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赈灾时向粥里撒沙子,灾民不懂纷纷怒骂,乾隆得知后却大赞
说起和珅,百味相信在朋友们的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狡猾”、“贪官”之类的词语,估计大家也都是被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版的和珅所误导了,已经将和珅的形象给永远的固化了。
那为什么和珅在赈灾时,向粥里撒沙子,灾民不懂其意,纷纷指责怒骂,而乾隆得知后却对和珅大加赞许?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讲这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不仅长相俊美,而且能力超群:
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和珅,那可谓仪表堂堂,要长相有长相、要个头有个头,真真正正地算得上是一位美男子,否则也不能被那十分挑剔的乾隆所看上。
和珅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贪官,他这一辈子贪污的财物,据后人考证可达900多亿元,甚至超过了清朝政府15年财政的总和。
和珅拥有的财富,足可以用“富可敌国”这四个字来形容,他真不愧是“第一大贪官”。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贪官,为什么那一世英明的乾隆会看不出来,任其胡作非为呢?而且还一直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终其一生都没有为难过他呢?
当然了,和珅也不全是凭借着俊美长相,才得到乾隆几十年来的恩宠,他个人还是有一些真才实学的。
首先,和珅的文学素养很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他的诗词歌赋写得特别棒;
据历史记载,和珅仕途发迹的原因是与乾隆偶然间的一次对话:
一日,乾隆提到《论语》中的“虎兕(读作sì)出于柙,龟玉毁于中,是谁之过与?”
乾隆的意思就是问:这是谁的过错?
而身边的侍卫皆是一片茫然,惊愕相视,不知皇帝所说是何意。
只有和珅说出了乾隆的意思: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
和珅的意思就是回答:执掌这件事的难辞其咎。
果然,乾隆听到后大悦,从此便对和珅另眼相看:自是恩礼日隆,迁官多不次。
此后和珅便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仅短短半年时间,就从三等侍卫升到总管内务府大臣,直接进入了清王朝权力的最高层。
朋友们,和珅仕途的发迹就是因为自己的真才实学,抓住了稍瞬即逝的机会,才被乾隆发现,为自己争取到了舞台。
其次,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
乾隆处理奏折时需要军机大臣在旁襄赞辅佐,而和珅所具有的这语言优势,恰恰是绝大部分汉臣和满臣所做不到的。
于是和珅便凭借着自己语言上的天赋,帮助乾隆处理一切政务,因此他也成为乾隆处理国事的得力助手。
还有,和珅不仅贪财,而且他还是一个难得的理财高手;
大家不难看出,和珅除了贪污受贿非法所得的财产之外,他所经营的正常生意都非常不错,为他带来了很多的收益,也为他多方打点和建立关系网,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
因此和珅的理财天赋,也被乾隆派上了用场。
更重要的是,和珅办事滴水不漏,深受乾隆赏识。
即便是乾隆交办的某些重大事宜,和珅每次都能凭着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
乾隆多次对和珅在处理政务上的才干予以肯定,还曾表扬他:“钜细无遗”、“旁午军书,唯明切断”。
意思就是说:和珅为人细心、不遗忘政务。即使面对着多繁杂政务的时候,他也能做到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所以和珅的加官进爵自然是理所当然,他的仕途更是一片开阔,逐渐地成为乾隆身边的亲信,深受乾隆的信任。
和珅灾区赈灾;
和珅作为户部主管的官员,经常也会被派去赈灾。
可能有的朋友会有个疑问:派和珅这样的大贪官去赈灾,他不会贪污赈灾粮款吗?
其实不然,和珅虽然贪婪,但他还是比较有原则的。
和珅对于这种天灾人祸,用于救命的口粮还是不愿贪污的,而且还会用尽尽力地落到实处。
有一年,南方发生了严重的大旱灾,继而还引发了蝗灾,老百姓们几乎是颗粒无收,市场上的粮食价格瞬间飙升,百姓们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乾隆听闻后,立刻派出官员前去赈灾,但由于当时灾情发生太过频繁,为了在第一时间能够帮助到灾民,便立刻开仓放粮安抚灾民,在各地搭设救济仓,开设粥棚救济百姓。
可是几个月过去了,灾情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前往灾区赈灾的官员,为了牢树自己的廉洁形象与美好名声,一到灾区,不是先找问题再想办法,而是立即打开粮仓放粮,直到粮仓没有粮食。
结果很多人蜂拥而至抢走粮食,有很多饥肠辘辘的老百姓却因领不到粮食,被活活的饿死。
所以灾情非但没有解决,反而粮食倒没有了,满朝文武见此情景,纷纷谈“灾”色变,没有一个人主动请缨,都在相互推搡脱,谁也不愿意前往灾区赈灾。
乾隆见后,心里不免有些黯然,此时他忽然想起了自己一直欣赏的和珅,所以便派和珅前去赈灾。
身负皇命的和珅带着随从人马前往灾区,到了灾区之后看到眼前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只见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遍地哀嚎,甚至还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和珅见此情景后,便立即下令打开粮仓赈灾,当灾民们看到有粥喝,立马蜂拥而至,现场乱成一团。
虽然饥荒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好景不长,随着饥荒越来越严重,粮食也越吃越少,甚至都快供应不上了。
和珅粥中撒沙;
和珅每天都坐在粥棚前皱着眉、发着愁,看着眼前的灾民,心里在考虑着如何解决这粥粮供应不上的问题。
忽然他发现有些不对劲:灾民都应该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
然而,有些灾民却穿着十分干净整洁,俨然不像是受灾的样子。
和珅便立刻派出手下士兵将这些可疑的人抓起来,经过审问这才得知:原来在赈灾的队伍中,有一些家境殷实的富人乔装成灾民,也来粥棚分一杯羹,导致真正的灾民不够吃。
而且这些人不但想不劳而获,而且还挑拨灾民一起哄抢粮食,好趁机躲过官兵的检查。
和珅此时心里有些犯难:如果分辨不出来哪些是假扮灾民的人,就不能将赈灾粮完全的发放到真正的灾民手里,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只见和珅思考了一会,便快步的走向路边,抓了一大把的沙子,当着大家的面扔进了粥里。
当时在场的无论是官兵还是灾民,都十分震惊,而且十分愤怒。
大家都不理解和珅这种疯狂之举,都认为和大人是不是疯了,怎么做出这种事。
这掺了沙子的米粥谁还愿意再喝呢?喝下去难道不刮嗓子?喝到胃里还能消化吗?
但和珅也不管大家的怨言,让手下的士兵继续把每个粥桶里都扔了一把沙子。
和珅的举动令纪晓岚十分恼怒,他认为和珅这个行为就是在祸害灾民,非要拉着和珅去找乾隆告状,而那些看不惯和珅的人也趁机向乾隆告状。
乾隆随即便把和珅叫到朝堂之后,问他粥中撒沙这是何意?
和珅就不慌不忙的向乾隆解释他的用意:“真正的灾民饥肠辘辘,他们根本不会在乎粥里有沙子的,就算粥里真有沙子,他们也是会吃的。”
“但是来粥棚蹭吃蹭喝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看粥里掺了沙子,转身就会走了。”
“而我往粥里丢沙子,就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真、假灾民。这样就可以让真正的灾民能够多领到粥吃,他们就不会挨饿。”
乾隆在得知真相后,对和珅是赞不绝口,纪晓岚和状告和珅的大臣们这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和珅的良苦用心。
那么有的朋友问了:和珅粥中撒沙效果如何?真能解决灾民的温饱问题吗?
果然和珅这招非常有效,排队领粥的灾民们在看到和珅向粥里撒了沙子之后,队伍中的一些人扭头就走了。
但是那些真正的灾民却没有人说什么,还是在那继续排队等候。
这样排队领粥的人少了很多,而且每个人领的粥比原来还要多,这回灾民们终于能够吃顿饱饭了。
虽然粥里掺沙的味道不好喝,但毕竟还不至于饿死街头。灾民们能吃饱饭,自然也会对和珅感恩戴德。
和珅此举不仅缓解了灾情、救济灾民,而且还给朝廷节省下来不少的银钱,为此事还得到了乾隆很多的赏赐。
结语:
百味在这里说句心里话,其实百味也真的很喜欢、也很佩服和珅的这颗七巧玲珑心,他确实比刘墉和纪晓岚等人更加地讨人喜爱,也难怪乾隆对他会如此恩宠。
和珅虽是一个大贪官,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线,我们可以从此次赈灾便可以看出来,他绝不会贪朝廷的赈灾粮款,这也是和珅做人做事的原则之一。
通过和珅赈灾一事,也告诫我们:想要去评价一个人,就要综合的、全方位地去辩证地看待问题,万万不可以偏概全,因为人本身就是多面性的。
和珅即忠于乾隆,又才智过人,却敌不过一己之私的贪欲。和珅赈灾一事,在真相未公开之前是个坏事,但在真相揭晓以后便是个好事,朋友们大家说对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