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刷新闻到沮丧、焦虑、寝食难安?放过自己!12355专家这么说!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导读

“我每天都关注疫情,虽然自己身体正常,但总感觉一出门就会被感染。家里一有人打喷嚏我更紧张,好累,老师们能帮我缓解下这种情绪么?”


“网上有些视频、传闻、截图等,感觉很假,的确也被辟谣了,但总是忍不住去看,这是为什么?”


这些问题是不是你遇到的?想知道心理专家怎么说?今天,我们的12355答疑栏目继续与你相约,关注大家近期的烦心事儿~


遇到问题别惊慌

12355专家来帮忙


问题1



疫情搞得我心慌,本来免疫力就差,之前还出门了两次,那时候疫情还没现在这么严重。可是我现在已经拉肚子好几天了,这两天老是困,虽然没有发热,但还是好慌,每天都在恐慌当中。我也不知道要不要去医院,就自己在那担心,又怕去医院会被隔离。





专家答复


你好,欢迎登录“青少年12355”网络留言平台。

首先,你需要鉴别这半个月自己是否有感染地区人员的接触史,有没有去过人员密集的场所,或者聚集集会的历史。另外,可以查询是否有与确诊病例同时乘机、乘车的可能。

如果你和家人没有疫区接触史,觉得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机会比较小,可能你会担心去医院更容易交叉感染,建议先去一些网络医学平台问专业大夫,听听他们的建议,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去医院。

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如何鉴别流感、其它呼吸道感染、新冠病毒之间的区别,随时监控自身状态,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亲密接触。如果发烧持续超过37.3度,记得做好防护后,去当地发热门诊检查。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以上是理论上的处理方式。

同时,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情绪,如果因为过载的消息量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也会引发身体不适,此时宜筛选阅读信息。无论如何,在身体不适时,稳定的情绪和信心对于康复来说必不可少,可以尝试把注意力转移到让自己放松或者集中的事情上,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做一些伸展运动等等。祝好!


问题2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本该去上学的我,因为疫情推迟了。我想学校、想同学们了。
今天已经学习了10个小时,想找个说话的人好难呀!我只想和其他人聊会天,就算讨论学习也行,家里只有父母的我很无奈啊。
父母也不和我聊天,只在那里看手机,自己又不能出去找人玩,这一天天的,刷着题目,一日又一日地重复,一天到晚话都说不了几句,全是在和单调无味的理科奋斗。
我真的好难受,好孤单啊!记得昨天的这个时候我已经睡着,现在的我心里五味杂陈的!唉~





专家答复


你好,欢迎登录“青少年12355”网络留言平台。

这个非常时期,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和你一样的高三学生的留言,不过他们更多的问题是心里焦虑烦躁、学不进去。所以,看到你一天能学10个小时,真的很替你高兴。至少,你已经比很多同学强多了,如果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考一个好大学,开启美好的大学生活! 

这样想想是不是开心了许多?其实人生的奋斗路上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痛苦,奋斗之路往往也是孤独单调的,这一点有切身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但能忍受寂寞孤独的人,才会成为奋斗路上的勇士,一路走向成功!

大道理你也许已经听得够多了,现在我只想恭喜你,已经踏在成功的路上了,现在就看能不能坚持下去啦!忍受这孤单和单调,多彩的未来就在前方!加油吧~


问题3


我爷爷总是出去捡垃圾,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了,他还出去捡还不带口罩。家里人说了很多次都不听。能不能派个执法人员来给他说说啊!





专家答复


你好,欢迎登录“青少年12355”网络留言平台。

看到你的留言,非常理解你的担心,捡垃圾本身就是有卫生风险的事情,现在因为有疫情,捡垃圾的卫生隐患更高。

有些老人喜欢捡垃圾,而且听不进家里人的劝。当然,当前放任老人去捡更为不妥,建议你可以联系社区居委会,让居委会工作人员对爷爷进行劝阻,暂时不要捡垃圾了!同时,想办法分散老人注意力,安排他能做点其他的事情,可能会好些。祝好!

问题4



您好,由于疫情爆发,我们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但我在家与父母相处时,会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这是源于家庭严格的教育和我母亲易怒的暴躁性格。可以说,我在家动辄得咎,玩手机、玩游戏、写文章都可以缓解我的情绪,但这些都不是能被我父母接纳的活动,请问我应该怎么做……





专家答复


你好,欢迎登录“青少年12355”网络留言平台。

听起来,好像在疫情之前你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就是你描述的样子。但是因为疫情爆发,学校推迟开学,并且因为大家要居家隔离,所以跟父母一起在家的时间增加,好像加重了你的焦虑。

你说父母不能接纳你看看手机、玩玩游戏、写写文章等,但是这些活动对你来说是有用的,这有些冲突和矛盾。好像父母越是批评你的行为,你可能会越有安慰自己的需要,就越需要去看看手机、玩游戏、写文章等,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理解你现在的焦虑和烦躁,在负评价、不接纳的环境待久了,产生一些焦虑和烦躁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来看,也许这也是个机会。

父母是独立于我们的个体,父母的想法和行为我们控制不了,那我能做些什么呢?与他们交流一下?在他们批评自己时,站出来为自己说话?另外,你每天花在玩手机、玩游戏、写文章的时间是多长呢?父母会不会担心看坏眼睛?影响到你的作息、身体健康?

很多时候,父母的言辞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刺耳,不好接受。同时,他们这些“刺耳”言辞的背后,也许装的是对我们的爱护,我们也要看到这部分。因为大家相互看到对方的爱,是交流的重要部分。

我们也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成人化的部分成长和发展起来,让父母看到我们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当你成人化的部分增加,别人自然会用与成人交流的方式来对待你。祝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4个心理调节小妙招


近日,在“青少年12355”网络留言平台上,很多朋友发来了同样的问题:“感觉心慌害怕”、“憋闷焦虑”怎么办?

这是当下很多人都有的情绪状态。其实,这也是疫情之下正常的心理反应,大家不必惊慌,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就能有较大缓解,同时还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自我的心理调试能力。





妙招1:接纳你的消极情绪


没错,接纳,就是要允许消极情绪的存在。不管是焦虑、恐惧,还是烦躁憋闷,首先去接纳它们,不要排斥抗拒,认识到出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当然想做到这些也不容易,需要经常提醒自己,反复做积极自我暗示,比如把“我怎么这么焦虑啊”改成“没关系的,焦虑很正常”。

“接纳法”对缓解因焦虑引起的失眠也很有效果。很多失眠的朋友恐惧失眠,担心黑夜的到来,害怕睡觉这件事情,非常痛苦。建议尝试接纳失眠,告诉自己“失眠就失眠吧,睡不着我还可以看看书(听听音乐或做做瑜伽等)”,当你的大脑接受到这个信息,它也会放松下来,即使没有真正睡着,大脑也得到了休息。坚持这种自我暗示,这类失眠问题也会有较大缓解。

总之,“接纳法”是缓解情绪问题简单却非常有效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妙招2:换个角度看问题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一体两面,有坏的一面,但换个角度看也能发现积极的因素。比如我们现在的状态,隔离在家不能出门,会让我们感觉烦闷无聊,但换个视角看,也是难得的安静的学习机会。当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时,你的烦闷焦虑之感也就缓解了。

这是因为我们的情绪源于大脑的想法而非客观事实,简单讲,如果能积极看待事情,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亦然。比较经典的案例是同样面对半杯水,有人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呢!”也有人会觉得“真糟糕,只剩半杯水了”。

谁喜谁忧一目了然。你是前者还是后者呢?如果是前者,恭喜你,请继续保持;如果是后者,就需要训练一下自己,多尝试积极地看待问题了!





妙招3:少刷消极新闻,用行动充实内心


大家应该都有这种体验,平时手头工作很多时就顾不上那些消极情绪了,反而是闲着没事干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现在我们在家里不方便出门,很多人都在刷疫情相关新闻,越刷越焦虑,越刷越害怕,这就是“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简单说就是浸润在他人的创伤信息里而在自己心理上造成的实在创伤。高发于灾后救援人员。而看太多负面信息的普通大众也可能被引发。表现为持续的愤怒、羞愧、罪恶、忧郁等,看到任何悲惨信息都可能情绪失控。


不管是谁,一直沉浸在负面消息中肯定会出现情绪问题,所以赶紧放下手机,积极行动起来,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做吧。

这些事情可以是你应该做但一直拖延未做的事,比如未完成的作业、书单上未读的书;也可以是感兴趣的事,比如听音乐、画画等等。总之,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内心感觉到充实,消极情绪自然也会知难而退了。





妙招4:练习腹式呼吸,做适当的室内运动


腹式呼吸可以有效放松身心,缓解消极情绪。每天坚持做十分钟左右,能大大缓解紧张情绪,让大脑获得休息。

腹式呼吸操作步骤:


1、慢慢吸气到腹部,同时默念“吸”,直到腹部明显鼓起;


2、慢慢呼气,同时默念“呼”,直到胸腔内的气都呼出再吸气;


3、循环以上过程,同时努力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呼吸上。


再就是每天做一些室内运动,比如跟着视频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体操动作等等,既有助于强身健体,提升免疫力,也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态,疏导不良情绪。


以上4点相对简单易操作,有些可能需要时间来消化,凡事都需要过程,希望大家能坚持练习,最终收获强大积极的内心,勇敢对抗人生路上的曲折坎坷。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如果你真的感觉到自己很难做到自我调节,甚至感到“生无可恋”,过度恐慌缺乏安全感,经常莫名哭泣、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情绪暴躁等,甚至出现了一些幻想、幻听等幻觉,请你登录“青少年12355”小程序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放弃希望!

最后,祝各位都能在看似“无聊”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平凡,开发自身的潜能,说不定你会收获一个更加完整的自己。

(本文作者: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陈丹)



如何找到12355


点击上方卡片

即可进入“青少年12355”小程序

欢迎你的留言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ID:TuanLaw)原创,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提供素材,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被宅”的自由灵魂们,你们想过这些问题吗?12355专家这么说!


防控疫情,12355在行动!


防控疫情,12355在行动!| 第2辑



校审 | 冯舒琦、古华岩

责编 | 李仁泽

编辑 | 王诗瑶(东北财经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