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典史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古工坊 古典学研究 2023-03-13
古典史学丛编



◭ 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双面头像(石膏模型)原件藏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

出版说明

古典史学的主题是重大的公众性主题,它要求这一重大的公众性主题唤起一种重大的公众性回应。古典史学属于一种许多人参与其中的政治生活。它属于一种共和式政治生活,属于城邦。通过探究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前提,形成过程和演变方向,各种人世力量与事件过程的复杂交织,以及事件的结果和影响,它像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自然科学一样,“寻求生命最深层、最秘密的涌动”。


◭ 普鲁塔克《对比列传》中的插图

已出书目


● 《凯撒的剑与笔》(2009年) 

● 《统治的热望:修昔底德笔下的阿尔喀比亚德和帝国政治》(2010年) 

● 《希罗多德的王霸之辩》(2011年) 

● 《塔西佗的教诲:与自由在罗马的衰落》(2011年)

● 《撒路斯特与政治史学》(2011年)  

●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2012年) 

● 《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2012年) 

● 《塔西佗的政治史学》(2013年)

● 《修昔底德笔下的人性》(2015年)  

● 《高卢战记译笺》(第一卷)(2015年) 

● 《驳希腊人》(2016年) 

● 《普鲁塔克的〈对比列传〉:探询德性与恶行》(2017年) 

● 《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哲学的社会动力》(2017年) 

● 《论希罗多德》(2019年) 

● 《图斯库路姆论辩集》(2022年) 



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

Classici et Commentarii

古典史学丛编

刘小枫  主编





01



凯撒的剑与笔

李世祥 编译

192页,2009年1月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可以罗列在凯撒头上的德性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仁慈、理智、高贵、勇敢和果断。库尔特对凯撒的仁慈做了精彩的分析。斯克莱纳日则认为,当凯撒为喀提林辩护时,“其言论直到论辩结束都将理性等同于善,而他的整个论证都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定义善”。史密斯在《密谋与密谋者》中指出,凯撒的行动是基于理性,布鲁图斯等密谋者的行动则是出于情感。或许双方并不像通常说的那样是善与恶的争斗,他们可能都是怀着良好愿望的天使。悲剧在于双方是无法共存的天使。

目  录

* 上下查阅更多内容


编译者导言 凯撒的德性库尔特 凯撒的仁慈布利塞特 凯撒与撒旦亚韦茨 凯撒、凯撒主义与史家斯克莱 纳日 凯撒、卡图与撒路斯特的道德言辞阿德科克 赳赳武夫博恩 凯撒的指挥艺术卡夫 战士凯撒墨菲 凯撒《高卢战记》对演说辞的使用施利策 凯撒叙述风格的演进德威特 凯撒战记的非政治本质史密斯 密谋与密谋者马什 罗马贵族与凯撒之死埃伦伯格 凯撒的最终目标福勒 凯撒对命运的理解


02



统治的热望

——修昔底德笔下的阿尔喀比亚德和帝国政治

[美]福特 著未已 等译  吴用 校218页,2010年10月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修昔底德的写作先于史学与哲学的区分,现代史学对于《战争志》的诸多驳难其实是自说自话,并没有认真思考修昔底德何以以及如何写作这样一部史书,因而并没有触及修昔底德的真正教诲。本书作者并不是研究历史上的阿尔喀比亚德,而是研究修昔底德所理解的阿尔喀比亚德,研究阿尔喀比亚德在修昔底德著作中的位置,以及他与《战争志》最深刻主题的关联。其读法紧贴修昔底德文本,体味修昔底德通过阿尔喀比亚德传递的教诲。


目  录

中译本说明(吴小锋)/1

致谢/1

引言:修昔底德问题与阿尔喀比亚德问题/1

第一章 阿尔喀比亚德时刻/12

雅典人的特性和雅典帝国主义/17

修昔底德眼中的雅典帝国主义/41

分道扬镳:阿尔喀比亚德和雅典的内缩/57

第二章 阿尔喀比亚德的演讲及其政治观点/69

阿尔喀比亚德和尼克亚斯的和平/72

阿尔喀比亚德的第一次演说/76

阿尔喀比亚德的第二次演说/97

第三章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半岛战争志》卷八/118

阿尔喀比亚德在斯巴达/123

阿尔喀比亚德和福赫尼库斯/132

四百人执政和城邦内部的衰败/141

阿尔喀比亚德的回归/157

第四章 修昔底德笔下的阿尔喀比亚德/177

阿尔喀比亚德和荣耀统治/183

阿尔喀比亚德的普世主义/188

阿尔喀比亚德的普世主义与城邦的帝国主义/196

阿尔喀比亚德的荣耀和肆心/200

参考书目/213

索引/217


03



希罗多德的王霸之辩

吴小锋 编译

317页,2011年5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希罗多德政治史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讲述人灵魂世界的战争如何演变为现实政治世界的战争。希罗多德让我们看到,城邦礼法的败坏最终会导致城邦的衰亡,而导致礼法败坏的正是政治人灵魂之法的紊乱,灵魂之法比城邦之法显得更为紧要。希罗多德修史的意图就是要校正政治人的灵魂。灵魂就像河水不断涌动,城邦习俗和自然界限就像河的两岸,希罗多德就在这动与静之间观察城邦治乱兴亡的历史。我们称王为遵循灵魂法度和城邦礼法的人,称破坏灵魂和城邦法度、纵容自己欲望的僭主为霸。从这个层面来看,理解希罗多德王霸之辨的要津,并不在于他给那些王侯将相安排的名头——当然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而更应该从德行的角度考量王与霸之间的差异。


目  录

编者前言:从灵魂的战争到城邦的战争

费瑞尔 希罗多德论僭政

贾米 希罗多德论王与僭主:客观的史撰还是守旧的描绘

弗洛瑞 自由与法纪:残暴僭主和哲人王

蒂瓦尔德 形式与内容:《原史》中的僭政问题

阿沃瑞 希罗多德笔下的居鲁士

葛芮 庇希斯特拉图的起势

汤普森 政体论辩与波斯人的政治身份

拉夫劳普 希罗多德、政治思想与史书的意蕴


04



塔西佗的教诲

——与自由在罗马的衰落

[美]里克 著

肖涧 译

228页,2011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者里克声称自己是“塔西佗主义”在当代唯一幸存的继承人,他希望借助塔西佗提供的对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的反思与阐释来理解他们。纵观全书,作者并不纠结于枝节问题,而是注重把握塔西佗的整体构思及教化意图——这正是“客观中立”的现代史学研究有所欠缺之处。在该书中,作者重点分析了塔西佗的两部作品《编年史》与《关于演说家的对话》。《编年史》在西方史学界的地位自然毋庸置疑,作者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提贝里乌斯时期与尼禄统治时期。前一部分主要考察僭政在罗马帝国形成的原因以及僭主的特征和性情,后一部分探讨极少数优秀的政治人物在僭政之下应如何作为。《关于演说家的对话》长期被塔西佗研究者所忽略,甚至因为与塔西佗其他作品中的史家风格相去甚远而被认为是伪作。该书作者却认识到这本风格独特的小书的重要性。塔西佗“对终极宇宙问题的关注从不曾简单地取代他对人间问题的关注,也不曾取代他引领人走向高贵的教诲——拥抱政治同时又能对他最终的根基保持开放”。


目  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中译本前言(肖涧)

自序

引言

为何阅读塔西佗

第一章 塔西佗的写作方式信

1.在敌视美德的僭政下写作的问题

2.塔西佗的意图

3.塔西佗的修辞

4.方法论

第二章 塔西佗对罗马共和的评价

1.塔西佗的前言

2.罗马共和制

3.共和制的另一种选择及其局限

4.塔西佗对混合政体学说的评价

第三章 元首制的巩固

1.提贝里乌斯开始统治

2.支持提贝里乌斯的例证:有效管理

3.反对提贝里乌斯的例证:僭政引起的极度恐惧

第四章 道德法、自然法、神法的范畴与局限

1.法律的局限:塔西佗关于“中道”的学说

2.美德是否拥有神性或自然的基础?

第五章 僭主统治下美德的位置

1.塔西佗的教诲:在积重难返的腐化前的中道

2.塞涅卡与布路斯——尼禄的傅保与总理大臣

3.特拉塞亚与自由在元老院的衰落

第六章 哲学与演说术腐化的原因

1.政治参与的另一种形式

2.阿佩尔的第一篇讲辞:为演说术一辩

3.马特努斯的第一篇讲辞:为诗歌一辩

4.阿佩尔的第二篇讲辞及梅萨拉的回应:新风格与演说术的衰落

5.梅萨拉的第二篇讲辞:古典教养与通识教育的优越性

6.马特努斯的第二篇讲辞:演说术衰落的政治原因——雄辩与智慧

第七章 结语


05



撒路斯特与政治史学

刘小枫 编

曾维术 等译  黄汉林 校

170页,2011年10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撒路斯特是实际上用拉丁语写作古罗马共和国纪事的第一人。他的三部纪事作品《喀提林阴谋》《共和纪事》和《朱古达战争》构成了共和国晚期政治史系列,与修昔底德的“政治史学”一脉相承。其人当是首先关心灵魂正义的智慧之人,生活旨趣“超越城邦”、超越政治、超越共和国的利益。如果要体会古希腊-罗马政治史学与我国传统史学的品格差异,撒路斯特的作品是难得的范本。十多年前,撒路斯特的两部传世作品已译成中文,但缺乏必要的文本解读和笺释,本编选译的四篇论文——或透析撒路斯特的修辞,或探究撒路斯特与修昔底德、悲剧诗人以及柏拉图的关系,当会有助于我们自己的研读。


目  录

编者前言(刘小枫)

巴特斯通 德性对照:对比修辞与共和国晚期的危机

凯特尔 修昔底德与撒路斯特

杜伊 悲剧的历史与《朱古达战争》中蛮王的演说

麦克奎因 撒路斯特政治纪事中的《王制》


06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美]斯塔特 编王涛 等译164页,2012年1月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修昔底德所贡献的绝非现代意义上的“客观史学”:他既务求史实准确,又努力编修史实,“选取最有意义的方面子以评说”。如果在他面前存在过一部客观史实,那么他所留下的则是他对这部史实的深思;他的传世瑰宝是自己的思考,而非客观史实。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同时阅读两部大书:那场战争以及政治思想家修昔底德本人。从形式上看演说辞是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在说话,但它们也很可能是纪事作家借机发表自己个人见识的一种笔法。古希腊读书人不会把纪事作品当作实录,而是视为作品,从而看重的是书中出现的演说辞在内容和精神上是否与演说者的身份相吻合。本书是研究《伯罗奔半岛战争志》中的演说辞的文集,对于开拓我国西方古典史学名著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目  录

中译本说明

序言

肯尼迪 引论

韦斯特三世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描述和列表

伊梅瓦 权力病理学与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

罗毕舍克 雅典人在斯巴达的演说

汉孟德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中的特殊与普遍

斯塔尔 卷六和卷七的演说辞与事件过程

麦考伊 卷八中皮山大的“非演说辞”

韦斯特雷克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的背景

斯塔特 普鲁塔克笔下的修昔底德的演说者

韦斯特三世 修昔底德笔下的演说研究文献[1873—1970]


07




古希腊政治理论——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笔下的人的形象

[美]格雷纳 著 

戴智桓 译245页,2012年3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考察修昔底德历史叙述中的政治问题,诸如雅典民主制、雅典帝国本质、历史的必然、现实政治中的偶然和人的怜悯。其次解读柏拉图的多部主要作品,探讨智识性政治中的言辞与行动、理想城邦及其结构义涵,以及柏拉图的政治实验与设计等。如作者所言,他的这部书没有在通常的意义上把修昔底德和柏拉图分别作为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来对待,其根本目的在于明鉴政治生活中的总体人性。作者“并不打算把修昔底德与柏拉图视为各自正统意义上的纪事家与哲人”,而是打算把修昔底德看作哲人、把柏拉图看作纪事作家,而且明显有两者对观的意图。

目  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前言

致谢

第一部分 旁观者

第一章 修昔底德的世界

第二章 我们所知的修昔底德

第三章 修昔底德政治的难题

第四章 修昔底德与雅典民主制

第五章 修昔底德与雅典帝国

第六章 历史必然性

第七章 偶然和怜悯

第八章 超越必然性

第二部分 尘暴中的人

第九章 言辞与行动

第十章 御者与团队

第十一章 建构

第十二章 西西里的尝试

第十三章 通往朝圣之路


08




塔西佗的政治史学

曾维术 编 

曾维术 李静 等译

250页,2013年6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能与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比肩的拉丁语纪事作家,不是撒路斯特,也非李维,而是塔西佗。塔西佗的作品有自己的独特品性,既有别于修昔底德,也有别于现代史学的传统,那就是柏拉图-塔西佗的纪事传统,立志记述帝国所经历的政治事件,其目的不在于编史,而是探究政制变迁所隐含的重大政治哲学问题。《塔西佗的政治史学》所集文章即循此脉络,力图揭开塔西佗不为现代读者所熟知的另一面相。塔西佗的两部纪事大书也是古罗马文学中的瑰宝,文辞精练紧凑,言简意赅,富有诗情,感染力强,政治事件的描写既生动又深刻,古典语文学家尼采也赞不绝口。除《关于演说家的对话》外,塔西佗的其余四种作品早已有了中译,译品均堪称上乘,可惜都缺乏笺释和绎读,重新译笺塔西佗作品,选译西方学界有见识的绎读,对于我们自己学会写作晚近纪事想必不无历史意义。


目  录

编者前言

塔西佗的编年方法与卷章划分

首次行动中的一例死亡

提贝里乌斯登基

编年形式、讣告与塔西佗的主题

提贝里乌斯的卡普里阿之旅

权力的味道

没有出现的凤凰

提贝里乌斯的讣告

皇朝政治的必然模式

尼禄的异域都城

尼禄宫中的业余戏剧


09



修昔底德笔下的人性

[美]欧文 著

戴智桓 译

308页,2015年1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在所有书写政治的作家中,没有人比修昔底德更靠近公民和政治家的世界。他根据政治实践记录了政治研究的成型过程,向我们表明,仔细审察会发现,最具政治性的观点意味着与政治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作为一个分析各种社会(包括民主制和非民主制的)且承受了漫长又惨重的战争压力的人,修昔底德比其他古代作家更直接地向我们这个不平静的世纪进言。作者尤其承认修昔底德作品的基本统一性,承认修昔底德作为思想家的隐微和深度,并惊叹于修昔底德的胆识及其“现代”气质。


目  录

中译本序

致谢

关于注释的说明

关于叙述方式的说明

引言


第一章 序幕:雅典帝国作为自由选择的事业:伯利克勒斯“葬礼演说”


第二章 战争爆发和罪过问题

问题的形成

“正义的是”“必然的是”

斯巴达首次大会和科林斯使者的演说

自然、必然与正义:雅典使者在斯巴达的演说

“五十年”作为雅典使者演说的评注

雅典人在斯巴达演说的未决张力

透过斯巴达的眼光看问题


第三章 常态下的正义

正义、德性和同盟的责任:米提列涅人在奥林匹亚的演说(3.9-14)

普拉提亚和底比斯

斯巴达的正义与雅典论说


第四章 虔诚与必然

虔敬,必然与雅典论说:狄里昂论辩


第五章 弥罗斯对话和弥罗斯的命运

为何是对话:演说与语境(5.84-89)

雅典是否应当发动进攻?(5.90-99)

弥罗斯人是否应当抵抗?(5.100-113)

斯巴达人袖手旁观,雅典人残酷杀戮与西西里战役惨败

身赴弥罗斯的使者作为雅典论说的阐述者


第六章 弥罗斯和叙拉古

尼西阿斯的智慧和愚笨

弥罗斯对话和爱乌菲穆斯的虚伪

雅典与米卡列苏斯

尼西阿斯的愚蠢与智慧

西西里远征的动机和强迫


第七章 重审雅典论说:狄奥多图斯和赫摩克拉特斯

米提列涅论辩赫

摩克拉特斯在革拉的演说


第八章 邦内政治

瘟疫

内乱

瘟疫、内乱与伯利克勒斯观点

政制问题

重述与结论:修昔底德笔下的人性

附录一《战争志》1.22.1-3

附录二修昔底德在1.23.5-6所使用的语词prophasis

参考文献

索引


10



高卢战记译笺(第一卷)[古罗马]凯撒 著 顾枝鹰 译笺480页,2015年9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高卢战记》文辞简洁、内容丰富而意蕴深厚,其质朴文风的背后暗藏着凯撒的政治意图。在古典语文教学传统中,这部著作通常被拉丁语学习者用作深入阅读的第一部原典。本稿中《高卢战记》第一卷译文以德国托伊布纳尔希腊罗马文献丛书所收Wolfgang Arno Hering的校勘本(2008)为底本,笺注部分大体上以节为单位逐次给出拉丁原文、中译和注释,吸收、采编了数家学者的成果,涉及校勘、语文、历史、军事等多方面内容,是一次“注疏式翻译”的尝试。



目  录

前 言

一、解 题

二、版本源流

三、译笺说明

高卢战记·第一卷

笺 注

赫珥威提依之役(第1~29章)

第1章 高卢的地理和部族

第2章 欧尔革托瑞克斯的阴谋

第3章 赫珥威提依人准备侵扰高卢

第4章 欧尔革托瑞克斯之死

第5章 赫珥威提依人继续做准备

第6章 赫珥威提依人决意取道罗马行省

第7章 凯撒的缓兵之计

第8章 罗马人增强防御;赫珥威提依人企图强渡

第9章 色克瓦尼人允许赫珥威提依人通过他们的领地

第10章 凯撒加紧阻止赫珥威提依人行军

第11章 海都依人和阿姆巴尔瑞人向凯撒求助

第12章 阿剌尔河大捷

第13章 凯撒渡河;迪维科出使

第14章 凯撒的回复

第15章 凯撒追踪敌军;骑兵间的接触战

第16章 久未解决的粮食问题

第17章 利斯库斯道出真相

第18章 都姆诺瑞克斯的恶行

第19章 凯撒安抚迪维奇阿库斯

第20章 凯撒宽恕都姆诺瑞克斯

第21章 凯撒接近赫珥威提依人

第22章 科恩西迪乌斯延误战机

第23章 赫珥威提依人回头攻击罗马军队

第24章 凯撒布置战斗阵列

第25章 罗马军队背水一战

第26章 赫珥威提依人败北

第27章 赫珥威提依人投降;威尔比革努斯人逃跑

第28章 战后的安置工作

第29章 战斗前后赫珥威提依人的数量

阿瑞欧维斯图斯之役(第30~54章)

第30章 高卢首领拜见凯撒

第31章 残暴的阿瑞欧维斯图斯

第32章 色克瓦尼人的遭遇

第33章 凯撒的考量

第34章 阿瑞欧维斯图斯拒绝会谈

第35章 凯撒第二次遣使

第36章 阿瑞欧维斯图斯的回复

第37章 凯撒决定采取行动

第38章 凯撒占领威索恩提欧

第39章 恐惧笼罩罗马军营

第40章 凯撒用言辞鼓舞军队

第41章 罗马军队向统帅凯撒道歉;凯撒率军出发

第42章 阿瑞欧维斯图斯同意会谈;凯撒为之准备

第43章 凯撒的要求

第44章 阿氏的回复

第45章 凯撒的驳斥

第46章 会谈被日耳曼军队的袭击打断

第47章 凯撒拒绝第二次会谈

第48章 阿瑞欧维斯图斯回避正面交锋;骑兵战

第49章 罗马军队第二次扎营

第50章 阿瑞欧维斯图斯攻击小营;回避正面交锋的原因

第51章 双方列阵

第52章 战斗开始

第53章 日耳曼人败北

第54章 尾 声

附 录

一、Greenough本导言(第一至第五部分)

1. 凯撒生平

2. 罗马军事

3. 高卢与高卢人

4. 不列颠人

5. 日耳曼人

二、插 图

三、简化版拉丁文、古希腊文译音表

四、专名引得

参考书目


11



驳希腊人

[古罗马]约瑟夫斯 著 

刘小枫 编

杨之涵 译

240页,2016年4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约瑟夫斯是公元1世纪著名的犹太史家,同时也是一名将军及辩论家。公元66年,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人的统治,身为法利赛教派祭司的约瑟夫斯被任命为起义军首领,指挥过好几个重大保卫战。起义失败后,约瑟夫斯投降罗马,转过来帮占领军镇压继续抵抗罗马人的犹太人。在罗马时期,约瑟夫斯写下四本著作(《犹太战纪》《犹太古史纪》《驳阿庇安》[又名《驳希腊人》]《约瑟夫斯传》),似乎在向罗马人献媚,蔑视犹太人的民族抵抗情绪,甚至贬责自己亲身参加过的起义——其实,约瑟夫斯更有可能是在为自己所属的被异族征服的文明树碑立传。本书是《驳阿庇安》和《约瑟夫斯传》的首次中译,另附两篇研究文献,还请译者编译了约瑟夫斯小传。



目  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约瑟夫斯小传(杨之涵 编译)

约瑟夫斯的人生

驳阿庇安

上卷

下卷

附录

布朗特 约瑟夫斯论罗马犹太人的社会冲突

艾克斯坦 约瑟夫斯与珀律比俄斯


12


普鲁塔克的《对比列传》

——探询德性与恶行[英]达夫 著万永奇 译588页,2017年8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普鲁塔克的《对比列传》撰写于公元2世纪前半叶,此后它们一直被广泛阅读,并在经历了20世纪中期地位的急剧下降后,再度位于人们对古代世界之兴趣的前列。普鲁塔克的《对比列传》把卓越的希腊人与好战的罗马人放到一起,提供了古典世界的完整图景。这些故事适合于各种场合,影响所有人,适合于所有时代,教导生者,复兴逝者。它们超越所有其他书籍,令人在高尚人物的生平中看出教诲。本书探讨了《对比列传》的两个相关方面:它们的道德教诲意图,以及经常作为普鲁塔克道德观之中介的比较结构。本书考察的是《对比列传》探询是非、善恶问题的方式,以及它们如何促使我们质疑或理解我们的世界。


目  录

题 辞
序 言
版本及缩略语
导 言
第一部分:道德教诲方案
第一章 《列传》的方案性陈述
第一节 《亚历山大与凯撒传》
第二节 《尼基阿斯与克拉苏传》
第三节 《埃米利乌斯与提摩勒昂传》
第四节 《伯利克勒斯与法比乌斯传》
第五节 《德米特里乌斯与安东尼传》
第六节 结语:普鲁塔克论历史的价值
第二章 普鲁塔克《列传》中的道德观
第一节 赞扬与责备:正面列传与负面列传
第二节 模仿与探询
第三章 普鲁塔克式英雄的灵魂
第一节 彼此冲突的理性与激情
第二节 抱负与怒气
第三节 和谐与混合的隐喻
第四节 性
第五节 结语:道德与成功
第二部分:探询德性与恶行
第四章 皮洛士与马略传
第一节 伦理背景:不满
第二节 皮洛士与马略:普鲁塔克的诊断
第三节 《皮洛士传》
第四节 《马略传》
第五节 《皮洛士与马略传》中的军事德性
第六节 《皮洛士与马略传》中的悲剧模式
第七节 《皮洛士与马略传》中的对比
第五章 福基翁与小加图传
第一节 德性、恶行、成功与失败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典范
第三节 福基翁
第四节 加图
第五节 加图与斯多亚主义
第六节 对比:普鲁塔克论伽尔巴皇帝
第六章 吕山德与苏拉传
第一节 吕山德的雕像
第二节 苏拉的雕像
第三节 卡利克拉提达斯的雕像
第四节 吕山德与卡利克拉提达斯的比较
第五节 吕山德的抚养经历与品性
第六节 吕山德和他的女儿们
第七节 吕山德的生涯:好还是坏?
第八节 苏拉:更不道德但更成功?
第九节 “正式的”比较
第七章 科瑞欧拉努斯与阿尔喀比亚德传
第一节 被强化的道德规范:科瑞欧拉努斯
第二节 被强化的道德规范:阿尔喀比亚德
第三节 “大善与大恶”:普鲁塔克与阿尔喀比亚德传统
第四节 混乱的道德规范:阿尔喀比亚德
第三部分:以对比手法写作
第八章 《对比列传》中的对比与多重对比
第一节 “对比”:文学背景
第二节 普鲁塔克的“对比”:《伦语》
第三节 普鲁塔克的“对比”:《对比列传》
第四节 “正式的”“对比”
第五节 轮流讨论一件事:“正式的”“对比”中的平衡
第六节 结尾的不和谐:“对比”与列传之间的矛盾
第九章 对比主义的政治学
第一节 普鲁塔克与罗马:政治准则
第二节 以对比方式写作:《伦语》
第三节 以对比方式写作:《对比列传》
附录一 普鲁塔克与祖先
附录二 普鲁塔克与年代学
参考文献
索引


13



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

——哲学的社会动力[比利时]胡芙 著万永奇 译361页,2017年8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阅读普鲁塔克的一系列作品。这里提出哲学的社会动力,即这些文本与它们在其中发挥功能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普鲁塔克遗留下令人惊讶的大量著作,由七十多篇内容多样的著作组成的《伦语》(Moralia)强调了普鲁塔克的非传记作品中伦理学的显著地位。《伦语》中许多篇章的主要目的确实在于激发读者反思美德、幸福以及如何生活。这些既是古代伦理学的中心要素,也是当代实践伦理学的中心要素。本书所关注的正是这些严格意义上的伦理作品。本书的第一部分提供了对普鲁塔克实践伦理学著作一般特征的系统研究。第二部分展现了对五个案例研究的读解。这些著作共同组成了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的代表性样本。本研究将使我们更一般地了解,普鲁塔克的这些文本如何可以在它们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发挥作用,如何吸引其读者,以及如何组成其作者的社会实践的动态部分。


目  录

序 言
致 谢
版本、译本与缩略语
导 言
第一部分 哲学的社会动力
第一章 哲学与社会
第二章 推行哲学的策略
第三章 普鲁塔克作为社会中的哲人
第二部分 普鲁塔克的实践伦理学
第四章 《论感觉好》
第一节 帕西乌斯或重温《论感觉好》
第二节 普鲁塔克关于感觉良好的哲学建议
第三节 普鲁塔克、帕西乌斯及读者
第五章 《论流放》
第一节 流放与政治
第二节 流放与哲学
第三节 回答读者的关注
第四节 普鲁塔克作为哲人的政治学
第六章 《论饶舌》
第一节 语词、语词、语词,或:名称中有什么?
第二节 作为一部实践伦理学作品的《论饶舌》
第三节《论饶舌》作为对饶舌的实践治疗:伦理学与礼仪
第四节 普鲁塔克的饶舌
第七章 《论好奇》
第一节 《论好奇》:一个好奇的标题
第二节 一种社会现象的实践哲学解释
第三节 进行读者的零和游戏
第四节 普鲁塔克的哲学治疗
第五节 观察普鲁塔克观察旁观者
第八章 《健康呵护准则》
第一节 开胃菜:建立“饮食-伦理学”
第二节 附加菜:解释饮食伦理学的原理
第三节 主菜:普鲁塔克的饮食伦理学建议
第四节 餐后甜点:普鲁塔克饮食伦理学的社会动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索引


14



论希罗多德[苏]卢里叶 著王以铸 译206页,2019年6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希罗多德的《原史》描摹了希波战争的波澜壮阔,但史家写书绝不只是记录史实,他的写作也不啻一场思想的战争。苏联古希腊文献学家、古典学家和历史学家卢里叶的《论希罗多德》即是全面展现这场思想之战的全景式作品。自中国大举引进西方学术一个多世纪以来,这样一部作品仍属首部,非常值得研究者和普通大学生参考阅读。公元前5世纪初的希波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之一……任何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于这次战争都会有所了解。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原史》呈现了这段动人心弦的历史全幅图景。


目  录

出版说明引言希罗多德的生平希罗多德的世界观希罗多德的史料希罗多德著作的历史希罗多德的艺术手法史家希罗多德参考文献


15


图斯库路姆论辩集

[古罗马]西塞罗 著顾枝鹰 译注400页,2022年7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图斯库路姆论辩集》(Tusculanae Disputationes)根据拉丁文翻译的第一个完整中译本,译自“依布纳尔希腊罗马文献丛刊”(Bibliotheca Scriptorum Graecorum et Romanorum Teubneriana)中的颇伦茨校勘本(Pohlenz 1918)。《论辩集》作于公元前45年,分为五卷,各卷主题分别是:“论蔑视死亡”“论忍耐痛苦”“论减轻忧虑”“论对灵魂的其他扰乱”和“德性就幸福生活而言自足”。本稿为简注版,是拉汉对照笺注本的铺垫。



目  录

译者弁言 / i
题 解 / i
版本与文献 / xix
译本说明 / xlii
第一卷 论蔑视死亡 / 1
第二卷 论忍受痛苦 / 78
第三卷 论缓解忧愁 / 115
第四卷 论灵魂的其他紊乱 / 160
第五卷 德性就幸福生活而言自足 / 200
附 录 / 256
专名索引 / 256
重要概念索引 / 266
《图斯库路姆论辩集》卷节号与珀伦茨本页行码对照表 / 280
西塞罗《论预言》2.1–4 / 283
西塞罗《斯奇皮欧之梦》(《论共和国》6.8–29) / 286
《牛津古典学词典》第四版“西塞罗”词条 / 308
西塞罗作品列表 / 323
简化版拉丁语、古希腊语汉字转写(音译)表(第四稿) / 336
参考文献 / 337
译后记 / 348





● 首发|刘小枫:东亚史的新与旧
● 刘小枫 | 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
● 彭刚丨历史理性与历史感
● 王焕生 | 漫谈西塞罗的《论共和国》 ● 万永奇 | 普鲁塔克与修昔底德对尼基阿斯的叙述 ● 首发 | 施特劳斯讲修昔底德
● 希罗多德笔下的埃及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政治史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编辑:刘炎)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