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会团团关注:海外青年人才归国几道“坎”?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导读

海外人才回国发展是不是很容易?也不尽然。他们回来的路上也有一些“坎”。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如何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青联以团体名义提交了《关于加快吸引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国发展的提案》,建议从促进信息流通、完善引进机制、加强引才保障等方面制定相关措施,使海外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海外人才归国发展

到底都有哪些“坎”?





信息不对称


最近,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博士生四年级的周帆正处在毕业找工作的关键档口。和身边很多海外青年人一样,他打算回国发展。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国内招聘信息知之甚少。

周帆的另一个身份是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经过调研,他发现信息不对称是很多海外青年回国就业时普遍遇到的问题。





引才标准“一刀切”

2017年,留学韩国的博士生李喆选择回国创业,目前他在杭州有自己的创业团队,主要从事智能遥感卫星有效载荷和遥感数据处理与识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他关注到海外青年科技人才的引进领域及对象不够精准的问题。

“应该适当破除海外人才引进中‘唯资历、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的‘五唯标准’,创业更要这样。”他说。

他认为,学历是人才引进中一个重要参考标准,但不能仅以此作为创新能力的标准,更多要结合国家需要、战略发展需要,从项目本身的创新程度和发展前景考虑。

事实上,选才标准的“一刀切”还将部分企业急需的人才拒之门外。南方某企业曾希望开拓游艇市场,于是想方设法找到了一位国外顶尖工程师,可这位享誉国际的人才却无法纳入到当地人才政策当中去。原来,这位工程师只有本科学历,而各级引才的政策都对学历做了明文规定:硕士甚至是博士。





科研、生活压力大

2019年,曾先后在日内瓦大学、日内瓦州立医院等机构从事科研工作的谢添武通过海外人才引进,成为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青年研究员。

回国发展谢添武有期待,也面临不小的科研、生活压力。他介绍,特别是在高校,大都实行限定时期内的“非升即走”规定,即使学校不再额外加压,自己也会时常紧绷着一根弦。

在上海工作的谢添武也感受到房价带来的居住压力,他期待能够延长现行规定下公租房的使用时间,缓解海外人员引进后的住房压力。





知识产权跨国转化难

无线通信专业的博士赵杨平是深圳大学副研究员。曾经,他所在的加拿大实验室是全球最大的无线通信实验室之一。归国后,赵杨平看到不少博士在毕业季回国发展中遇到难题,于是他集结了当时几个同学在海外创立了加拿大研发智库,致力于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

“知识产权的跨国转化很难”。研发智库工作过程中,赵杨平发现知识产权问题是归国青年常会碰到的难题。“这需要比较成熟的国际协调性。对于绝大多数海外博士来说,大家都没有能力处理这种事情。”


今年两会,全国青联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吸引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国发展的提案》,其中也提到了不少问题:



提案中建议: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新闻联播”、微博@共青团中央,转载请注明来源。


往期推荐

与你有关!两高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你的建言,委员们回应了!第二批优质留言入选名单公布 | 青声@全国两会【乡村振兴】

女生不愿剪短发,冲校长面前提意见!校长用了这招……



校审 | 许一苇
责编 | 李仁泽
校对 | 王诗瑶
编辑 | 栗婷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