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青年教育现状如何?这个第三方评估报告给出答案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导读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育,教育不仅关乎个体发展,家庭幸福,而且关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为客观反映青年教育发展状况,结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年度评估,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委托清研智库开展“青年教育”专题第三方评估,现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一、青年教育发展现状


(一)青年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教育政策向实践教育、终身教育、互联网教育等领域延伸和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优化。

一是国家资源配置力度不断加大。

五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大幅增长,由2000多亿元增加至3000亿元,其中80%以上投向中西部地区。 

201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

 特殊青年群体帮扶求助机制更加完善(见表1),有效保障各类青年群体受教育权利。

针对贫困家庭学生,形成校内外奖助学金和资助项目结合的完整帮扶机制;针对残障儿童青少年,2017年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后,又出台残疾人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参加高考等促进政策。

二是社会资本大力投入形成多元教育平台,幼、少、青等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表1:特殊青年群体教育帮扶救助机制

其中,高中阶段教育投入资金逐步增加,教育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受惠学生人数不断增长。2016年,全国资助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增幅为46.62%,共投入资助资金167.50亿元;普通高中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人数增幅为0.7%(见图1)。

图1:高中阶段资助政策惠及学生人数

(二)学校育人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初心,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见图2)。

不仅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革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同时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将实践育人融入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就业指导等环节。

图2:国家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示意图

高等教育实践育人创新思路,“第二课堂成绩单”初显成效。创新平台建设蓬勃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探索条件优化,科技创新平台丰富多样。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育人质量的评价相对较高(见图3)。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也较为肯定,70.00%的受访者表示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原来(2-4年前)有较大提升,21.8%的认为略有提升。
图3:受访者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满意度评价

(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且行且深” 

应试倾向逐渐扭转,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各地中考改革进程快速推进, 2018年全国20余省份实施中考改革方案。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逐步落实。2017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现有26个省份正式出台实施意见。高中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学生选择权增加,各阶段学习的衔接逐渐完善。

高考改革“先行先试”,结合“民意”动态调整,已有14个省市启动综合改革,招生录取由“招分”变为“招人”。

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教师评价管理体系改革逐步推进,初步建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约束制度体系(见表2)。

表2:教师职业道德约束制度体系

(四)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卓有成效 

科普教育和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常态化开展。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的影响力不断升级,学生反响非常好(见图4)。

图4:“挑战杯”竞赛的受访者评价

同时,优秀项目成果的转化孵化持续落地,调查显示,32.14%的受访者认为“天使基金”绿色创业通道等途径促进了优秀项目的孵化,使青年将理论与实战相结合。

大中专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推进。

每年有约500万大中专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效果突出。青年志愿服务规模扩大,青年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提高。  

“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支援服务西部计划的知晓率达到50.89%和81.25%,参与率达到16.96%和4.46%。高等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见图5)初显成效,学生对其正面评价较高(见图6)。

图5:“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体系及其成果应用

图6:“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受访者评价

(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国家标准体系全面建成,职业教育重要性显著提升。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计划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

截至2018年,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按照产业结构分类的数量比例为6.92 : 39.30 : 53.79,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目标(见图7),有助于强化促进学生就业的导向,便于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

图7:职业学校专业构成与国内产业构成匹配度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特高”计划和“1+X证书制度”建设即将启动。

目前,3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参与改革试点,推动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院校大赛和活动更加丰富,为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进行人才培养、项目孵化、资源整合等搭建了新平台。

(六)青年终身学习分层推进

当前青年对终身学习认可度较高,赞同终身学习理念的比例为87.7%。国家有关青年终身教育制度体系逐步落地,顶层设计得到强化。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教育部指导国家开放大学开展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试点,建立多渠道学习的立交桥。

目前已建立70个学分成果认证分中心,5所地方开放大学承担地区学分银行建设工作(见图8)。五年来,举办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12次,参与人数超过1亿人次。

图8:当前开展学分认证和转化情况

在线教育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互联网+教育”全面开展。

2017年国务院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教师空间1249万个、学生空间594万个、家长空间541万个、学校空间40万个。“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移动终端下载安装1567万人次,平台在授课程5873门次,新增报名450万人次(见图9)。

调查显示,57.14%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对青年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助力;47.3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教育环境良好,青年发展期望的教育需求基本能满足。

图9:中国大学MOOC资源状况

民办学校稳中有进,在各项制度规范下其教学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比上年增加5900余所,占全国比重35.35%;各类教育在校生达5378.21万人,占全国比重19.51%,人数比上年增加257.74万人,增长4.79%。

图10:民办教育在校生规模结构

(七)校外培训热度不减,专项整改力度加大 

2018年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各地整治“无证无照”“超纲教学”“提前教学”等违规办学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见图11)。

全国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万所,完成整改27.0万所,并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全国联网查询监管,要求培训机构教师必须持证上岗。

图11: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改工作进程

同时,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没有减少,培训费用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与的学生超过1.37亿人。

(八)青年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制造业人才战略地位得到强,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加快。

2018年教育部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等7个文件,对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安排,明确了“六卓越一拔尖”的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

青年领军科技人才培育成效显著(见图12),全国高校聘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60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7人。

“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8000多人,并带动各地实施引才工程项目,吸引5万多海外高层次人才,由此带动了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

图12:人才工程项目实施效果

二、青年教育发展问题

及对策建议


当前青年教育的整体工作实现了持续发展,部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青年教育发展及《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相关任务落实还任重道远。

青年群体多元化教育需求的研究和匹配不足  

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青年人具备在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但由于社会用人要求较高,多数青年人在步入社会后与就业单位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差距,需要自身通过社会教育进一步提高素质能力,部分优秀人才更是针对自身不足有更高的定制化提升需求。

然而社会教育中青年人再教育存在机构良莠不齐、服务同质化、与需求匹配度不高等问题,未来需要从政策层面加大指引,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适应并贴合青年人实际需求。

教育实践的支撑和保障不足    

社会实践基地保障、经费支持、专业教师指导等资源的保障支撑方面以及实践课题价值引导方面还有待完善。

针对性政策的支持和落实效果监管力度还需加大   

针对青年群体及具体青年教育工作的专项政策较少、部分政策存在“落地易、生根难”“起点高、效果低”的现状。推动《规划》落实的协同机制还需健全。推动《规划》落实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发挥还需加强。

未来,针对学校青年群体、社会青年群体,要加大政策宣传,营造青年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坚持中小学阶段减负工作不放松,切实增加学生学习“幸福感”,让青少年快乐成长。

此外,要加大力度推动高中新课标课程设置,重点攻关高考制度改革,从考核标准上倒逼日常教育方式转变;打牢学科建设基础,重点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新发展。

在职业教育领域,要推动校企联动、产教结合,完善职业教育就业与升学渠道;还要大力支持在职青年继续教育,为青年搭建在职学习“加油站”。

同时,在体制机制问题上,要积极推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和教师队伍培养体系改革,提高综合素质考核所占比重。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ID:TuanLaw)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答疑解惑!2019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火热报名ing!


未成年人收容教养制度的走向,你怎么看?


名单发布!2019年委托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禁毒防艾宣传教育专项资助!



校审 | 张

编辑 | 黄楠(中国政法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