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向青年问计求策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十四五”时期应更加重视青年发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建议,青年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关注群体,“十四五”规划承载着广大青年的期待,应进一步加强国家规划与青年发展专项规划的衔接,更加充分反映青年发展总体部署,进一步凸显党和国家对青年的重视与关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社会事业研究室主任邢伟认为,青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党中央《建议》的多个领域都关系青年发展,可谓“处处有青年”,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社会文明等重点领域发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青年参与和奋斗。
团河北省委副书记侯贵松认为,在各级“十四五”规划出台和实施过程中,为避免青年发展内容逐层衰减的现象,建议国家总体规划对青年发展内容更加鲜明地体现,进一步增强青年发展政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确保青年发展规划落地落实。
青年急需更多就业创业支持
北京中通花园桥网点快递员李杰是一名“资深”的快递小哥,他坦言,快递行业每天从早上5点工作到晚上9点,很少休息,而与繁重的体力劳动相对的,是并不算高的收入和尚需完善的劳动权益保障。美团骑手常凯也有同样的感受,“外卖行业是在与时间赛跑,平时的工作生活压力不小,说实话大家的社会融入感并不是很强。”
对外经贸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表示,去年有关“码农”的“996”现象引发了大规模的劳资关系讨论,不仅是快递小哥,包括白领和高知青年群体在内,加班基本上都是常态。他建议,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防止年轻劳动力的体力透支。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张丽宾列举了一组数据,根据人口预测,未来五年16—35岁青年人口将减少3000万,同时劳动力市场门槛不断提高,导致青年受教育时间延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延后,“十四五”时期劳动力短缺可能成为常态。她建议,“十四五”规划应将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体系。
全国青联委员、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史晓刚认为,今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但大部分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企业也很难招到想要的人,这都缘于人才专业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他建议,在部分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实习基地,鼓励企业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培养。
青年住房难问题仍需更加有效的举措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赵联飞认为,住房涉及到个人的流动、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青年的社会认同感,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他建议,要建立一个住房的供给体系,让青年来到城市以后,能够较好地解决住房焦虑,这是很现实且事关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教授林楠介绍,在大城市中,除了单位宿舍,城中村是中低收入职业青年的租房首选,但城中村普遍环境复杂,安全隐患较大。同时,近年来长租公寓频频“爆雷”,青年也是主要受害者。
青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中国青年创业孵化器协作会副秘书长张鹏建议,要更加关注创业群体的健康问题,避免创业青年身体透支甚至过劳猝死现象的发生。
国际关系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本科高宇轩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在高校普遍开设心理课堂,加强对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教师心理咨询能力的培训,逐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
网络作家王诗原建议,要聚焦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创作更多优质的、大众化的文艺作品,促进全社会提升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和认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青年人,“十四五”规划“拍了拍”你——积极参与“十四五”规划《纲要》问计求策的倡议
校审 | 张一豪、刘一岩
责编 | 李仁泽
校对 | 王泽群
编辑 | 许加鑫(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