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啊!小男孩假扮妈妈,和“教育专家”聊微信诉苦!爆笑……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7月21日,杭州一位林妈妈,发了一条晒娃的朋友圈,内容让人哭笑不得……
原来,上小学的儿子俊俊冒用了她的身份,不知从哪里加了一个“教育专家”,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和专家对话,掏心掏肺地诉苦,简直就是“吐槽父母”现场版。俊俊说,要发给家里的大人们看看,让他们好好反省如何教育孩子。
起因:想找个人管管家长
下半年开学要上小学五年级的俊俊,平时看起来很乖巧,但显然是个内心有自己小主见的男孩。这件事,完全是他一个人的“策划”。
“我怕专家觉得小孩子弄不清楚,就假装自己是个妈妈。”俊俊模仿妈妈的语气,把家里那些小冲突一一细数,学习上的、生活上的,一股脑儿全吐槽了,还顺带用妈妈的角度评价了自己。
俊俊跟“教育专家”聊得很起劲,从傍晚6点一直聊到了晚上9点。
从后来的聊天截屏上可以看出,专家对俊俊描述的问题都进行了解答,还教育家长要怎么跟孩子沟通、尊重孩子个性之类。
俊俊觉得专家更理解小孩子,所以要把聊天记录发给家里人看。
父母眼里:
孩子太有个性,吐槽有点夸张
林妈妈看了俊俊发来的聊天记录,有点哭笑不得,于是晒在朋友圈里,让大家围观一下家里的熊孩子。
记者给林妈妈打电话时,俊俊正好在旁边,他说他要发言。“暑假这么热,我爸给我安排了每天踢足球。我喜欢游泳,最不喜欢踢足球,太阳这么晒,爸爸就说别人照样在做,为什么我不能吃苦,跟没骨头似的。”
记者问俊俊,怎么评价自己能不能吃苦这件事情,他很认真地回答:“介于两者中间吧,不是太能吃苦,但也能吃点苦。”
“爸爸一言不合就要抄家伙,什么衣架也要拿来打。如果我哭,爸爸就会说,再哭就再打。”俊俊说爸爸妈妈对待妹妹就不一样,眼看俊俊又吐槽上了,爸爸在电话那头拦截了:“你差不多得了,我来跟记者说。”
俊俊爸爸说,小孩子不懂事让大家见笑了。“现在的小孩子太有个性,家长不好当,小孩子说的也有点夸张。”
他解释说,去游泳没有大人陪不放心,但暑假还是要适量运动一下的,踢足球是早上8点,太阳也不是很晒,而且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可以做伴,家长觉得这个挺好的。
没想到孩子说怕晒,家长肯定要忍不住批评,太吃不了苦了。对于哭这件事情,一个快五年级的男孩子了,动不动就要哭,爸爸也觉得太没男孩子样了。
网友评论:
“孩子是个奇才,小鬼当家!天生有才必有用!”
“每家的娃都不同,讲不了理就该揍。专家的纸上谈兵没用。”
“我觉得挺好的,换位思考,孩子有主见。未来最好成为一个心理学家,或者教育学家。虽然哭笑不得,可是很有意义。”
“孩子找的教育专家还不错呢,可以耐心聊三个小时,关键在于不收钱”
“其实说到暑假游泳,肯定大人陪着去才放心,但是往往能去的时间太少。因为要忙于工作,还得照顾到孩子,除非有一个人全职在家。”
专家支招
共青团12355心理专家、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郭老师表示:
首先,俊俊可以自由上网查资料、敢把聊天记录发给家里人,以及记者采访时可以“控诉”父母言行的不当,说明父母平时还是给了孩子一定自主空间的。
但这个案例中的父亲也存在一些问题:动不动抄家伙,评价孩子没男孩子模样,对待兄妹态度有区别。虽然父亲有他的理由,听起来也合理,可是这也给父母提供了反思角度——我们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爱,为什么孩子却感受不到?
这里面涉及一个亲子沟通的问题。
比如,让俊俊每天踢球而不是游泳,父母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那么,父母是否告诉过他原因?是否和孩子商量过什么是双方都认为最好的运动方式?
比如,俊俊爱哭,不是去评判他太没男孩子样,而是去观察他什么情况下会哭,问他为什么哭,一起去商讨可以替代哭来表达伤心的不同方式。
这也是非暴力沟通的原则:描述而非评价,表达感受而非指责,表达需要和请求而非命令。
五年级的俊俊应该是十一二岁的年纪,正在从学龄期到青春期过渡的阶段,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年龄,家长应该更多地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给予更多的倾听和支持。
关于青少年12355
大家可以在“团中央权益部”公众号
点击“12355”
进入“青少年12355”小程序
还可以直接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我们开通12355热线和网络留言
为您提供免费、专业的
法律、心理咨询和个案服务
希望所有的少年儿童,
都可以平安健康地成长!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ID:TuanLaw)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社”等,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提供专业支持。
《狮子王》“真狮版”重回荧幕:25年后,我终于读懂了生活的真相!
这些疑似“假职业”,竟然都是真的!网友:这个专业我想读到博士……
校审 | 古华岩
编辑 | 白小玲(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