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次封杀都挡不住爆红,她一开口就是热搜第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ns生活 Author 十元薯条

作者:十元薯条,来源:ins生活(ID:inszine)
点击关注 不迷路


不知不觉,本次冬奥会的短道速滑项目已经到了最后一个比赛日。


从混合接力夺下首金的荣光,到年轻队员任子威的横空出世,我们也在一场场惊心动魄、意外频发的角逐中,体会到了短道的魅力。


不过,要论起此次短道速滑界的顶流,和她比都差了点意思——


王濛



©️人民日报


此次冬奥会,她搭档黄健翔,坐在了短道速滑比赛的解说席。


一顿解说猛如虎,制霸热搜榜由此成为了她的日常。



©️微博


那个素来以慷慨激昂著称的黄健翔老师,都硬生生被王濛的气势给逼成了个「捧哏」。


王濛一顿讲解,落嘴一句「我教练是白当的吗?」


黄健翔:「不是,那哪儿能呢?」


王濛再一拍桌:「我当年的虚心请教,就是为了今天。」


黄健翔点头:「哎~」(自行脑补于谦语气)



©️微博@剧综劳模


这场冬奥会,王濛风头无两,热度甚至力压许多正在拼搏的运动员。


但没有人因此产生怨言和不满。


反而有不少人,看着顶流王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被封杀、被误解,时隔8年,她终于翻红了!






王濛有多牛,相信大家最近已经夸累了。


创造过7次世界纪录,迄今为止获得冬奥会奖牌数最多的中国运动员,甚至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濛时代」


百度百科里的奖项概况,3页都翻不到头。



获奖一览©️百度百科


王濛有一场比赛被「封神」许久:2013年世锦赛女子1500米预赛。


她全程背着手,跟在队伍最末尾,活像是「王大爷出来遛弯了」。



最后的是王濛©️bilibili


还剩四圈时,王濛才如梦初醒,小脚一蹬,就从外圈窜到了第一。



©️bilibili


到了最后一圈,她已经拉开了相当长的距离。只见她双臂一垂,提前开始减速,然后——


颓废撞线



©️网络


很少有人知道,王濛这标志性的「老大爷背手滑」,其实是被韩国队逼出来的。


为了在比赛时和韩国队甩开差距,避免被拉扯影响,王濛强迫自己在训练时就背着手,将速度提到最大化:


「我让你们外国的跟不上我,我让你们连我屁股影都看不到,我看你们怎么判。」



©️名将之约


其实,王濛「封神」的时间应该更早,那是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


从预赛开始,她就不断打破奥运纪录。


到了决赛,王濛更是一骑绝尘,开始即结束。



解说:她甚至可以调一下护目镜©️bilibili


这场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女队包揽了全部项目的4枚金牌,打破了韩国在这个项目上长达16年的统治。


这其中,有三块金牌都属于王濛。


王濛其人,也从初生牛犊的「防韩者」,变成了传说中的「韩见愁」。



©️微博


2013年索契世界杯,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的1/4决赛。


比赛刚一开始,韩国选手朴升智就发挥了本国的优良传统,对着王濛一个推手。


王濛被推出赛道,幸好最后稳住了平衡,但也已经大幅落后。



©️bilibili


后半程的比赛,王濛就坠在队伍末尾,不慌不忙,背着小手,伺机而动。



©️bilibili


最后一圈的铃声一响,王濛才放开了背着的手,到时候了。


她顺势一滑,在最后的一个弯道,从外道轻松抄到第一。


冲线之前,她甚至还直起身,减了速,回头瞅了瞅身后的韩国选手。


好像什么也没说,好像什么也说了。



王濛:就这?©️bilibili


曾经的奥运冠军阿波罗这样评价她——


「怎样才能稳赢冠军?那就是境界,境界到了,冠军就到了。如果还不明白,就看王濛的比赛吧。


王濛倒是保守一点:「500米的赛道,没有对手。」



©️bilibili


从06年都灵奥运会夺冠,到14年索契冬奥会赛前受伤。


「她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超越任何选手,是世界上最好的短道速滑运动员。」


这就是王濛。



 


 

有媒体在评价王濛时,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她的成就——


「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创造历史,王濛就是这样一个为滑冰而生的人。」


但哪有人生来就辉煌,天才勋章的背后,也刻满了伤痕。



©️网络


王濛从小就是一个「野孩子」。


把家里电视的天线撅了,藏在袖子里当「金箍棒」;家里盖房子,她爬上屋顶和水泥。


此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上房揭瓦的假小子,从此能与冰面绑在一起。



王濛,下排右二©️网络


95年,10岁的王濛开始了自己的速滑生涯。


那时国内的短道速滑事业才刚刚起步,没有舒适的冰场,更没有专业的教练。


队员们只能用室外冰场,而且要等到凌晨两三点,气温最冷、冰最硬的时候再练习。


没有合脚的冰鞋,王濛就穿着不知道谁用下来的旧冰鞋。


鞋很软,双脚没有支撑点,她磕的满脸是血,但她依旧开心。


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里,她冻得脸上长泡,血和鼻涕在脸上结了冰,但她只觉得好玩。



©️网络


2000年,16岁的王濛在全国九运会的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夺得铜牌。


这一年,她进入了国家队。


但「野孩子」哪能上来就变乖,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一只刺猬。浑身带刺,不服管。


刚进国家队,她到处借钱请客吃饭,被退回地方队。


3个月后,因为专业能力太强,她又杀回来了。


「十运会」的500米决赛,她被判犯规取消资格。因为不满裁判的判决,她当众怒摔冰鞋。


2006年,王濛夺得都灵奥运会冠军,还没等叫到她的名字,她就跳上了领奖台。


她站在领奖台上,高喊「报仇了」,场内外一片哗然。



©️网络


也是这一年,队里来了个新教练——李琰。


李琰是中国短道速滑的启明星,在国外执教的时候带出了多个世界冠军。


但自己曾经的教练因为李琰的到来,被调去了别的位置,王濛不服,看李琰横竖不顺眼。


李琰说话中英文夹杂,王濛觉得她装;


李琰将精力放在小队员身上,王濛就觉得她不公。


本来就带有偏见,再加上缺乏沟通,两人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彻底点燃。


07年长春亚冬会,王濛在赛后采访中当众和李琰叫板:


「我自己会提出申请,回到地方队训练,国家队训练不适合我。」



©️bilibili


这话一出,可算是捅了大篓子——狂,太狂。


当时的媒体纷纷指责,所有的新闻都在讨论这场「炮轰」风波。


事情的结果如她所愿,李琰一气之下,把她从国家队开除,禁赛三个月。


这一禁赛,拿准了王濛的痛点——一个生来属于速滑的人,怎能离开冰场。


为了比赛,这个刺头第一次低下了头。


她在自己的博客发文,向李琰教练公开道歉——


「我现在只能为培养我的祖国,因为我的年幼气盛所造成的影响深深地鞠上这一躬。」



©️网络


重回赛场之后,两人慢慢摸索出了一套独有的相处方式。


王濛好面子,李琰就当着全队的人夸她;


王濛想夺冠,李琰就单独给她加练。


更别说,两个人目标一致,行动统一:都想为国家拿金牌


再大的问题,在这个目标之下,都得让步。更别说李琰本就是惜才之人,王濛也只是嘴硬心软。


三年之后,在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夺得500米金牌。


她在场边,对着李琰磕了两个头。


她说:「我有很多教练需要感谢,但达到今天这个成绩,我觉得是因为她。」



©️bilibili


第二年,因为不满王春露的苛刻领导,她在青岛犯下了大错:打架


争执的原因众说纷纭,王濛双手受伤,舆论一片哗然。



少有的替王濛说话的博主©️知乎


青岛事件对王濛的职业生涯,堪称毁灭性打击——


开除出国家队,并永久性禁赛。



©️网络


事后,王濛被迫远走加拿大,开始了自己独自训练的生活。


很多国家都抛来了橄榄枝,向这个世界排名第一的运动员发来邀请。


她一一拒绝:


「当我有机会身穿印有国旗的衣服、站到国际赛场上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升国旗、奏国歌,这就是我的使命。」



©️网络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都会陷入对过去的反思:为什么要还手,为什么要挺身而出?


短道,国旗,金牌。这些她永远的牵挂,一次次出现在她的梦里。


两年之后,她再次低下了头,向公众道歉,终于重回赛场。



©️网络


随后,她六站世界杯,包揽500米项目六枚金牌,结束了这两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战。


在德国站,她甚至还刷新了自己五年前创下的世界纪录,向世界宣告——


王濛回来了。



©️网络


这一年,她29岁。


解说员于嘉说:「王濛就像一个在水下呆了好久的人,突然露出水面换了一口气,这口气换的时间太长了。」


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所有人都在等王濛再次震惊世界。


但很遗憾,热爱的结尾以落寞收场——


距离冬奥会开幕23天,王濛在训练中被队友带倒,胫腓骨骨折,被迫退赛。



 



从2014年到2022年,王濛几乎消失在大众视线里。


直到这次凭借北京冬奥会重回观众视线,大家才意识到:


原来这8年,王濛始终没有离开她挚爱的冰场。


2018年5月,王濛担任跨界跨项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主教练。


2019年5月,王濛担任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教练组组长。


在她正式执教国家队的这一年里,出现了7个新的世界冠军。


她说:「做的时候就认真做,不做的时候也不执念。」


只要能留在冰场,她从不在乎自己以何种身份。



©️网络


王濛学于冰场,长于冰场,在冰场上生活了20余年。


她深知运动员的苦楚和不易,也想竭力为他们撑一把伞。


退役之后,王濛亲自创办了一个体育MCN机构。不对外招聘,不往外宣传,只用退役运动员。


自己捱过了寒冷,所以更想为别人取暖。



图源水印©️财约你


这次冬奥会,王濛的行程排的密密麻麻:解说,直播,发视频,上综艺……


她马不停蹄地在普及运动赛事的路上奔波,和各个在役或退役的运动员连麦直播。


让那些本在奥运赛事昙花一现的运动员们,重拾起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王濛的B站视频©️bilibili


更别提她的解说,对观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她实在是太专业了。



©️网络


美国队犯规,现场的裁判尚且还没有确定,她能一眼看出。


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国队意外摔倒,结果还没出,她就笃定说,中国队属于被踢刀晋级。


「踢刀不是踢冰,没有身体上的碰撞,这种冰刀的碰触,没有改变位置。你处在可以进下一轮的位置,是可以进下一轮的。


我为什么能肯定?


因为我曾经向国际滑联的技术代表兰伯特请教了两个小时。」


因为这一番话,担心结果的观众们放下了心,嘲笑中国队「主场优势」的黑子们,也只能默默闭上嘴巴。


什么是专业?这就是专业!



©️人民日报


在解说中,我们随处可见她对赛场的专业把握,以及对全体运动员的敬意和爱护。


意大利选手方塔娜五战奥运会,王濛在解说中提到:


「她是在我之后第二个蝉联 500米冠军的,她参加了五届,我就参加了两届,我也想下届再去备战下。」


这话一出,网络上有人开始期待下届冬奥会她的回归,了解内情的人却知道,她不过是在说笑。


早年的伤病让她的脚疤痕累累,严重的时候打个喷嚏脚踝都会错位,早已穿不进去冰鞋。


想来也知道,如果有一丝坚持滑下去的可能,她又怎么会离开挚爱的赛场。



©️网络


比赛终将落幕,再伟大的运动员也终将离场。如今我们喜欢王濛、赞扬王濛,不仅仅因为她曾是伟大的运动员,更因为她是一个如此了不起的人。


在这个利益至上、人心浮躁的时代,王濛身上的热爱与专业,是那么的难能可贵。


征战赛场十年,她立过高山,也蹚过低谷。


经历过残酷的鏖战,遭受过梦想的折翼,也体会过种种难以启齿的无奈。


但因为热爱脚下的冰场,她才选择一直站在这里,作为运动员,作为教练员,甚至是作为普通旁观者。



©️网络


我们相信,王濛的故事永不会落幕。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热爱更可御人生风霜。


点个「在看」,送给王濛,愿她能一直在自己最爱的冰场上,做自己最爱的事情。


也让王濛的故事,在这个春天激励我们每一个人。


坚持自己所热爱的吧,总有一天,你会看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参考资料:

1.财约你| 专访冬奥四冠王王濛:速滑界“喜剧人”的速度与激情

2.bilibili@我是阿脖|谁能不爱王濛?冬奥会上的中国短道速滑奇迹

3.知乎|巅峰时期的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有多强?

4.腾讯体育| 王濛跟随加拿大国家队训练 名帅执教大开绿灯

5.南方人物周刊|王濛:短道四金“濛主”的霸气人生

6.三联生活周刊|“我的眼睛就是尺”:最火解说员王濛的速滑往事

7. 综艺《濛主驾到》


关于作者:十元薯条,来源:ins生活(ID:inszine),世界这么大,我们陪你去看看,每晚九点,伴你入眠,授权请联系ins生活(ID:inszine)


往期推荐






张杰和谢娜的瓜,这次有点大......


吴亦凡一审被判17年?!入监6月暴肥几十斤?三张假图带出三个真消息


伊能静儿子再“作妖”,晒半裸照被群嘲:你不管儿子的吗?


沈阳30岁男子全身长满石头,可怕真凶曝光:纵欲成瘾的人,果然出事了


央视春晚最美女主持1张后台偷拍照曝光:原来,我们都被她骗了


离开李佳琦480天后,小助理付鹏过成这样:人心远比你想的复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