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

其他

长路 | 从《古典研究》到《古典学研究》的十三载

编者按创刊于2010年的《古典研究》是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主编的国际学术季刊,2010年至2017年共推出29期。2018年《古典研究》改为《古典学研究》辑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出版,共计出版10辑,每辑字数约15万字,全文收录于中国知网。2022年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并成立了新一届编委会,迎来新的开端。最新一辑(即第11辑)将由华夏出版社出版,每辑字数增至20万字。回顾《古典研究》至《古典学研究》的十三载,刊物始终关心中国古典文明的现代处境,坚持跨学科的视角,力求贯通文学、哲学、史学和古典语文学。从具体文本入手,研究、疏解、诠释古代中国、古希腊罗马、欧洲近代的经典文本乃至古希伯来和阿拉伯文明的传世经典,以促进对中西方文明的深度认识。立足于中国文明“伟大复兴”的当下语境,在《古典学研究》辑刊即将迈向新征程之际,我们回顾十三载的云和月具有特殊的意义。既重温了学术情谊,向一直支持刊物发展的作者、译者和编辑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期盼未来有更多学界同仁成为我们的作者和译者,共同见证《古典学研究》的成长。《古典研究》发刊词:无往不复刘小枫中华民族有着踏实、温厚的教化传统,但在西方文明引发的现代性文化冲击下,这个传统已然支离破碎。百年来,我国学人面临的尚未完成的历史使命是:深入理解西方文明,进而重整中华传统文明精神。如今,何谓“西方文明”,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界仍然还是个带惊叹号的大问号。百年来,虽然诸多前辈学人曾致力于认识西方文明,但更多关注现代的、而非古典的西方文明形态。即便我们了解了西方的现代文明,也并不等于我们理解了西方的古典文明;如果不了解西方的古典文明,我们未必能透彻了解西方的现代文明;没有透彻了解西方的整个文明形态,也不会通透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精神处境及其未来命运。像西方学人一样,现代之后的中国学人面临两条道路,不得不在两种命运面前做出自己的抉择:要么盲目而热烈地跟从种种后现代主义以更为彻底的解构方式破碎大道,要么切实回归古典学问。现代中国学术的视域已然全盘西化,由于对古典西学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数代中国学人虽不乏开创华夏学术新气象的心愿和意气,却缺乏现代之后的学术底气和见识根底。因此,积极开拓对西方古典传统的深入探究,当是中国未来学术的基本方略。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重读自己的历代经典时才会有知己知彼、心底踏实的学术底气,从而展开广阔、深邃的学术新气象。重拾中西古典学问坠绪,回归古典精神之路,不仅是因为现代性问题的时势所迫,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和心性取向:古学经典需要贴文解释,如此解释是涵养心性的澡浴。疏证诠释中西方古学经典,不外乎跟随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高度,不负读书人的亘古使命。《古典研究》编辑委员会主编:刘小枫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耘、王扬、王献华、甘阳、巴莫曲布嫫、包利民、白钢、成官泯、朱振宇、李猛、吴飞、林国华、邱立波、周春健、张文江、张辉、黄瑞成、程志敏、杨克勤、熊林名誉编委:Ronna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致敬 | 《经典与解释》辑刊出版61辑纪念

编者按:《经典与解释》辑刊由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主办,是古典学研究的专门学刊,创办于2003年。《经典与解释》辑刊主要针对中国和西方的经典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释,每一期的主题以西方思想史上的主要思想、人物或者作品为主,选译经典的解释文献,深入理解西方的思想传统,同时发表有关古典作品和思想的研究论文。在中西古典方面同时用力,以期为人类文明的深入思考提供思想资源和动力。该刊为CSSCI来源集刊,先后由上海三联书店、华夏出版社出版,迄今共出版61辑。六十为一甲子,“感鸾鹥之特栖兮,悲淑人之稀合”。由于没有建制性的支持,仅靠出版社和实业界朋友的资助,《经典与解释》辑刊能勉强维持二十年,殊为不易,未来难料。不过,令我们高兴的是,这份辑刊有了二十年的云和月,伴随着61辑的出版,新一代学人已经成长起来。我们还是展望它的下一个六十辑吧。为纪念《经典与解释》辑刊出版61辑,“古典学研究”公号编辑部特别推送这一致敬特辑,向二十年来所有鼎力支持过《经典与解释》辑刊出版的朋友们,向全体编者、译者和作者致敬!
2023年4月3日
其他

高妙的教化者:《道德书简》的风格

强调性地将“敬神”(colitur)放置在句首,似乎造成句子后面部分渐弱的趋势,但后面否定性的短语保持了一种张力,它们刻画了习俗的虔敬姿态,这一系列意象让人联想到卢克莱修和尤文纳尔,并且在高潮式的
2023年3月16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老子历代注疏(李为学主编)

老子历代注疏集老学在中华古学中看似并非主流(《道德经》一书毕竟未列于“十三经”),但在我国历代文教中,实际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且不论道家源远流长以及与儒家和法家的关系,历代名臣甚至一些皇帝也留下读《道德经》的心得,表明老学关涉中国政治哲学的根本智慧。老学在古学中的环中之位,提醒我们不可以一曲之见管窥中华道统;老学与理学、佛学之间的关系,亦使我们能够看到,华夏道统的屈伸以及由此而来的文明运命的变化。▲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施特劳斯讲学录 | 《追求高贵的修辞术 ——柏拉图〈高尔吉亚〉讲疏(1957)》(王江涛 译)

导论[节选]小编按:这是施特劳斯为整个课程所做的开场白,旨在确保每个学生一开始就能带着如下意识去接近《高尔吉亚》这部作品:1.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城邦与灵魂

正在演奏的古希腊乐人苏格拉底声称,城邦的明智类似于音乐的和谐(430e),并且指出人们对明智这种美德一般所言的是什么:它是一种“秩序”(κόσμος);它是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文艺研究》新刊 | 刘小枫:巴塔耶与萨德主义的后现代

维柯的历史理论与法国革命传统(编辑:许越)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3年3月7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清人经解丛编(刘小枫、周春健主编)

清人经解丛编如今我国处于数百年难逢的历史时期,修复我国已然破损的文明传统,乃当下的世纪性学术使命。清代学术的辉煌传世成就,显见于整理国故历代经典,此乃学界共识。21世纪中国学术能否有成、能否化解西方文明的挑战,不仅端赖当今学人掌握西方历代经典的进深,亦当基于对中国历代经典的重新认识。▲
2023年3月6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丛编·商务 | 安德里亚《化学婚仪》(史敏岳 译)

《作为悲剧的世界史:〈蒙特祖玛〉悲剧与史学笔记》[德]斯宾格勒
2023年3月4日
其他

《理想国》中城邦与灵魂的类比

柏拉图注疏集(刘小枫、甘阳主编)(编辑:聂汝杰)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3年3月2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清人经史遗珠丛编(周春健、郭康松主编)

清人经史遗珠丛编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深切把握,都需要通过精心研读支撑这种文明的经典著作来完成。华夏文明亘古绵长,经典富赡,尤其需要后世学人潜心向学,孜孜研求。清代至民国初年,中国传统学术经历了一个大总结时期,清代学者重视文字考据,遵沿“由小学入经学,由经学入史学”的治学路径,使传统经典中的诸多难题都“涣然冰释”。在这一大背景下,清代至民国初,也出现了一批新的学术初步读物,前接汉学的主张固然使得学风师古,但毕竟年代更为远古,如何在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领新生学子入门,成为新的时代需求。出版说明对于任何一种文明的深切把握,都需要通过精心研读支撑这种文明的经典著作来完成。华夏文明亘古绵长,经典富赡,尤其需要后世学人潜心向学,孜孜研求。清代至民国初年,中国传统学术经历了一个大总结时期,清代学者重视文字考据,遵沿“由小学入经学,由经学入史学”的治学路径,使传统经典中的诸多难题都“涣然冰释”。在这一大背景下,清代至民国初,也出现了一批新的学术初步读物,前接汉学的主张固然使得学风师古,但毕竟年代更为远古,如何在吸收新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领新生学子入门,成为新的时代需求。时过境迁,当时的入门读物业已成为现代学子的珍品。1977年,台湾广文书局印行《国学珍籍汇编》,精心选取清代至民初国学著述28种,影印出版,作为古代经典的辅翼读物。内容涉及经史子集,汇集了众多一流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陆陇其、万斯大、李渔等。惜《国学珍籍汇编》为清代刻本之影印本,既无标点,又无注释,不利于现代学子研读。我们从中择取涉及经史的著述14种进行整理,以利今用,以广其传(《汇编》中有些著作虽富价值,因已有现代整理本不再收录,如顾炎武《菰中随笔》、王夫之《四书笺解》等)。所选诸种主要涉及经史,且多为短制,故具名“清人经史遗珠丛编”。整理方式为:繁体横排,施加现代标点,针对难解语词、人物职官、典章制度、重要事件等下简明注释。如今的古籍整理,大多仅点校为止,如此习惯做法使古书仍然是“古书”,我们的企望是,通过校注使得古书真正成为当今向学青年的活水资源。点校校注工作,主要由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承担。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中国典籍编注部丙组2009年3月已出书目●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丛编·商务 | 作为悲剧的世界史:《蒙特祖玛》悲剧与史学笔记(温玉伟 编译)

黑贝尔《尼伯龙人:德意志悲剧》(编辑:贾圣仪)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中山大学学报》新刊 | 刘小枫:重新认识赫尔德的人类学哲学

弗里德里希·梅尼克,《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页344-347;阿·符·古留加,《赫尔德》,前揭,页15;卡岑巴赫,《赫尔德传》,前揭,页16-17。[55]
2023年2月2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典籍校释(刘小枫主编)

典籍校释文治之始,必基于整理旧故,赓续传统。华夏文明亘古绵长,经典富赡,如今尤其需要我们加以整理,承前启后——“典籍校释”系列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进一步推进数百年来学人整理故籍的学术大业,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我们自家的传统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绎读经典为核心和传统,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出版说明晚清以降,西学入华,华夏道术分崩离析,我国学术和文教制度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变局——晚近十余年“奋不顾身”的现代化使得华夏学术和大学教育的本来面目更为模糊不清。整顿大学文科、重新铺展学术的基本格局,已然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学术课题乃至新时代的艰巨使命——升平之世必有文治。文治之始,必基于整理旧故,赓续传统。华夏文明亘古绵长,经典富赡,如今尤其需要我们加以整理,承前启后——“典籍校释”系列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进一步推进数百年来学人整理故籍的学术大业,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我们自家的传统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绎读经典为核心和传统,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百年来,我国学界整理故籍成就斐然,但尚待整理的故籍不在少数,仍需数代学人为此付出辛劳。本系列着意在两个方面推进我国的故籍整理:1.点校、注释的范围向次级经典扩展。2.以普及古典学术的整理方式整理故籍:繁体横排,施加现代标点,生僻古字附注拼音,针对难解语词、人物职官、典章制度、重要事件等下简明注释。如今的古籍整理,大多仅点校为止,如此习惯做法使古书仍然是“古书”,我们的企望是,通过校注使得故书重新成为当今向学青年的活水资源。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中国典籍编注部甲组2005年10月◭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典诗文绎读​(刘小枫主编)

古典诗文绎读《古典诗文绎读》打破现代学科分割,以可读性强的原典绎读开学养正,不仅为人文科学的本科生,也为社会科学各专业本科生提供通识教育基础读本,亦可供理工农医科学生休闲。上哲历来罕见,唯有进入古典诗文,我们才能与之相遇——“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西方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昆体良早就强调,大学时光务必先读、多读古人作品,后读、少读当世作品,理由是,选择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作家越古,选错的可能越少,我国古人所谓“为文之难,知之愈难”——我们的大学如今“不述先哲之诰”,则“无益后生之虑”。编者弁言告别严酷的高考争战,满身阳光的学子走进大学,对这片更多绿荫的园地无不心起肃然憧憬:他们可能意识到,在这里自己将要度过的是今生最后一段清纯的闲暇岁月——自上中学以来,我们的少年们就几乎没有过闲暇,大量误用的文科或声光电化课程爬满了稚气的时间……人到老年,闲暇时日会自然再来,可那个时候,闲暇必然被暮气笼罩,甚至被遗憾、懊悔纠缠……这段最后的清纯闲暇确乎珍贵无比——如何善用这段闲暇,值得每个珍视自己人生的青年憧憬。不过,值得憧憬不等于能够憧憬——多数大学青年不能够憧憬,因为,如今的大学主要培训实用技术知识,政法理工财经商贸诸科占据了如今大学的大半场地。无论中西方的教育传统,高贵的闲暇就是读毫不实用的圣贤之书。按此标准,即便大学文科学生也没可能指望拥有高贵的闲暇,因为,按照当今教学大纲,文、史、哲三科文科生首先修读的基本课程是各专业的概论和通史——从一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进到二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让学生们获得虚假的满足:以为通过概论和通史已经掌握历代圣贤心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潮时髦论说,年轻的灵魂很快被拖进种种“主义”洪流——“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为何青春闲暇时光得抓紧时间多读历代圣贤之书?即将告别襁褓的青春少年正在、甚至已经步入生命的道德牵缠,此时最需要的莫过于依伴历代前贤文迹陶铸性情,以备充分的德性涵养走向属己的人生。资器虽有大小,闻见纵有浅深,要其功化。上哲历来罕见,唯有进入古典诗文,我们才能与之相遇——“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西方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昆体良早就强调,大学时光务必先读、多读古人作品,后读、少读当世作品,理由是:选择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作家越古选错的可能越少,我国古人所谓“为文之难,知之愈难”——我们的大学如今若“不述先哲之诰”,则“无益后生之虑”。▲
2023年2月13日
其他

旧文新读 | 自然权利理论与政治中的柏拉图主义

按本文原题目为《自然权利理论与政治中的柏拉图主义——试论人权考古学》,刊于《经典与解释(31):柏拉图与天人政治》(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9月),作者为纳什-亨奇克
2023年2月8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陈柱集(李为学、潘林主编)

陈柱集作为民国时期的国学巨擘,陈柱先生为学不主一家,不专一体。所著经史子集之属,远有所稽,近有所考,明源流本末,辨义理辞章,且多能与现代思想相发明,阐发宏深,实开国学之新境界。“予自志学之年,好治子部……鼎革以后,子学朋兴,六艺之言,渐如土苴。余性好矫俗,乃转而治经”——依其自言,庶几可见其治学路径。陈柱“出笔迅速,记忆力和分析能力又强”,且“阐发宏深,切合时势,针砭末俗,激励人心……入著述之林,足为吾道光”(唐文治语)。◭
2023年2月6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政治哲学文库(甘阳、刘小枫主编)

政治哲学文库政治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学人研究政治哲学的基本任务有二:一是批判地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流,二是深入疏理中国政治哲学的传统。无论是批判考察西方政治哲学的源流,还是深入疏理中国政治哲学传统,都有待学界同仁共同努力,逐渐积累研究成果。但我们相信,置身于21世纪开端的中国学人正在萌发一种新的文明自觉,这必将首先体现为政治哲学的叩问。我们希望,这套文库以平实的学风为我国的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一个起点,推动中国政治哲学逐渐成熟。总
2023年1月30日
其他

新春特辑 | 2022年度“通识阅读”书单:历史的开端

不同的历史观察者在思考历史时,会选择不同的历史时刻或者人物作为他们理解历史的切入点,比如尤瑟奈尔在《哈德良回忆录》中以哈德良皇帝作为她的历史切入点,因为在这位帝王治下,和平稳定的罗马(Tellus
2023年1月22日
其他

新书推荐 | 《激情与家庭:读〈安娜·卡列尼娜〉》(林鹄 著)

Morson)发现了托尔斯泰的一个秘密——卡列宁的丑恶形象,主要是从安娜的视角进行描写的结果,也就是说,那只是安娜眼中的丈夫,而非真实的卡列宁。(第32页)《安娜·卡列尼娜》2017年版插画第三章
2023年1月13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施特劳斯集(刘小枫主编)

施特劳斯集如果中国文明因西方文明危机的影响也已经深陷危机处境,那么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给中国学人的启发首先在于:自由主义也好,保守主义、新左派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也好,是否真的能让我们应对中国文明所面临的深刻历史危机——“施特劳斯集”致力于涵括施特劳斯的所有已刊著述,并选译有学术水准的相关研究文献。我们相信,按施特劳斯的学问方向培育自己,我们肯定不会轻易成为任何“主义”的教诲师,倒是难免走上艰难地思考中国文明传统的思想历程。施特劳斯(Leo
2023年1月9日
其他

《古典学研究》新刊 | 许越:柏拉图《会饮》中的阿里斯托芬爱欲颂辞绎读

编者按:本文原题目为《朝向圆整——柏拉图〈会饮〉中的阿里斯托芬爱欲颂辞绎读》,刊于《古典学研究(第10辑):古典自然法再思考》(刘小枫主编,贺方婴执行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许越同学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网络推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朝向圆整——柏拉图《会饮》中的阿里斯托芬爱欲颂辞绎读许
2023年1月5日
其他

新年特辑 | 我们致敬“经典与解释”的2022年

在此,我们致敬优秀的作者、译者和编者,致敬辛勤的出版界同仁。日日劳作,中心不倦。我们也要感谢各位读者一直以来对中国古典学术的支持。愿我们在新的一年,继续携手,共同进步。
2023年1月1日
其他

《北京大学学报》新刊 | 刘小枫:康德的“判断力”及其“永久和平”愿想

康德的普遍历史观对中国学界的影响,参见何兆武,《“普遍的历史观念”如何可能》,刊于《史学理论丛书》编辑部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页173。[2]
2022年12月22日
其他

看世界 | 《双标帝国:从独立战争到反恐战争》(魏磊杰、郭宪功译)

·奥巴马、希拉里·克林顿与包容性政治第十八章:包容性的暴力第十九章:旗帜、战斗机和仪式:为国家而献身第二十章:对边界、归属感和民族国家的质疑第二十一章:结论:美国军队究竟为谁服务?后记内容选读序
2022年12月20日
其他

新刊 | 程志敏 : 再论古典自然法

编者按:本文原载《古典学研究(第10辑):古典自然法再思考》(刘小枫主编,贺方婴执行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感谢程志敏教授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网络推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再论古典自然法程志敏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然法”几经浮沉,在最近半个世纪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复兴景象,重新让西方政治、法律乃至哲学界焕发生机,好像带领西方人走出了绝对主义理论崩溃后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阴霾。无论怎么说,这似乎都是值得庆贺的事情,毕竟,当代丰盛的自然法学说是以两次世界大战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反思(据说每次大规模的惨烈战争都会引发自然法的繁荣和更新),也是人们日渐厌恶怀疑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产物,更是各种理论聒噪和话语通胀之下痛定思痛的结晶。不过,我们进入“今天的观念市场”(today’s
2022年12月17日
其他

刘振 | 古代雅典城邦宗教与民主政制

编者按:本文原载《古典研究》2015年秋季卷(总第23期),感谢刘振副教授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网络推送。雅典娜,雕塑,1373年,位于雅典科学院但是来吧,不要再说这事啦,你我都精通机巧,因为你是所有凡人中最擅计谋和说辞的,而我在所有神祗中以聪明和机巧著称;可是你不认识帕拉斯•阿西娜,宙斯的女儿,就算面对一切苦厄,都一直站在你旁边护佑你的那位。——荷马《奥德赛》13.
2022年12月10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绎读经子(刘小枫、陈少明 主编)

绎读经子“绎读经子”的企望是,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通过绎读经子重新拥有我们自己的古传经典。在踏上回归古典学问之路——取向虽然是古典的,其生存感觉却是现代之后的。悉心绎读经典大书,凭靠古典智慧来养育自己的心性,不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任何时髦“显学”,更非解释学一类所谓“新的方法论”,而是一种基本的学问方向。如此学问方向基于万世不绝的古典心性:既然是一种心性,古典学问唤起或寻找的便只会是有如此心性的学人,并激励“我们”自觉杜绝种种“盲目而热烈”的“后”学或“新”说(尼采语),挽回被现代文教体系的学科划分搞得支离破碎的学问大体,进而在我们的大学中寻回自身的地盘……▲
2022年12月5日
其他

施特劳斯讲学录 | 《卢梭导读》(曹聪 译)

卢梭著述颇丰,但其作品风格题材迥异,且充满含混的术语和棘手的矛盾,读者很难读懂、读透卢梭的作品。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特劳斯1962年开设了卢梭导读课,本书是一部篇幅巨大的讲学实录稿。★
2022年12月3日
其他

柏拉图的立法乌托邦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蒂迈欧》 中的偏执与哲学活动

arts)教化而成。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渴望看到卷入战争中的邦民:如果我们从他的概述判断,那么,赢得战争——特别是压制城邦与心灵之间的内讧——就是邦民教育的最高目标。蒂迈欧的血气性讲辞
2022年11月30日
其他

新刊上市|古典学研究第十辑:古典自然法再思考

《古典学研究》第九辑: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编辑:金政晗)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11月23日
其他

林志猛 | 柏拉图智慧论中的辩证意涵

在《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中,阿尔喀比亚德也表示自己学过一系列雅典的传统课程:文法、弹琴和摔跤(106e)。但他自信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足以成为治邦者。看起来,他还没像忒阿格斯那样有自知之明。[18]
2022年11月21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商务 | 《东亚百年国际争夺》(何涛编译)

Hess,1894-1987)当上希特勒的副手。这年夏天,年仅30岁的小豪斯霍弗成为赫斯的私人顾问,次年进入主管外交事务的“里宾特洛甫办公室”(Dienststelle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六点 | 施特劳斯《城邦与人》(黄俊松译)

《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讲疏(1964年)》(张云雷译)
2022年11月10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亚里士多德注疏集(刘小枫主编)

亚里士多德注疏集在马其顿宫廷长大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其父曾任亚历山大大帝祖父的御医)17岁赴雅典留学(公元前367年),师从柏拉图凡二十年,直到先师去逝。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回马其顿任亚历山大傅保。亚历山大登基后,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开办吕凯昂学园(公元前335年),讲授诸学,流传下来的讲稿奠定了西方学问的基本形态,史称西方学问的第一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好些哲学术语,如今也已成为我国学述的常用词。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约前384-前322)出版说明在马其顿宫廷长大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其父曾任亚历山大大帝祖父的御医)17岁赴雅典留学(公元前367年),师从柏拉图凡二十年,直到先师去逝。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回马其顿任亚历山大傅保。亚历山大登基后,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开办吕凯昂学园(公元前335年),讲授诸学,流传下来的讲稿奠定了西方学问的基本形态,史称西方学问的第一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好些哲学术语,如今也已成为我国学述的常用词。在我国的西学研究中,古希腊学术研究一向寂寞,唯亚里士多德例外,从未遭受冷落:吴寿彭先生自知天命之年发奋翻译亚里士多德,历时三十年,垂译后学,其灈滋甚;苗力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嘉惠学林,模范昭明。“知典型之在望,亦可以感发而兴起。”观当今西方学界亚里士多德研究进展,始知我国研究之差距不可谓不大。我辈后学理当追前辈德范,自励身心,再图精进。“亚里士多德注疏集”旨在从两方面推进我国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从笺释入手完善亚里士多德汉译全集,采西人各家经诂纬织亚里士多德诠解——汉语学术欲究西学根柢,非如此不可。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西方典籍编译部乙组
2022年11月7日
其他

施特劳斯讲学录 | 《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讲疏(1964年)》(张云雷译)

Machiavelli)。无论霍布斯与马基雅维利之间的是什么样的关系,但马基雅维利不懂自然权利/法(natural
2022年11月5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新刊丨《欧洲历史上的永久和平愿想》(刘小枫策划、娄林主编)

《古典学研究》第九辑: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编辑:李舒萌)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10月27日
其他

《江汉论坛》新刊 | 刘小枫:狄德罗与“自由思想者”文学

vice)的运动”,因为在他看来,属人品性并不比“非人性品性”(inhumanity)更“符合自然”。这意味着,马基雅维利不再相信人世间应该有“灵魂的秩序”以及“生活方式或好东西的等级秩序”(a
2022年10月24日
其他

施特劳斯讲学录 | 《斯宾诺莎的政治哲学》(贺晴川译)

新书|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编辑:陈琳)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10月15日
其他

陈壁生 | “父子相隐”的历代解释

子苟有过,父为隐之,则慈也;父苟有过,子为隐之,则孝也。孝慈则忠,忠则直也,故曰直在其中矣。[11]《论语注疏》,南宋时期蜀刊本稍后,北宋陈祥道《论语详解》也说:
2022年10月14日
其他

《爱弥儿》的五幅版画

斯科特,由波士顿学院政治系博士生杨光翻译,选自《古典学研究(第九辑):卢梭对现代道德的批判》(刘小枫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为方便阅读,本次推送删去原有注释,有兴趣的读者可查看原书。▲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华夏 | 《施特劳斯学述》(温玉伟译)

施特劳斯讲学录八种(编辑:许越)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10月5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学纵横(刘小枫主编)

古学纵横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的古学传统。本系列旨在积极开拓对中国古典学术大传统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重新收拾我们自家的古学传统,为开创中国学术新气象的心愿和意气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对现代之后的种种文化论说或“主义”学术时才会有心胸坦荡、心底踏实的学术底气和见识根底。《孔子圣迹图·杏坛礼乐》,孔子博物馆藏出版说明如何重新获得已然丢失的古典传统,关系到中国学术未来的基本取向和大学教育的基本品质。现代之后的中国学人不得不在两条道路、两种“命运”面前作出自己的选择:要么跟从种种“后现代主义”以比现代精神更为彻底的解构方式破碎大道,要么切实回归古典学问——倘若选择后者,势必首先质疑并革除我们自“五四”以来养成的凡事以现代观点衡量古典的新传统。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的古学传统。本系列旨在积极开拓对中国古典学术大传统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重新收拾我们自家的古学传统,为开创中国学术新气象的心愿和意气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对现代之后的种种文化论说或“主义”学术时才会有心胸坦荡、心底踏实的学术底气和见识根底。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中国典籍编辑部甲组2005年10月老子授经图已出书目●
2022年10月3日
其他

陈奇佳 | 我们可能一直弄错了“悲剧”的定义

《古典学研究》第四辑:近代欧洲的君主与戏剧(编辑:何颜希)关注我们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删除。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典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古典学丛编深入了解西方古典学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问题,有助于懂得前车之鉴:西方古典学为何自娱于“钻故纸堆”,与现代问题了不相干。认识西方古典学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我们体会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必经之途仍然是研习古传经典。中国的古典学理应是我们已然后现代化了的文教制度的基础——学习古传经典将带给我们的是通透的生活感觉、审慎的政治观念、高贵的伦理态度,永远有当下意义。本丛编旨在引介西方古典学的基本文献,凡学科建设、古典学史发微乃至具体的古典研究成果,一概统而编之。出版说明近百年来,我国学界先后引进了西方现代文教的几乎所有各类学科——之所以说“几乎”,因为我们迄今尚未引进西方现代文教中的古典学。原因似乎不难理解:我们需要引进的是自己没有的东西——我国文教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并无“古典学问”与“现代学问”之分,其历史延续性和完整性,西方文教传统实难比拟。然而,清末废除科举制施行新学之后,我国文教传统被迫面临“古典学问”与“现代学问”的切割,从而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古今之争”。既然西方的现代性已然成了我们自己的现代性,如何对待已然变成“古典”的传统文教经典同样成了我们的问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们实有必要深入认识在西方现代文教制度中已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古典学——这一与哲学、文学、史学并立的一级学科。认识西方的古典学,为的是应对我们自己所面临的现代文教问题,即能否化解、如何化解西方现代文明的挑战。西方的古典学乃现代文教制度的产物,带有难以抹去的现代学问品质。如果我们要建设自己的古典学,就不可唯西方的古典学传统是从,而应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学:恢复古传文教经典在百年前尚且一以贯之地具有的现实教化作用。深入了解西方古典学的来龙去脉及其内在问题,有助于获得前车之鉴:古典学为何自娱于“钻故纸堆”,与现代问题了不相干?认识西方古典学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我们体会到,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人,必经之途仍然是研习古传经典。中国的古典学理应是我们已然后现代化了的文教制度的基础——学习古传经典将带给我们的是通透的生活感觉、审慎的政治观念、高贵的伦理态度,永远有当下意义。本丛编旨在引介西方古典学的基本文献:凡学科建设、古典学史发微乃至具体的古典研究成果,一概统而编之。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西方典籍编译部乙组2011年元月◭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赵宇飞 | 卢梭思想中的amour-propre——堕落之路与两条救赎之路

作者简介赵宇飞,波士顿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生(政治哲学专业),硕士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主攻方向为十八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同时兼及古典政治哲学、马基雅维利、施特劳斯等相关研究主题。延伸阅读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典史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半岛战争志》卷八/118阿尔喀比亚德在斯巴达/123阿尔喀比亚德和福赫尼库斯/132四百人执政和城邦内部的衰败/141阿尔喀比亚德的回归/157第四章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德意志古典传统丛编(刘小枫主编)

法:其概念及其诸种现实化“哲学的法科学”:概念与理念法的“扩充”抽象法的抽象性抽象法的现实化:市民社会私法,社会冲突性,政治“联合”低于法的法与超越法的法第二章
2022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