款人的沟通,这也会导致金融价值链的垂直瓦解。在极端情况下,这一趋势可能使银行降级为期限转换服务的上游提供者。虽然数字平台专注于零售客户和中小企业,限制了它们的覆盖范围,但云计算服务日益增长的相关性使大型科技公司能够直接与大型企业客户接触,从而在为这些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与银行展开竞争。


我们讨论了一些与信息和通信创新相关的公共政策优先事项,这些优先事项需要一些公共政策优先事项。在应对银行业新技术时,审慎监管将受到挑战。货币政策将需要通过更广泛的交易对手,并在一个更具周期性的金融体系环境中运作。竞争政策、数据监管和提供公共标准将在确保最佳市场结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技术变革是一个中期过程。然而,外部冲击,例如当前新冠疫情,可以使金融创新的采用更加迅速,并放大其对金融业结构的影响。由于对数字服务的更高需求,数字平台可能会加强其市场地位,并利用其资产负债表的实力,渗透新的市场。相比之下,银行可能不得不优先考虑危机管理,推迟对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审慎监管机构在应对中期审慎风险方面可能会更加软弱,包括那些来自新技术驱动的进入者的风险,因为他们专注于重新启动贷款。在这种背景下,新冠疫情危机使得应对金融领域的信息和通信创新成为更加紧迫的政策重点。



以下为文章部分截图

……

获取完整文章

请后台回复“金融中介”

获取下载链接


END


编辑/段芳芳

责编/李锦璇


【延伸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