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小渔村到海洋中心城市,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哪些“断舍离”?

FII 福田产投
2024-10-10


如何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深圳近日大方“亮牌”。经深圳市政府同意,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下称《海洋规划》)正式出台,这是国内首个城市编制出台这一类型规划,将海洋规划落实期分为三大阶段,以六大策略推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发展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大势所趋,深圳此举并非一味“争先”——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推进深圳建设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刚过去的2022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已达3128.55亿元,同比增长3.9%,占GDP比重达9.7%,涉海企业增至近3万家。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占GDP比重等两个指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深圳敢于“下海”,并能尽早“吃螃蟹”,底气来自海洋产业升级的速度。



发展海洋产业,先要“腾笼换鸟”?

 Iterative Marine Industry


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调研,密切关注海洋种业研发、海洋渔业发展、“海岸卫士”保护、海港建设等海洋产业发展详细内容。总书记关切这些“国之大者”,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如海洋种业研发与海洋渔业升级,就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从“粮食”到“食物”的战略转变。他指出:“既要做海岸的文章,也要做海上的文章,既要做海面的文章,又要做海底的文章。”


海洋经济到底有多少文章能做?现在谁都不敢断言。


在进入海洋经济的未来版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高启强发家前赖以生存、历史悠久的海洋产业:渔业。



渔业说是最原始的海洋经济也不为过。然而,在海洋经济的推进历程中,传统渔业等自然资源型海洋产业,却成为了评价海洋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指标——然而这个指标并不是越高越好。《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为38542亿元,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三大传统产业占比超过65%,这还是海洋旅游业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对此有产业分析认为,我国的海洋经济还存在于“靠海吃海”这种较为粗放的产业生态,这也是海洋经济没有特色、无法形成经济形式的认知的根本原因。高启强的金句“风浪越大,鱼越贵”便是对这种经济形式的一种客观阐述。出于个人发展需要,他舍弃了传统渔业,投入到高速崛起的陆地基建事业当中。


提起产业升级,“腾笼换鸟”可以说是一种很典型的现象——这本质上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分配,以适应更复杂的产业结构。这种策略在放大广东地区的制造业优势、人才优势、经济优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海洋经济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需要摆脱“靠海吃海”的路径依赖,让能源、医药、海洋装备等人才到“祖国需要他们的海洋上去”,并且快速构建前期的产盈转化闭环。



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底气,来源于对于传统海洋产业结构的快速迭代成果。从十年前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超过90%,到目前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金融和海洋信息服务等五大海洋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0%,深圳的海洋产业,交出了一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成长履历。


快速成长的背后,是不吝成本的投入。



海洋经济难在,是一场有门槛的豪赌

 Difficulty Makes it a Gambling 


长久以来,人类活动范围局限于陆地,原因很现实:海洋是一个很难利用的宝库。


十年间中国海洋经济规模实现了翻番式的增长。在推广该产业的过程中,其全貌也逐渐显现,总体而言呈现三大特征:


最让人神往的特征是高收益。海洋占地表面积约71%,丰富的食物来源在渔业开发中充分彰显——但食物只是最浅层的需求。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之中,其中44%来自深水。目前我国深水油气产量已达上千万吨,2021年海洋石油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近80%。除此之外,海洋活动本身意味着对国土安全的控制更强,我国频频上演捕捞国外非法监控设备的“渔民队立大功”事件,就可以看出海洋经济对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说两点最让人望而却步的:高门槛和高带动。就以油气开采来说,据中海油对中国近海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海洋石油资源探明率仅为12.1%,远低于全世界平均73%的探明率和美国75%的探明率。这也很好地说明了海洋经济的高门槛特征,诸如海洋医药、海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等,都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储备。这就要求主体城市地区具有浓厚的科创氛围。



高带动这一特征在一切前景广阔、回报周期长、风险较大的产业都客观存在,如航天、半导体、紧密仪器制造等。这些原始创新类产业,在产盈逻辑上完全不同于互联网、电子消费品等可以快速成型的赛道,资本更需要慎重对待。相较于人才、优质项目而言,原始创新型产业需要的是更强有力的背书,如地方政策和雄厚的资本扶持体系。相较于在“十三五”期间深圳提出的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言,刚刚出炉的《海洋规划》就是明确的、可落地的政策规划目标。《海洋规划》将“产业下海”的顶层任务落实到时间节点,无疑具有强大的背书效果。


相较于“十四五”期间多个提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其它沿海城市,深圳强悍的、大举入海的金融产业是另一张强力底牌,老牌金融强区福田已将海洋经济划入前瞻产业规划当中,且当前海洋生产总值已经高达全市生产总值的20%。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市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等金融龙头企业扎根于福田,其专业化的涉海金融方案为融资、租赁、保险、信托、创投等多种产业金融链条持续不断地注入活力。强大的涉海金融体系,从根本上打消了产业下海的诸多疑虑。



从零造轮子,却用上成熟产业体系

Industry Creates Great Beginning


政策、资本等硬性条件解决了,还有一项软实力不得不提,那就是区域产业柔性转化能力。


孵化长周期项目的老玩家都清楚,对于高门槛、高带动产业项目,柔性对策和阶段性成果是长期主义必须的“陪跑伴侣”。


更何况,海洋产业完全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大搞基础建设,相当于从0开始“造轮子”。



留给基建的时间却并不多。《海洋计划》提出2025年成“行”,建立机制和行动计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初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海洋战略新兴高地。在触手可及的2025年这个很近的时间节点,首先要解决产业格局雏形规划、物流运输等基础设施服务问题,确实是稳扎稳打。


将海洋经济视为前瞻产业的福田,在刚结束的2022年成功举办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针对海洋港口与航运、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等窗口期涉海项目,海洋渔业、海洋工程与环保、海洋旅游与文化等热门涉海项目,以及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与医药等近未来涉海项目进行了整合展示,从当下眺望未来,挖掘彰显了海洋经济的潜力。



《海洋计划》中以10年间隔划定下一阶段目标,提出2035年成“形”,即全面建成国际航运中心、高端服务中心和海洋战略新兴高地,留给海洋服务产业的窗口期甚至短于航运、海洋战略产业集群,这也充分体现“用后工业时代的标准化体系造轮子”的一个鲜明特征:服务经济作为基础设施,后发先至。福田在金融、科创赋能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提速服务经济的发展进程,“十四五”期间,深圳就将福田规划为重点片区之一,作为核心打造海洋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区。


深圳作为科创氛围浓厚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富集具备天然优势,孵化“本土海洋科技人才”也势必成为海洋经济时代的核心。去年4月,深圳市发改委下发《关于海洋大学项目代码的复函》,正式赋予海洋大学项目代码。最新消息显示,海洋大学将在2025年完成一期校园建设,并开始独立招生。


海洋经济的蓝海,此刻用巨浪奔腾形容也毫不为过,深圳从逐渐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各细分领域占比,到加速海洋产业配套建设,到实现海洋产业的消化和上下游运转、人才资源后备补充,产业化建设像一台厚重的机器,正在隆隆运转。也正是这样调动每一个零件、每一份原材料,海洋经济才能以我们预想不到的速度崛起。可以预见在2025年,深圳海洋经济即可掀开神秘面纱,向世界展示人类融入深蓝的全新景象。




RECOMMEND


推荐阅读

☞ 青铜观望黄金猜,王者重手布局的新能源产业后劲有多大?

☞ 从“尝鲜”到“常用”,让数字人民币更好助力数字经济

☞ 国际竞争力中的“软实力”正在发力,本土时尚迎来3.0时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福田产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