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征集国旗时,五星红旗只获得15票,第四号作品却高达185票
1931年,抗日战争打响,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无数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战,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富有传奇的史话,他们身份不同,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奋斗,那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和平。
1938年,一位南京大学经济系的学生加入了我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这个人叫曾联松,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在10年后,由他设计的红旗将会永远飘扬在中国上空。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是丹麦国旗,它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的国旗也应运而生,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国旗数量达到了199面。
1949年7月4日,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在《人民日报》登出了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以及国歌词谱的启事,这么一项伟大又光荣的任务,全中国上下的每个人都投身其中。
在这些人当中,有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家,比如林徽因、梁思成就在设计国徽,还有一些相对普通的人,但是他们怀着一腔热情为自己的国家设计一面令人满意的国旗、国徽。
曾联松看过报纸后,就窝在自家阁楼上开始设计国旗,他采用了五角星,一开始的设想本来是在红旗中间放置五颗金星,看上去非常端庄,可仔细一看又觉得天地不够开阔,视觉局促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随着交稿日期越来越近,曾联松也非常着急,有一次,他将五星挪到旗面的左上方,顿然觉得视野开阔,旗面犹如千里之广,星光映照大地,灿烂辉煌,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终于设计出了一幅令他满意的旗帜,八月中旬将他自己设计好的“五星旗寄给了筹备会。
截止到8月20日,国旗国徽的评选委员会一共收到了2992幅,经过层层选拔,一共有38份草图入选,曾联松的“五星旗”其实并不是评委最青睐的款式,他们看中的是4号图案。
红旗采用的是一颗星和一条黄色的横杠,横杠代表着黄河,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加入黄河元素确实非常新颖,投票时,4号图案支持率高达185票,“复字32号”的五星旗只有15票。
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张治中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一条横杠将国旗分裂成两半有些不妥,非常具有歧义。他推荐五星旗,并说明了其中的重要性,在评委重新审核下,张治中的意见得到了采纳。
经过多次的会议,曾联松设计的旗帜最终被定为国旗,并将其改名为“五星红旗”,但在五星红旗的初稿中还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问题,曾联松设计的红旗大五角星中有一把镰刀和斧头。
当时许多国家的国旗也有镰刀和斧头,为了避免雷同,就把镰刀和斧头给去掉了,也就是如今我们看到了五星红旗,当国旗的图案公布之后,曾联松以为自己落选了,后来还是办公厅给他寄来了公函,通知他的国旗通过了。
曾联松看到自己的设计的红旗被采纳,激动了落泪了。虽然曾联松逝世了,但五星红旗依旧陪伴着我们,见证者中国成长。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