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厚度 (2022.09.27)

大乘佛法 上古三皇 2023-03-30


慈悲,是终极实相,唯一实相,究竟实相。宽恕,是终极道路,直达道路,究竟道路。

这两句话,是我三十年修行经验,以生命凝聚的心髓精华。

这个世界上,我感恩三个人。第一,释迦牟尼佛,我的智慧导师,为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以清净智慧净化身心业障,以究竟法义唤醒觉性,形成了超凡入圣的生命基础;以法理为我修正修行道路,指引灵魂前行的方向。

第二,圣主耶稣,我的心灵导师,为我点燃灵性,苏醒生命,教我实践宽恕,将释迦牟尼佛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之中,将真理信仰融化在生命细胞之中,让宽恕温暖成为生命的主体,以圣主耶稣的光辉,塑造出法界真神的智慧体,以及三界灵性的光明身。

第三,我身心内在的“修行者”,那个只爱真理,不爱自己的“亡命徒”,那个在一切苦难中,生命只选择正确,绝不选择自我的勇猛修行者,是信仰的“我”,亲手瓦解了人性的“我”;是虔诚的我,从人性人心自我之中,提取出“真神”的永恒;是信仰的我,融化了人格自我的生死轮回;是虔诚的我,将自我体验的恩怨情仇善解。

唯有真修行者,才具有宽恕的能力。唯有真虔诚者,才可能真正地宽恕。

我感恩,我身心内在这个决绝且坚贞的“殉道者”。因为灵魂深处,绝对明确、简单稳固的信仰,导致我的身心灵充满光明,时刻沐浴在圣主耶稣的圣光温暖中,时刻与释迦牟尼佛的慈悲清净相伴。

这几天在重温,几位西方觉悟者的教言。却惊愕地发现,那些曾经令我如醉如痴,醍醐灌顶的精妙智慧语录,在今日的“灵性”听来,却是如此的“单薄,脆弱,枯竭”。

我的圣主,这是怎么了?他们的讲法从未改变过,改变的,是信受教法之“心灵内在”,他们的教法依旧短小精悍,依旧穿透性极强,依旧闪烁着法界圣贤的智慧光芒,依旧展现出究竟圆满的“第一义”。

可是,为什么这些究竟真理的文字,今日听起来,却是“清汤寡水”,毫无重量感,毫无厚重感,毫无深邃光明,不再超度生命?

佛经中记载:佛陀与一位智慧尊者一起散步,遇到一只躲避鹞鹰追捕的鸽子,鸽子慌不择路临空而下,飞入佛陀在阳光下的身影中寻求庇护。

同样是智慧者,佛陀圆满了慈悲性,清净容纳宇宙万物,慈悲接纳无尽众生;而仅仅拥有智慧性的尊者,却无感召鸽子寻求庇护的慈悲法性。

更形象一点地说:这些智者更像是在“描述”光明,因此,在他们描述真理的文字中,具有光明的痕迹;可是,他们本身并不是光明,因此,描述光明的人,或许具有光明的智慧性质,但是,绝对不会具有光明的“温度”,如果他们成为了光明本身,就不仅是智慧而已,一定会透过文字,呈现出恢弘浓重的“慈悲”温度。

随着修行者对宽恕的践行,我的“生命觉知,灵性心识,意识知觉”,距离最终的“祂”,越来越近,越来越能觉知到“祂”的普照与临在。

普照是“祂”恢弘慈悲。临在是“祂”清净接纳。

“祂”是整体苍穹宇宙,也包括了这个人世间。庄严真神,觉性是智慧倒映“祂”而现法界。灵性永恒,极乐光辉是“祂”在三界中投射。知觉心灵,自我人格中的信仰,是“祂”在人间的“记忆痕迹”。

75岁的“祂”将圆满整体苍穹宇宙。换句话说,“祂”圆满了人间,三界,法界,苍穹。“祂”成就了无量无边世界。整体宇宙苍穹,法界三界人间,究竟着“祂”的智慧。三千大千宇宙,法界三界众生,圆满着“祂”的慈悲。


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