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者特辑 | 刘小枫集 • 译著篇

古工坊 古典学研究 2023-03-13

编 者 按


活在时日中的我们啊!谁又算个什么?谁又不算?人乃魂影之梦。
一旦天神赐予的澄辉霭霭,
明媚的扶光委照正气之人,今生光阴何其甜美!
     ……                                 ( 选自品达《皮托竞技凯歌第八歌》,刘小枫译)

诗人品达说“人乃魂影之梦”,是脆弱与奋争的混和,人唯有受“明媚的扶光委照“才能雕刻这瞬息人生的世界。对读书人而言,读书、写作和思考这些现世的勤劳就是在雕刻自己的生命品质,成就我们自己的arete,毕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才是自我珍重的人生”。这条漫长的向上之路上,我们想把身边的引路人一一指给你看。为此,”古典学研究“公众号将不定期推送”学者特辑“系列,向我们的学界引路人致敬。

首期”学者特辑“将以三个子系列(专著篇、译著篇和编著篇)分批推送著名学者刘小枫教授近20年来的学术成果,敬请期待。

刘小枫,重庆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古典诗学、政治思想史、比较古典学。早年以《诗化哲学》(1986)《拯救与逍遥》(1988)蜚声学坛,迄今出版以《设计共和》《共和与经纶》《施特劳斯的路标》《海德格尔与中国》《以美为鉴》《巫阳招魂》《拥彗先驱》等为核心的学术专著(文集)30余种,编修教材《凯若斯:古希腊语文读本》《雅努斯:古典拉丁语文读本》等,选编并组译译文集近百种,创设并主持大型古典学术译丛“经典与解释”、CSSCI中文来源辑刊《经典与解释》和学刊《古典学研究》,已出品600余种,影响被及文学、哲学、法学、史学等多个领域。




刘小枫集·译著篇


书  目


● 《论科学和文艺》[笺注本]
● 《普罗塔戈拉》
● 《柏拉图四书》
● 《柏拉图的〈会饮〉》




01


论科学和文艺[笺注本]

[法] 卢梭 著 

刘小枫 编

刘小枫 冬一 龙卓婷 译

360页,88.00元,2021年11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论科学和文艺》是卢梭应征法国第戎研究院1749年征文而写的论文,也是卢梭的成名作,出版后在欧洲思想界引起激烈论争,在随后的两年多里,卢梭写下七篇回应文章,篇幅加起来是《论科学和文艺》的近三倍。可以说,卢梭自《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后的所有政治作品,都是对《论科学和文艺》引发的持续论争的回应。

《论科学和文艺》具有演说辞风格,言辞极富修辞色彩。《论科学和文艺》[笺注本]以法文考订版为底本,译全卢梭七篇回应文,并附有重要研究论文五篇。除采纳法文笺注版和英译本的注释外,中译本还为自然段落加了序号,便于查找和引用。


目  录

*上下滑动查阅更多

者前言

论科学和文艺(刘小枫 译)

征文启事

致读者

前言

论文

    引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卢梭对批评的回应(冬一 译)

一、致隐修院长雷奈尔先生书

二、日内瓦人卢梭的几点评析

三、日内瓦人卢梭致格瑞姆先生书

四、日内瓦人卢梭的最后答复

五、论第戎研究院某院士对论文的新驳难

六、《纳喀索斯或自恋者》序言

七、致博德斯第二封信的前言

研究文献选(龙卓婷 译)

古热维奇 卢梭论文艺和科学

沃克勒 《论科学和文艺》及其子嗣

凯利 卢梭与反对(或拥护)文艺的个案

布鲁姆 卢梭对自由主义政体的批判

欧文 卢梭的苏格拉底主义


编者前言

刘小枫


1749年10月,法兰西封建君主治下的第戎研究院在《法兰西信使》刊登启事征集有奖论文,命题为“复兴科学和文艺是否有助纯化道德风尚”。卢梭读到启事后异常兴奋,随即有了撰写应征文的立意。

卢梭很快完成征文,按启事规定时间,在次年(1750)4月1日前将文章寄达第戎研究院,时年38岁。同年8月,征文奖评委会宣布:卢梭文从收到的十三篇征文中胜出。五个月后(1751年元月),获奖文以单行本形式出版,随即引发争议,用当时人们的说法,il étonna l’Europe[它震惊了欧洲]。在随后三年里,卢梭写下七篇回应文,篇幅加起来是《论科学和文艺》的近三倍。

卢梭《论科学和文艺》(1750)

卢梭撰写最后一篇回应文《致博德斯第二封信的前言》时(1753),第戎研究院又发布征文启事,这次的命题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在《忏悔录》中回忆说,他“没有想到,这所学院竟然敢提出这个题目。不过,既然它敢提,我就有勇气探讨它,于是,我就开始动笔了”。卢梭这样讲,是因为他在《论科学和文艺》中已经谈到这个论题。他随即写下《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再次角逐征文奖,但名落孙山,两年后(1755)他出版了这篇论文。

在接下来的十五年里,卢梭写下了一系列政治哲学作品,引发迄今没有消弭的争议,留给学界的思想困惑直到今天也还没有澄清。可以说,卢梭自《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后的所有政治作品,都是对《论科学和文艺》引发的持续论争的回应。无论学界对卢梭政治作品的理解有多大分歧,没有分歧的是:卢梭所有引发争议和令人费解的政治哲学作品的主题,都可以在《论科学和文艺》中找到端倪。

令人费解与引发争议是两回事情——基于正确理解的争议才有意义,而卢梭在世时已经多次强调,他的作品并未得到恰当理解。直到今天,各类思想史教科书或卢梭引论一类文章,几乎无不把卢梭说成启蒙志士,因为他“始终拒绝与现存政权作任何哪怕是表面上的妥协”(马克思语)。可是,卢梭在《论科学和文艺》中显得旗帜鲜明地严辞抨击正在走上历史舞台的启蒙运动,甚至建议君主管好启蒙智识人。如果卢梭后来的政治作品没有改变这一立场,那么,把他说成启蒙志士就是错的。

1903年4月27日,我国江苏籍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的《江苏》报出版了创刊号,其中载有《注释卢骚氏非开化论》(页77-85,没有译者署名),依据日本民权学者中江笃介(1847-1901,号“兆民”,意为“亿兆之民”)的日译本(1883)迻译——这是《论科学和文艺》最早的中译(实为摘要编译)。那个时候,中国读书人尚缺乏理解这篇作品所必备的文史知识,能读到它的国人也不会多。

在此之前十天(1903年4月18日),俄国驻华临时代办就俄军继续撤离我国东北一事向清政府提出七项要求,企图终止履行此前签订的《交收东三省条约》。软弱的清廷无力抗拒,将俄方要求泄露给日、英等国使馆。消息传出后(5月中旬),京城及各地新学堂学生立即爆发抗议活动,愚蠢的清廷欲实施压制,引发学生更为强烈的反应——《江苏》报发表时评称:

以求媚联俄的异族政府之无术,乃不惜反唇肆其“名为拒俄,实则革命”之狂噬,以自斫其对外之扞御,则异日虽百变其术,百变其言,苟有可以为取媚异族之具者,即概以“名为如何,实则革命”一语冠之无不可也。

辛亥革命前后,卢梭在中国政界逐渐声名鹊起,尽管极少有人读过卢梭著作。同盟会骨干、国民党元老廖仲恺(1877-1925)在《全民政治论》译序中说:

18世纪末期以往,卢梭自然法学说,风靡一时,所著《民约论》中,力排代议政治,以为英国人民虽以自由见夸,然而夷考其实,殊乏根据。纵有自由,亦仅为选举之当时;投票以后,更无所享。真有自由者,唯能直接立法之人民耳。

与在欧洲的情形一样,卢梭在中国成了“革命理论”的代名词。写下《论科学和文艺》以及随后的回应文时,卢梭未必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未来。但在回应对《论科学和文艺》的批判时,卢梭的确曾写道:


你们即使想让人们返回到最初的平等——那块无知的储存地、那个所有美德的根源之上,同样也是空幻。他们的心灵一旦变质,就会永远如此。不会再有补救方法,除了某场巨大的革命,而革命本身与它自己或许能治好的罪恶之事一样可怕。如果欲望它,则该受指责,同时,要想预见它,也不可能。(《日内瓦人卢梭的几点评析》62)

我在别处已说过,我坚决反对推翻现在的社会,烧毁图书馆和所有的书籍,撤销学院和科学院。这里我应该补充一句,我也坚决反对把人类[的需求]简约成满足最简单的需要。我很清楚如下事实,不应该指望这个虚妄的计划,乃至要从他们当中造就出正派人来。但是,我认为自己有义务毫不掩饰地道出人们向我寻求的真相。(《日内瓦人卢梭的最后答复》73)


卢梭在中国成了“革命理论”的代名词与《论科学和文艺》无关,而是与中江笃介用汉语翻译的《社会契约论》(《民约论》,1882)有关。日俄战争的爆发以及中国学生的反应表明,如果说卢梭的“革命理论”在中国真的“风靡一时”,显然与帝国主义列强肆意宰割中国有关,而非与“个人自由”有关。廖仲恺发表《全民政治论》译序时,正值巴黎和会欺凌中国引发“五四运动”之际(1919年8月)。而直到今天,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与《论科学和文艺》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对学界来说仍是一道思想史谜题。

卢梭《社会契约论》

新中国建立十周年之际(1959年),依据法文迻译的《论科学和文艺》中译本问世(《论科学与艺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重印),译者何兆武先生刚好38岁,这是卢梭写下这篇弘文时的年龄——那个时候,我国刚结束一场整饰知识人的运动。“改革开放”差不多二十年之后(1997),何译本经修订再版。何先生的译笔很好,但译文理解起来仍然有不少困难,有些关键句子的译法未必恰切。2011年,李平沤先生出版了新译本,与50年前的何译本对观,准确性似乎有所不及,注释亦鲜有增进。

完整的《论科学和文艺》译本必须包括七篇回应文,已有的两个中译本均未顾及。本译稿以蓬卡迪(F. Bonchardy)的考订注释本Rousseau,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Gallimard / Paris,1998 / 2002 / 2010)为底本迻译,参考古热维奇(V. Gourevitch)英译本(Rousseau,The Discourses and other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Uni. Of Cambridge 1986 / 1997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里特(H. Ritter)德译本(Jean-Jacques Rousseau Schriften,Band I,München,1978,Frankfurt am Main,1988 / 1995),以及何兆武先生中译本。

古热维奇英译本给自然段落加了序号,便于查找和引用,本稿用方括号[ ]标识。有的自然段落很长,为便于研读,本稿按意群给长自然段重新划分段落,原自然段划分以方括号中的编码为准。为与译注区别,也为了便于研读,卢梭的注释转入正文相关位置,标明[原注],用小5号字排印。

卢梭的七篇回应文,蓬卡迪编本收六篇,未收《〈纳喀索斯或自恋者〉序言》,古热维奇英译本收全七篇。《〈纳喀索斯或自恋者〉序言》中译依据法文版卢梭全集迻译,依据古热维奇英译本校订。

哈文思(George R. Havens)的《论科学和文艺》考订笺释本(New York:1946 / 1966)十分著名,但篇幅很大,有专著规模,未予采译。古热维奇是美国学者,施特劳斯的及门弟子。他的笺注风格与偏重语词考订的蓬卡迪本不同,多涉义理,也不废文史笺释。

本稿注释采自蓬卡迪本和古热维奇本(必要时区分B本或G本),亦吸纳施特劳斯《论卢梭的意图》一文和讲学录《卢梭导读》中的相关解读(注明[施特劳斯疏])。 个别注释篇幅很长,出于排版方面的原因,也为了阅读方便,挪入正文(标明“笺注”),用小5号字区别。中译者施加的注释一律注明[中译按]。

《论科学和文艺》具有演说辞风格,言辞极富修辞色彩。凡语义含混的语词或文句,中译用方括号[ ]提供选择性译法,为补足省略语式的语义而添加的语词亦然。

卢梭基本文献一律采用缩写:

OC =《卢梭全集》;

OG =《卢梭书信全集》;

《卢梭年鉴》= Annales J.-J. Rousseau。

常用文献缩写:

R(Rey[手稿])= Manuscrit adressé à Rey(Fondation Heineman);

C.G.= Correspondance générale(Th. Dufour和P.-P. Plan版)。

为便于深入研读,本编选译了五篇英语学界的相关文献收作附录。戴晓光博士据古热维奇本复校了卢梭文,潘亦婷博士校订了五篇英语文献中的法文引文,谨致谢忱。



02


普罗塔戈拉

[古希腊]柏拉图 著

[美]施特劳斯 疏

刘小枫 译

254页,59.00元,2021年7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普罗塔戈拉》是柏拉图的一部戏剧对话作品,在其所有作品中堪称最富戏剧性,讲的是苏格拉底与著名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的一段遭遇。

这篇对话是苏格拉底亲自讲述自己的一段经历,记叙的事件本身很简单。一个名叫希珀克拉底的雅典年轻人听说闻名遐迩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到了雅典,激动不已,一大早敲开苏格拉底的门,要苏格拉底同他一起去见下榻雅典富人卡利阿斯家的普罗塔戈拉,引荐他做普罗塔戈拉的学生。

苏格拉底责备希珀克拉底鲁莽,还不认识普罗塔戈拉是怎样的人就冒失地决定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这人。不过,尽管苏格拉底让希珀克拉底意识到做智术师的学生是丢人的事情,最终还是带他去见了普罗塔戈拉。

可是,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场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的交谈,而非普罗塔戈拉与希珀克拉底的交谈。原来苏格拉底带希珀克拉底去见普罗塔戈拉,为的是通过自己与普罗塔戈拉交谈让希珀克拉底亲眼看到,做普罗塔戈拉这种哲学家的学生的确十分危险。

这本《普罗塔戈拉》为“柏拉图读本”系列中的一种,为中篇注释本,注释包括施特劳斯讲疏、中译者注、其他西文译注三种,注重疏通文意,避免繁琐。此外,中译者划分了章节,添加了小节标题,让原著的情节和论说脉络清晰可见,字里行间的机关暗道也跃然纸上,使读者更易把握柏拉图的文学风采和哲思深度。

目  录

编译说明

普罗塔戈拉

场景一 苏格拉底的爱欲

场景二 希珀克拉底“脸红了”

场景三 苏格拉底下到冥府

一 普罗塔戈拉如何论民主德性

二 关于政治德性的辩难

三 关于正义的争纷

四 做高贵者难

五 辨识勇敢德性

尾声 苏格拉底最后的建言


书  摘

“你呀……”[a5]我说,“凭诸神发誓,你让你自己在希腊人面前是个智术师,难道你不感到羞耻?”

“怎么不会呢,凭宙斯,苏格拉底,要是得说出我的想法的话。”

“不过,希珀克拉底,兴许你并没有以为,跟普罗塔戈拉学[312b]就会让你自己成为[智术师]这样的人,而是[认为]像跟语文教师、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学习一样?毕竟,从这些课业你并非为的是习得一门技艺,由此成为那样的一个艺匠,而是为了接受针对常人和自由民的教化。”

“的确,[b5]我也这么觉得,”他说,“跟普罗塔戈拉学,其实不外乎如此。”

“那么,你知道你这会儿要去做的事情了吧,抑或你没觉察到?”我说。

“[没觉察到]哪一点?”

“[没觉察到]你打算把自己的灵魂交[312c]付给一个你称为智术师的男人照看。我很好奇,你是否知道,一个智术师究竟是什么东西。就是说,要是你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要是你并不知道在把灵魂交付给谁,你就不知道正在把灵魂交付给要么好要么坏的事情。”

[313a]经过这番[谈话]以后,我就说:“怎么样啊?你知道押上自己的灵魂是在冒怎样一种危险吗?如果你必须得把自己的身体交托给什么人,而冒这个险会使得身体要么有益要么糟糕,难道你不会翻来覆去想想,究竟该不该[a5]交托[给他],你会把乡友们和亲戚们叫到一起商议,也就是你的灵魂,要比你的身体更值,对灵魂要么有益要么糟糕,端赖于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好还是坏。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你却既没有与父亲也没有与兄弟[313b]商量,甚至没有找你的我们这些友伴们中的任何谁商量,是否该把你的灵魂交托给这个来到此地的外邦人。相反,你[昨儿]晚上才听说他[到了]——如你所说,[今儿]天刚亮就早早跑来,对是否应当把[b5]你的灵魂交托给他,你自己没个说法,又不同任何人商量,却已经打算用上你自己的钱,还有你朋友们的钱,就好像你已经清楚认识到,方方面面都应该做普罗塔戈拉的学生,可你并不认识他,如你自己所说,也从不曾[313c]和他交谈过。你称他智术师,可你显得并不知道智术师究竟是什么,就这样一个人,你竟然打算把自己的灵魂交托给他。”

听了我这番话,他说:“从你说的来看,苏格拉底,好像是那么回事。”

“所以,希珀克拉底呀,智术师不恰恰[c5]就是某个贩卖养育灵魂的东西的大贩或小贩么?据我看哪,智术师就是这类人。”

“可是,苏格拉底,灵魂靠什么得到养育呢?”

“兴许靠学习吧。”我说,“不过,友伴啊,智术师夸赞自己出售的东西不会是在哄骗我们吧,就像那些商人或小贩夸赞[313d]涉及身体的食物?毕竟,那些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带来的贩运品对身体有益还是糟糕,他们夸赞出售的所有东西,从他们那儿买[东西]的人们其实也不知道[对身体有益还是糟糕],除非碰巧有人是体育教练或医生。[d5]同样,那些人拎着学识周游各城邦贩卖,向那个[对学识]总有欲求的人兜售,他们夸赞自己贩卖的所有东西。可是,最好的人儿,有些人兴许并不知道自己贩卖的每样东西[313e]对灵魂有益还是糟糕;同样,从他们那里买的人也不知道,除非他碰巧是个灵魂的医生。

“所以,要是你恰好对什么是有益的东西和什么是糟糕的东西有知识,你向普罗[e5]塔戈拉和别的任何谁买学识才安全。但倘若不是的话,幸运小子,看好啊,[314a]可别拿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去下赌和冒险。毕竟,购买学识的危险比购买食物大很多。从大贩或者小贩那里买来吃的喝的,一个人有可能把它们摆在别的盛器里,[a5]在把它们吃进喝到身体中去之前,有可能放在自己家里,叫来那个夸赞的人商议一下,什么该吃该喝、什么不该吃不该喝、吃多少喝多少和什么时候吃喝;可学识就没可能[314b]用别的盛器装走,相反,一旦付了钱,把学识装进灵魂,获得学识,离开时灵魂必然不是已经受到损害,就是已经获得裨益。”普罗塔戈拉( 胡塞佩·德·里贝拉 绘)

03


柏拉图四书

刘小枫 编/译

552页,59.00元,2015年11月/2019年1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在柏拉图传世的36篇作品中,《普罗塔戈拉》《会饮》《斐德若》《斐多》四篇最富文学色彩。《斐德若》与《会饮》是公认的“爱欲对话”姐妹篇,《普罗塔戈拉》则明显是《会饮》的戏前戏,其戏剧时间不仅处于雅典民主政制时期的一个特定时刻,而且揭示了苏格拉底个人经历的一个决定性时刻: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面临民主政制的挑战。至于《斐多》,则不仅与《斐德若》有直接关联,而且不难看到,即便在被判刑后受死之前的那一刻,苏格拉底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充满爱欲。因此,有理由将柏拉图这4篇基本作品编成“柏拉图爱欲四书”——不用说,它们不仅相互关联、值得对观,而且每一篇也都还与这出“四联剧”织体之外的其他柏拉图作品相互关联。在我国读书界,这4部作品获得的喜爱也最多。

本稿按戏剧时间先后把这4篇对话编成四联剧,名之为“柏拉图四书”(亦可称为“苏格拉底传”),为大学本科生和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柏拉图作品的基本读本。另外把这4篇对话称为“柏拉图四书”,乃相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四书,有西方最重要的古典经书的意味。

目  录

编译说明

苏格拉底的爱欲与民主政治(导言)

主要参考文献

普罗塔戈拉

会饮

斐德若

斐多


书  摘

《柏拉图四书》中译导言(节选)



柏拉图的所有基要作品都涉及“灵魂”问题,但不应忽略:灵魂的个体差异及其高低秩序是苏格拉底讨论灵魂问题的前提……苏格拉底的灵魂让人感动,不仅在于他对精纯不杂的美有强烈的爱欲,而且在于他的灵魂爱欲在追求自己的所爱时没有不顾及一般生性可怜的灵魂。

在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的教诲呈现为两类言辞:辩证式对话和讲故事。用苏格拉底自己的说法,他所谓的“讲故事”就是“作诗”。在这4篇柏拉图对话中,如何“作诗”的主题贯穿始终。在《普罗塔戈拉》中,首先看到的是普罗塔戈拉作诗,然后是苏格拉底作诗,进而是苏格拉底与普罗塔戈拉讨论西蒙尼德斯的作诗;在《会饮》中,首先看到阿里斯托芬和阿伽通作诗,然后是苏格拉底作诗;在《斐德若》中,苏格拉底两次作诗,第二次作的“悔罪诗”篇幅很长;在《斐多》中,苏格拉底把自己的一生都说成是在作诗——因为他把热爱智慧视为作诗,而且最后作了一首“大地”之歌的长诗,作为自己生命的“天鹅之歌”。在柏拉图作品中,苏格拉底作过很多的诗[讲故事],最有名的莫过于《斐德若》和《斐多》中所作的长诗——与之相关的是《王制》中有关作诗的著名讨论(卷2至卷3和卷10)、以及结尾时作的诗(即卷10的“俄尔神话”)。当然,在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作诗并非关涉文艺理论或美学问题,而是关涉政治哲学问题。

无论《会饮》、《斐德若》、《斐多》还是《王制》中的作诗,都与人的灵魂德性问题相关——其中,苏格拉底在《斐德若》中披着抒情诗人外衣所作的“悔罪诗”篇幅最长,也最重要,即便今天读来仍然脍炙人口。这个神话[故事]的主题是“爱欲的疯癫”,实际上说的是灵魂德性与上天景象的关系。“疯癫的爱欲”是灵魂上升的“爱欲”,在《斐多》的“大地神话”中,苏格拉底再次重复了这种“爱欲”对人世生活的意义。我们虽然居住在大地的某个空洞里,却自以为住在大地的最上方,把空气称为天,由于星体在天中穿行就以为空气是天。其实,这与刚才说的是一回事,即出于软弱和迟钝,我们不能穿过最外面的空气。因为,如果有人走到空气的最上面,或者生出翅膀飞起来,探出头来朝下看——就像这儿的鱼儿从大海探出头来看这边是些什么——兴许也会如此往下看那边是些什么(《斐多》109d6-e7)。

这段话读来恍如读到的是《庄子·逍遥游》的开头……但这段话首先应该让人想到的是《会饮》中第俄提玛所讲的灵魂上升——由此再次看到《斐多》与《会饮》、《斐德若》的内在关联。柏拉图的所有基要作品都涉及“灵魂”问题,但不应忽略:灵魂的个体差异及其高低秩序是苏格拉底讨论灵魂问题的前提——在《普罗塔戈拉》中,这个前提展现得最为充分。在“爱欲四书”中,有3篇对话的语境是多数人与少数人杂处的场合,唯有《斐德若》是单独对话。无论希珀克拉底还是斐德若,都算不上天生优异的灵魂,即便思辨力超强的西姆米阿斯也算不上德性优异的灵魂,尽管如此,苏格拉底仍然不惜为了他们而付出自己的生命时间。苏格拉底的灵魂让人感动,不仅在于他对精纯不杂的美有强烈的爱欲,而且在于他的灵魂爱欲在追求自己的所爱时没有不顾及一般生性可怜的灵魂——如斐多所说,苏格拉底“很好地救治我们,重整和唤起已经溃逃和被打趴的我们,激励我们跟随……”(《斐多》89a3-7)。

如果说《普罗塔戈拉》是“时序上最早的一篇柏拉图对话……苏格拉底正是在这篇对话中登上了公共舞台”——当时他大约36岁,那么,《斐多》就是时序上最晚的一篇。故而“爱欲四书”展示了成熟后的苏格拉底在政治人生中的三个重要阶段———《会饮》和《斐德若》中的苏格拉底大约50岁。在《斐多》中,临终前的苏格拉底回忆了自己年轻时(还不到19岁)如何满怀热情跟从阿那克萨戈拉的自然哲学和心智论,然后又为何抛弃了这位老师;在《会饮》中,苏格拉底则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大约28岁)跟从第俄提玛学习理解爱欲的经历——在整个柏拉图作品中,苏格拉底的这两段爱欲成长经历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爱欲四书”既让人看到青年苏格拉底的爱欲,也看到中年、老年苏格拉底的爱欲,恰好构成一部整全而又生动的苏格拉底传。

把《普罗塔戈拉》、《会饮》、《斐德若》、《斐多》编成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爱欲四书”,使之共同构成柏拉图所有作品的基础,理由已经足够充分。毕竟灵魂的“爱欲”问题是柏拉图所有作品的基础,或言柏拉图思想的基础。


雅典学院(拉斐尔 绘)



04



柏拉图的《会饮》

[古希腊]柏拉图 著

刘小枫 等译

272页,35.00元,2003年8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把柏拉图著作当成戏剧来读,不仅不是时下人们所欣赏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背叛”,而恰恰是一种对柏拉图本身的回归。从柏拉图对话的戏剧特征出发去理解柏拉图,既是文本自身构成的要求,也更是进入柏拉图丰富而多元话语系统的前提。既然生活本身不可以一言以蔽之,那么,柏拉图用戏剧而不是用论文来表达自身,也就正是为了更全面、更活生生地呈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大部分人仅仅满足表层生动的故事,让细心而智慧的读者既领悟其中的“微言”也不忽视其“大义”。

目  录

中译本前言:一部戏剧的七个问题


会饮


译者弁言

道听途说

开场的情境

斐德若的讲辞

泡赛尼阿斯的讲辞

阿里斯托芬打嗝

厄里克希马库斯的讲辞

厄里克希马库斯与阿里斯托芬抬杠

阿里斯托芬的讲辞

苏格拉底与阿伽通斗嘴阿伽通的讲辞苏格拉底盘诘阿伽通苏格拉底忆述第俄提玛的教诲阿尔喀比亚德“突然”到来阿尔喀比亚德颂扬苏格拉底尾声
柏拉图生平及相关事件年表
附录爱的阶梯柏拉图的《会饮》义疏弗尔巴赫的“会饮图”

End -



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