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现场丨林丽娟:柏拉图在巴格达

馒头饭团 古典学研究 2022-07-13
24人大AITIA古希腊哲学论坛系列讲座柏拉图在巴格达



11月14日下午3:30,人大AITIA古希腊哲学论坛第二十四次讲座在人文楼500会议室举行。本期讲座由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的林丽娟助理教授主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聂敏里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吴功青副教授担任评议人,来自北京高校的师生近三十人参加了讲座。


(聂敏里老师)


Part 1 | 讲座


林丽娟老师的讲座题目来自John Freely 2009年的一本书Aladdin’s Lamp: How Greek Science Came to Europe Through the Islamic World,此书2013年被翻译成德语,题目改做“Platon in Bagdad:Wie das Wissen der Antike zurück nach Europa kam”。这本书讲的是在中世纪古希腊科学如何在伊斯兰世界得以保存和发展,又在文艺复兴期间再度传回欧洲这样一段历史。题目中的巴格达,指的就是8-10世纪希腊-阿拉伯翻译运动时期的巴格达。众所周知,8-10世纪一般被认为是西方和拜占庭的“黑暗时期”,但对于叙利亚和阿拉伯来说却是一个黄金时代。


在这次讲座中,林老师关心的正是经过巴格达翻译运动传到伊斯兰世界的柏拉图:这位巴格达的柏拉图是什么样的,他能否对我们今天关于柏拉图的认识有所贡献,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位巴格达的柏拉图?相应地,林老师把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巴格达的柏拉图的流传形式;第二部分,巴格达的柏拉图与文本校勘、柏拉图接受史;第三部分,以柏拉图的灵魂三分学说为例来看阿拉伯世界的柏拉图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创新的柏拉图。


(林丽娟老师)


1巴格达的柏拉图的流传形式


在第一部分,林老师介绍道,巴格达的柏拉图主要是以间接方式流传的。资料表明,阿拉伯学者对于柏拉图的知识很有限,比如曾写作多部与柏拉图相关著作的阿拉伯哲人阿尔法拉比(al-Fārābī)很可能并没有读过《理想国》原文,而曾写作《理想国》评注的阿维罗伊(Averroes)也曾坦诚其对柏拉图的理解大大受限于所能获得的希腊哲人的材料。另一著名哲学家和柏拉图主义者苏哈拉瓦迪(Suhrawardi)也并没有读过柏拉图作品的原文。那么阿拉伯世界中是否有过柏拉图的阿语译本?根据Ibn al-Nadīm在其《索引书》当中的记载,柏拉图作品的阿拉伯语译本主要是以下四种,即《理想国》、《法篇》、《智者》和《蒂迈欧》。


这里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两点。一、有关这里所说的译本是否完整翻译学界仍存在争议。由于在流传至今的阿拉伯语抄本中,没有见到任何一份完整的译本,很多学者倾向于认为阿拉伯世界从来就不存在任何完整译本。二、叙利亚人和叙利亚基督徒在翻译运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三位译者:Ḥunain b. Isḥāq,Yaḥyā b. ‘Adī和Yaḥyā Ibn al-Biṭrīq都和叙利亚传统相关。Yaḥyā Ibn al-Biṭrīq是叙利亚人,Yaḥyā b. ‘Adī是叙利亚西支基督教(即所谓雅各比派)教徒,Ḥunain b. Isḥāq则是叙利亚东支基督教(即所谓聂斯托利派、自唐代传入中国的景教)教徒。在阿拉伯入侵之前,叙利亚已经有几百年的翻译运动,借助双语优势,叙利亚学者将不少古希腊经典被翻译为叙利亚语,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这些经验在后来的巴格达翻译运动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这些译本并非完整译本,那么它们的性质如何界定?林老师提到,阿拉伯世界的柏拉图翻译借助的中介是盖伦。Ḥunain b. Isḥāq曾找到盖伦的八卷本Synopsis of the Platonic Dialogues中的四卷,并将其中前三卷翻译成阿拉伯语,这当中包括《克拉提鲁》、《智者》、《政治家》、《巴门尼德》、《游叙德谟》、《理想国》、《蒂迈欧》。盖伦的这一系列摘要也是许多阿拉伯哲学家关于柏拉图知识的最重要来源。


此外,阿拉伯哲学家关于柏拉图知识的另一来源是古代晚期评注传统和保存在阿拉伯传统中的柏拉图对话的引文或残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引文中甚至包含对《理想国》原文字对字的翻译,这似乎暗示着另一个流传传统。


(现场图)


除了柏拉图作品及其评注的翻译和译述以外,阿拉伯人对于柏拉图知识的接受还有其它几种间接方式,比如智慧文学伪柏拉图作品(Pseudo-Plato)。与间接流传的翻译或译述相比,在现代学术标准之下,这几种更加不是提供给有关柏拉图信息的可靠方式,甚至有的还错的相当离谱,比如Pseudo-Plato曾将炼金术和魔法等堆砌到柏拉图名下。智慧文学当中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林老师特别举出了一系列被归到柏拉图名下的格言作为例子来进行说明。这当中有的的确来自柏拉图,但许多则来自多种其它传统:比如苏格拉底或第欧根尼传统,毕达哥拉斯学派,甚至也包括佛教传统,此外也有被新创造出来归于柏拉图名下的格言。与此相对,阿拉伯世界中也存在将柏拉图的学说转给其他作者的情况。



2巴格达的柏拉图与文本校勘、柏拉图接受史


讲座随后进入第二部分,阿拉伯世界柏拉图的间接流传使得学者们对于其精确性往往持有一种消极的看法。针对这一传统看法,新近Moseley的一系列研究则提供出另外一种可能性。在希腊文本校勘方面,他指出阿拉伯语材料能提供出一系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读法,从而给柏拉图的部分对话如《斐多》、《理想国》、《法篇》的校勘带来新的贡献。另一方面,阿拉伯的一些材料不光能帮我们更好地还原柏拉图,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柏拉图的接受史,比如柏拉图在帝国和古代晚期的接受史。


对于这一点,林老师也举了她最近的一项研究做了证明。仅有阿拉伯语摘要存世的盖伦《论品性》一书曾对伊斯兰世界的伦理学发生过根本性的影响,其中保存了有关柏拉图灵魂学说和伦理思想的重要信息。而这部阿拉伯语的抄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忠实地反映盖伦对于柏拉图的使用,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哲学概念,如美和好,以及相应的丑与坏的用法是有争议的。林老师通过对这些概念用法的梳理,证明这部阿拉伯语概要当中所保存的有关美(to kalon/al-ǧamīl))和好(to agathon/al-ḫayr)的讨论,并非像之前研究所认为的那样,难以前后一致地反映它们在希腊语当中的用法,或者在流传过程当中受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篡改;事实上,它们也是希腊的和柏拉图的。另一方面,这段话也证明了盖伦在《论品性》中所使用柏拉图对话并不仅仅限于《理想国》、《斐德若》和《法篇》,而是也包括《高尔吉亚》。这些都是阿语文献提供给我们的有关柏拉图和柏拉图传统的精确信息。



3阿拉伯世界的柏拉图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创新的柏拉图


在讲座第三部分,林老师讲述了阿拉伯世界对于柏拉图学说的发展。柏拉图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伦理学和灵魂学说。林老师举出了几位主要的阿拉伯世界的哲学家如金迪(Al-kindī)、米斯凯韦(Miskawayh)和伊斯法哈尼(Isfahani)为例,来展示他们对于柏拉图灵魂三分学说及相关譬喻的接受和发展。而更为有趣的发展则体现于阿维森纳(Avicenna)名为Ḥayy ibn Yaqẓān的小说,其中灵魂三分不仅变为灵魂四分,且灵魂部分之间的同盟关系也被改变。阿维森纳的这一譬喻更经Abraham ibn Esra的翻译和传播为但丁所知,直接影响了但丁《地狱篇》开篇的创作。由此,阿拉伯世界的思想家不仅接受和发展了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且将这一学说再次传回欧洲,更进一步影响了但丁的神曲创作


讲座最后,林老师总结了关注希腊-阿拉伯(Graeco-arabica)这一小众领域的三点理由:第一,阿拉伯人关于柏拉图的知识尽管在今人看来颇为有限,但是在古代,他们的知识曾经是最先进的,远远超出同时代的西方世界。第二,基于阿拉伯世界曾经对于柏拉图的了解程度,这一传统的许多遗产可能会帮助我们更新对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其作品及流传史的认识。第三,了解阿拉伯人曾经如何理解柏拉图,以及他们的理解如何对于后世发生影响,对于中国人理解希腊或许也很有借鉴意义



Part 2 | 评议


(吴功青老师)


吴功青老师表示,林老师通过古典学研究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阿拉伯世界的柏拉图形象,对于汉语学界的古典学研究和中世纪研究非常有启发。首先,通过柏拉图在阿拉伯世界的翻译,校勘和接受的历史,呈现给我们一个非西方视角的柏拉图,扩充了我们对柏拉图的理解,进而扩充了我们对于古典学的理解;其次,丰富了我们对中世纪的研究,传统上,我们会以经院哲学为主线进行研究,但林老师指明了中世纪柏拉图基是和亚里士多德并驾齐驱的,虽然可能影响力稍弱。再次,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于阿拉伯世界的理解。


此后,吴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步在西方传播,二者似乎呈现出一个竞争的局面,那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竞争大致是什么样的场景,柏拉图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影响结果是什么样;第二,阿维森纳对于柏拉图灵魂三分的发展的理论动机是什么,这种改变在自己的理论体系当中处于什么位置;第三,吴老师指出,现代的但丁研究把母豹比喻为肉欲,阿维森纳用想象力理解母豹,这是否需要更多的文本证明。


林老师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第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伊斯兰世界未必一定是竞争关系,论证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一致曾一度成为主流传统,这也跟他们直接继承中期柏拉图主义者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评注传统有关;关于第二个问题,林老师尝试从柏拉图的灵魂三分中涉及到的“无限划分”疑难来解释阿维森纳灵魂第四部分的提出;关于第三个问题,林老师表示如果把母豹看做肉欲,把母狼看做贪婪,很难看出二者的实际区分是什么


(林丽娟老师与吴功青老师讨论)


吴增定老师提问道,柏拉图和伊斯兰教的教义的关联性在什么地方?林老师表示,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但是柏拉图曾对伊斯兰教苏菲神秘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笼统来说,亚里士多德在伊斯兰世界是入世的形象,更多地与实用科学相关,而柏拉图则是出世的形象,与神秘体验相关。尽管苏哈拉瓦迪并未读过柏拉图原文,也并不在实质意义上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但是他会借用柏拉图的理念来阐释照明学派的一些内容,从而发展伊斯兰世界的神秘主义传统。


(吴增定老师)



Part 3 | Q&A


开放讨论环节,马义保、黄麟以及马斌同学就林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提问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马义保问及中国学界对希腊-阿拉伯领域文本研究的现状,林老师表示目前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很有限。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国际研究中存在的情况,希腊-阿拉伯领域中的不少文本尚停留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不少文本尚不存在任何现代语言的翻译,而其中一些也只有德语或法语译本,尚不存在英译本,非常期待以后有更多中国学者能够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当中。



黄麟同学对于柏拉图《理想国》中灵魂三分转化为阿维森纳在《哈义·本·叶格赞》中的灵魂四分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一转变可能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一,阿拉伯哲学家借希腊哲学解决信仰问题的需要;二,与阿拉伯哲学家所处的大文化背景有关。他借中国穆斯林先贤刘智在《天方性理》中对灵魂问题的划分作了引证。不同于柏拉图的灵魂三分和阿维森纳的灵魂四分,刘智将灵魂分为六种,即:矿物灵魂、植物灵魂、动物灵魂、气性灵魂、人性灵魂和继性灵魂。其中,除了古希腊哲学同样讨论的植物灵魂和动物灵魂之外,“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主题,而“继性灵魂”又是伊斯兰哲学的特有维度,刘智在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对灵魂的这一分类,恰好综合了伊斯兰信仰、希腊哲学概念和中国文化要素。同样,阿拉伯哲学家在借用古希腊的哲学概念时,也有类似的改造和利用,正是这种借用和发挥,导致了从柏拉图的灵魂三分到阿拉伯哲学中的灵魂四分。


马斌同学谈到,日本学者井筒俊彦认为阿拉伯哲学的最大特色是:抓住了伊斯兰主题的新柏拉图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这一描述强调了阿拉伯哲学家处于三种力量的张力之间,伊本·西纳之所以在灵魂的三部分之外加上想象力,是为了解决伊斯兰教义中先知地位的问题。用灵魂中理性部分和原动理性结合而获得真理的是哲学家,用灵魂中想象部分和原动理性结合获得真理的是先知。林老师对两位同学的补充表示赞赏。


下午5:30,本次讲座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图  李鑫麒)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外哲所公号(RUC外哲),感谢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转载




欢迎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