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警察,在我们家成为一种传承”
1976年,伴随着新中国恢复组建公检法系统,严春财、严正和严妍,这一家祖孙三代便与人民警察结下了不解之缘。身上制服的颜色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不变的是三代人对警徽许下的铮铮誓言——为人民服务。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拍的全家福,那时候严春财(二排右二)及两个儿子都是警察,严妍(一排右一)还是个小朋友
严春财生于1933年,1976年调入庐山公安局,1979年被组织上安排参与组建九江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后为九江市庐山区公安局,现为九江市公安局濂溪区分局),从普通民警一路干到副局长,最后在政委的岗位上退休。
严老已于2007年逝世,对于他和那时的公安工作,我们只能从其大儿子严正的只言片语和那些早已泛黄的黑白照片中捕捉一些剪影。
“儿时对于父亲的记忆,就是穿着一身警服的模糊背影。”说起父亲,儿时的严正只记得早出晚归的背影,“我们家当时住在庐山上,父亲那时做预审工作,经常一通宵一通宵地熬。”
严正小时候,只要一看见父亲在家备干粮就知道,父亲又要出差了。
“经常一出去就是好几天,庐山上到处都是陡坡急弯,自行车根本骑不了,出门办案全靠一双脚。”严正的记忆里,父亲和同事经常在那几间挂着的各式牌子的破旧平房里办公,“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有时候讯问犯罪嫌疑人一待就是一天。”但是,严正从未听到过父亲和其他警察叔叔的抱怨,“那时候,大家都很尊重公安民警这个职业”。
“父亲的老同事和我们家是多年的邻居,对他的评价就是老实、勤恳。”严正觉得,或许就是因为这种品质,才使得组织上几年后将父亲抽调去组建新成立的九江市公安局郊区分局。只是,这一去,严春财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少了。
聚少离多的日子并没有影响埋在严正兄弟俩心底的那颗种子萌芽。
1980年,17岁的严正如愿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服。
1963年出生的严正,如今已有39年警龄。工作以来,农村中队、事故科、秩序科,再到现如今的九江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第一大队车管所,他一直坚守在交通警察的各个岗位上。
“参加工作后,才体会到警察这个职业的不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整个九江市只有7个交通岗亭,虽然后期路口都配备了红绿灯,但都是靠执勤民警根据实时的交通流量手动扭转按钮对灯进行控制。
那个时候,严正所在的交警大队只配有一辆边三轮摩托车。“去农村出个事故现场,一去最少一天。”交通和通信的不便,更多的只能靠人力来弥补,一个笔记本、一把卷尺、一部胶卷照相机,就是严正出事故现场的全部“家当”。破案全靠经验和线索,运气好时,能找到目击证人。稍微复杂点的交通事故,严正只能靠着双脚和嘴巴,一个一个地去走访、调查。“最难的一个案子,光是外围情况走访调查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最艰难的时候,严正始终记得入警时父亲对他的叮嘱:“警察不是光环。这是个神圣的职业,要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为了不辜负父亲的嘱托,为了儿时的梦想,严正曾骑着自行车来回颠簸十几个小时,只为帮助遭遇车祸的群众寻回公道;无数个休息日,他徒步十几里地,来回巡查自己辖区道路上的安全隐患……
时代在发展,路越来越宽,车越来越多。
“还是现在便利呀!”说起现在的交通管理方式,严正很是感慨,“市区范围接警,15分钟内到现场;大大小小的路口都安装上了监控卡口;路口的红绿灯也能根据交通流量智能调控……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
初入警时的白制服蓝裤子、八十年代的黄色制服、九十年代的军绿色制服、2000年后的蓝色制服,从警以来,严正清楚地记得,自己穿过的四套制服。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平日里一心扑在工作上,少有照顾的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悄悄地种下了一个警察梦。
爷爷、爸爸、叔叔都是警察,从小耳濡目染,儿时起,她就立志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在金融领域做一个朝九晚五的白领,但为了儿时的梦想,她毅然投身警营。严妍,这个1987年出生在警察世家里的姑娘,在她23岁的花样年华,如愿投身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警队,因为对她来说,“那帅气的警服梦里都不知穿过几次了”。
2010年10月,严妍正式成为九江市公安局浔阳区分局的一名民警。参加入警培训时,领导曾问她有没有心仪的岗位。“我还年轻,想去基层多锻炼锻炼”,于是她成为了一名社区民警。经常有人问她,为何选择成为一名社区民警,她笑笑说:“社区多好啊,每天都跟一些热心的大爷大妈谈天说地,能了解整个片区的基本情况。而且大家待我就像自家小孩儿,特别照顾我,能为他们服务我打心底里高兴。”
“别看一个女孩子平时文文弱弱,关键时刻就是警察的样子!”居委会阿姨提起严妍,眼里是满满的喜爱和赞赏。
小区有一住户袁某在其租住的屋内养了两只藏獒。附近的居民不仅担心会被狗咬伤,更是日夜被藏獒的吠声折磨。平日里,不管遇到什么违法犯罪分子,严妍从没怵过,然而这个自认“胆大”的女警偏偏怕狗。接到了群众的求助,严妍虽然害怕,但仍硬着头皮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将袁某思想工作做通,最终藏獒被送去狗场饲养。
也许是一直做社区工作,平时喜欢“多管闲事”,严妍年纪轻轻,就被大家取了个“严嬷”的外号。
“社区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很高兴能有机会为大家排忧解难,我能做到多少就尽量做多少!”几年来,“遇事找小严”已经成为社区群众的一种习惯,而随时准备帮助社区群众,也成为了社区民警“严嬷”的一种习惯。
2016年,严妍收获了九江市“三八红旗手”的荣誉。“警察,这个职业在我们家已经成为一种‘传承’。警察情结早已深深镌刻在平常的每一天中了。”
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 | 良法善治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本”
▲内容来源:法治江西网(文/林世棋 记者周浔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