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场馆的市场化改革任重道远

李先生 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 2023-10-07

展览源于西方,无论是公益展览还是商业化展览,西方世界都走在前面。尤其是商业运营方面,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非常明显。

当前,国内的展览以固定场馆的居多,在这些展馆中,又以国营公益展馆为主——免费对外开放。即便有一些场馆收费,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其建设和运营支出基本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买单。

近年来,国内的文化场馆建设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每个城市每年都有新开放的文化场馆,有些城市每年新开馆项目达10余个,这为百姓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不过当前观众在选择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会选择一些收费或费用更高的场馆,尤其是那部分属于文化消费升级的观众,这类观众的数量增长也很快。这一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国营场馆的文化氛围不够,还是在布展方面做的不够好呢?都不是。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私营场馆懂得观众的需求,并根据观众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适时推出迎合大众喜好的服务,这就是市场的价值和力量。在市场化运营方面,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做的很优秀,国内的一些私营场馆做的也很出色。反倒是预算非常充足、不差钱的国有场馆却比较落后。

也许会有人讲到文创,的确,但能把文创做出漂亮成绩的场馆又有多少呢?基本上都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前进的动力不足、方向也不够明确。

讲到市场化,不得不说说当前国营场馆运营方面的政策。基本上90%及以上的场馆每年都是国家给钱运营。即便是有些收入,也都全部归国家。对场馆来说,不存在赚和赔的考量,也不影响馆方人员的收入。这就大大限制了馆方的市场创造力和商业化动力。

即便是有些人有想法,也会面临一些阻力,首先就是资金问题。场馆的各项开支已经在上一年度上报并审核了,若想“节外生枝”没那么容易。这也致使一些人安于现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守好自己的饭碗为重,生怕哪里出了差错,更不会想着去做一些创新和改变。不过在市场创新、文化创新方面喊口号的倒是不少。

当前的一些政策严重制约文化繁荣、文化创新的推进,甚至可以说,整个文化建设到了场馆这里就好似被阉割了一样,突然失去了动力。

近年来也有不少领导讲到市场化改革,但大多数都是喊口号而已,也只能是喊口号,我们也应予以理解。

政策出了问题,要想在市场化道路上有所突破,首先就是政策的调整与改革,不然,很难在现有情况下做出像样的成绩。可能会有人以故宫和敦煌以及其它的场馆来反证,可是大家是否想过,中国又有多少个故宫和敦煌,又有多少座场馆呢。对于那些大IP,其实是市场推着他们往前走,而不是他们主动拥抱市场,也就是说有人看到这是一块优质蛋糕,想分一杯羹,才有今天的成绩。对于那些影响力不足的场馆来说又该如何是好呢?

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各领域推进市场化改革,笔者也希望国有文化场馆的市场化改革早点到来。

作者为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研究员,长期对国内展陈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由其主编的2019年展陈市场发展报告》在今年上半年发布,引起业内强烈反应和广泛赞誉,并受邀为多家企业提供市场指导和咨询服务

需要2019年报告的朋友可在后台给小编留言,留言请附电子邮箱。由其主编的2020年中国展览馆市场发展报告即将在10月份发布,敬请关注。

 

新文化致力于中国展览馆行业的宏观市场研究,展览馆与新型文旅产业的融合研究。为有关部门和企业高层主管所面临的各种抉择提供全面的建议和咨询服务,预测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各种机会,制定及时且务实的对策。总之,新文化就是要帮助客户在其业务上作出积极的、持久的以及实质性的改进,并为此建立起足以吸引、发展、激励和保留杰出人才的出色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