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特辑 | 2022年度“通识阅读”书单:历史的开端


我们所称的开端往往就是终结

而着手一个终结也就是着手一个开端。

终结正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这是T. S. 艾略特1948年《四个四重奏》里写下的诗行。度过三年疫情的今天,似乎正着手一个“终结”,同时也在着手一个“开端”。终结、开端,看似历史的一个部分,但实质是“非历史”的时刻,它意味着重新探究、摸索不同的历史可能。由此, “古典学研究”公众号特别邀请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推荐2022年度“通识阅读”书单,以历史的开端为主题,其意在于拣选一些富有挑战性质的文本,重新勾画图景,激发想象。


* * *


感谢十余位学者应邀推荐!另外,特别感谢电影界前辈谢飞导演!作为“八〇后”,他兴致勃勃地关注新类型网剧《开端》,写下长文评论,并惠允 “古典学研究”公众号摘录若干文字(原文链接,我们附在其评鉴文字之后)。


 “古典学研究”公众号编辑部


书单说明


以2022年的中文出版物为主,分为四大类:(1)主题推荐;(2)年度著作;(3)年度译作;(4)再版新读。每类书目按出版时序排列。

另外,如往年一样,最后设有“年度国产电影”、“年度国产电视剧集”两个类别。


一、主题推荐(3种)

01

不驯的异端:

以一本愤怒之书引发欧洲大地震,

斯宾诺莎与人类思想自由的起源

不驯的异端

——以一本愤怒之书引发欧洲大地震,

斯宾诺莎与人类思想自由的起源

[美]史蒂芬·纳德勒 著    杨理然 译

368页,2022年7月

台北:麦田出版公司


+ + + + + + + + + + + 

十七世纪的欧洲哲学书大多不容易读,作者却凭靠描述十七世纪的哲人心灵成了多次获奖的通识作家。《神学政治论》让斯宾诺莎获得了“自由民主制第一哲人”的称号,本书以叙事笔法讲述该书的形成过程、基本内容以及当时读书人的反应:即便在加尔文教派人士眼里,它也是一部“淫乱且有害”的书。作者看似在唤起对被遗忘的斯宾诺莎的关注,但全书以“恶书的启蒙”为题结束,让人不禁觉得他是否有什么用心良苦。与原文书名(A Book Forged in Hell: Spinoza’s Scandalous Treatise and the Birth of the Secular Age,2011)对照,中译书名走样不小,但不可谓不传神:斯宾诺莎倡导的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确引发了欧洲文明的大地震。今天的我们仍然面临这样的问题:西方现代哲学的开端究竟具有怎样的德性品质?作者随后的一部通识作品的书名也许透露了自己的观点:Heretics! The Wondrous(and Dangerous)Beginnings of Modern Philosophy(2017)——《不驯的异端》的中译者译作《斜门歪道!近代哲学的惊世起源》,可谓歪打正着。


推荐人:中国人民大学 刘小枫+ + + + + 

02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翦商

——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李硕 著

592页,2022年10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一頁folio)


+ + + + + + + + + + + 

李硕这本书,触及了两个根本问题。

第一,什么是史学?对古人而言,可读性代表的不是通俗、普及,而是对历史灵魂的把握。杨立华兄曾谈到,现在人文学科的论文都像理工科的实验报告,说的就是缺少灵魂。规范的学术语言注定了无法传达历史最本质的真相。

第二,顾颉刚解构上古史,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重构上古史。但王观堂关于上古史最重要、影响也最大的《殷周制度论》,却和二重证据法关系甚微。现代学界的通行做法是把古书拆解为一条条零碎的史料,然后根据考古发现重新拼装。本书可视为这一方法最富想象力的范例。事实上,考古发现的只是古代世界极其残缺的碎片。在这一意义上,真相不过是比拼现代人的想象力而已。我更愿意接受古书所呈现的整体图景,毕竟古人距离我们讨论的历史,比我们早了几千年。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林鹄

+ + + + + 

+ + + + + + + + + + + 

商周之变,可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当中,最重要的三五个环节之一,形塑了后来华夏文明发展的基础结构和文明品性。

《翦商》,以考古发掘报告为主,结合传统文献,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勾勒商代历史以及周人灭商的革命史。阅读考古报告是非常繁琐枯燥的工作,但《翦商》把考古的东西写得详实又生动。通过分析与考察商代墓葬,结合甲骨卜辞,尝试去还原商代王朝当时的物质文化水平,包括由此展现出来的精神文化框架,以及商代文明影响和传播的路线和范围。

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浓墨重彩的地方,是在对地下文物的梳理中,尤其重视“人牲”这一现象,形象地还原商代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极其残酷和血腥的人祭宗教,读来触目惊心。让人以近乎“直观”的视野,去立体的,甚至身临其境的感受商代文化,逐渐理解商代政治秩序的逻辑。正是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可以更为具体地体会商周革命的关键到底是什么,统治逻辑为什么要转换,以及如何转换。

对商代文明的继承与超越,周人塑造了相对崭新的华夏政治文化传统,并成为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政治文化传统的基本框架。商周革命,是一场超级革命,它带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华夏。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作——“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推荐人:同济大学 吴小锋

+ + + + + 

+ + + + + + + + + + + 

李硕以现场记者手笔冷静刻画的人祭血腥场面,在这部厚实好读的书中占据极为突出的位置。殷商治下的普遍暴力令人惊悚,毛尖老师,虽然平日里热爱《权力的游戏》呼唤狂欢嗜杀的影视气质,读此书还是被震得一愣一愣的,她说:


  //  

我是把《翦商》当历史剧看的,惊心动魄程度超过今年看的所有史剧。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的吃人历史,在这里是实况。


荟萃各种相关的考古论著及报告、运用高亨的周易古史论述等等,李硕展示了强大的吞吐吸纳综合叙述能力。同时此书留下的疑惑也极多。殷商的整体政治社会状况当中,人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论述,它诚然残酷,但也庄重严肃,具有很强礼仪性质,开场的“引子”(页7-8)已指出这一点,可惜全书并没有更多展开这一面向的论述。至于令现代人道主义情怀极为不忍的杀戮快感,荷马史诗却并无顾忌,《伊利亚特》就带着某种享受感地描述长矛擦着乳头边缘、劈开胸膛、刺入还带喘息与跳动心脏的血肉场面。换句话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或就意味着礼仪的庄重与战争、与暴力的基础关联;如果丧失这种基础关联,各种礼仪大概就像现在这样只是轻飘飘装装样子的“祭如在”罢了。另一个遗憾是,李硕前几本书很重视战争的各种技术问题,本书的“牧野之战”却完全无视青铜、兵器、布阵等技术问题,殷商军队青铜武士们似乎根本没什么技术实力的优势?这个问题之所以关键,恰在于它很可能说明殷商统治的核心并不简单靠人祭这一暴力内容,而是在于形式,在于礼仪的恢弘威严与虔敬肃杀。——对于这些问题,作者也许另有自己的看法,引而不发的目的大概是期待此书激发起更多的思考与讨论吧。


推荐人:河南大学 舒炜

+ + + + + 

03

城邦与人

城邦与人

[美]列奥·施特劳斯 著    黄俊松 译

280页,2022年10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 + + + + + + + 
1985年5月30日,美国古典学家M. F. Burnyeat在《纽约书评》杂志上发表文章攻击施特劳斯的《城邦与人》离经叛道,对柏拉图的解释完全错误,其言辞之激烈,随即引发一场论战。《城邦与人》究竟是什么原因惹怒了美国学院派古典学家?其实,施特劳斯已然预见到这一艰难的言说处境。他在《城邦与人》导论的开篇就写道:


  //  

促使我们怀着强烈的兴趣以及无条件的学习意愿转向古典政治思想的,不是使人痴迷而忘我的好古情怀,也不是让人陶醉而忘我的浪漫情怀,而是我们时代的危机,西方的危机,使我们不得不这么做。


何以时代危机会迫使施特劳斯转向古典?施特劳斯在书中言辞恳切地回答了这一疑问:唯有返回古典政治哲学视域,今天的我们才能看清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的根本性质。然则返回古典并非是要向古人求取医治时代危机的“药方”,而是通过阅读并理解古典大书所阐明的古老智慧让我们获得理解自身难题的能力。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返回古典视域。施特劳斯的这部著作与《自然正当与历史》一样,基于演讲稿而成,但同样文字绵密、哲学论证精微。全书仅三章,分别释读三部古典名作。不过,让人感兴趣的是,他给与纪事家修昔底德的篇幅最多。据施特劳斯的学生雅法说,如果遇上犹太赎罪日,施特劳斯就会取消这一天的课,躲在家里读柏拉图——我们也许应该加上修昔底德。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贺方婴

+ + + + + 



二、年度著作(5种)

01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

李怀印 著

444页,2022年2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大学问)


+ + + + + + + + + + + 

该书是李怀印教授继《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一书之后撰写的另一部挑战既有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普遍认知方式之作。作者的叙述跨越了清朝前期、中期和晚期,民国和共和国长达四百余年的历史,从疆域保全、王朝治理与国家重建多个方面,系统性地质疑了这段历史乃所谓“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变”的结论,并提出这一转变过程的本质是“地方化集中主义”和“集中化地方主义”。因此,现代中国并非17世纪以降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贸易建立起来的西方殖民地国,而是在欧亚大陆上唯一一个建立在帝国疆域范围之内的现代多民族国家。由此反观清王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作者强调清帝国并非一个通过对境内其他民族的征服和殖民活动建立的帝国,这一认识和阐释近代中国的方式同时有力地颠覆了美国新清史仿效西方殖民帝国的模式对清帝国做出的错误的历史定位。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梁展

+ + + + + 

02

中西印哲学导论

中西印哲学导论

张祥龙 著

568页,2022年5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 + + + + + + + 

此书为祥龙老师留给哲学界的最后告白,呈现出这一系列思考的最终形态,不仅是以时机化和情境化来理解边缘问题,更是将其贯穿在全书三大体系最根本哲学问题的展开中。相对于希腊人为西方确立的、以追求不变为最根本特征的终极实在观,祥龙老师以《周易》中的易、阴阳和卦变时几为中心,阐释中国古代的终极实在观。如果与张祥龙老师起步之时的早期著作《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相较,此书仍然包含了中西印三大体系的基本视野,仍然以印度哲学为媒介,旨在对比中西哲学,且其中的主要观念在早期著作中已见其几。但将其一头一尾两部书对比,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变化。

早期那本书,通过从海德格尔哲学中学到的哲学观念,来考察中国天道,并进而对比中西,同时展现出中西两大哲学体系的广阔与纵深。现在这本书,虽然每部分仍然是以西学开篇,但以作者已经相当成形的中国哲学视角来评判各大哲学体系,虽不乏对中国和印度哲学的揄扬,对西方哲学却并非批判,而是仍能充分展现出其精妙、伟大与丰富。三大哲学体系在面对边缘问题时相互激荡与对话,各自呈现出自己的魅力,是这本书一个重要特点。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早期那本书对中国天道的阐发是以老庄为主的,但经过近三十年的思考之后,这本书已经将孔子和易学作为理解中国哲学的主线,对老庄和其他相关各家虽亦尽可能展现出其丰富体系,却使之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因而形成一个以易学为主线的中国思想观。


推荐人:北京大学 吴飞

+ + + + + 

03

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

光幻中的论语

——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

徐皓峰 著

296页,2022年8月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品方: 果麦文化)


+ + + + + + + + + + + 

《光幻中的论语》是一本影评,是一套课堂讲稿,也可以被视为一部零碎的自传。作者用口语化的写作,将诸多“十七年”时期的革命经典电影,再度引入到日常,从电影从业者和教学者的角度,剖析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电影制作细节,更将这些影片视为他“人生的起点”,通过重温“露天放映的年代”,将“个人见闻”融入对电影,对艺术,以至对世风人心的探究之中。

此书将《论语》等诸多古代经典,作为贯穿于解读“十七年”电影的一种注脚,从而引渡或剪辑出各类奇思妙想的观影见解。譬如从好莱坞电影《夺宝奇兵》中的“儿子”视角,联系到《革命家庭》中的“父亲”形象;从当下文艺青年们津津乐道的塔可夫斯基电影,挖掘《小兵张嘎》中的“成长”与《武训传》中的“悟道”;还有巴尔扎克与香港黑帮电影的关系;甚至会突然发问“张嘎长大后会怎样?”……在这些奔涌而缭乱的思绪中,作者不断尝试激活古代传统和革命经典,而揭示一种“为仁由己”的当代实践:“看电影,不是看银幕,是看自己的遐想。”

时代在变,人的语言和观念也在变,如何用当代话语理解先贤或长辈的传统,或许,这本从革命电影中阐发的《论语》新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在此书的结尾,徐皓峰将他理解“十七年”电影的方法视为一种对长辈的观察。在这个长辈纷纷离世的时刻,重温长辈的电影,也许是一种再度亲近长辈的途径——这些浸染着长辈生活方式的光幻故事,让我们片刻感受到那些闪烁在银幕上的理想世界,照进现实时的模样。

推荐人:北京电影学院 张小迪

+ + + + + 

04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洪子诚 著

312页,2022年8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品方: 培文)


+ + + + + + + + + + + 

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的“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式表述,该书跳出了以文学市场为中心的研究模式,通过将50-70年代的推荐、批判与辩论视为此时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展开互动交流的方式,揭示出中国当代文学特殊的“世界性”抱负,并将冷战政治下的世界格局纳为理解中国当代文学史发展道路的重要参数。该书的主要关怀有三:第一,50-70年代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对话对象不止于苏联,而是广泛地涉及法国、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西方左翼阵营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思想,此外还包括拉美和亚洲的“进步文学”,在向苏联学习的同时也包含着对于冷战两极之外的独特道路的追求。第二,50-70年代中国对于以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为基础的“19世纪文学”的批判不应被视为一种对资本主义文化的简单否弃,而应被视为社会主义对创造一种超越资本主义文化的新型文化形态的渴望,不是意味着自绝于外部世界,而是意味着参与对于世界的重新定义。

第三,该书还揭示出冷战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中一些格外具有创造性的部分,如苏联“新浪潮”电影中的战争观念、伊萨科夫斯基的“生活抒情诗”、王佐良的莎士比亚评论等,有助于读者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内部的丰富面貌,并提供关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复杂思考。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罗雅琳

+ + + + + 

05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

马勇 著

440页,2022年9月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品方: 壹卷YeBook)


+ + + + + + + + + + + 

不同的历史观察者在思考历史时,会选择不同的历史时刻或者人物作为他们理解历史的切入点,比如尤瑟奈尔在《哈德良回忆录》中以哈德良皇帝作为她的历史切入点,因为在这位帝王治下,和平稳定的罗马(Tellus stabilita)吸收了希腊文化——“人们说的最好的一切几乎都来自希腊语”,而且,哈德良说,“我不会成为一个基督徒”,这是西方古典时代最辉煌的时刻。马勇的《尤利安与晚期罗安帝国》几乎有着相同的历史感觉,认为希腊文明所塑造的罗马大一统政治与文明,其标志就是哈德良厕身其中的“五贤帝时代”(页411)。不过,马勇却选择以尤利安为主题,一方面因为他认为尤利安是“罗马帝国这个现实世界的哲人王”(页168),柏拉图意义上的哲人王,他基于新柏拉图主义反对基督教的罗马帝国(页239),是唯一发起罗马帝国内部“文明内战的皇帝”(页415),但另一方面,这位哲人王的努力却是西方古典世界的最后一抹余晖。因此,与尤瑟奈尔不同,马勇是在“帝国衰亡论述的视域”中审视尤利安的哲学与政治努力。这样,马勇将我们带向那个西方文明史上最长久的追问:罗马帝国何以衰亡。似乎在他看来,如果尤利安的统治足够长久,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大为不同”(页342)。不同的读者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这部汉语学界优秀的政治史学著作将我们引向“罗马”——这个西方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意象。


推荐人:中国人民大学 娄林

+ + + + + 


三、年度译作(12种)

01

执中之权:德国在欧洲的新使命

执中之权

——德国在欧洲的新使命

[德]明克勒 著    李柯 译

167页,2022年1月

当代世界出版社


+ + + + + + + + + + +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也是西方国家眼中的“黑五类分子”。二战结束后,为了与军国主义彻底撇清关系,甚至连“地缘政治学”在德国国内都长期处于边缘状态。直至冷战结束后,联邦德国政府仍然采取“自我牵制”的策略,主动把防卫事务交给美国和北约,自身则专心致力于经济建设。德国的国家定位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欧共体和后来的欧盟。过去,欧盟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民事力量”和“规范力量”,即经济和价值观,至于军事和地缘政治,则非欧盟所长。这种情况在近十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变。地缘政治学派在德国复兴,明克勒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按照麦金德、斯皮克曼等著名地缘政治理论家的说法,陆权大国与海权大国的斗争结果,将决定了人类历史的走向。然而德国是夹在陆权大国和海权大国之间的中间地带国家,中间地带国家将如何在陆权、海权的夹缝中谋求振兴呢?当代世界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明克勒代表作《执中之权》尝试以现实主义地缘政治的眼光,而非价值观或意识形态的眼光,重新构想欧盟未来的道路取舍。

坦诚地说,这本书的视野和水平比比麦金德、豪斯霍弗等老牌地缘政治学家,有着不小的差距。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原因在于,明克勒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政界要员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德国重要的智库学者。《执中之权》这本书曾长期出现在默克尔的办公桌上。然而,似乎冯德莱恩迄今没有展现出任何地缘政治的视野;受绿党影响的德国政坛,更显得除了意识形态以外,一无所能。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傅正

+ + + + + 

02

纪念:犹太历史与犹太记忆

纪念

——犹太历史与犹太记忆

[美]约瑟夫·哈伊姆·耶路沙米 著

黄薇 译

218页,2022年2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 + + + + + + + 

从表面上看,这册小书是一本史学著作,正文只有一百五十多页,作者耶路沙米是当代著名的犹太史学家。然而这册小书的导言作者,却是文学批评名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更耐人寻味的是,布鲁姆的导言又以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的一篇序言来开篇破题,随后逐步涉及阿伦特、卡夫卡、弗洛伊德……作者也对布鲁姆这篇导言赞赏不已,他说:“我要感谢布鲁姆为此版本所作的导言,极高地提声了此版的声誉。《纪念》能够得到这样一位精通文学的天才如同万花筒般的解读,他的智慧是我长久以来都极为欣赏的。与此同时,我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理解与严谨的重视,对我而言,这既令我感动又对我有所启迪。”本书的书名“纪念”,实当读作:“要记得!” ——也就是说,此书讨论一个相当奇异的情况:犹太人并不是一个特别强调历史编纂的民族,然而,犹太民族却具有强烈的、绵延持久的历史记忆。作者以古希腊史学作为对比,明确指出:“如果希罗多德是历史之父,那么历史意义之父就是犹太人。”作者继而又分析“希伯来圣经”的构造与内涵,进一步说明:“历史的意义、对过去的记忆及历史书写,此三者绝不等同,诚然,此三者在圣经中有所关联,甚至在一些关键上有所重叠,构成一套细致的交互关系。……但是究其根本而言,意义和记忆并不依赖历史编纂。”这无疑是一册耐人咀嚼的书。作者时不时也评点现代史学、现代以来的历史书写,他说:“对那些接受现代西方语境教育和培养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对历史的关注并不是人类文明与生俱来的天性,历史书写也不是。”这,自然也提醒我们省思:现代以来的历史书写,品类繁多,林林总总,是增进了历史认识?还是驱除着意义、消解着对于过去的记忆?                                                           推荐人:河南大学 舒炜

+ + + + + 

03

中英双语音乐专题分析:

曲式中的对称与比例

中英双语音乐专题分析

——曲式中的对称与比例

[美]尼尔斯·维格兰德 著    马扬芝 译

312页,2022年5月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 + + + + + + + + + 

了解作曲技艺有助于音乐文史爱好者摆脱“盲听”窘境,正如了解绘画技艺有助于美术文史爱好者摆脱“瞎看”,遑论避免不着边际的凭印象“瞎说”。曲式涉及作曲家如何构思一部作品(无论是《致爱丽丝》这样的小品还是大型交响乐),是音乐学中极为复杂难辨的现象之一。作者以“对称与比例”为切入点分析曲式,对音乐文史爱好者提高听觉上的认知能力颇有帮助。作者从巴洛克时期的古典音乐讲到现代乃至后现代音乐,涉及大量人们耳熟却未必能详的作品,提供了不少音乐史方面的历史知识。书名看起来专业技术性很强,其实是较为平实的音乐学通识著作,尽管作者不得不借助种种符号来分析曲式。音乐毕竟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艺术,用文字来描述或分析音乐,不可能离开各种符号和术语。如今各色英中对照读物不少,此书把这种形式移植到音乐学,值得称赞。读者在了解曲式技艺的同时,有机会熟悉英文的音乐术语,提高阅读音乐学外文书籍的能力,可以一举两得。尽管如此,书名的“中英双语音乐专题分析”如果用作副标题,直接突显原书名“曲式中的对称与比例”,恐怕更能吸引音乐文史爱好者的注意。


推荐人:中国人民大学 刘小枫

+ + + + + 

04

希腊人与非理性

希腊人与非理性

[爱尔兰]E.R.多兹 著    王嘉雯 译

445页,2022年6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 + + + + + + + + 

多兹在这本书中致力于描绘柏拉图时期希腊文化中非理性力量的影响,并由此希望人们重新反思“希腊文化是理性主义的胜利”这一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接受的传统观点。

柏拉图很早就提出过这个问题:畅怀抒臆的诗人与宣扬理性的圣哲,究竞何者更胜一筹?直到现在,这依然是一个萦绕于现代人心中的“关于人本身的问题”。自古希腊至近现代,理性与非理性的交错、搏击几经跌宕,总体上,人们对于非理性的关注不断增强,叔本华、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等更为其中翘楚。

只有在这一思想脉络里理解《希腊人与非理性》,才能明白作者多兹关心这一问题的旨趣何在。多兹开诚布公,他在写作中“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我们自己时代的状况”(两次世界大战),欧洲社会为何会变得如此疯狂?希特勒的德国和古希腊之间或许没有直接的联系,但间接的关联——关于非理性因素在任何文化中的位置,它们如何工作,如何理解它们,以及这些理解会带来什么结果——仍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古希腊就像现代西方社会的缩影,经历了理性主义的黄金时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社会,同时见证后启蒙时代理性的衰退和非理性的蔓延。由于对理性自由和随之而来的个体责任的恐惧,希腊人最终屈服于理性的逃亡;但在多兹看来,现代人虽面临同样的风险,却有可能凭借新的工具来克服非理性主义。撇开这一进步主义式的历史观,多兹的时代关切为我们思考古典学科在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本提供了示范。


推荐人:北京三联书店 王晨晨

+ + + + + 

05

历史中的人生:霍布斯鲍姆传

历史中的人生

——霍布斯鲍姆传

[英]理查德·J. 埃文斯 著

韦斯琳 译

780页,2022年6月

中信出版集团


+ + + + + + + + + + + 

埃文斯是以对纳粹德国的历史研究著称的英国历史学家,他也是另一位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挚友,虽然两人的政治立场并不一致,埃文斯所持的社会民主主义恰恰是长期坚守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的艾瑞克所反对的政治主张,但是这并不妨碍埃文斯用一种分析性的、客观的态度来探讨霍布斯鲍姆的生活经历及其在20世纪各个历史阶段所参与的种种政治运动如何塑造了后者的政治观点的过程。作者指出,霍氏的东欧犹太人身份、贫苦的童年和青年生活以及他针对希特勒的反抗行动,这些都使其长期以来一直恪守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政治立场不动摇。即便是在斯大林倒台之后,霍氏也没有像西方大多数左翼知识分子那样离弃苏联,甚至加入右翼的阵营。尽管霍布斯鲍姆激进的政治主张和在党内所持的批判立场同时受到了英国军情五处的监视和英国共产党的批评,但他也从来都不愿意主动脱离党派而成为一名自由的公共知识分子。霍布斯鲍姆虽然在其学术生涯的大部分时期并非关注自己的母国,但他却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拉丁美洲如巴西和英国的前殖民地国家如印度的历史研究上,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这些国家的农民问题和底层的反抗运动形式,这些方面的研究为霍布斯鲍姆奠定了巨大的学生和政治声誉,他所发明的诸如“十七世纪总危机”、“长20世纪”等新概念如今已经成为国际历史学界的共识。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梁展

+ + + + + 

06

现代欧洲的基础

现代欧洲的基础

[英]埃米尔·赖希 著    汪瑛 译

220页,2022年6月

华夏出版社


+ + + + + + + + + + + 

定居英国的奥匈帝国人赖希,在探索欧洲政治和文明现状的形成时,以美国独立战争作为开篇,并为法国人拿破仑赋予了最长的篇幅。在他笔下,历史事件与人一样具备“灵魂和意义”。出于对法国在欧洲地理上中心位置的回应,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章节被安排在了文本的核心位置;出于对可能愤慨的美国人的安抚,以免他们难以接受拯救他们的并非“它们自身的自由和独立之父”,美国独立战争被安排作为文本的起点。事实上,在赖希眼中,欧洲是“希腊非凡才智和罗马军事力量”的继承者,美国的崛起恰是因为英国在18世纪愚蠢地去挑战欧洲,一如波斯帝国之于古希腊、迦太基之于罗马。他目光如炬地指出,19世纪以来欧洲正在进行的进程与美国正在进行的进程恰好相反,美国人民在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上表现出最惊人的同质性,欧洲民族统一性缺乏的问题却日益严重。

扎实的古典学素养让他意识到,欧洲就仿若一个更大的希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让欧洲在宗教、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拒绝同化,无论同化来自何方。注定在差异中前行,无法在统一中崛起,清楚的现实没有让作者放弃对欧洲的希望。尽管在著作出版(1904)十年后、作者逝世(1910)四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作者对“欧洲爆发国际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的判断看起来落入了“历史的局限”。但在更高的眼光下,赖希真正看到的是,历史来自各民族的精神活力和道德勇气,真正的文明会在其中得以孕育。


推荐人:广东社会科学院 万昊

+ + + + + 

07

东亚百年国际争夺

东亚百年国际争夺

[德]豪斯霍弗 / [德]福赫勒-豪克 著

何涛 译

159页,2022年7月

商务印书馆


+ + + + + + + + + + + 

新年伊始,英国再次跟日本联手,仿佛回到了120年前的1902年……正当中国人殊死抵抗日本侵略军之际,小豪斯霍弗以非凡的地缘政治学眼光观察遥远的亚洲战场,写下的文章均与世界时局密切相关,仅从标题上看,无不聚焦在英国和美国的对华策略上。

在《东亚百年国际争夺》这部地缘政治学文集中,首篇《英国入侵中国》(1940)尤为重要,文章细致勾勒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实质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道义状况。鸦片战争“提供了世界史上强权先于公理最明显的例证之一”,清楚地说明了英帝国主义的行径何以“对其后东亚文化圈所有内部和外部的巨变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小豪斯霍弗目光如炬,以35页篇幅栩栩如生地揭示了盎格鲁-萨克逊民族伪善的政治品性。其余几篇英美论充分表明,英美的东亚战略都不过是鸦片战争开启的百年入侵的余绪而已。福赫勒-豪克的《中国复兴的途径与可能性》与小豪斯霍弗的英美论遥相呼应,同样值得深思。鸦片战争是“东亚现代性”的开端,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起点的史观,绝非无的放矢或可以轻言“超克”。

世界历史是大国之间彼此敌对的斗争史。倘若哪一个民族无法正视、甚至回避这种生死斗争,就失去了掌控自身命运的资格,沦为世界政治的对象和牺牲品。我们向来偏爱德国思辨哲学,却很少关注德意志灵魂如何面对不容回避的历史现实——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学术界是从何时开始头足倒置起来的? 


推荐人:河南大学 徐戬

+ + + + + 

08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的潜流

社会达尔文主义

——美国思想的潜流

[美]霍夫施塔特 著    汪堂峰 译

291页,2022年7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 + + + + + + + 

2021年作者的《美国的反智主义》顿时间出现了好几种中译本,与其说是作者在书中透露出来的左翼进步主义立场,不如说是书名比较“耸人听闻”。其实,作者的这本《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于当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界或许更有启示意义。在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19世纪英国思想家斯宾塞的学说如何备受美国新富阶层的喜爱,后者认为斯宾塞的理论正好论证了他们为何能够坐拥巨富,穷人为何活该受穷。在《美国的反智主义》一书里,作者批判19世纪的美国新富阶层认为钱能通神,因此不爱读书。但其实这群人对于哪一种学说对自己最为有利,最易于为自己唱赞歌,其实是蛮清楚的。此外,作者分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如何与19世纪末美国的对外扩张冲动相结合,成为论证美国海外殖民的工具。曾几何时,“社达”同样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里日常可见的行为逻辑,不少人一面深受其苦,一面却依样画瓢。从“社达”到嫌贫爱富,再到慕强,再到“精致利己主义”,期间思想脉络,一以贯之。虽然不同群体用来自我表达的名词与概念各有差异,但根本逻辑却并无二致。就此而言,本书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照清不少当前随处可见的诡异事项。


推荐人:华东师范大学 王锐

+ + + + + 

09

历史的恐怖: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

历史的恐怖

——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

[美]特奥菲洛·鲁伊斯 著    付有强 译

173页,2022年9月

商务印书馆


+ + + + + + + + + + + 

鲁伊斯全书把“历史的不可预测”带来的恐惧视为西方文明生活得以塑造的根本动因。在他眼里,大多数人试图通过“理解各类事件”来期望“更美好的事物”,这滋生了理性主义的文明主潮,但同时,非理性的“恶魔”却始终作为暗潮潜伏于海平面之下。在面临历史性生存带来的恐惧和痛苦时,在古希腊的悲观主义与加缪《局外人》中描述的“大无畏地坦然接受生活”这两种生活抉择之间,始终存在着张力。人类一直在这种张力之间构拟逃避“历史的恐怖”的不同方式:一是宗教与关于彼岸或来世的信念,二是对物质享受和感官体验的沉迷,三是对美和知识的追求。

鲁伊斯用自己的体验作为这种逃避恐怖之道的例证。譬如,他提到自己曾通过阅读19世纪浪漫小说而感到“悲天悯人”(Weltschmerz):安慰与痛苦同时发生,让他的生活获得了“逃避历史”的可能性。文学艺术作品的“净化”的美学功能在保留对真实问题的思考的同时,也让负面的情感转向积极的一面,这种理解源于鲁伊斯对希腊化时代哲学的理解。《历史的恐怖》的工作并非直接描述“恐怖”的历史实体并直面之,而毋宁说是给予“恐怖”以可供欣赏和安慰的审美表象。这或许也是一个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在文明的现状中所能找到的最不坏的答案。


推荐人:中国人民大学 冯庆

+ + + + + 

10

公民大会妇女

公民大会妇女

[古希腊] 阿里斯托芬 著    黄薇薇 译

178页,2022年10月

华夏出版社


+ + + + + + + + + + + 

张竹明先生译本(《公民大会妇女》)一些地方殊不可解。如1040行以下女青年对老妇甲说,张先生译为“你适合当他的姨妈,而不是情妇。要是遵从这个法令,这块国土上将到处都是奥狄浦斯。”众所周知,俄狄浦斯是杀父娶母,把母亲当作妻子,而不是把姨妈当作情妇。黄薇薇径直译为“你更适合当他的母亲而非妻子”,这样妇女公民大会这种“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老妇配少男)的立法的乱伦意涵就非常显豁。

喜剧公开诉诸生殖器、性行为、屎尿屁这些人人皆知的梗,这一点各个文化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260行以下普拉克萨戈拉说“决不让他们把我拦腰抱住”一句,因为上下文都在“开车”,如“顶撞”、“举腿”之类,这里拦腰抱住也殊不可解。Robert Mayhew的英译本译为“ I’ll never be seized in the middle ”,并加注说,“抓住中间”在希腊文中既指拦腰抱住这个摔跤动作,也指抓住对手的生殖器——普拉克萨戈拉果然在“开车”。又如1060行以下,男青年说他要先上个茅房,怕等会儿因为恐惧而窜稀,张竹明先生译为“要不然灾难会因为恐惧而不可避免地降临到你我头上”,实在过于文雅悲壮,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薇薇径直按字面意思译出,又加注说明,这就好理解多了。

对喜剧,以往中译往往要么为作者讳(怕有损作者形象),要么为读者讳(怕教坏小朋友),考虑太多,其实大可不必。喜剧本来就诉诸人类比较低的部分,信、达即可,不必雅。


推荐人:清华大学 赵晓力

+ + + + + 

11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与拉采尔:

驳拉采尔持地理决定论之谬说

地缘政治学的起源与拉采尔

——驳拉采尔持地理决定论之谬说

[希]斯托扬诺斯 著

金海波、方旭 译

371页,2022年11月

华夏出版社


+ + + + + + + + + + + 

作者在雅典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院的土耳其与当代亚洲研究系获得地缘政治学博士学位,此书即源于他的博士论文。作为所谓的“地缘政治学之父”,拉采尔身上混合着各种相互矛盾的标签:既是地缘政治学的先驱,又是这种观念的反对者;既是人文主义者,又是种族主义者;既是地理决定论者,又是多维分析者。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本书主要旨在解决最后一对矛盾,把地理决定论的标签从拉采尔身上摘掉。为此,作者以他的导师马齐斯的系统地缘政治分析法为参照,梳理拉采尔政治地理学中的科学要素,表明拉采尔的分析方法论尽管从未明确表达出来,但与后来的契伦、斯皮克曼以及现代地缘政治学的分析系统一脉相通。站在地缘政治学的起源处,此书对厘清地缘政治学的关键概念极有帮助,从而避免那种非黑即白的常见误解。由于拉采尔的论著极为庞杂(据本书作者统计超过1200种),理解他并非易事。我们期待更多拉采尔的原著和相关研究文献的中译本问世,也期待地缘政治学成为国内教育的某种通识。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培均

+ + + + + 

12

卢梭导读

卢梭导读

[美]列奥·施特劳斯 讲疏

马克斯 编订    曹聪 译

692页,2022年11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 + + + + + + + +   

施特劳斯打破了卢梭研究学界的长期成见,把卢梭从“乖戾疯子”和“危险的启蒙分子”的两种极端评价中打捞出来,“重新恢复了一种对卢梭政治思想的严肃兴趣”(页16)。此外,他在面对卢梭时的谨慎与克制令人难忘。

施特劳斯对卢梭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过程。1962年,施特劳斯在芝加哥大学开设卢梭专题课之前,他已发表过《论卢梭的意图》(1947年),在著名的《自然正当与历史》中也有“卢梭”一节(1953年)。这两部发表时间相近的作品却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卢梭面相:卢梭到底是谨慎的苏格拉底信徒,还是霍布斯核心观点的推进者?施特劳斯的学生们对此莫衷一是。1940年代,雅法在纽约新学院念书时跟施特劳斯上的第一门课就是卢梭,他后来在2010年的一次访谈中“抱怨”说,施特劳斯对卢梭的看法前后不一,曾影响了自己对卢梭的理解。但施特劳斯自己并不这样看,他在1960年回应肯德尔的类似质疑时明确说过:《自然正当与权利》中的卢梭“是对同一个主题更加成熟与清晰的表达”(页23)。德国卢梭专家迈尔应该对这个表态感到很头疼,而我们则应该认真细看施特劳斯这部《卢梭导读》。

施特劳斯身前自己发表的文字极为精深,意义太过稠密,往往要再三咀嚼才能勉强撑开作者编织的累层意义空间。而在这本讲课录中,我们兴许能跟60前年那群围坐在一张小桌上听施特劳斯讲课的学生们一起,随时接受这位思想者的降维打击。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贺方婴

+ + + + + 


四、再版新读(3种)

01

哈姆雷特还是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

哈姆雷特还是赫库芭

——时代侵入戏剧

[德]卡尔·施米特 著    姜林静 译

172页,2022年8月

东方出版中心


+ + + + + + + + + + + 

前不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我们不禁把时间线拉长到将近500年,回过头来看英国的历史兴衰。如果说,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见证了英国的衰落过程,那么伊丽莎白一世正好奠定了英国的崛起。

英格兰岛从1588年到1688年的一百年间,转变成了一个海洋国家。就在伊丽莎白1603年去世的同年,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获得巨大成功,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哈姆雷特形象已经成了神话。如今可以说,哈姆雷特和利维坦并称17世纪或者早期现代性的两个伟大神话。在《哈姆雷特抑或赫库帕》中,施米特表面上在处理哈姆雷特神话的美学问题,实际上暗中指向霍布斯的利维坦神话。他透过悲剧不仅批判了自由派的浪漫化的主体主义,而且重拾公共领域和代表制的政治哲学问题。

施米特指出,现代的主权国家完全是陆地性国家的产物。在他看来,现代主权国家是陆地国家的成就,莎士比亚时代的英格兰仍处于“野蛮的前国家的状态”——亦即仍未摆脱中世纪封建社会影响的前主权国家状态。英格兰通过工业革命以及海洋占取后来居上,剥夺了陆地性主权国家的文明成就。

施米特让我们看到,东印度公司和鸦片战争正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的“文明成就”。正值“新冷战”全面展开,我们需要重新考虑“时代对戏剧的侵入”。在历史现实的礁石面前,任何幻想都会撞碎成时代的泡沫。


推荐人:河南大学 徐戬

+ + + + + 

02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吴宗国 著

294页,2022年10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 + + + + + + + 

今人喜谈“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这固然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与现实意义,但与其将此议题大而化之,形成某种去历史的、本质主义的“结论”,不如深入考察那些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实践之全貌,分析其来龙去脉、因缘流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政治传统进行周全而自洽的解释。就此而言,老一辈学者的不少经典论著值得反复重温,仔细研读。

在这其中,吴宗国先生的这本《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就堪称翘楚。此书绝版已久,2022年得以再版,实为嘉惠学林。本书详细考证唐代科举制的起源、科举制在不同时期的运作情形、科举制与唐代官僚体制之间的关系、科举制如何影响唐代政治社会结构的变化、世家子弟与中下层地主阶级就科举名额与任官标准之间展开的政治斗争等。可以说,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丰富对于影响中国历史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的认识。而认识了科举制,则可更为透彻的理解中国古代政治传统。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本书对唐代高官子弟如何运用科举制来延续其地位与特权、中下层地主阶级子弟如何希望通过科举制来进入统治集团进行了细致的论述。虽然终唐之世,世家子弟在出仕任官上有各种便利,并且一度形成强调朝廷高官只能由世家子弟担任的政治氛围,但毕竟给“贫寒之家”的子弟一些实现“阶层跨越”的空间。这与其说是所谓“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不如说是古代王朝借以缓和阶级矛盾、扩大统治基础的手段。而在科举考试内容上,作者指出天宝年间进士科尚以文辞取士,导致“进士出身的官员不仅比较普遍地缺乏经史知识,只会写诗或起草诏敕,而且缺乏实际政治才能,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解决唐王朝所面临的各种政治经济问题”。学风影响政风,斯为一证也。


推荐人:华东师范大学 王锐

+ + + + + 

03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周振鹤 著

416页,2022年10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 + + + + + + + +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是近十年前《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中华书局2013年版)的增订版。周振鹤先生明确点出,无论地缘政治学(以地理视角研究政治)还是政治地理学(关注政治过程的地理学),都没有在汉语学界成就一番气候。为此,与近十年的世界史热和地缘政治学热不同,他深入中国历史文献,旨在为思考政治地理学提供坚实的实证史学资源。

如果将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写作而在1990年初版于香港的《体国经野之道》也纳入视野,就可以看出,周振鹤先生对政治地理学的关注,与晚近中国三十年的巨变紧密贴合,也体现出他承继乃师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现实感。

该书梳理了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这两大政区边界划分原则,进而勾勒三代以下直至晚清的中国政区地理,并以“县”为中心将政区划分为县级政区、统县政区和高层政区三个层次。鉴于政治地理包含全球、国家和地方三个尺度,基于中国历史资源的政治地理学考察,在强调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县域治理和县际竞争的今天,诚然是有益的实证史学补充,亦为仍有余波的边境冲突提供明白而具体的历史资源。


推荐人:北京外国语大学 董成龙

+ + + + + 


年度国产电影(3部)

01

爱情神话

爱情神话 

2021年12月24日上映,片长: 112分钟

导演: 邵艺辉  编剧: 邵艺辉

主演: 徐峥、马伊琍、吴越、倪虹洁、周野芒 等


+ + + + + + + + + + + 

罗兰.巴特说:“神话是一种符码-语言-观念系统。”我们从《爱情神话》中领略了当代符码-语言-观念的“数据库”。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曾是上世纪90年代流行一时的广告语,却概括了《爱情神话》所描述的当代现实。小剧场,咖啡馆,画廊,美食,美酒,美容护肤……以及萦绕在弄堂内外洋溢着洋泾浜风味的上海方言,在这部影片中满载着“小红书”里的消费符码,仿佛看电影,也可以是一种“打卡”。影片的开始,人到中年的男主角老白似乎并不理解这种“打卡”的生活方式,在“曾经拥有”后他执着于追求“天长地久”,但在街头哲人似的修鞋匠,告知他那双女主角的高跟鞋价格时,他显然很困惑:有留学经历的李小姐,拿着白领的工资,买最贵的鞋,却住在最挤的阁楼里……而这个神秘的都市丽人,与欧洲丈夫离婚后宁愿独自抚养混血女儿,也不愿与痴情的老白重组家庭。这样的困惑或许道出了一种日常,恰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的开篇,对于作为“今日神话”的“爱情”的描述:“如今,恋人的絮语备受冷落。说的人也许成千上万,但又不被任何人认可;它被周围的种种言语所遗弃。”老白与李小姐的恋爱始终是隔着手机屏幕发微信,或许这种“自言自语”恰恰是当代“爱情”-“神话”的现实:在这种现实中,我们离生活越来越远,离屏幕越来越近。


推荐人:北京电影学院 张小迪

+ + + + + 

+ + + + + + + + + + + 

看完《爱情神话》走出电影院,2022年1月的北京夜晚,又冷又干。没有适合散步的道路,街景全无可看之处,所有商店像是只愿满足人的最低生理需求般同质化到无趣,除了吃吃喝喝,还是吃吃喝喝。即便如此,内心还是不停翻腾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不服气,为什么没有人好好拍一拍北京呢?像《爱情神话》中的上海一样,拍出它不那么虚幻但却真实、并且因此令人亲近的精神气质。

我喜欢《爱情神话》中的都市感,而非国际大都市感。后者往往有着呆板、陈旧的镜头语言,高耸到像科幻片场景的摩天大楼,看似川流不息实则臃肿不堪的车水马龙,所有灯光和男女都是光鲜暧昧的,没有迟疑的脚步,更没有失败但依旧怡然自得者的立足之地。所以,我的疑问当然不是因为没有人拍过北京,而是北京的都市感未曾被妥帖地呈现在大银幕上。从语言到人物,《爱情神话》是一个属于上海的故事。城市的风物划定了人的行动轨迹,久而久之变成熟悉乃至依赖的路径,城市的生活也塑造了人的心理样貌:这群过着潇洒生活的男男女女,其实已被时代的洪流抛弃,他们无处可去,用一点一点的抵抗积累起来的游刃有余,应对着各自的中年危机。他们是失败者,但却恰恰因此拥有了真正去生活的可能性。


推荐人:北京三联书店 王晨晨

+ + + + + 

02

狙击手

狙击手

2022年2月1日上映,片长: 96分钟

导演: 张艺谋、张末  编剧: 陈宇、张艺谋

主演: 陈永胜、章宇、张译、刘奕铁、黄炎 等


+ + + + + + + + + + +  

近年来,战争片越来越趋向武打动作片,这是港台电影生产模式占据大陆影视工业的技术使然,也是网路数字时代的审美导向。《狙击手》正是一部典型的武侠战争片。一百年前,还珠楼主用剑气和内功等创意,化解了武术窠臼于拳脚和刀枪的局限,将现代科技想象引入到冷兵器的对抗场面中;如今,电子竞技取代了奥林匹克赛场,在屏幕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武林大师或神枪手。《狙击手》一定程度地转化和结合了剑侠的神剧形态,和cs类电子游戏的界面化视觉模式。此片通过报纸展现敌我阵营两大高手的对决,并以小孩来串联战场打斗的主体情节设定,与《兵临城下》可谓异曲同工。但是,从苍茫雪原的枪林弹雨中,我们也仿佛看到了《黄土地》的黄土高坡。在回忆《黄土地》的拍摄时,张艺谋曾说他看见了飞碟,而我们在《狙击手》中看见了步枪打坦克。
推荐人:北京电影学院 张小迪+ + + + + 

03

人生大事

人生大事

2022年6月24日上映,片长: 112分钟

导演: 刘江江  编剧: 刘江江

主演: 朱一龙、杨恩又、王戈、刘陆、罗京民 等


+ + + + + + + + + + +  

朱一龙凭借这部电影的表演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但全片的“戏眼”是小演员杨恩又(小哪吒),她是最吸引人的角色,推进几乎所有的焦点情节,改变着男主角的情感结构,给他的心魂不定寻找某种重心。这部电影的导演也获得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处女作。实际上影片后半部分剧情并不令人满意,整体风格也显得杂乱。摇晃的镜头,跳荡的画面,纷乱的色彩,语速飞快的土语方言,在称赏者看来,对于殡葬行业这样一个人生终点的题材,这种呈现意味着一种中国式的喜剧态度。无论如何,这部暑期热映的电影,把武汉这座码头城市的热闹烟火气、百姓生活混不吝的生龙活虎状态显现在观众眼前。其实人生何尝有什么大事,或者说,人生并无大事,人生件件都是小事,须以大事态度处之的小事。
推荐人:六绎古典文明工作坊 肖颂嘉+ + + + + 

年度国产电视剧集(3部)

01

开端

开端

2022年1月11日首播,15集导演: 孙墨龙、刘洪源、老算编剧: 祈祷君、邱玉洁、老算、黄凯文、袁继犀 等主演: 白敬亭、赵今麦、刘奕君、刘涛、黄觉 等


+ + + + + + + + + + + 

该剧改编自同名小说《开端》(祈祷君著),讲述的是两个主人公在公交车被爆炸前的几十分钟之间,24次在“循环”(原小说的每一章节即以“第X次循环”为题)中穿出、穿回,搞清案情,制止爆炸,挽救了一车人性命的奇幻惊险故事。仅从现在完成的15集系列网剧来看,该剧的编导演在展现“无限流”式地时空跳出、跳进“循环”上,做得令人信服;拍摄、组接、特技等方面均值得称赞;对两个年轻主人公李诗情、肖鹤云的描绘细致生动,警察局张警官以及几个同车乘客(养猫男、背西瓜的老农及搬家的打工人等)也塑造得不错。作为国内第一部开创式的“无限流”类型制作,应该祝贺它的成功!

《开端》播出后夸奖与质疑都不少,缺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在哪里?这引起我的一些思索。记得近半个世纪前,1974年前后,我在老导演谢铁骊的摄制组《杜鹃山》、《海霞》剧组里做场记和副导演,我曾经很正经地请教老谢导演:“导演的职责是什么?”谢铁骊导演简要、明确地回答我:“情理与描绘。” ——从此,在我的创作与教学中,一直牢记这四个字。把握“情理”是导演的第一责任。它包括要宏观、整体地选择和加工剧本剧情、人物的情理逻辑,也要在拍摄中把握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台词、动作,以及服装、道具中的细微情理处理;未来完成的影剧中不能留有任何的不合情理的地方,也就是现代观众常说的Bug,即逻辑、情理上的漏洞或失误。导演从接受、加工剧本起,就要和编剧、演员、摄美录等主创们,从筹备到拍摄及后期阶段,一刻也离不开对这个“情理”的把控,做着防止各种Bug的努力。作为带有悬疑、案件类故事的《开端》,对这个情理问题就更不能放松。现在完成的网剧《开端》(该剧英文片名Reset, “重启”的意思,这个名字似乎更准确于剧情)在编导上,特别是编剧中,主要的缺欠,即还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正是在“情理”把握的深度上。

如果对比着看韩剧《化时为机》(16集,每集1个半小时,时间长度是《开端》的两倍),可以明白我们的编导人员们还应该更加下功夫磨练基本功,特别是在“情理和描绘”的基本功方面。就以如何进入“奇幻”情节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来讲,就有着高下之分。所以说,在创作中“情理”有生活真实的情理,也有艺术虚构的情理,更有奇幻、科幻想像的情理。没有把“情理和描绘”做到至善至美,我们的编导任务就没有真正完成。


推荐人:北京电影学院 谢飞

+ + + + + 

+ + + + + + + + + + + 

《开端》的英文译名叫Reset,即“重新设定”。这既指剧中不断重临的“循环”,也指我们观剧者对剧中爆炸事件的重新观看。重新观看必然带来重新理解。我们不得不多次返回到一个灾难即将发生的现场,不断观察并追问灾难得以发生的理由;也不得不跟随情节的发展,不断思考剧中人各式各样行动的理由和后果。

为了让我们熟悉全部人物性情与品德,《开端》主人公李诗情和肖鹤云的探究并没有止于确认真正的作案人并加以制止,而是不断明确整个事件中全部相关人员的行动动机,这也就等同于要在我们观剧者面前明确全车人作为人赖以生存或选择毁灭的根本理由,亦即他们作为人的基本品性。唯有认识每一个人的性情,才能真正做到与众人“打成一片”,并切实处理他们当中发生的矛盾和斗争。在审慎且周全的政治实践当中,不容许半点关于“人”的极端乐观或悲观的抽象。

这其实是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其中蕴含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希望。如果把即将爆炸的“公交车”类比为一个共同体,这种理性主义的情感特质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不能牺牲作为具体个人的每一个公民,这也就要求我们不仅在激情的层面喊出“一个都不能少”的口号,还需要观察、反省人类情性的整全特质,并通过对现实实践能力的鲜活展示,让人明白治理和防范的艰难与重要性。


推荐人:中国人民大学 冯庆

+ + + + + 

02

梦华录

梦华录

2022年6月2日首播,40集

导演:杨阳  编剧:张巍

主演:刘亦菲、陈晓、柳岩、林允 等


+ + + + + + + + + + + 

《梦华录》之于当代古装偶像剧的意义,并不在于陈晓与刘亦菲毫无火花的恋爱,也不在于“后党”和“清流”的朝堂权谋,而在于一改娘娘、格格、夫人、小姐的“身份通胀”,正面讲述了开酒楼的赵盼儿、先杀猪后做厨娘的孙三娘、琵琶女宋引章三位宋代劳动妇女如何从外地进京并创业成功的故事。

这里的关键点有二:第一,恢复了传统作为生活技艺的意义。近年来的不少古装剧似乎走上了“因礼废人”的邪路,虽然服化道往往号称“充分还原”,真真假假的古代礼仪充斥其间,甚至台词都改得半文半白,但实际上,剧中人反而成了礼仪的傀儡、制度下的木偶,其心灵光彩反而不如早年古装剧中那些穿着现代蕾丝装、头顶蝴蝶结的人物。相比之下,《梦华录》中的传统是平民百姓的自立之本,而不是高门贵女的风雅点缀,是由巧匠妙心所造就的手艺,而不是“正妻穿红、小妾穿粉”之类的封建糟粕。赵盼儿的点茶和孙三娘的厨艺自不必说,就连教坊中人宋引章的琵琶,也并非单纯的娱人之道,而被她视为一种值得终身追求的职业技术。

此外,如花魁张好好和客栈掌柜娘子等配角,也均展现出这种对于“手艺”的珍重与骄傲。第二,通过讲述下层女性的故事打开了古装剧的生活世界。市井生活不再是皇帝微服私访或是侠客浪迹江湖时的陪衬背景,而是成为古装剧真正的中心。这部剧的主题是“东京(即开封)是个好地方”,这里的“好”指的是东京观念开放、没有宵禁、百业繁荣,从而让出身低微的三位女主角凭借胆识、才智和情谊实现自我理想。这当然只是一种想象,但对于并不承担着讲解历史真相之任务的古偶剧而言,这毕竟是一幅令人振奋的图景。


推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 罗雅琳

+ + + + + 

03

天下长河

天下长河

2022年11月11日首播,40集

导演: 张挺  编剧: 张挺

主演: 罗晋、尹昉、黄志忠、梁冠华、苏可 等


+ + + + + + + + + + + 

《天下长河》热播时,一位向来尊敬的长辈微信留言向我推荐,他的推荐语素朴清朗,非惯于写作陈朽论文的我所能及,故而摘录其要如下:


  //  

康熙治理黄河,与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政治事件一样,都需要政治人才。《天下长河》涉及人物众多,虽以治理黄河为主线,却也揉进平三藩、收复台湾的剧情,但终究是靳辅与陈潢两位罕见的政治人才最为感动人心。靳辅置之死地而后生,懂得政治的冷与残酷,后者一腔热血,自诩河伯投胎,不过是以治河为己任的自我寓言,但他们之所以为政治人才,皆因其心有公而无私。所谓公,即剧中台词所谓“心中有大山大河”,有天下苍生,所谓私,靳辅、陈潢蒙冤抄家,二人家产加在一起,“不足五两”。公私之间,最见政治人的品格。片尾曲引略显苍凉,以重复的“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收尾,似乎想要陈说人生无常,但在《天下长河》的背景里,我更愿意将靳辅、陈潢理解为政治生活中的“秉烛”者,只有这样的“秉烛”者,才能决定政治事件的长久成败。假设靳辅与陈潢重新选择,他们亦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即如陈潢死前赠予靳辅的遗诗:“是处青山可埋骨”。


推荐人:中国人民大学 娄林

+ + + + + 




〔 年度“ 通识阅读 ”召集人:舒炜  贺方婴〕






  ● 重读 | 2021年度“ 通识阅读 ”书单 :世界政治史与战争 读 • 历史 || 2020年度“通识阅读”书单
 读 • 中国 || 2019年度“通识阅读”书单
 新年特辑 | 我们致敬“经典与解释”的2022年
 新年特辑 | 我们致敬“经典与解释”的2021年
 我们致敬 || “ 经典与解释 ”的2020年
● 我们致敬 ||  “经典与解释”的2019年

(编辑:陈琳  海报设计:张梦怡)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