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亡了111年,如今为何还有人守皇陵,谁来发工资?他们是谁?
“正殿九间,丹陛三级”“青碧彩绘”,“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让历代帝王,都格外重视皇陵的修建。
虽然王朝覆灭,时代更迭,但这股对陵墓的狂热却愈演愈烈。
对于这些九五至尊的上位者来说,皇陵生前无疑是鲜明的政治符号,昭示着统治的延续和身份的尊贵,自然要举全国之力建造自己的“地下皇宫”。
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皇陵在修建好后,地下大量的殉葬品无疑引起无数盗墓贼的“觊觎”。加之皇陵也需日常维护,“守陵人”自然的应运而生。
1912年,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统治长达260年的大清王朝彻底不复存在,成为了历史。
但亡了111年的大清,如今竟还有“守陵人”的存在。他们是何人?谁又来给他们发工资呢?
“守陵人”为何出现
1626年,在白山黑水间崛起的后金,迎来了第二位可汗——皇太极。
此时腐败的明朝早已是”苟延残喘”的落没,只用了十年不到,皇太极便在这场“时代的洪流”中取得了胜利。
19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中国最后的王朝,就这样浩浩荡荡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由于其父努尔哈赤一直忙于征战四方,加之宁远大战后去世太过突然,努尔哈赤生前并未为自己修建帝陵。建造帝陵的事情,就自然留给了继任者皇太极。
上任后不久的皇太极就在东北境内苦心选址,希望可以找到一片龙兴之地,保佑社稷万代不绝。最终选址在沈阳东郊的一处风水宝地,并将帝陵所处之山命为“天柱山”,寓意“顶天之柱”,建国后定陵号为“福陵”,保佑大清福运长久。
除了福陵,随后修建的昭陵和永陵,成了最初的“关外三陵”,是最早的“满族故乡”。
1644年,清军入关,彻底入主中原,定鼎燕京。
随着都城的迁移,清朝注定要在北京“扎根延续”。如何守护迁不走的“关外三陵”,成了眼下的“难题”。
选拔标准“大揭秘”
“守陵卫士”的“选拔”此刻也如火如荼的开展,守护皇陵,需要绝对忠心才能避免大乱,自然需要“层层选拔”。
只有八旗子弟中的上三旗“正黄、镶黄、正蓝”,才有资格参与选拔。出身,是“守陵卫士”最基础的门槛。
与我们的印象中的“大爷们”截然相反,清朝的“守陵人”,可都是“身手不凡”的“武林高手”。
除了出身正统,还会有专门的考试来考察他们的能力,武功、祭祀礼仪等都是考察内容,只有“文武双全者”,才能获得守护皇陵的资格。
日复一日的枯燥守陵,为何会引起大家竞相报名呢?
在这些八旗子弟心中,当上“守陵卫士”,守护祖宗先辈,是一种无尽的荣耀。除此之外,清朝政府每年拨给皇陵的“经费”十分充足,“守陵人”们的待遇十分优厚。
这类“守陵人”大多世袭,子承父业,世世代代守护皇陵,有着极高的信仰。
除了这些“守陵卫士”,内务府还会从关内特派专门的守陵人,负责管理守陵事务,属于领导阶级。
如果说前两类是自愿前往守护,第三类就多少有点“被迫”性质了。除了上述两类“护陵人”,还有皇帝亲自指派的皇族大臣,也叫“守护大臣”。
“守护大臣”多身份显贵,一般由皇族成员和关内大臣担任。被委派这些任务也多是“犯错”的大臣和不受宠幸的皇子们,远离政治中心的紫禁城,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例如在“九子夺嫡”中失败的十四阿哥胤禵,便被继位后的雍正皇帝派往景陵,为先皇康熙帝守陵,可谓变相的“流放”。
不论是关外的“三陵”,还是关内的“清东陵”和“清西陵”。这三大皇陵,都选用这三类标准来选拔“守陵人”。
灭亡后的清朝,工资谁来发?
到了清朝末年,此时的清朝内忧外患,统治阶级自顾不暇,更何况流落在外的这些“守陵人”。
入不敷出的清朝国库此时也无力维持优厚待遇,减少的俸禄和动荡的局势也让不少“守陵人”选择另寻出路。但也有世代传承的“守陵人”,依然靠着信仰,坚守在皇陵之中。
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转眼间也成为了历史,不复存在。起初的民国政府与清朝达成协议,承诺了对皇族的优待条件,其中也包括了继续支付“守陵人”的工资。
后来随着军阀混战,民国政府早已将“守陵人”抛之脑后,自然无暇支付工资。没有经济来源的“守陵人”们有的逃到京内,另寻出路,更有甚者监守自盗。加之后来著名的“孙殿英大盗慈溪墓”事件,皇陵还是不可避免的惨遭破坏。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面对遗留下来的清朝皇陵,中央政府也迅速开展了文物保护工作。此时的皇陵也不再是“风水之地”,而是属于国家的文物遗产。
对于还未离开的“守陵人”,也给出了妥善的安排,想要回归生活的,政府会帮助他们安排工作,融入社会。想留下来继续守护皇陵的,也被政府安排为了景区的工作人员,由政府发放工资,为后人介绍着清朝的文化。
十一位皇帝接力打造的“皇陵事业”,见证了清朝的兴衰和时代的不断更迭。“守陵者”们既见证了皇陵的发展 ,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世代传承的“守陵者”们早已将信仰刻进骨子里,与其说坚守,不如说是百年来与皇陵之间的承诺。
如今,皇陵内依旧有不少“守陵人”,这些守陵人来自各界。他们有的是身患绝技的文物修复家,有的是潜心研究的历史学家,共同守护着这些“文物瑰宝”。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